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政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650228
摘要:道路景观设计以景观生态设计理念和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借鉴风景园林艺术的设计手法,根据道路的空间序列和景观特征,结合地方特点,营造生态优良、环境幽雅、景观和谐、形象独特的生态景观道路。同时也是城市景观风貌的重要体现。不同的地区、生态环境、景观空间和人文历史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城市街道。
关键词:美丽公路南延线、道路景观
在国家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支持下,曾经作为全国深度贫困的“三区三州”之一的云南省怒江州,一路加快城市开发建设,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取得成效。美丽公路南延线(三界桥-城南加油站)改扩建工程就是目前怒江州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它的建设,将促使怒江新城形成完善的路网,有力推进怒江新城整体开发。
而该项目的景观设计在独特的峡谷自然环境和特定的攻坚脱贫历史时期有了新的任务和内涵。需要在充分利用峡谷的独特地理环境、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满足城市建设的功能需求,同时充分利用经济作物,发挥经济效应。
项目概况
美丽公路南延线路线总体走向由南向北,位于泸水市境内,处于怒江右岸岸坡地带,属高山峡谷地貌。地势总体北高南低,怒江右岸为高黎贡山山脉,海拔3700~4100m;怒江河谷海拔仅约700m。现地面标高介于790.85~819.65m之间,高差约28.80m。道路东侧的怒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流之一。怒江左岸为碧罗雪山。
美丽公路南延线)改扩建工程范围南起于金六路三界桥,道路向北延伸,沿线经过上江、百花岭、蛮蚌、大南茂组团,北止于泸水市城南加油站,并与现有怒江大道顺接,道路长20118.5m;现状道路为金六公路,道路宽度为12m,道路等级为二级路;新建道路定位为交通性主干路,兼具沿线村镇组团的生活性功能;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红线宽度:组团路段40m,非组团路段23.5m;设计速度:组团路段40Km/h、非组团路段60Km/h;周边用地分析:组团内部以二类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和行政办公用地为主,上江组团和大南茂组团规划有交通枢纽,组团之间用地以防护绿地和农林绿地为主。
景观分析
根据《怒江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报告》对怒江新城的景观风貌引导:依托峡谷垂直景观形成“沿江峡谷观赏带-半山农业景观带-高山木本绿带”的立体化景观空间布局【1】,美丽公路南延线的景观定位就是 “沿江峡谷观赏带”—— 怒江花谷。
道路沿线呈现出“组团——联络线”总体布局,组团段密切联系组团内部道路,发挥交通及集散功能,组团间联络线西侧多为高山,东侧为怒江,基本无村落,主要发挥交通功能,讲求快速通过性。道路绿轴与河道蓝带相伴相依,结合组团景观、景观节点形成峡谷景观廊道。
结合功能和道路总体布局,景观空间分为四个组团和三段联络线:上江组团-百花岭组团-蛮蚌组团-大南茂组团。上江组团主题为“花谷闻声”,傈僳族的歌声蜚声海内外,以傈僳族民俗为设计元素,采用具有民族特征的色系大红和明黄,打造不一样的花谷大道;百花岭组团主题“百花报春”选用当地低热河谷特色的树种木棉、叶子花、以及经济树种澳洲坚果、芒果等彰显当地风情;蛮蚌组团的主题为“河谷新绿”呼应该组团以职业培训、教育为主的定位,运用常绿植物球花石楠、小叶榕塑造大片新绿;大南茂组团主题为“景星凤凰”,该组团以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商业、酒店的功能为主,景观大道中央绿化带种植凤凰木,连接泸水市与新城。
美丽公路南延线组团段道路设有2.0m宽中央绿化带、6.25m宽路测绿化带,该段的 绿地率为43.75%,远远高于规范要求,绿量较大,生态效应明显。
联络段段标准横断面图
设计原则
1.特色性原则 ——突出怒江新城地域景观风貌、历史文化底蕴,使之成为具有怒江特色的景观大道。
2.适宜性原则 ——优先选用乡土植物、特色植物,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
3.生态性原则——重视道路的生态功能,充分发挥道路绿带的生态效益和辐射作用。
4.整体性原则——从整体环境入手,与周边用地性质衔接,适应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植物选择
1.根据当地气候、栽植地的小气候(怒江亚热带河谷气候特点)和地下环境条件选择适于在该地生长的树木,以利于树木的正常生长发育,抗御自然灾害,保持较稳定的绿化成果。并根据植物伴生的生态习性,选择适宜栽植在一起的乔木、灌木、地被组合,形成丰富稳定的植物群落景观。
2.以常绿植物为主体,符合道路绿化的相关要求,提高植物的滤尘和庇荫效果。适当增加观形、观叶、观花、观果植物,突出景观四季变化。选用不同高度的植物来丰富道路景观层次,更好地发挥道路绿化的使用功能与生态功能。
3.适当选用经济树种扶持当地经济。
4.选用本地特色树种:小叶榄仁、白花羊蹄甲、木棉、凤凰木、叶子花(水红色,紫红色,金黄色等);经济树种:柿树、油桐、菠蔻;常绿树种:球花石楠、小叶榕、鱼尾葵。
植物配置
1.组团段内中央绿化带宽2.0m,人行道外路侧绿化带宽6.25m,绿化带内植物的栽植模拟自然群落,典型配置有:小叶榄仁+叶子花柱/球+金森女贞;白花羊蹄甲+叶子花柱/球+花叶假连翘/红花继木/朱瑾/胡椒木;凤凰木+叶子花柱/球+黄婵/毛鹃;芒果/凤凰木/柿树+叶子花/红花继木/胡椒木;澳洲坚果/木棉/柿树+花叶假连翘/胡椒木+草坪;枇杷/木棉+叶子花球+红叶石楠/千层金+蔓花生。
2.组团段内行道树选用:小叶榕、苦楝、油桐、球花石楠,采用独立树池形式,树池尺寸为1.5mX1.5m,树池内满铺红花酢酱草等地被植物。
3.联络线段内3.5m慢行道外侧有1.5m 宽路侧绿化带,由于种植深度限制绿化带内种植叶子花。
上江段道路景观效果图
百花岭段道路景观效果图
边坡绿化工程
由于怒江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势地貌,该工程设有不少边坡,而边坡的开挖而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裸露的土坡和岩石边坡。项目段除采用常规的植草、液压喷播植草灌外,根据实际地质、水文、气候条件以及开挖坡面情况,灵活选用植物护坡。植物采用黄刺玫、坡柳、山桃草、柳叶马鞭草、云南黄素馨、叶子花等具有良好的抗旱、保水、保土、防风沙、降尘土、抗盐碱等优点,而且生长快、耐贫瘠、对土壤环境要求不高的植物,快速形成景观效果,发挥生态效应。
绿道设计
绿道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通常绿道分为:生态型绿道、郊野型绿道和都市型绿道。美丽公路南延线涉及的为郊野型绿道。郊野型绿道依托城镇建成区周边的开敞绿地、水体、海岸和田野,通过登山道、栈道、慢行休闲道等形式,为人们提供亲近大自然的绿色休闲空间。
道路联络段在靠江一侧设置了3.5m宽的慢行道,纳入怒江新城健康绿道系统。
人行道铺装和景观小品
根据行人流量交通量预测分析,行人量较少,故树池采用1.5mX1.5m的独立树池,树池内种植地被植物增加绿量。
遵循海绵城市建设以生态优先的原则,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人行道采取透水性人行道铺装。采用多孔隙的透水材料,可使雨水通过铺装结构内部的连通孔隙直接排放至土壤,从而达到避免路面积水、调节路表温度和湿度、涵养地下水分的目的。
根据人流的分布,景观小品集中布置在交叉口等节点处,设计有坐凳、景观亭廊,提供游憩空间。
目前美丽公路南延线改扩建工程马上进入建设阶段,由于地质环境复杂且危险、竖向变化大、气候独特等特点,在建设过程中必然会碰到不少问题,但在怒江人民万众一心的努力下定能攻坚克难的完成建设,为怒江州推进脱贫致富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怒江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报告》P67页
论文作者:陈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怒江论文; 景观论文; 道路论文; 植物论文; 百花论文; 绿化带论文; 公路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