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消费启动 化解经济风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风险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仍居于高位,介于7%~8%之间。在世界经济呈现衰微,国际竞争明显加剧的情形下,我国经济运行保持这么高的速度,的确难能可贵。但是,这几年经济增长却有几种伴生现象,其中主要是商品过剩、资金过剩和失业率上升。这些伴生现象早已构成经济运行的重要制约因素。而在当前各因素正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严重阻碍或牵制着经济运行。换言之,经济运行还不十分稳定,正蕴育着一些风险或危机,亟待化解或缓解。这也是毋庸讳言的客观现实。本文拟就此讲几点看法和意见。
一、各种经济风险的共同成因与基本化解途径
目前经济运行所面临的风险,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1.商品过剩。2000年过剩商品已高达三万亿元,占当年GDP的1/3,当即引起世人的普遍关注。近两年商品过剩仍在扩展和蔓延,它不仅是经济运行的一大负担,而且已成为制约经济运行的一个基本因素。
商品过剩不是通常所说的商品积压,就其造成的危害而言,也远比商品积压为重。商品过剩和商品积压的区别是:
第一,商品积压是一时性现象,将随市场形势和供求关系的变化而消失,而商品过剩是一个经济常量,尽管各个年度的需求都在扩大,但过剩商品并不为不断扩大的需求所化解,更不为商品市场所包容。因而,一旦商品过剩形成,它将在一个不算短的时期内危及经济运行。眼前我国经济运行正在承受商品过剩之苦,而且已有四五年之久了。
第二,商品积压经常由企业营销策略失误造成,而商品过剩则是由于经济过热时期宏观调控不当,以及政策选择失误所导致。因而,要化解商品过剩,就不能仅限于改进市场运行机制,而必须进行重大的政策调整。
商品过剩即供给过剩,是生产过剩在商品市场上的反映。
2.资金过剩。近几年,银行信贷资金年末余额迅速增长,到2002年年底已接近四万亿元、大约相当于当年居民储蓄存款的40%。这是制约经济运行的又一重要因素,其来势之凶猛,也是人们始料不及的。
如今信贷资金年末余额的大量增加,已不能用资金滞存来解释,它的实质是资金过剩。资金过剩和资金滞存的区别在于:
第一,它不是转瞬即逝的现象,而是资金运行中的一个常量。尽管每年投资都在增加,过剩资金也不为当年投资需求所化解,更不为资金市场所包容。因而,一旦资金过剩形成,它对资金运行所造成的影响必然越来越大。目前过剩资金仍在增加,虽然这一过程历时已有五年,但眼前还看不到它终止的尽头。
第二,其产生固然与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机制有关,但这不是主要的。导致资金过剩的主要原因是在大量生产能力闲置的情形下,经济运行对投资的需求不旺或非常有限。因而,要化解资金过剩,就必须在控制和杜绝重复投资的同时,积极为扩大投资需求开辟新的产业领域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当然,这也要借助重大经济政策的出台来实现。
资金或资本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投资的作用在于扩大产出,不为投资需求所容纳的资金过剩,是生产过剩在资金市场上的表现。
3.失业率上升。从理论上说,失业率是指经济运行中劳动力过剩的程度。近几年失业率有所上升,2002年为4.5%。失业群体的存在,是社会中的一个不稳定因素,也是制约经济运行的一个重大因素。
按照现行统计口径,城镇登记失业率不包括企业中已经下岗,但尚未再就业的职工。如果把这部分职工也计算在内,实际失业率就会大幅度地提升。比如,2001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但扣除再就业后的下岗者,当年就有467万之众,为在岗职工总数的4.3%。可见,目前实际失业的状况是相当严重的。但是,从城市实有的工作岗位来看,它不仅吸纳城镇职工就业,还包容有大量进城打工的农民,每年新增农民工就有数百万人。所以如今城镇登记失业率所反映的,是当年容纳农民工之后,城镇劳动力过剩的程度。
据说,目前农村至少有1.5亿剩余劳动力。可以想见,今后进城打工的农民将会与日俱增,而基于工业对农业进行反哺的需要,城镇也理应尽可能多的容纳这部分农村劳动力。所以,目前经济运行所面临的就业压力,是相当大的。
劳动力也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失业率上升意味着劳动力过剩渐趋严重,它也是生产过剩的反映和表现。
以上分析表明,各种经济风险的产生,毫无例外地,都是由生产过剩造成的。生产过剩乃是各种风险的源头,或者说,是各种风险的共同成因。
生产过剩意味着,消费相对于生产已严重滞后。因此,要根治生产过剩,关键是大力促进消费增长,并以消费启动经济运行全过程。鉴于三大经济风险都由生产过剩所引起,实行消费启动也是化解各种经济风险的基本途径。
二、促进消费增长,化解商品过剩
各种经济风险都来自生产过剩,实行消费启动,可予以化解或缓解。但是各种风险的形成过程互不相同,具体成因更有明显差异,所以,究竟怎样化解各种经济风险,还要根据消费启动的功能和进程,分别予以考察和分析。
让我们先来讨论商品过剩和消费性需求的关系。
1.商品过剩的危害。在各种经济风险中,商品过剩的风险最为严重。不但危及到近几年的经济运行,而且仍是目前加快经济运行最主要的障碍。这表现在:
(1)相对于已经达到的经济总量(如GDP),无论商品销售收入还是实现利润都有一定程度的缩减。即便是政府的税收(如个别环节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也相应地减少。即是说,“增产不增收”已成为若干年来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
上世纪90年代前半期,企业亏损严重,经济效益异常低下。1997年,在企业亏损面连年扩大之后,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全行业亏损。虽然当年经济增长率仍高达8.8%,但是,企业的利润已趋于消失。这固然与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有关,但就其经济成因而言,则是由于供给过剩所导致。1992年~1997年的产销率,五年中有两年大约为96%,两年为92%,一年为82%。每年都有数千亿元的商品,由于滞销、积压形成过剩供给,脱离经济运行的过程。在这种情形下,尽管有了可观的产出,但没有相应的收入和收益,企业亏损面扩大乃至全行业亏损的出现,以及企业利润几乎化为乌有也就在所难免了。
三年脱困目标实现之后,虽然企业亏损明显减少,但企业利润仍是一个不大的份额。2000年和2001年实现利润均在2300亿元左右,仅占各年GDP的2%或3%。情况之所以如此,同样是由供给过剩所致使。1998年产销率为94%,1999年为96%,可见供给过剩依然严重,2000年和2001年产销率有所提高,均为98%,“增产不增收”的状况也有所缓和,但过剩商品还有1700亿元和1900亿元之多。这对于当年经济运行仍是一个严重的负担。
(2)物价降低到位后仍继续下降,投资前景则日益暗淡。1997年零售价格上升了2.8%,这被公认为物价降低已经到位,反通胀的目标基本实现。但意想不到的是,物价并未及时稳定下来,反而继续走低,直至出现了负增长。与人们生活直接相关的消费价格1998年为-O.9%,1999年为-1.4%。随后两年.消费价格有轻微的回升,2000年为0.3%,2001年为0.4%。但是,到了2002年又出现了负增长,为-0.8%。至于零售价格走低的态势更为明显,1998年~2002年皆为负增长,它与消费价格的差率维持在1.2%~1.9%之间。
供给过剩对实现利润的不良影响,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一是商品销售量的相对缩减;二是物价水平的跌落。物价水平的跌落也是迫使商品销售收入相对减少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这几年以上几种现象同时出现决非偶然,它们都是供给过剩的产物。
供给过剩还会迫使投资增速减缓。1997年~2000年连续四年投资增长率末达到6%,低于经济增长率1至3个百分点。这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但在物价连年呈现负增长的情形下,情况也不能不如此。
2.商品过剩的成因。严重影响经济运行的商品过剩是怎样形成的呢?现在回头来看,其形成过程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
(1)1993年~1998年。从宏观角度观察,这几年对投资与消费的关系调节不当:重投资、轻消费,甚至以投资挤压消费。消费率在GDP的结构中明显偏低,而投资率则居高不下。
1993年~1998年,消费率均低于60%,其中,有两年为57%,四年为58%。而此前的十五年(1978-1992)间,消费率却稳定在60%以上,最高为67%(1981年),最低为61%(1991年和1992年)。两项比较,有3至10个点的差距。可见,这个不算短的六年间,消费率明显偏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与消费率不同,投资率则被提升至高位。上述六年中有三年在40%以上,三年在37%~39%间波动,消费率的下降显然是由抬高投资率造成的。因为,与投资和消费并列的进出口差额,在GDP构成中是一个不大的份额,其变化也是不显著的。
(2)1999年~2002年。在1998年提出扩大内需的方针之后,1999年首次实行投资和消费双启动。尽管消费启动在“双启动”中不占主导地位,但一向被冷落的消费已受到世人的广泛重视,它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实际上被提升。于是,市场形势有所好转,2000年和2001年的产销率上升到多年来未曾有过的高度,两年都是98%,不过过剩商品仍在大量增加,到2000年累积起来已达到三万亿元左右。2002年7月,根据权威部门的品种统计,供大于求的商品占总数的87%,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占13%,供不应求的商品一个也没有。这表明,过剩商品不仅总量上在增加,而且已遍及绝大多数产业,市场疲软更为严重。究其原因,并非由于像前个阶段那样投资挤压消费——事实上投资增长率偏低,而是因为消费增长受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制约,消费启动的力度不大。虽然消费率有所提高,但消费需求的增长既不能包容当年的商品供给,更难以消化以往多年间沉积下来的过剩商品。所以,消费启动的力度明显不足,是导致目前商品过剩的又一重要原因。
3.商品过剩的化解。过剩商品的扩展和蔓延表明:尽管经济的增长率一连数年停滞于7%~8%之间,但由它所带来的商品供给,仍然是市场不可容纳的。有鉴于此,目前必须加大消费启动的力度。这是因为,经济运行是以消费性需求为原动力,而在当前惟有扩大消费性需求,才能缓解或化解日益严重的商品过剩,而惟有化解商品过剩,才有可能加快经济运行的过程。
居民收入及其分解是实行消费启动的杠杆。据此,要加大消费启动的力度,就必须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第一,促进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相对于经济增长率而言,居民收入增长率偏低。积极促进居民收入增长,是目前推进消费启动进程的一项关键措施。目前,制约居民收入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其一,收入结构中,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不大,目前约为14%。这是影响居民收入增长的一个基本因素。在西方国家,中等收入者的比重通常在60%以上。可见,它对于我国居民收入增长的制约作用颇大,而当前提高的潜能和扩大的空间也很大。鉴于职工收入主要来自企业的自主分配,而企业可供分配的收入来自市场;再考虑到工作报酬必须与就业岗位相匹配,因而要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就必须一方面借助分配制度的改革,提高企业中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工作报酬的标准,使之与工作岗位相适应;另一方面,还要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拓展包括新型农业在内的现代产业领域,以便吸纳更多的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就业。
其二,失业率上升。眼前下岗和失业的群体中,多数为低收入者。失业率上升直接影响低收入者的收入,这也是影响全体居民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要抑制失业率上升,关键在于提高经济增长率,并着力改善产业结构。
第二,适当调节消费与储蓄的比例。消费启动的力度,除居民收入增长外,还决定于家庭支出中,居民收入在消费和储蓄间的分解和使用。由于消费意愿不强,居民用于消费支出的增长率慢于收入增长率,并终于导致消费和储蓄的比例失调。因此,增强居民的消费意愿,协调消费和储蓄的关系,是推进消费启动进程又一重要措施。这在当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般地说,中低等收入者消费倾向较高,而高收入者消费倾向较低。目前问题在于,无论中等收入者或低等收入者,消费倾向都比正常情形下偏低。就前者而言,其消费倾向偏低,是因为消费政策调整缓慢,而为这一群体所密切关注的消费热点则难以形成。从后者来看,其消费倾向偏低,是因为对就业或再就业存有不良预期,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也相当谨慎。当然,这要靠开拓新的消费热点以及提高就业率和改善社会保障体系予以解决。
三、以消费带动投资增长,化解资金过剩
1.资金过剩的危害。由存款大于贷款而产生的资金滞存,起始于1995年。1998年存款和贷款的差额迅速扩大,达到近一万亿元。随后三年,存贷差持续扩大,年均增加7000多亿元。到了2002年,存贷差总额已近四万亿元。原来的资金滞存,此时已经转变为资金过剩。资金过剩对经济运行的影响,集中于三个方面:
(1)利率下降。1996年~2002年间,曾八次下调利率。存款年利率下降9个百分点(从10.98%降至1.98%),贷款年利率降低6.75个百分点(从12.06%降至5.31%)。后者有利于生产者和借款人,但前者不利于消费者和存款人。鉴于居民储蓄存款规模相当巨大,利率的持续下降,在相当程度上已影响到居民收入的增长。当然,最初几次利率下调,有利于消除通货膨胀的不良影响,也为调节资金运行所必需。但在通胀危险明显消失,而物价出现负增长以后,又多次大幅度地下调利率,则完全是由于资金严重过剩所致。如果简单地再次用调节资金的运行来解释,其道理显然是不充分的。要知道,利率下降意味着资金贬值,而现行利率又是我国历史上最低的利率在物价走低和货币有某种升值的情形下,旨在谋求价值增值的居民储存的资金连续贬值,不但迫使居民收入相对减少,而且具有很大的负作用。因为堪称我国一大经济优势的高储蓄,正在失去其应有之意义。
(2)资金运营效率下降,而运营成本上升,收益减少。这是因为滞存和过剩的资金已经脱离资金运行的过程,失去资金增值能力,资金经营者将丧失其应得之收益。不仅如此,尽管存款利率不断下降,资金经营者对存款人仍须支付一定的利息。所以,运营成本必定上升,而运营收益则会相应减少。比起1998年,2002年过剩的资金已增大了三倍,它对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收益的影响和冲击之大,是完全可想而知的。
(3)存款和贷款的利差扩大。因为存款利率降低幅度大于贷款利率降低幅度,存款和贷款的利差明显扩大。目前,其差率为3.3个百分点。在资金运营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形下,存贷款利差的扩大是必然的,这为防止资金经营亏损所必需。但利差的扩大意味着贷款利率的相对上升,这不利于生产者和借款人,或者说,资金使用者的收益将会相对减少。现行利差已经偏大,它相当于存款利率的1.67倍。
2.资金过剩的成因。以上分析表明,资金过剩对资金提供者、资金使用者和资金经营者,都是不利的。那么,何以会产生资金过剩?资金过剩的产生和资金运行机制不健全有关,但是更为重要的是生产能力过剩,而生产性需求不足。
生产性需求源于生产增长,生产增长得越快,生产性需求就越大。由于对生产要素的购买需借助于投资,生产性需求通常被看成是投资需求。但是此说并不确切,因为它受生产能力利用率的制约。惟有在生产能力已经充分利用的情况下,生产性需求才表现为对投资的需求、否则,就不需要增加投资。目前问题在于,一方面生产能力已大量过剩;另一方面,经济增长率保持在7%~8%的幅度之内。由此而引发的对投资的需求,不足以包容由居民储蓄转化而来、拟用于投资的资金供给,资金过剩就是这样形成的。其产生不但具有必然性,而且在目前尽管它严重干扰资金运行,也是难以调节,更是难以彻底排除的。
生产能力的过剩具有几个重要的特点:(1)就大中型企业而言,固定资产中有一个不算小的部分,在技术上是相当陈旧的;(2)“五小”企业遍地开花,一度曾扩大到十几个产业门类:(3)由长期重复投资而形成的固定资产,在投资之初,就是市场不需要的。宏观调控当局于1998年拟通过“控制总量,淘汰‘五小’”的政策,对生产能力过剩予以遏制。但是,迫使一些企业退出市场,远比让它们进入市场更为困难。例如,当时拟砍掉1000万纺织设备,拖延至2000年才完成。当时还打算削减10%钢铁生产能力,建材,化工,制糖等产业的一批落后设备也处于被淘汰的行列。但是,由于存在诸多制约因素、摩擦和困难,其收效并不显著。所以,当今投资需求依然不足,投资增长亦相当缓慢。1998年~2000年,投资增长率为5.92%,3.82%,3.91%。目前资金过剩日趋严重,其原因也正寓于此。
3.资金过剩的化解。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资金过剩发生在商品过剩之后,这不是没有缘由的。商品过剩的产生,是由于消费性需求的萎缩,商品过剩的背后,是生产能力的过剩。但是,生产能力过剩将引致投资需求萎缩,以及投资增长率的日趋下降。由此看来,导致资金过剩的初始因素不是别的什么,而是消费相对于生产滞后,消费性需求严重不足。要化解资金过剩,从根本上说,就必须加大消费启动的力度、以消费带动投资增长。所以,消费启动不仅是化解商品过剩的基本途径,也是化解资金过剩的重要途径。
要充分发挥消费启动的功能,关键在于以消费带动投资一起增长。一方面,消费启动的力度要足以缓解商品过剩,并给投资增长留下一定的余地和空间,以缓解资金过剩;另一方面,投资要跟着消费走,服务于提高消费的层次和质量。除基础产业外,投资不可脱离或远离消费而孤立地进行。这是因为,惟有以消费带动投资增长,消费性需求才会转化为生产性需求,在逐渐缓解商品过剩的同时,适当缓解资金过剩。
基于历史经验,在消费性需求持续萎缩的时期.切不可大幅度地增加投资,以生产性需求代替消费性需求,来拉动经济运行。这是因为,虽然投资增长可暂时缓解市场疲软,但消费增长依然缓慢,制约经济运行的商品过剩不可能真正得以缓解。还有,投资的本意在于增加生产能力和产出,经过从投入到产出的时滞阶段,投资将大量带来产出。在这时,商品过剩势必更为严重,资金过剩也会接踵而至。资金过剩是商品过剩的后续过程,已由客观实践反复证明了的,是不可能改变的。在投资盲目拉动下,消费需求萎缩→商品过剩→资金过剩的不良循环,将会一次又一次地到来,而这些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以消费带动投资增长。这是消费启动所固有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四、促进经济增长,抑制失业
1.失业率上升的危害。考察失业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应以实际失业率为尺度,而城镇登记失业率可视为名义失业率。这几年实际失业率迅速上升,它与名义失业率的差距因而扩大。究其原因是,下岗职工日益增加,而下岗者的再就业率则持续走低。1998年~2001年,再就业率分别为50%、40%、35.4%和30.6%。如果把“1-再就业率”当作下岗者的失业率,那么下岗者失业率的急剧上升,就是推动实际失业率上升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实际失业率的上升,对经济运行造成的危害是:(1)居民收入的增速减缓。比如,2001年,城镇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比上年增长11%,平均工资比上年增长16%,前者低于后者5个百分点。这就是因为该年度下岗者的失业率迅速上升,从上年的64.0%提高到69.4%。(2)低等收入者与中等收入者和高等收入者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低等收入者是社会上最脆弱的群体,当今的失业者和下岗者,绝大多数是低等收入者。所以,实际失业率的上升,必定导致低等收入者和中等、高等收入者的收入差距扩大。(3)在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保障标准偏低的情形下,实际失业率的上升,还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2.失业率上升的原因。失业率基本上取决于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率上升,就业率跟着上升,而失业率下降;经济增长率下降,就业率就跟着下降,而失业率上升。这里的问题是,最近五年间,经济增长率并无重大变化,始终停留于7%~8%之间,但实际失业率确实大幅度地上升了。何以会发生这种情形?这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国有企业的改组和改造,以及进城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力增强等因素密切相关。
这几年,产业结构的调整偏重于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得到的支持较少,它因而不断萎缩。前者,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增加就业,但是它所吸纳的劳动力不多,这是由其产业性质决定的;后者,不仅不会促进就业,反而还会带来下岗和失业。单从这个因素看,就业人数远远赶不上下岗和失业的人数。
国有企业的改组与改造,也是于这几年集中进行的。无论资产重组还是技术改造,都要淘汰一部分技术陈旧的资产,同时还会让一部分职工下岗。而下岗职工再就业,面对的是进城务工的农民。近几年,跨省市务工的农民,竞争力不断增强,因而始终稳定在四千万人左右。下岗者失业率一再上升,既是国有企业重组和改造过程的反映,又是其竞争力未能增强的表现。
3.失业问题的缓解。从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关系看,要缓解失业问题,关键在于适当提高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可减缓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组和改造对就业的影响,以抑制实际失业率的上升。比如,经济增长率应提高到:可为下岗职工再就业保留更大的余地,同时为更多的农民工进城留有一定的空间。这样,经济增长率就须突破近几年它已达到的8%的上限。
然而,提高经济增长率,将会受到市场条件的严格限制。目前不但商品严重过剩,还存在大量资金过剩。要提高经济增长率,势必会加大经济运行中的风险。但是,消费启动具有全面扩大消费性需求和生产性需求,化解商品过剩和资金过剩的功能。因而,通过消费启动,就可促进经济增长率上升。随着经济增长率的升高,失业率则相应降低。即使失业率没有明显下降,它也会逐渐稳定下来。
有一种观点认为,7%~8%的经济增长率。是目前经济运行最适宜的区间。这是需要讨论的。其缺陷在于:一方面,没看到目前经济运行已面临严重的由生产过剩而派生的各种风险;另一方面,把投资拉动看成是调节经济运行的惟一方式,而不看重消费启动的功能,不懂得“在目前情况下,扩大消费需求比增加投资需求更重要”。目前重要的问题是,必须加大消费启动的力度,以化解商品过剩;进而以消费带动投资增长,化解资金过剩。而随着消费和投资的增长,经济增长率将会突破今年达到的8%上限。如果情况果然如此,当今令人忧虑和烦恼的失业现象,也可大大减轻。
标签:经济增长率论文; 失业率论文; 经济风险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失业证明论文; 消费投资论文; 居民收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