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种植外科与修复并发症及其应急处理论文_许建波,郑海波

口腔种植外科与修复并发症及其应急处理论文_许建波,郑海波

许建波 郑海波

山东省威海口腔医院种植中心,山东 威海 264200

摘要:目的:通过对口腔种植修复并发症的追踪分析探讨其可能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3月一2017年6月收治的5例患者,共30颗种植体,半口缺失3例,全口缺失2例。患者均在术后24 -48 h内带上临时修复体,6个月后完成最终修复体,平均追踪18个月。结果30颗种植体有29颗至最后一次复查时稳定,有1颗在术后1个月松动后取出重新植人,种植体存活率为%7%。术后有3例患者曾患有并发症,发生率为60 %。结论牙列缺失患者在完成口腔种植修复后存在较高的机械性并发症和生物性并发症的可能,作为医生应从其发生的原因着手通过主动地实施预防措施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口腔种植修复;并发症;应急处理

引言

随着医疗水平提高以及人们对口腔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牙列缺失患者选择种植修复的方案。然而传统的种植技术仍存在拔牙后等待愈合的时间长、等待修复的时间长、患者就诊次数多、手术次数多等缺点;当患者的后牙区骨量不足时,往往还需要风险系数高的手术如上领窦的内、外提升术、块状骨移植等;在植体植人后的骨愈合期所安装的全口活动义齿存在基托范围大、易脱落、易恶心等不适,这些无疑给患者对种植修复的过程带来负面的情绪,同时造成医生的手术风险和手术难度的提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葡萄牙的Mal医生2003年提出了口腔种植修复的概念,这一方法缩短了诊疗周期,手术创伤小,降低了手术风险,患者术后很快就可以佩戴假牙,提高生活质量,因此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所接受。现对近3年来我市口腔科完成的5例30颗口腔种植修复的牙列缺失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追踪分析其术后并发症可能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1 方法步骤

(1)术前准备依据患者佩戴放射导板下拍摄的CBCT影像及临床检查完成设计。

(2)手术过程局麻下,拔除不能存留的剩余牙齿,彻底清洁,做必要的骨修整,在骨质及骨量较好的牙弓前部,上领避开上领窦的底部,下领避开上移的下领神经管,在双侧颊孔近中5 mm之间植人4颗种植体,近中2颗垂直于牙槽峪顶植人,远中2颗由远中向近中倾斜植人,倾斜角度不超过4500种植位点的选择,牙槽峪的宽度应不少于5 mm,高度不低于10 mm,两侧远中的种植位点尽可能靠近后期修复的第二前磨牙或者是第一磨牙的位置,以减小悬臂梁的长度。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是修复成功的基础,应至少要达到35 N·cm以承受即刻负重。种植体植人后采用复合基台获得共同就位道。

(3)修复过程术后即刻取模,定垂直及水平关系,48 h之内完成全口固定的即刻修复,即刻负重。一般临时修复体采取恢复到第二前磨牙或者第一磨牙的短牙弓设计,基托材质选择金属杆加强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醋。完成后拍摄全景片,在保证临时修复体与复合基台的被动就位的前提下,使用修复体固位螺丝固定。调改咬合关系,嘱患者术后3个月内进软食,小而持续的载荷所带来的生物刺激可促进骨愈合;同时晚上佩戴有保护功效的抬垫。佩戴临时修复体及术后6个月行最终修复体修复。最终修复体选择金属支架的树脂桥。修复后的随访管理,术后1 ,3 ,6个月、每1年复查,不适随诊。

2 结果

30颗种植体有29颗至最后一次复查时稳定、骨结合良好,有1颗在术后1个月松动后取出重新植人,种植体存活率为%.7%。术后有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60%。其中1例(20 %)出现临时修复体的折断,2例(40 %)主诉临时修复体的组织面有食物嵌塞现象,临床检查有不同程度的种植体周围眼炎。所有并发症经处理后恢复正常。5例患者,30颗种植体最终均获得患者满意。

3 讨论

本研究中有1颗种植体在术后1个月松动,患者自述未按医生医嘱要求,自行进食炒蚕豆。究其原因术后1个月正是种植体与领骨结合尚未完成,机械嵌合力明显下降的阶段。因此应监督患者术后3个月进软食。同时临时修复体的调抬也有其特殊性,需使抬力控制在种植体支持的区域范围内,同时避免抬力集中,正中抬时采取广泛接触、避免咬合高点,非正中抬时采取多点接触、避免干扰,远中悬臂梁在各个抬位均无接触;减小人工牙的颊舌径等方法降低咬合力。术后1例患者出现临时修复体的折断,折断部位位于远端种植体的远中悬臂梁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国内学者王煌婷等研究指出种植修复应以两侧远中第二颗的种植体的倾斜角度大、悬梁臂小的设计为佳。但是加大倾斜角度会提高手术难度,而且过长的悬臂梁会导致种植体周围皮质骨应力过大而出现骨吸收,因此悬臂梁的长度应设计在8 mm以内。术后2例患者主诉临时修复体的组织面有食物嵌塞现象,临床检查有不同程度的种植体周围眼炎。一方面由于术后6个月内牙槽骨的渐进性吸收导致的组织面与牙槽骨之间的空隙增大,另一方面患者的日常清洁的意识不足、方法不对,还有是因为患者牙槽峪高度降低,前庭沟变浅,食物易被颊肌挤压至修复体与组织载膜之间。解决方案:(1)医生应加强其卫生宣教;(2)基托组织面围绕种植体的近远中两侧应磨出两道清洁沟,利于患者日后的自我清洁维护;(3)患者可在医师指导下自行使用牙线、冲牙器、间隙刷等有效地去除基台周围的菌斑及食物残渣;(4)必要时行前庭沟加深术,使颊肌挤压的力量减小,从而减少甚至避免食物嵌塞。

4修复并发症分析

4.1 机械性并发症

最常见的是围绕基台周围的修复体折断,树脂牙片的脱落、折裂,远中的悬臂梁折断,螺丝松动等。其原因可能是局部咬合力较大,超出修复体所能承受的范围。同时与患者的领间距离短、修复空间少、树脂修复材料的脆性大有关。也与患者饮食习惯及种植体的骨结合缺乏类似牙周膜的压力反馈保护机制有关。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应保证修复体的被动就位,防止修复体的翘动,修复体螺丝应以厂家建议的扭力扭人,一般为巧N·cm,以防止螺丝的松动甚至折断。悬臂梁的长度要控制在8 mm以内,临时修复体依据调抬原则仔细调抬,确保悬臂梁无接触,最终修复体应模仿天然牙的咬合状况。树脂基托内可放置碳纤维、玻璃纤维、尼龙纤维等增强抗折能力。

4.2生物性并发症

最常见的是基台周围的菌斑附着,载膜炎症,种植体周围炎等。这与患者的日常清洁维护不足,没有按医嘱定期复查,牙槽峪吸收或者修复体设计等原因导致食物嵌塞有关。医生要督促患者的定期随访,提高患者的口腔卫生意识,教会患者牙线、冲牙器等的使用方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设计修复体。

6 应急处理建议

术后局部感染是口腔修复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此类患者接受抗菌消炎以及引流等处理。导致患者出现局部感染的原因与其抵抗力降低、全身免疫力、过度劳累、口腔炎症、器械刺激等有关,部分患者的局部感染可能与硬性食物咀嚼有关。与一段式种植模式相比,为患者实施分段埋置的方式进行种植,则出现局部感染的几率更高。为患者实施一段式种植时,应在患者创伤后对引流条件进行建立,崩瓷会对患者的口腔修复功能以及美观造成影响,应根据患者的具体崩瓷大小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在口腔修复时,患者的喉咙处于打开的状态,此时出现器械误吞、误吸的几率较大,若器械进入患者气道,则会导致出现误吸的情况。为患者实施治疗前,应适当调节椅位,确保患者处于合适的位置接受口腔修复,将患者的上身稍微抬起,避免患者头位过度后仰而出现误吸的情况。相关器械应在术前对组装的情况进行多度换气综合征可导致患者出现呼吸性碱中毒的情况,对患者的神经系统放电生理产生一定的影响,部分严重者可出现晕厥的状况。因此,应给予患者充分的镇静,将其心理紧张情况消除,并实施呼吸训练。

综上所述,在患者接受口腔修复的过程中,较易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应针对其并发症实施相应的防范处置措施,从而对患者口腔修复的安全性进行保证。

参考文献

[1]张亚池,胡秀莲,尹丽娜等.口腔种植修复治疗过程中9例全身并发症急救及预防分析[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4,7(10):604-607.

[2]张磊,冯海兰.种植固定修复后机械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6,51(1):10-14.

[3]张富强.从于工制作到自动加工一数字化口腔修复治疗技术的发展[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2, 47(5):260-263.

[4]李宗鳌.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 4(5):170.

论文作者:许建波,郑海波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上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5

标签:;  ;  ;  ;  ;  ;  ;  ;  

口腔种植外科与修复并发症及其应急处理论文_许建波,郑海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