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是怎样培训职业技术人才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是怎样论文,台湾论文,技术人才论文,职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职业技术教育在台湾教育系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台湾当局把职业技术教育看作是应用性教育,认为职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对生产和经济的发展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顺利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从而不断改进和创造新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
为了培训出大批适用的职业技术人才,台湾当局多年来采取和种种措施,以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
(一)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及时调整职业技术教育的比例。
在六十年代以前,台湾经济以农业为主,因而当时的职业技术教育主要围绕培训从事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的熟练劳动者。然而,从60年代中期开始,台湾转入实行“进口—加工—出口”的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开始大力发展外向型工业。随着现代化工业的迅速发展,台湾经济迫切需要大批掌握熟练技能的工人。为配合人力市场对基层技术人力的需求,台湾当局及时地对职业技术教育进行调整,从过去以农业职教为重点逐步转到着重发展工业职教方面来。到1975年,台湾工业职校从1950年的15所增加到34所。到1979年,工业职校的在校学生人数又从1965年的1.7万多人上升到14.9万多人,占所有职校在校学生人数的一半。目前,台湾工科类职校学生占各科类职校在校学生总数的50%。30多年来,工业职校共培训毕业生21万多人,有效地配合了工业经济的发展。
(二)职教水平结构及时地适应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
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台湾经济的转型和企业技术的不断升级,台湾的职业技术教育又以发展专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重点,以配合技术密集型企业发展的需要。自1970年以来,台湾大力开办各种中等性质的专科职业技术教育,把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到大专程度。在工业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建立了工业技术学院及其研究所,作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
因此,台湾职教形成了从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教育到专科职业技术教育、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彼此衔接的一贯体系。专科职业技术学校从1965年的11所发展到1986年的77所,其中农业类1所,工业类34所,商业类12所,海事类2所,家事类1所,医护类10所,师范类9所,体育类2所,艺术新闻、市政、外语类各1所。为适应企业技术升级的需要,1974年台湾还特别设立一所工业技术学院,作为最高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开始时只设大学部,培训本科程度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1979年该院设立工业技术研究所,招收职业性硕士研究生。1983年招收职业技术博士生,把职业技术教育提到最高程度。
(三)鼓励发展私立职业技术教育,同时注意保证质量。
台湾的私立职业技术教育大于公立职业技术教育的比重,在204所高级职业技术学校中,私立占60%;在77所专科职业学校中,私立占56所;专科职校夜间部共42间,私立33间;职业补习学校183所,私立占125所。可见,私立职业技术教育在台湾整个职业技术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四)面向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扩展服务行业的职业技术教育。
在60至80年代,台湾主要发展工业职业技术教育。这一措施对促进台湾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曾起过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目前台湾经济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只着重工业职业技术教育已显得很不够。随着台湾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调整(据推估,到2000年,台湾各部门生产毛额的比率将分别为:农业占3%,工业占46.4%,服务业将提升到50.6%),预计农业人力将继续转移,工业将随着技术升级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将大大减低,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将大为增加,预计到2000年,各部门就业人数所占比例相应为:农业继续下降为9.3%,工业下降为40.3%,服务业则增至50.4%。为适应未来的这一新情况,台湾目前正相应发展以适应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各行业发展需要的职业技术教育,以促进台湾经济的不断发展。
标签:职业技术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