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教师“拖课”现象的认识论文_朱志敏

浅谈对教师“拖课”现象的认识论文_朱志敏

云南曲靖市沾益区民族中学新校区 朱志敏 655331

摘要:在我们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完成课堂教学预设,达成课堂教学目标,经常会出现“拖课”现象。针对这一现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今天,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从“拖课”现象产生的原因、影响,及解决这一现象的措施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拖课”现象产生的原因

1、教师的敬业精神滋生了“拖课”现象。

从授课的主体—老师角度来看。拖课是一种敬业精神的表现。拖课一定程度上是由一种高度责任感的心理产生的行为,本着对自己教学,对学生的负责的态度,想要把本节课预设的内容完成,答成预期教学目标,老师可能会产生拖课行为。

2、教师对教学的设计规划不当导致了“拖课”现象。

教师在备课时,往往由于授课经验不足或是没有提前演练等原因,对课堂教学规划不当,设置的教学内容过多,教学环节复杂,导致授课时间不够,产生“拖课”现象。

3、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产生了“拖课”现象。

在教学进行过程中,由于对每个教学环节时间控制不当,出现本来计划10分钟讲完的知识,由于教学用语不精练或一些突发情况花费了20分钟才讲完,这样就会直接影响下一个知识点的讲授,最后下课铃声响讲不完又只差一点点,想把它讲完,所以产生了“拖课”现象。

4、学生的听课状态和听课效率间接导致了教师的“拖课”现象。

教学不是教师单个人的行为,而是师生共同的行为,教学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老师讲课过程中,如果学生的听课状态不好,问什么都不知道,也不配合老师,或者是学生理解能力不足,对老师讲的某些知识接收较慢慢。这样就会影响老师的教学进度,可能会产生讲不完从而“拖课”的现象。

二、“拖课”现象产生的影响

前面我提到一个观点:“拖课”是老师一种敬业精神的体现,但在教学中,我并不提倡这种行为,我认为,教师应该养成不“拖课”的习惯。因为“拖课”会产生以下几方面消极影响。

1、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

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偶尔拖课可以理解,但如果经常拖课,并不利于教师教学效果的提高。首先,拖课的时间是下课时间,教室环境比较嘈杂,外面比较喧闹,即使教师讲的很专注,学生不定能听进去。其次,长期拖课,老师的教学规划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不仅教学能力没有提高,还可能直接影响长期教学效果。再者,拖课以后,老师可能还要去别的班级上课,也会导致教师中间没有休息,影响下一节课的教学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后,从心理学角度看,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的持续注意力是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的,当下课的铃声响后,学生的情绪就会换成另一种状态,思维也会随着铃声飞到课外,这时,老师精彩的讲课效果已经折扣为零,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2、影响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

教师拖课也会直接影响下一节课老师的教学,如果一个老师经常拖课,下一课的上课老师肯定不乐意,因为拖课导致学生课间无法休息,不能调整好学习状态,下一节课铃一响,学生上的已是筋疲力尽,那么下一节课学习效率也会很差。并且也会影响下一节课的老师的教学情绪和状态。长此以往,也不利于科任老师彼此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

3、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我曾经做过一项关于学生如何看到拖课现象问卷调查,调查显示,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不喜欢老师拖课,百分之十的越深认为能接受,百分之十的学生讨厌拖课的老师。因此,如果一个老师经常拖课,会让学生对老师本人甚至老师的课程产生厌烦情绪,甚至可能产生学生逃课行为。这样既不利于提高老师的教学成绩,也不利于构建师生和谐关系。

三、解决“拖课”现象的措施

1、课前精心备课,提前演练,提高教学内容和环节预设的精准性

教师要能够提高课堂效率,避免拖课现象的产生,课前备课是关键,因此必须精心备课,认真撰写教案,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不管是讲授新课还是练习题,必须认真分析学情,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对于有些难度大,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教师可适当减少教学内容,对于比较简单的知识,可适当增加。总之,45分钟的课堂,一定要规划好。并且,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写完教案做好课件后,可以提前试讲,并根据自己试讲的情况进行调试。

2、课中把控时间,紧扣主题,精练语言,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知道,很多时候,计划没有变化快,提前写好的的教案备好的课不一定就能完整讲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具备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比如应对一些突发情况,课件中途打不开,学生对某些问题的回答不是老师所想要的如何进行引导,在学生小组讨论时间过长如何控制等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驾驭能力和应变能力。另外,教师在上课过程用也要规范语言,避免语言多次重复,过分啰嗦的情况。

3、课后加强师生沟通,营造良好师生关系,提高师生教学的配合度

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效果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听课状态,如果上课学生一直不配合老师,出现问问题没人回答,或者学生睡觉等情况,也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情绪和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努力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后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主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给学生做课后帮辅,找学生谈心,主动关心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提高课堂默契度和配合度奠定情感基础。

总之,拖课在我们教学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待拖课我们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导致的,我们都不应该提倡此行为。教师应该养成一种不拖课的习惯,这既是一个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素质的体现,也有利于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规划习惯,更有利于打造个人魅力,提高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和地位。

论文作者:朱志敏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1

标签:;  ;  ;  ;  ;  ;  ;  ;  

浅谈对教师“拖课”现象的认识论文_朱志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