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紧缩的形成机制与我国未来价格走势_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论文

通货紧缩的形成机制与我国未来价格走势_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论文

我国通货紧缩形成机制与未来物价走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货紧缩论文,物价论文,走势论文,机制论文,未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3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5656(2001)02—0009—05

一、制度变革对通货与物价的影响

我国当前的通货紧缩现象首先是体制改革的产物。体制改革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资源配置方式的变革,即从计划配置资源为主向市场配置资源为主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变革。第二,产权的变动。这是根本性的变革。它要求资源配置方式迟早必须适应它。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与产权的变动有一个相适应的过程,即摩擦过程。然而在实践中,新旧体制矛盾的激化是一个难以避免的过程。

在市场经济确立的1992年以前,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是由国家计划主导的、以国有经济为主要基础的(80年代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是次生力量)。纵观改革以来四次通货膨胀都是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幅度与经济增长率呈强度正相关,即我国传统的通货膨胀是和政府、国有企业与国有金融机构三位一体的宏观经济体制有关。政府的改革发展战略与相应的宏观管理体制是其核心,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机构是其两个基石,而由体制累积的市场短缺特别是结构性短缺则是通货膨胀容易发生的物质前提。乡镇企业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与当时金融体制条件下也逐渐形成地方政府、金融与乡镇企业的次三位一体结构(张杰,2000),对通货膨胀的形成也有不少影响。这种以货币大量发行为手段,以需求膨胀为特征的通货膨胀在物资不足的情况下就演变成强制性通货紧缩,如1988年底到1991年的治理整顿。

1992年发生的通货膨胀同样是传统的经济体制发生作用的产物。然而由于经济体制的转变,此次通货膨胀的治理是以体制转变作为突破口。此时,随着非国有经济的迅速崛起,国家加大力度对企业、银行、社会保障与财税等方面进行根本性变革,期望从制度上来解决通货膨胀,从而达到解决我国经济长期以来形成的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真正实现以市场为基础来配置资源。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颁布,特别是其中财政部不能向人民银行借款等规定,使人民银行的独立性大大增强,使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大为降低,也就是经济内生的货币需求成为决定流通中货币币值的决定性因素。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颁布与实施,国有商业银行作为独立的法人地位基本确立,传统的三位一体的经济体制初步解体,国有工业经济进一步收缩。当年国有工业产值降到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以致在经济还比较景气的1996年第一季度国有工业企业首次出现整体亏损。由此,国企改革加快。同时,乡镇企业也在90年代中期的改革大潮下衰落,乡镇企业产权改革潮兴起。在此过程中容易产生废债与逃债等现象,以致银行不良资产进一步增加,导致银行惜贷,把防范金融风险放在经营的第一位。1997年第四季度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自改革以来第一次没有用完其信贷额度(拉迪,1999年中译本)。由此企业贷款困难。如此恶性循环,对国有经济以至整个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

然而,传统三位一体的旧经济体制的崩溃并没有导致新经济体制迅速建立起来。新旧体制不能有效交替对整个经济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第一,国有制经济效益大幅度下滑及恶化,使得占全部资产约2/3的国有资产(1995年)及相当份额的集体资产产出大幅度下降,在一定时期内降低了经济发展潜力。同时,部分经营亏损的公有制企业在我国属于发展不足的行业,这样,既不利于经济发展,又易被外国产品所取代,进一步削弱了我国经济发展潜力。如目前我国机电行业在不振的同时,投资类设备60%以上靠进口,仅进口工业制成品价值就在1000亿美元以上(王永治,1999)。第二,随着旧体制的解体,非公有经济发展空间大增,本可以在相当大范围代替公有经济以致弥补其发展不足,然而受到旧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阻碍,其发展势头仍然受到较大抑制。从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指标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在服务产品市场化程度、要素市场化程度与企业破产法制化程度方面偏低(常修泽、高明华,1998)。这些方面市场化的不足降低了经济效率,限制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第三,由国家操纵的金融改革与金融发展战略对经济发展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此值得专门讨论。首先,国有金融机构垄断、信用危机导致银行惜贷,国家刺激经济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效,实体经济陷入流动性不足状态,使整个经济发展艰难(宋立,2000)。其次,1995年以来,我国国有银行存差与资金外流大增,说明当前形势下我国金融明显存在效率不足或市场化不足的现象。再次,以支持国有银行与国企改革为主要目的的金融改革与发展措施对民营经济发展有逆向作用(樊纲, 2000)。这样,作为现代经济血脉的金融业处于僵化状态, 既不利于经济有机体的正常发展,又从根本上延缓了经济体制的转轨,进而使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跃升有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第四,社会就业与国民收入双双趋降。随着经济市场化的发展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1993年以来,我国非农产业的就业增长速度呈现回落趋势。1996年以来就业增速已经低于80年代平均水平。同时,下岗、提前退休与失业人数大增,导致职工收入增长减缓,使得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缓慢,抑制对商品与货币需求,并降低居民收入预期。第五,90年代中期进行的住房、医疗、教育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虽然成为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回升的主要因素,但是仍然未能改变通货偏紧缩状态,并提高人们的预期支付,使得1993年以后储蓄倾向上升,储蓄率均在40%以上,进一步抑制了社会有效需求的增加。

近来,随着国际上原油与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我国同类商品价格也有较大回升,国内原油价格上涨71.2%,2000年一季度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1%,工业品出厂价上涨1%。然而,2000年1—10 月份零售商品价格指数仍然是负数。可见,经济内生的通货紧缩现象并没有消失。这些表明,在体制转轨的关键阶段,整个社会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仍然较低。因而社会生产将长期停留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一般要素的边际价格难以超出其边际成本,除政策原因造成的服务品价格上涨以外,一般商品价格即使不走低也难以较大幅度提高。

二、经济发展阶段性对通货紧缩与未来物价的影响

就我国当前情况而言,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有三重含义。第一,从卖方市场阶段转到买方市场阶段;第二,三次产业进一步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及其内部调整加快;第三,经济增长方式从高速低效的粗放阶段向中速高效的集约阶段转变。三者有内在的关联并受经济体制的制约。我国在向买方市场转变中,约1996年前后,经济增长的主导型产业轻工与原材料等产业产品在海内外市场上趋于饱和,带动经济高速增长的能力极大下降,企业利润普遍下降,两极分化加剧。此时要求企业更加注意技术进步,即在经济发展中,一方面要求能够开辟现有资源新用途与提高现有资源利用效率的新产业产生,另一方面要求传统企业通过科技进步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与配置效率。就我国当前而言,重化工业、电子信息产业与服务业等部门需要优先发展,同时也要重视改进传统产业的企业效率。一般而言,这种由供需双向变动引导产业高级化及其对传统产业的改造的过程,就是经济中资本与知识密集化的过程,即经济集约化过程。它的意义在于只有传统产业效率的提高,即在饱和期走集约化道路,才能拉动新兴产业发展;同时新兴产业的发展又为传统产业改造提供动力。

然而,如前述的体制原因,我国整个社会经济资源利用效率偏低,传统产业中效益偏高的民营企业发展趋缓,前景良好的产业发展不足,存在体制性低效率与进入壁垒。因此,我国不仅从经济发展阶段上来说存在创新相对不足的粗放经营现象,更存在体制性粗放现象。体制性的障碍延缓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发展方式的粗放进一步强化传统产业的竞争,降低了经济效益。而且经济发展阶段引发的经济集约化过程就其实质来说是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右移过程,因而解决这一问题比刺激总需求更难。这样,在传统产业发展饱和之际,体制困境和发展迟滞的交织导致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俱呈低效率状态,因而主要商品在较长时期呈现供大于求局面,新兴产业发展缓慢。所以,2000年上半年在原材料价格有较大幅度上涨的背景下,零售商品价格并没有回升。这种状况在我国经济未完成发展的阶段性转变以前将长期存在。这样,在长期供大于求与通货紧缩的压力下,大部分企业不得不为提高效益、降低价格而寻找出路。随着经济体制变革引发的恶性通货紧缩逐步得到治理,这种不削弱有效需求的良性通货紧缩因素在逐步加强。2000年1 —10月,在物价低迷的背景下,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加10.4%,就是这种情况的反映。

总之,从通货紧缩和我国经济发展的态势看,通货紧缩中的恶性因素一方面抑制企业收入、进而社会有效需求的扩大,另一方面价格的下降也意味着其所代表的传统经济力量的下降,出现了产业升级与经济集约化的良性通货紧缩因素,提高了经济的供给效率,扩大了社会有效需求。两种意义上通货紧缩状态的交织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迁,它们共同指示出我国未来物价走势呈平稳甚至偏低状态。

三、对外开放与加入WTO对通货紧缩与未来物价的影响

我国开放遵循循序渐进路线,并且和改革进度基本一致。90年代尤其是1994年以来,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一般在20%左右,占出口总额85%的工业品出口依存度1994年以来一般在25%左右(王雪坤,1999)。因此,我国经济特别是现代工业经济对出口依赖严重。这既和我国长期执行出口导向战略相关,也和前述的体制不畅导致经济发展空间日渐狭窄、供需失衡日渐严重而不得不依靠外力拉动相关。1997年下半年以来亚洲经济危机期间,我国出口徘徊不前,因而经济下滑以致通货紧缩就难以避免,进一步暴露出现行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模式的问题。

1999年下半年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回升与我国经济调整的深入,我国出口回升强劲,有利于经济的复苏。特别是1999年11月我国与美国达成入世双向协定,我国在近两年入世基本成为定局,将对我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首先,将加快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并进而在较短时间内转到集约型发展道路上来。第二,有利于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增加。据估计,在未来五年内,GDP将比未入世时提高1.53%到2%,劳动密集产业与整个第三产业将得到大发展,整个社会就业会有较大增加。但在中短期内由于民族经济受到冲击,社会就业压力还是很大。第三,贸易条件继续恶化,容易引发经济波动(李善同、翟凡、徐林,2000)。

当然,我国加入WTO后,进出口贸易基本保持平衡。 在人民币资本项目不开放条件下,汇率将基本稳定。因此,加入WTO 后对我国物价走势的影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第一,经济集约化的加快将引起相当多领域产品价格下跌。第二,价优质高产品的供给范围极大地扩大,对国内物价有强大抑制力。例如,农产品、原材料等引发我国1992年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在我国加入WTO后将受到强大的抑制。 在西方发达国家有优势的资本品、服务产品与耐用消费品的冲击下,我国同类产品价格会有所下降,高科技产品价格下降幅度会更大。第三,经济发展加速使生产要素的价格将有所提高,但在劳动力过剩的中国,以劳动力为主要代表的要素价格的上升将不会很大。总之,加入WTO后, 我国物价受世界经济影响将进一步加强。

四、通货紧缩与未来物价的一般走势

我国改革、发展与开放一直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当前我国改革进入到利益调整、主要是国家和民间利益进行重新调整的关键时期。此时,通货紧缩与加入WTO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随着微观经济主体逐步适应市场的新变化,随着国家对自己控制的若干领域的改革与开放,通货紧缩恶化趋势由此将得到遏止,物价将逐步回升。2000年,我国国有经济、贸易与经济发展状态良好,说明整个经济明显出现重要转机。在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国际化加深的背景下,成本推动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目前还难以产生。人们不得不把发展经济的注意力集中到生产率特别是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上来,可能造成物价长期向下跌落倾向。

我国2000年货币流通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引起了若干争论值得一提。2000年现金(M0)、狭义货币量(M1)持续上升, 广义货币量(M2)下降且M2/GDP迅速上升,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货币乘数加大,既说明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在加大, 也说明经济对货币需求在增加。 特别是2000年上半年以M1为主的银行存差比去年同期翻一番还多,达到创记录的22959.4亿元,这说明在经济升温明显的2000年,企业、 消费者与银行对未来预期仍然谨慎及对人民币币值坚挺持有信心,因此,消费、投资与贷款仍然相当慎重。此外,政府通过制造通货膨胀税转到依靠市场经济原则发展经济以来,持续滥发货币的机制与动力已不存在。同时,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巨额的呆坏帐与存差导致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危害极大,也使人民银行长期把防范金融风险作为战略性任务。所以,人民银行自1993年以来一直实行紧缩或稳健的货币政策。随着金融市场的放开与汇率制度的改革,这一指导战略不大可能变化。2000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01年继续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就是一证。

综合各种作用力大小,可以认为,我国当前经济仍然没有摆脱通货紧缩的阴影;中短期内,在物价波动性有所增加的同时,我国总体物价可能会缓慢爬升,但幅度有限。因此,总体物价在中短期将维持较低态势,即通货偏紧缩状态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的一种常态。这种通货偏紧缩状态有利于维护与激发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应是防止削弱有效需求的恶性通货紧缩与物价的过度变动。

收稿日期:2000—11—27

标签:;  ;  ;  ;  ;  ;  ;  

通货紧缩的形成机制与我国未来价格走势_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