门诊输液护理中应用责任制护理的效果研究论文_王徽

王徽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423000

【摘 要】目的:分析门诊输液护理中应用责任制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门诊行输液治疗的患者140例,按照其意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70例患者给予责任制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以及基本护理知识了解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疾病知识、输液知识以及药物知识的掌握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输液患者运用责任制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对基本护理知识的了解度与对患者满意度,促进临床工作开展,值得推广和运用。

【关键词】门诊输液护理;责任制护理;效果

引言: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与服务模式的转变,常规的门诊护理难以满足门诊的具体环境与患者的基本要求,从而使得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偏低,各种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1]。针对该种状况,越来越多的患者对护理提出了意见,医院也结合该种意见提出了新型的门诊护理干预策略——责任制护理。该种护理制度能够落实在门诊输液过程中,各个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从而强化自身的服务,使得患者能够感受到全面的关怀[2]。同时,该种护理制度能够降低因责任落实不到位所诱发的护理事件,使得患者与护理人员的关系得到最大程度的缓和。笔者结合我院运用责任制护理进行门诊输液干预的效果加以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门诊行输液治疗的患者140例,按照其意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70例患者给予责任制护理干预。其中,对照组男38例,女32例,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47.29±3.42)岁,内科36例,外科34例。观察组男39例,女31例,年龄23~77岁,平均年龄(47.09±3.21)岁,内科37例,外科33例。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责任制护理干预,其具体内容如下:

1.2.1 强化穿刺技术 对于门诊患者来说,其本身就会因为疾病带来的病症而产生恐惧,在门诊治疗过程中,操作是否专业将会对其产生较大的影响。然而,在当前的临床工作中发现,多数门诊都存在实习期的护理人员。这类 护理人员在操作能力上存在一定的缺失。其中,以门诊输液穿刺的成功率为例。如果需要经过反复的穿刺才能保证位置的准确性,患者的心理将会产生严重的障碍。尤其是小儿,本身哭闹较为严重,操作缺失将会对患者以及家属产生心理阴影。对此,必须要强化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的穿刺技术,使得其能够提高一次成功率。

1.2.2 严密巡视 在输液的过程中,很多患者以及家属的管理能力都存在缺失。其不能准确辨别患者的具体状况,使得输液的安全性缺乏保障。针对该种状况,笔者认为,门诊护理人员需要就护理的制度进行优化,尤其是在患者负责区域与巡视交接时间的处理上,必须要保证无空白区域。同时,在巡视的过程中,对患者的状况要全面掌握。如果存在交接工作的状况,则必须要保证交接护士对患者状况的了解。如果存在不良反应,必须要第一时间加以处理。

1.2.3 注重心理引导 部分患者在输液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对疾病不了解,从而存在一定的胡思乱想。从而对治疗产生恐惧。针对该种状况,护理人员如果有能力,需要与患者进行适当的沟通,从而来稳定期情绪。

1.2.4 健康教育 针对患者的输液药物以及病情,对患者以及其家属进行疾病知识讲解与注意事项讲解。注意,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来选择健康教育方式,通常来说,宣传手册、教育刊物等方式最为有效。另外,护理人员需要 对药物进行合理的管理,做到现配现用。注意,在患者输液完成后,让其在输液室休息15min后,方可离开。

1.3 评价指标

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就患者对护理满意状况进行评估,其主要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层次。同时,就两组患者对基本护理知识了解度进行评估,其主要包含疾病知识、输液知识以及药物知识三个内容。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疾病知识、输液知识以及药物知识的掌握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3讨论

“责任制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其注重护理的落实,避免了一些空白区域的存在[3]。该种护理模式在运用后,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以及专业技术,从而使得整体护理服务得到提升[4]。同时,该种护理模式还能够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引导,使得患者能够保持一个较好的心态,有利于输液工作的开展。从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基本护理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都证明了责任制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门诊输液室的工作质量。

综上所述,对门诊输液患者运用责任制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对基本护理知识的了解度与对患者满意度,促进临床工作开展,值得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付秀凤.责任制护理在门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医疗装备,2016,29(21):147-148.

[2]孙怡.在门诊输液护理中应用责任制护理的临床价值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4):77.

[3]白妙琴.责任制护理在内科门诊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06):120-121.

[4]黄晓林.探讨责任制护理应用于门诊输液患者中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2):72-73.

论文作者:王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7

标签:;  ;  ;  ;  ;  ;  ;  ;  

门诊输液护理中应用责任制护理的效果研究论文_王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