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教育机会均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巴基斯坦高等教育_市场经济论文

致力于教育机会均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巴基斯坦高等教育_市场经济论文

致力于教育机会均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巴基斯坦高等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巴基斯坦论文,均等论文,条件下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市场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巴基斯坦,尽管教育被视作社会经济变革的主要因素,但教育的进步却受到国家教育经费不足的严重阻碍。教育几乎完全是国家的责任,但国家又不能完全承担得起。由于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巴基斯坦政府在八五(1993 ~1998 年)发展规划中将国家资助教育的总额提高到690亿卢比,为整个规划总额的14%。目前, 巴基斯坦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6%。 巴基斯坦八五发展规划提出的改善教育的战略包括:实现初等教育的普及,消除教育的性别和城乡差异,向青年传授所需的技能;同时,它也鼓励私立教育的发展,改革高等教育的管理和资助以扩充教育的资源基础。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资助是不计学生的家庭收入而为所有学生提供的,但这种资助常被认为是无效的。认为自由的市场经济能促进高等院校和整个高等教育的效率,是要有自由的行为和公开的竞争为保证的。于是,两个问题需作认真的讨论:(1)在发展中国家, 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否能保证教育机会的均等?(2 )政府应如何协调教育机会均等和提高效率之间的关系?

目前,人们积极致力于利用市场机制以在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获取最大效益。教育也不例外。但在经历了长期的国家管理教育的实践之后,政府已经认识到需要通过与私营企业分担来减轻国家负担。这一变革有望提高教育服务的效率,但不一定能保证人们受教育机会的均等。国家正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教育机会的均等。

一、巴基斯坦高等教育的现状

近几年,巴基斯坦的教育体系得到了极大的扩充:初等学校在校生数由1948年的77万增加到1996~1997年的1550万人;高等教育机构同期增加了60所理工学院、540所学院和20所新大学。到1997年, 巴基斯坦共有初等学校150963所,中学14596所,高中9808所,职业学校673所,艺术与理工学院798所,专门职业学院161所,大学25所。1994年大学毕业生学士11.6万、硕士2.6万、博士35人。另有10多所私立大学已获得政府特许状。以下几组数据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巴基斯坦教育的发展脉络。(详见表1、表2、表3)

1.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差异

在巴基斯坦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中,女性的比例大大低于男性。如表2所示,1996~1997年间,女性只占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的24%, 初等教育阶段也只不过40.6%,中学为37%,高中为35%。政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其中被称作“社会行动计划”的两个具体目标就是消除性别差异、消灭城乡差别。人们期望到2000年,初等教育阶段女童的入学率可由现今的63%增至93.5%。另外,巴基斯坦许多为提高妇女教育的项目还得到了一些国际捐赠组织的资助。

表1 巴基斯坦各级各类学校数

初等学校 中等学校 高 中

总数女学总数 女学总数女学

1960-61 2090940571774 275 1172 225

1965-66 3293082722785 626 1658 376

1970-71 43710

120973822 928 2063 529

1975-76 52800

158294783 1307 3047 806

1980-81 59168

185955295 1412 3479 967

1985-86 77207

224416260 1893 46771315

1990-91 14142

311248761 3446 82102050

1995-96 143130

43434

13330 5791 95426105

1996-97 150963

46681

14895 6425 98086419

中等职业艺术与理 专门职业

学校学院 学院

总数女学总数 女学 总数 女学

1960-61 109 47 131

33

42 5

1965-66 113 39 228

63

48 5

1970-71 206 97 314

89

73 6

1975-76 282 116 404 107

98 8

1980-81 231 88 433 119

99 8

1985-86 293 105 481 158

99 8

1990-91 725 345 612 222

99 8

1995-96 687 316 707 256 157 9

1996-97 673 317 798 296 161 9

总数

1960-61 4

1965-66 6

1970-71 7

1975-76 12

1980-81 19

1985-86 22

1990-91 22

1995-96 24

1996-97 28*

资料来源:巴基斯坦政府1996~1997年度经济调查报告。刚获政府特许状的10多所私立大学未计入。

表2 巴基斯坦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数

小学 中学高中

(1-5年级(6-8年级

(9-10年级

万人)

万人) 万人)

总数女学 总数 女学总数女学

1960-61

206 46

44.9 6.7 16 2.7

1965-66

316 75

68.9 14.924.4 4.9

1970-71

396 104 93.3 17.833.6 6.7

1975-76

531.9154.9124.729.449.3 10.6

1980-81

547.4178.2141.235.950.9 13

1985-86

709.4236.5191 51.666.7 17.7

1990-91

1086.7

367.5282.184.2

100.4 28.5

1995-96

1452.7

570.2360.5127144.7 48

1996-97

1555.3

631.2375.6139.2 154.6 54

中等职业学校 艺术与理

专门职业

(万人) 学院(万人) 学院(人)

总数

女学 总数女学 总数 女学

1960-61 1.5 0.6 7.11.2 12921 1929

1965-66 2.1 0.5 13.92.8 19061 2919

1970-71 3.5

1 19.9 5 37245 4612

1975-76 3.1 0.9 21.15.3 56140 8785

1980-814 0.7

278.7 55897 8519

1985-86 5.9 0.9

40

12.6 68317 13817

1990-919 1.9

63

21.1 75786 18902

1995-96 9.4 2.6 73.5

27.4 147218 23549

1996-97 9.5 2.4

83

31.7 150969 24129

大学

(人)

总数

1960-61 5084 1009

1965-6616420 2979

1970-7117057 3703

1975-7622772 5151

1980-8142688 7113

1985-8659891 8801

1990-9161857 11667

1995-9671441 17956

1996-9771819 17956

资料来源:巴基斯坦政府1996~1997年度经济调查报告

2.高等教育机构分布的城乡差别

巴基斯坦高等教育机构在城、乡的分布极不平衡。大多数的高校都在城市,虽然出于某些政治的压力,有些学院也已开始在农村地区开设分校。这些学校,师资缺乏,设备极其简陋,教学的标准和学术成果也令人非常不满意。由于农村学业成绩较好的学生都倾向于大城市、教育条件较好的高等院校接受教育,设在农村的学院只能吸收那些学习不太好的学生。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巴基斯坦的高等教育存在明显的城市化倾向,有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往往是家庭收入比较高,父母是受过教育的,父亲的职业是技术性的或职业性的,是男孩,家庭规模相对比较小。

表3 巴基斯坦政府各级教育的经费拨付额 (单位:百万卢比)

一五计划二五计划三五计划无计划期

(1955-60)

(1960-65)(1965-70)

(1970-78)

初等教育

23 19 25 444

(9.9) (4.1)(4.4)

(12.9)

中等教育

46 95 129 542

(19.8) (20.5)

(22.9) (15.7)

技术教育- - -

-

1.学院 68 64 374

31

2.大学 59 59 399

40

3.高等教育127123 773

71(30.6)

(1+2) (17.4) (21.8)

(22.4)

大众教育

-- --

其他各种 92 222286 1683

教育

(39.6)

(47.9) (50.7)

(48.9)

总计 232 463563 3442

五五计划六五计划七五计划 八五计划

(1978-83)

(1983-85)(1988-93)(1993-98)

初等教育 1413353311766 32669

(23.7) (26.3)

(46.6)

(47.3)

中等教育 10906007 600716521

(18.3) (28.6)

(23.8)

(23.9)

技术教育-900 920 2447

(3.6)(3.5)

1.学院5371233 1892 2507

2.大学6871383 1480 9100

3.高等教育1224

2616 3373 11607

(1+2)(20.5) (19.5)

(13.4)

(16.8)

大众教育- 834 722 1750

与脱盲

(6.2)(1.3)(2.5)

其他各种 2217

2604 648 4082

教育 (37.3) (19.4)(2.6)(2.5)

总计 5644 13430 2524669031

资料来源:巴基斯坦政府六五、七五、八五发展规划

3.高等教育的国家资助

巴基斯坦高等教育接受政府资助的情况显然有些过度。目前情况下,政府对高等教育院校的拨款不能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但学费却依然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政府于1996年决定在部分学院实行25%的学生自费读书政策。这项计划使得有关的大学增加了共计1.7 亿卢比的办学经费。有关资料显示,巴基斯坦大部分大学的生均培养经费在11000卢比~17000卢比之间,而其学费多在600卢比之下,两者差额巨大。一方面是很低的学费,另一方面是不断增长的教育成本,所以整个高等教育的财政赤字继续扩大是必然的。

二、教育资助与机会

有时候,我们强调政府管理教育,主要是考虑到:国家必须保证所有学校达到最低教育标准;家长不能为孩子选择最好的学校,也无法支付孩子接受最低水平的教育所需的费用。但在大多数国家,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费用,是遵循选择性原则并参照父母的收入水平拨付的,目的是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所以说,一项确保教育机会均等的政策,应该维持15~18岁人口的受教育经费始,以他们进入学院和大学为终。这样,至少可以去除部分不利于工人阶级的因素。在一个贫穷的国家,保证教育经费的支出有一定困难,但对高等学校学生的资助逐渐引入贷款机制,自研究生教育阶段开始,逐步过渡下移到全部高校学生,应该说是最可行的方案。

由于巴基斯坦高等教育出奇地便宜,入学人数颇多。高等教育的三个入学高峰点是:初级阶段(11年级)、学士阶段(13年级)、硕士阶段(15年级)。每一阶段的入学大部分是依据最后一次的考试成绩,另外也留部分名额用于照顾那些在体育、艺术等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学生,但由于政治等各方面的原因,巴基斯坦的这种依学业成绩优先入学的制度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甚至出现了本末倒置的情况。以下5 种现象在巴基斯坦高等教育中是常见的:

·因学业成绩优秀而优先入学的学生不一定适合这一学校、专业。

·不顾学生的家庭经济背景,每个学生均交付极低的学费,享受国家的补贴。

·由于制度本身的不足,关注较多的是学生的“好成绩”而不是“好教育”。而“好成绩”是可以通过几天的加紧准备得来的。

·教育系统的最终结果——学生,未能获得足够的训练以在公开的就职市场中找到合适的工作。

·毕业生的就业多通过市场以外的途径实现,较多集中于非市场性的公共事业部门。

在低效率的公共高等教育机构中接受了低质量的教育,在“低质量低报酬”的公共事业部门就业,只能导致更多的低效率和社会损失。这也是巴基斯坦高等教育的又一个恶性循环。

三、私立高等教育的出现

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巴基斯坦高等学校入学人数的剧增,致使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处于失业状态;这恰为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几年之间,不计其数的私立学院和几所大学宣告成立,主要的学科、专业集中在商务学习、计算机、财会等。在巴基斯坦,类似的课程在公立和私立高等学校的收费差距颇大。如,同样是工商管理硕士课程(MBA),公立高校的收费一般是:日班160~200 卢比/学期,夜班10000~15000卢比/学期;私立高校则多在40000卢比左右, 最多的已达112000卢比。私立高校发展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公、私立高等教育之间的公平竞争,并为提高效益和竞争创造了有益的氛围。

在这种情况下,公立高校只有两条路可走:(1 )继续由政府支付教育经费,高等学校依旧躺在国家身上,继续发放国家的文凭,而不必操心教育质量的问题;(2 )有计划地逐步减少国家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提高学生的学费,并鼓励高校争取其他渠道的教育发展经费。这样做的最大收益是能够通过提高高等教育的内外效率而改善教育的质量,至于处境不利的学生,则可通过设立专项基金的方式加以解决。

四、教育不平等浅析

在巴基斯坦高等教育成本较低而个人的教育投资回报率甚高的情况下,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非常大,而且这一趋势因政府和私营业主不断提高本行业的任职资格进一步得到强化。随着学生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国家支付的教育成本逐步提高,而个人支出的受教育成本增长缓慢。由于不断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越来越多的国家公共事业经费用在了教育的扩充上,使得用于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的公共资金明显不足,从而产生了受过教育的人大量失业的情况,最终使公共教育经费的社会回报价值远低于私人教育经费的个人回报价值。如果不对教育成本中国家和私人付出的构成比例加以调整,这种情况还会进一步恶化。

由上可见,巴基斯坦高等教育的不平等和价格低廉的问题。反过来又会加重收入的不平等。国家机构和社会制度,尤其是资产分配和收入机会的不平等,使得均等的教育机会对收入的分配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引用Bowles和Gintis教授的话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追求平等为目标的学校教育改革的失败,反映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不平等不是因为个人能力的缺乏而是由于生产结构和所有制关系的事实。”由此可以说,以貌似客观的学业成绩为基础而将个人安排到某些经济岗位的做法,实际上是通过教育,再生产了这种不平等。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1.巴基斯坦高等教育明显地存在着基础窄、质量低、资助过度、效率低等问题,消除这些缺点和不足需要有系统、有计划地付出努力。

2.要努力拓宽初等和中等教育的机会,只有在这些层次上实现了平等,才能为巴基斯坦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基础。

3.巴基斯坦着手促进入学机会的均等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但这远未保证受教育机会的均等。其实,教育机会均等的真正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当然,控制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各种变量并不是很容易的事,但即便如此,在家长教育、学校及社区行动等方面尝试某些措施还是很有必要的。

4.教育经费的划拨是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有效手段,因此,变革当今的政府资助为与家庭收入挂钩的收费制度,实施教育经费的多元化,将大大有利于实现教育机会的均等。

5.教育机会均等和系统效率之间的平衡非常重要,因此需要采取特殊的措施确保教育系统的高效率。

6.更远的目标是保证工作机会的均等。目标的实现,需要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变革。

7.应制定相关的法律,使私立教育机构根据相应的资产评估方案,将自己的一部分预算经费用于资助教育。

8.通过为教育征收特种贸易税克服公立大学资金短缺,工业企业应支付相当的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费用。毕竟,没有教育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业增长只能是个梦。

标签:;  ;  ;  

致力于教育机会均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巴基斯坦高等教育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