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PHC管桩静压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论文_赵忠汉

浅谈PHC管桩静压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论文_赵忠汉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200

摘要: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PHC预应力管桩静压法施工工艺,通过桩基检测表明PHC预应力管桩符合设计要求,指出PHC管桩的施工优点及质量控制,值得推广。

关键词:PHC管桩;静力压桩法;

引言

先张法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以下简称PHC管桩)具有单桩承载力高、工程造价低、桩身质量稳定、沉桩质量可靠、施工周期短等优点,在各类工程基础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静力压桩法是通过静压机的自重和配重作反力将PHC管桩压入土中的一种沉桩工艺,施工无震动、无噪音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在市区及其它对噪音有限制的地点施工,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静压法施工这一优势将会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1、工程概况

华电通辽代力吉风电一期49.5MW工程位于内蒙古科左中旗境内,工程共设33台1.5kw的风力发电机组,每个机组承台下布置两圈共计28根PHC-AB500(125)管桩,工程总计管桩924根,总长度22170米。根据地质条件的不同,管桩最长入土深度27米,最短入土深度19米。管桩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抗渗等级不低于S10。设计单桩承载力3600 KN,单根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900KN,单根侧向承载力为400KN。

2、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工程勘察资料,拟建场地平坦,与静压PHC管桩施工有关的土层特性为:

杂填土、粉土、粘土,浅灰色-黄褐色,软塑为主,干强度和韧性高,层厚一般在0-10.61m;

含姜砂粉质粘土:灰绿-褐黄色,可塑-硬塑状,干强度和韧性中等,层厚3.88m;

粉细砂:黄色为主,湿,中密,主要成分石英,长石,层厚为1.24m;

含姜砂粉质粘土:土黄色,可塑-硬塑状,干强度和韧性中等,层厚6.77m;

含姜砂粉质粘土:褐黄色,可塑-硬塑状,干强度和韧性中等,未揭穿。

3、施工工艺

3.1机械选型

由于施工场地邻近居民区,为减少施工时的噪音污染,管桩施工采用静力压桩法,选用武汉桩机厂生产的YZY-500型抱压式静压桩机,该机型采用双夹持器,由于夹具较长可以更有效地保证桩身的垂直度、可在不增加夹桩力的情况下增大摩擦力,减小对桩身的侧压力。

3.2工艺流程

桩位测放→压桩机就位→吊桩、插桩→桩身对中调直→静压第一节桩→桩焊接→压第二节桩→送桩至桩顶到设计标高→成桩移机。

3.3施工准备

场地准备:施工现场尽量平整,当有坡度时,坡度不得大于1/100,场地地耐力应不小于140kN/m2。

压桩机工作距离要求:桩位中心距离周边建(构)筑物的间距应大于二分之一压桩机宽度。

桩位测量准备:根据基准点进行放样,将轴线控制点引出场地之外6m~8m处,做好测量控制网建立工作,然后根据控制线和设计图纸桩位尺寸放出每一根桩的桩位,施工过程中应经常复核桩位,防止因施工等原因造成桩位位移。

3.4吊桩、插桩

压桩机就位:桩机移至桩位位置,将桩机调平,用机上吊车吊起管桩徐徐插入桩机的夹持器内,当管桩下端离地面20cm处时,逐渐抱紧夹持器,夹桩压力不大于5MPa,并应逐次加压。

桩插入:使管桩中心对准桩位中心,之后提起管桩少许,进行桩尖焊于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也可采用无桩尖的压桩。桩插入时应根据机上水平仪调节器平机台,采用经纬仪在两个垂直方向进行校测,监控桩身垂直度,其偏差不大0.15%。

压好第一节桩是保证整根桩质量的关键。若桩身垂直度偏大,须拔出重新插桩,并根据经纬仪指示调节机身水平度使桩身垂身;现场技术员需对压桩过程全过程控制,以保证桩的垂直度。

压桩时应随时注意桩身和压力表的变化情况,当遇有压力值突然下降、沉降量突然增大、桩身突然倾斜、桩身混凝土破碎、地面明显隆起及邻桩上浮或位移过大等情况时应暂停压桩,及时与设计、监理等有关人员一起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后再继续施工。每根桩应一次连续施工完毕,中途不得无故中断。

接桩:

(1)接桩时,下桩节的桩头宜高出地面0.8m~1.1m,以便于接桩焊接操作。下节桩的接头处应设置导向箍,以方便上节桩就位,上下节桩对接偏差不应大于2mm。

(2)桩对接前,上下端板表面应用钢丝刷清洗干净,坡口处应刷至露出金属光泽。当桩端间隙较大时可用铁片填实,再行施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桩焊接时宜先在坡口圆周对称点焊4点~6点,待上、下桩节固定后拆除导向箍,再分层施焊,施焊应有两个焊工对称进行。

(4)焊接层数一般为三层,不得少于二层。第一层必须用<312mm电焊条打底,以确保根部焊透,第二层可用粗焊条(<4mm或<5mm),电焊条宜采用E43XX型,内层焊渣清理干净后方能焊外层,焊缝应饱满连续。

(5)尽可能缩短接桩时间,焊好的桩接头应自然冷却后才可继续压桩,自然冷却时间不应小于8min,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后立即施压。

终压:

本工程为摩擦桩,压桩控制按照设计桩长进行控制,但在施工前先按设计桩长试压3根桩,待停置24h后,用与桩的设计极限承载力相等的终压力复压,结果复压桩身稳定即可以此进行控制;对于端承桩或端承摩擦桩,则按终压力进行控制。

4、静压管桩常遇问题及防治处理办法

4.1桩身断裂

现象:在沉桩过程中,桩身突然倾斜错位,当桩端处土质条件没有特殊变化,而贯入度逐渐增大或突然增大,这时可能是桩身发生断裂。

原因分析:

(1)桩节的细长比过大,沉桩又遇到了较硬的土层;

(2)制作桩时,桩身弯曲超过规定,桩尖偏离桩的纵轴线较大,沉入时桩身发生倾斜或弯曲;

(3)桩入土后遇到大块坚硬的障碍物,把桩尖挤向一侧;

(4)稳桩时不垂直,压入地下一定深度后,再用移动桩机机架方法校正,使桩身产生弯曲;

(5)接桩时,相接的两节桩不在同一轴线上,产生了弯折;

(6)制作桩的混凝土强度不够。桩在堆放、吊运过程中产生裂纹或断裂未被发现。

预防措施:

(1)施工前应将桩位下的障碍物清理干净,必要时对每个桩位进行钎探了解;

(2)在稳桩过程中,如发现桩不垂直应及时纠正,桩压入一定深度后发生严重倾斜时,不得采用移机架的方法来校正;

(3)桩在堆放、吊运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发现桩开裂超过有关规定时不得使用。

4.2沉桩达不到设计要求

现象:桩设计时是以最终贯入度和最终桩长为施工的最终控制。一般情况下,以一种控制标准为主,以另一种控制标准为参考,有时沉桩达不到设计的最终控制要求。

原因分析:

(1)勘探点不够或勘探资料粗略,对工程地质情况不明,尤其是持力层的起伏标高不明,致使设计考虑持力层或选择桩有误;

(2)勘探工作以点代面,对局部硬夹层,软夹层不可能全部了解清楚,尤其在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下,还有地下障碍物。压桩施工遇到这种情况,就会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施工控制标准;

预防措施:(1)详细探明工程地质情况,必要时应补勘,合理选择施工机械、施工方法及压桩顺序;

(2)防止桩身断裂。

4.3接桩处松脱开裂

现象:沉桩时接桩处出现松脱开裂现象。

原因分析:

(1)连接件不平,有较大空隙,造成焊接不牢;

(2)焊接质量不好,焊缝不连续、不饱满或有夹渣;

(3)两节桩不在同一直线上,接桩处产生曲折,沉桩时接桩处产生集中应力而破坏连接。

预防措施:

(1)接桩前对连接部位上的杂质、油污等必须清理干净,保证连接部位清洁;

(2)检查连接部件是否牢固平整和符合设计要求,如有问题,必须进行修正;

(3)接桩时,两节桩应在同一轴线上,焊缝应连续饱满,焊接后认真检查一遍,符合要求后再继续压。

结束语

本工程桩基工程施工完成后,通过桩基检测表明该工程PHC预应力管桩符合设计要求,因此高强混凝土预应力管桩具有质量可靠、单桩竖向承载力等优点,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卓维松 PHC管桩静压法施工技术[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08(03):28-29

[2]彭龙超 浅谈PHC管桩静压法施工[J] 山西建筑 2010,36(30)115-116

[3]杜强 PHC管桩施工工艺[J]山西建筑 2010,36(1)154-155

论文作者:赵忠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  ;  ;  ;  ;  ;  ;  ;  

浅谈PHC管桩静压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论文_赵忠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