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日本三大政治思潮及其防务理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大论文,防务论文,日本论文,思潮论文,战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冷战结束后,国际战略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日本政界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政治 思潮。其中最主要的是新民族主义、新保守主义和新国际主义。尽管这三大政治思潮在 是否修改日本宪法第九条,永远放弃战争,是否继续维护和巩固日美联盟,加强日美合 作,是否通过发展军事力量走向世界,成为政治、军事大国等问题上还存在分歧,但三 大思潮互相渗透、相互影响,对日本应扩充军备,加强自主防卫的认识逐步趋向一致, 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冷战后日本军事战略的调整和制定。
一、新民族主义思潮
日本新民族主义思潮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新民族主义在本质上并未突破旧民族 主义的框架,只是在决策主张上进行了战略性的调整。
80年代以前,特别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民族主义被军国主义推向极端,鼓吹 “日本民族至上”,主张通过掠夺其他民族的财富和土地来维护本民族的利益,满足扩 张欲望。在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失败之后,由于各种原因,战后极端民族主义 思潮并未得到彻底清算。相反,战后先后成立的“香月青壮年同志会”、“新锐大众党 ”、“菊旗同志会”和“日本天狗党”等组织,继续打着民族主义的旗号,宣扬极端民 族主义,极力要求恢复军国主义。
80年代末以来,日本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这极大地刺激了日本民 族的优越意识。在这种背景下,新民族主义思潮应运而生。与极端民族主义不同的是, 新民族主义思潮并不是以极端的形式出现,也不主张采取各种极端的手段实现本民族的 利益。比如,石原慎太郎、小仓和夫、松本健一等人只是从理论上论证日本民族的优越 性,为建立日本主导的“新亚洲”唱赞歌,以此影响日本的政治、军事决策。
与极端民族主义相同的是,新民族主义的“逻辑”仍然没有脱离这样一个框架,即维 护民族权益需要主导亚太及世界,主导亚太及世界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为此,日本要 走军事大国的道路。基于这样的信条,新民族主义的防务主张可归纳为以下两点:
第一,发展独立防务,对美国说“不”。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认为,日本是“一个 在美国占领时依美国的意志造就的国家,它是没有自主精神的、没有脊骨的海参一样的 国家。美国要使日本的经济获得成功,这是为了美国和亚洲,而不是为了同时培养一个 有自主精神的武士”。为了改变日本的命运,必须对美国说“不”,必须按照自己的意 志独立地参与国际事务。以石原为代表的说“不”派还进一步提出日本走向军事大国的 具体战略,即“扼制点战略”和“海上防卫战略”。所谓扼制点战略,是指设置战略阻 止点,在日本三峡等战略重地捕捉、歼灭敌人,尽量避免敌人进入日本本土作战。所谓 海上防卫战略,是指改变本土决战牵制敌人的作战方式,建立运用发射地对舰导弹和空 中炸雷等新型防卫武器在海上击溃敌人的防卫体系,彻底摧毁敌人从海上反复进攻的能 力,防止日本本土遭受敌人袭击。
第二,颠倒“不战论”,扩充军备。在新民族主义看来,日本战后之所以受制于人, 一方面是美国的原因,另一方面就是“和平宪法”的束缚。1995年,自民党“历史研究 委员会”组织19名日本政界、舆论界和学术界专家,进行了20多次关于历史问题的演讲 。他们认为,世界各国要求日本遵守和平宪法,永远放弃战争是荒谬的。因为世界和平 是靠世界各国共同维护的,仅仅要求日本放弃战争,是“一国和平论”,是毫无意义的 。因此,必须修改宪法以颠倒“不战论”。为达到目的,新民族主义还公开叫嚣拓展日 本的生存空间,为自卫队“松绑”,“名正言顺”地扩充军备。
二、新保守主义思潮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国内出现了一股新的政治思潮——新保守主义。与新民族主 义相比,新保守主义并不反对日美军事同盟,相反,它把日美伙伴关系当作日本军事战 略的基轴。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失败以后,为了维护天皇制国体,单方面向美国妥协,并以“ 积极”的态度参与东京审判,力图避免起诉天皇。比如,配合国际检察局调查,以“内 部揭发”的形式将战争责任推到军部等。后来,吉田内阁在美国的策划下制定了肯定天 皇制的新宪法,确立了保守政治的基本框架——“政治的、军事的日美协作”和“经济 立国”。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日本政治从总体上沿袭了这一思路。
但是,90年代以来,日本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改变自己地位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保 守主义阵营内部开始出现了一股“逆流”。他们不安于宪法的束缚,要求日本改变纯经 济大国的形象。1990年8月伊拉克军队越过伊科边界,侵入科威特,随之而来的危机演 变成为冷战后时代第一次重大的军事冲突——海湾战争。这一事件在日本国内引起巨大 震动。也正是在这时,以小泽一郎、《读卖》集团为代表的新保守主义势力开始背离旧 保守主义的路线,提出一些新的主张。他们认为,海湾战争的爆发表明世界还存在不稳 定、不确定的因素,日本也面临着多种多样的危险,如果继续坚持“经济立国”的立场 ,日本的安全将受到巨大威胁。所以,必须修改宪法,使日本成为拥有独立军事武装权 的“普通国家”。新保守主义的防务主张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修改宪法,拥有军事武装权。由小泽一郎率领的“关于日本在国际社会中的作 用的特别调查会”认为,宪法序言中的“日本希望在国际社会中占有值得自豪的地位” 应该成为理解宪法的前提。也就是说,日本可以参加联合国承认的海外军事活动。《读 卖》集团则更加激进,认为应该起草日本独立的宪法,取代现行的“被强加在日本头上 的宪法”。1994年11月,这个集团居然刊登了非法炮制的《读卖宪法改正试案》。在《 试案》中对宪法第九条进行了大胆的处理,删除了“不保持陆海空及其他战争力量”的 条款。1999年8月,小泽一郎在《文艺春秋》9月号上发表《修改日本国宪法的试行方案 》,提出:①当日本受到武力攻击时可以行使自卫权,并可为此保持相应的战斗力量; ②通过包括提供武力在内的所有手段为世界和平作出积极贡献。可见,新保守主义基本 上已经脱离了原来日本宪法所确立的基本框架。
第二,坚持以日美军事联盟为基轴。新保守主义认为,日本要想成为一个被国际社会 认可的“普通国家”,就必须借助美国的力量。因此,日美关系是极为重要的,特别是 在军事上,离开了美国的支持,日本就很难保证本国的安全,更难以走向国际军事领域 。90年代以来,社会党与自民党组成的联合政权就曾多次公开赞成“坚持日美安全条约 ”,并主张“重视军事力量的建设”。他们提出,加强日美军事合作,使其具有更广泛 的作用,建立可靠的、高效的“多功能型”的防务力量,为国际新秩序的确立作出贡献 。
三、新国际主义思潮
冷战后,日本的新国际主义是一种以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强国”为出发点的政治思潮 。这一思潮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福田渝吉的“脱亚论”。福田渝吉认为,亚洲 是“落后”的代名词,日本要想摆脱落后,就必须离开亚洲,走向世界。第二次世界大 战以后,日本随着经济的迅速崛起,走向世界的欲望更加强烈,提出了“谋求协调”、 “扩大对世界贡献”的口号。1982年,中曾根康弘上台后,提出日本的“战后”时期已 经结束,现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必须对过去进行“总决算”,而“总决算”的一 个重要内容就是增加防卫经费,实现“政治大国”的战略目标。1983年,他又将“政治 大国”改为“国际国家”。指出,如果“只停留在经济国际化,而不在文化、政治方面 为世界作出贡献,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国际国家’”。
在这些观点的基础上,新国际主义主张,作为世界经济大国的日本,应该具有与之相 称的国际政治、军事地位,对国际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但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他们 又并非完全达成一致。有学者根据日本在走向国际社会时应采取接受或影响方式的不同 ,将国际主义分为“内在的国际主义”和“外在的国际主义”。“所谓‘内在的国际主 义’,即指面对开放的世界,日本必须克服其‘岛国意识’和封闭状态,也就是要进行 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内部机制的革新,作出对外部世界瞬息变化的适应性反应。所谓‘外 在的国际主义’,即指凭借日本现在所具有的经济实力,通过其所拥有的巨额资本,以 ‘开放援助’等手段,活跃在世界舞台上,树立日本人的‘形象’,亦即面对变化的世 界要显示出日本人的‘创造性贡献’”。
与此相对应,新国际主义在防务理论上也出现了两派:新大日本主义和新小日本主义 。新大日本主义的防务主张是“军事合理论”。1993年4月,日本原首相细川护熙在《 日本新党——有责任的变革》一书中指出,日本应该“从‘被动的和平’向‘主动的和 平’转变”,组建“旨在参加PKO行动的联合国常备军”。一些社会党成员也认为,“ 从日本现在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宪法的国际协调主义理念等出发,包括人的贡献在内、同 世界上的人们一起流汗是当然的”,并同意派兵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日本学者川中子 真认为,日本应该广泛参与联合国所采取的集体防卫,成为一个“成熟而自主行动的国 家”。新小日本主义在防务主张上坚持“军事渐进论”。他们反对战争,反对走军事化 道路,主张参与反战争的国际合作,坚持非武装、非结盟的中立道路。比如,日本明治 大学和平研究所所长浅井基文在《日本新保守主义》中,批判了以小泽为代表的新保守 主义,肯定和平道路的正确性。另一位日本学者天儿慧也认为,应在尽可能缩小军事力 量,重视经济的基础上,推进国际协作。但是,无论是新大日本主义,还是新小日本主 义,都明确地肯定:日本走向世界军事舞台是明智的选择。
综上所述,尽管三大政治思潮的政治诉求有些差异,但在使日本尽快由经济大国向政 治大国、军事大国迈进的主张上是一致的。因此,在这三大政治思潮的影响下,日本近 年来多次调整军事战略。一是扩充军备,壮大独立防务力量。例如,近年来日本不断增 加防务开支,加强自卫队建设。二是不断扩大防务范围,制定外向型军事战略。例如, 1999年的《周边事态法》扩大了防范范围,明显地带有进攻性、扩张性的特点。三是突 破军事束缚,强调世界军事贡献。例如,1992年,日本通过了PKO法案,从此迈开了走 向世界军事的步伐。2001年10月,日本又以“向美国打击恐怖主义行动提供后方支援” 为借口,通过了《反恐怖特别措施法案》、《自卫队法修正案》和《海上保安厅法修改 案》。在这三个法案中,日本不仅获得了向印度洋等海外区域派遣自卫队的权力,而且 放宽了自卫队武器使用的标准。2001年11月25日,日本政府派遣3艘自卫舰前往印度洋 ,对周边海域的安全状况以及美军的活动进行了相关调查和情报搜集工作,并为美军基 地运送物资。可见,日本三大政治思潮对日本的防务政策的制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 是近年来日本不断走向军事大国的思想根基。
标签:军事论文; 军事历史论文; 日本军事论文; 美国军事论文; 日本宪法论文; 日本政治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美国政治论文; 世界政治论文; 宪法修改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