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低碳经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论文,低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导言
全球气候变化(Global Climate Change)或全球气候变暖(Global Warming)是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问题,也是目前国际学术界争相研究的热点问题。许多国际一流的学术期刊过去几年都用大量篇幅刊登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国际学术界对这一复杂而又重要的全球性问题正保持着日益增长的研究态势。与此相应,中国学术界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研究也很重视,相关的研究文献也不断增加。
尽管气候变化的经济学研究已开展多年,但气候变化引起公众的普遍关注却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一方面这是由于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异常现象日趋频繁,另一方面是由于多个国际组织的推动。联合国等国际机构经常就气候变化问题召集的多边磋商和“马拉松”式的气候谈判在提升公众环境意识的同时还不断强化着这样一种信号,即气候问题的复杂性、严峻性以及解决方案的艰巨性。2007年出版的斯特恩报告(The Stern Review)再次为我们反思气候变化问题的实质,寻求这一影响人类命运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
在我国,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学术界都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相当多的关注。潘家华等对如何减缓气候变化提供了一种经济学视角(2003),崔大鹏从国际政治和法律的角度强调了国际合作的意义(2003),陈迎等则对斯特恩报告作了一个通俗的解读,并瞻望了未来气候谈判的走向(2007),王军综述了国内外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的众多文献(2008a)。除去上面的理论探讨外,我国学者对气候问题所涉及的政策问题也进行了探索,如王军从经济学角度剖析了气候变化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难点,并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选择进行了探讨(2008b)。我国政府对气候问题也十分重视,2007年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是发展中国家颁布的第一部应对气候问题的国家方案,2008年10月我国又首次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的白皮书,这些纲领性的文件都充分彰显出中国政府对气候问题的高度重视,已认识到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比之下,我国学术界对国外学者喻为“人类社会第五次浪潮”的低碳经济的关注才刚刚开始,这主要是由于“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这一概念的提出只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低碳经济”最早正式出现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并很快在联合国召开的气候变化大会即巴厘路线图中得到进一步肯定。低碳经济概念的核心思想就是要通过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构建清洁能源结构,改变以化石燃料为主的现有能源消费格局。这一发展理念在2007年达沃斯论坛和2008年“八国峰会”上得到了许多国家的赞同。2008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就是希望国际社会能够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使低碳经济的共识纳入到政府的决策之中。由于世界经济低碳化,提倡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是解决气候问题的根本出路,因此,低碳经济概念一出笼便立刻得到了各国政府的普遍欢迎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我们注意到,目前国内低碳经济方面的研究文献较少,特别是有深度、成系统的研究并不多见,这一方面表明学术界需要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关系开展深入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政府实践部门也需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和具体措施。本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撰写的,希望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探讨低碳经济的内涵、特征、实现的途径以及政策的选择;通过对中国一个代表性省份——江苏的初步分析,揭示出江苏在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政策障碍,并努力提升到理论的层面。我们希望通过对江苏省个案的研究,为理解我国今后应对气候变化、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提供理论线索和政策思路,同时也为我国其他省份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实施低碳发展战略提供灵感和借鉴。
二、低碳经济:内涵与特征
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和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低碳经济以应对碳基能源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及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等,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因此,低碳经济是一种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进的经济发展模式。
一般认为,低碳经济具有两个基本特征:(1)低碳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在内的整个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低碳化,目标指向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尽可能降低直至实现零排放,由此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2)低碳同时也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在内的整个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能源消费生态化,以此形成低碳能源甚至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确保整个经济社会的清洁发展。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为了获取能源不得不大量消耗化石燃料,致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不断积聚和升高,引发全球气候变化异常等重大环境问题,这其中包括海平面上升可能淹没某些岛屿国家、生物多样性减灭、农业耕作方式的改变等等。气候变化甚至还会影响到人类的健康状况,如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导致紫外线增加而引发的皮肤癌等等。①国外已有学者将气候变化列为全球危机之首,需要世界各国共同面对,寻求全球性的解决办法(Lomborg,2004)。
据世界银行统计,在20世纪的100年当中,人类共消耗煤炭2650亿吨,石油1420亿吨,钢铁380亿吨,铝7.6亿吨,铜4.8亿吨,同时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从20世纪初不到300ppm(百万分率)上升到目前接近400ppm的水平,并且明显地威胁到全球的生态平衡。据预测,到2050年,世界经济规模比现在要高出3-4倍,而在目前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碳基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在总能源中所占的比重高达87%,未来的发展如果仍然采用高碳模式,到本世纪中叶地球将不堪重负。②由此可见,以低碳经济为内涵的发展模式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低碳经济不但是创造更好生活的途径,而且也为发展、应用先进技术创造了新机会,因此,需要我们努力去探索和实践。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顺乎世界潮流,合于中国国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由于低碳经济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因此,最近几年国内外学者纷纷试图探究低碳经济的本质和特征。美国学者Willey等从低碳经济低排放的目标出发,指出综合利用农场和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强调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重要性(2007)。Foxon等则从能源政策出发,呼吁实现低碳经济有必要从经济、制度以及管理层面进行创新(2008)。Redgwell等也从当前的能源消费结构入手,批评了当前西方国家对化石燃料的过度依赖,并分析了中国和印度两大发展中国家对于未来世界的影响(2008)。最近,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de la Torre等以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为背景,研究了这一地区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如何才能在保持低碳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由于这一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如巴西的热带雨林等),面临繁重的经济发展任务,因此这一地区国家的生态和环境压力很大(2009)。de la Torre等人在分析了这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环境方面的挑战后指出,必须走低碳同时高速增长的发展道路。他们最后警告说,如果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不能尽早采取积极有效的减排措施,那么,到2080年这一地区由于气候变化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将占到这一地区GDP的11.26%,这无疑是一个庞大的数字(2009)。不仅如此,如果我们站在全球生态系统的角度思考这一地区丰富自然资源的意义,那么,气候变化对这一地区的影响及其后果将是全球性的。总之,de la Torre等人的研究极具启发意义,他们的建议为更好地保护包括我国鄱阳湖在内的湖泊以及重要湿地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除了上述国外学者的研究以外,我国学者对低碳经济也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庄贵阳为我们解释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强调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而在发展中寻求减排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2007)。张坤民等为我们勾勒出低碳经济的一幅长篇画卷,阐明了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和走低碳之路的逻辑关系,强调低碳概念不仅涉及经济和社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而且还在重塑未来的人类文明(2008)。2009年3月,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发布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更是以“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为题,勾勒出我国今后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政策选择,并对中国各省、自治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排序(2009)。
应该说,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是对以往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矫正和更新。实现低碳经济发展,必然要靠经济中最重要的载体即产业来体现和落实,而现代产业的核心是技术,因此从逻辑上推演,我们认为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所在。低碳技术的涵盖面极广,包括节能技术、无碳和低碳能源技术以及二氧化碳捕捉与埋存技术(把煤炭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封存在地下)等。但是由于就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而言,我们尚无法把煤炭变成清洁能源,现在的可行办法一是提高燃烧效率,二是碳捕捉与埋存。一般认为,低碳技术的创新周期比较长,掌握起来非常不易,需要长期的研发、积累和沉淀。人类目前可以利用、可以展望到的低碳技术,如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及二氧化碳捕捉埋存等相关技术,有的已经比较成熟,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一些问题;有的虽然可在技术上实现,但应用起来成本还是过于高昂,这就需要更大的创新,比如太阳能发电等;有的虽然理论上可以存在,但实现起来还有相当的困难,比如核聚变等。总之,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关键还要依靠技术,通过新的技术来推进新的产业的形成。新技术的出现不仅有赖于国家对技术创新活动的持续投入,而且新技术的出现还影响到一个国家在未来世界经济竞争中的地位,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低碳技术将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标志,谁掌握了先进的低碳技术,谁就拥有了核心竞争力。
从政策的角度而言,我们认为,政府和学界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尤其需要从产业转型的角度对低碳经济理论与实践进行透彻分析。因为低碳经济必须通过产业转型来实现,尤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制造业大国而言更是如此。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当前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伴随着后《京都议定书》时代的到来,我国面临节能减排的国际压力会越来越大,因此,围绕低碳经济加快相关政策的出台,是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当务之急。
三、低碳经济:实现的途径与政策的选择
根据低碳经济的概念,我们认为,实现低碳发展需要将国内政策和国际行动紧密地协调起来,尤其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仅凭借自身的政策和措施并不足以实现低碳发展,我们还要灵活运用国际社会所鼓励的各种机制和原则。一方面,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内政策的鼓励和扶持,尤其是产业政策方面的措施,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充分借助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方面早已确立的原则,如清洁发展机制以及“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等,加快培育低碳新产业形成的步伐。
从国内的角度看,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应以产业转型为主线来应对气候变化,从而实现低碳发展。这主要是因为要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挑战,我们就必须摒弃过去那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构建起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体系。一方面单纯依靠化石等可耗竭资源推动的增长模式不可持续,另一方面这种方式会继续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加剧气候变化,造成生态和环境系统破坏而难以为继。如有研究表明,地球生态系统自净二氧化碳的能力每年只有30亿吨,全世界每年约剩下200多亿吨残留在大气层中,早就使生态系统不堪重负。为此,中国政府已采取了“节能减排”的发展方针,旨在通过节能降耗、减少包括温室气体在内的污染排放,这也体现了我国政府通过实施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来进行产业调整的基本思路。
以江苏为例,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和全国一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1992年起全省GDP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下表给出了江苏若干指标占全国的份额。
由上表,我们不难归纳出江苏经济有以下显著特征:
第一,经济规模较大,占全国土地面积1.1%的江苏创造了全国财富的10%。国家统计局2009年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江苏经济在国内外经济环境急剧变化的情况下,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左右。同期,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
第二,江苏的制造业比重较高,因而江苏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任务会异常艰巨。据统计,2007年江苏第二产业占到全国的11.8%,由于投资结构存在的问题,如制造业投资比重过大,因此,未来江苏工业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
第三,江苏外向型经济成分较大,进出口总额增长很快,2007年江苏进出口总额已占到16.1%。另外,江苏实际利用外资额过去几年增长一直迅猛,已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位。2006年,江苏外商直接投资占到全国的23.71%,跃居全国第一位,超过了第二位的广东省(19.74)。
第四,据估算,江苏沿江八市经济总量几乎占到整个长三角经济的半壁江山,如在2008年全国百强县评比中,江苏占17席,其中7个县(市)跻身前10强。
第五,江苏有长达1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因此未来气候变暖引起海平面上升所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最近就有报道称与江苏接壤的上海海平面年均上升3.83毫米,而只有实施“低碳生存”才能阻止上海变“海上”。由此可见,江苏在未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来自气候变化的挑战将相当严峻。为此,江苏能否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的步伐,建立起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是其在未来新一轮经济发展中能否获得新优势的关键所在。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江苏经济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具备中国经济的某些典型特征,如占江苏较高比重的制造业和外向型经济成分都与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的经济成分特征相吻合。因此,来自江苏的经验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整个中国在实施低碳发展战略时所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另一方面江苏的经验对我国其他省份实践低碳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与中国多数省份一样,江苏也需要按照国家“九五”计划的明确要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然而,江苏要走出一条投入小、消耗少、能循环、可持续、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并不容易。由于低碳本身是一个新事物,因此,江苏要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低碳经济的理念及相关政策措施。具体说来,我们认为江苏需要首先妥善解决以下几个“瓶颈”问题:
一是能源禀赋即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不高的问题。考虑到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我们就必须发展清洁且低碳的替代能源。这既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又符合低碳经济的目标,关键在于政府如何制定综合性的扶持和鼓励政策。统计表明,我国拥有居世界第1位的水能资源、第3位的煤炭探明储量以及第11位的石油探明储量,但中国人均能源资源探明量却很少,仅相当于世界人均量的51%。其中,煤、石油和天然气分别为世界人均的70%、11%和4%,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意味着我们的碳排放强度较高,这是对我们不利的因素。作为一个经济大省,江苏对能源的需求一直很大。不仅如此,江苏还是一个自身缺少自然资源的省份,这种不利因素还将长期存在。因此,我们要努力减少对化石燃料的过度依赖,积极发展核电,大力开发风力发电,稳步开发生物能以及加快发展太阳能产业,加快脱硫、生物发电、生物柴油以及环保工程为核心的产业链的形成和扩张。
二是从国际视野看,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能源基础水平及能效也亟待提高。对此,我们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尽管我们已经有了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但总体而言,江苏依旧处于快速工业化的初级阶段,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技术装备水平低和管理水平落后等突出问题依旧存在,这集中反映在江苏单位GDP能耗和主要耗能产品能耗均远高于主要能源消费国家平均水平。不仅如此,最近几年江苏这些重要的能耗指标不降反升,出现了“江苏经济不经济”的怪现象。由于目前江苏人均能源消耗量仍较低,能源消费尚属于生存型消费,未来江苏的能源消费潜力巨大。因此,江苏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尽可能降低碳强度,尤其是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速度。正如前述,伴随着后《京都议定书》时代的到来,我国面临的减排压力会越来越大,江苏也不例外。当前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个新情况是,当来自国外的减排呼声与贸易进出口挂钩时,我国的出口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将对包括江苏在内的外贸出口大省造成重创。因此,江苏只有及早采取得力措施,加快推进低碳产业的形成,才能在今后的国际经济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三是碳排放总量突出。考虑到江苏的能源消费结构,作为经济大省的江苏,其碳排放总量也十分巨大。如果再注意到江苏外贸占全国的16%以上,外向型经济成分较大的特点,我们就更加需要从“内涵能源”的角度来寻求低碳发展之路,这就意味着我们还要考虑到产品上游加工、制造以及运输等全过程所消耗的总能源。鉴于江苏以及我国经贸结构的特点,巨大的“内涵能源”出口净值未来便会凸显出来。例如,如果江苏出口的商品尤其是那些高能耗、高污染的商品由发达国家自己生产,那么这些国家将不得不花更大的代价去碳交易市场购买相应的减排额度。③这就意味着在后《京都议定书》时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将会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有更多务实的合作,这既包括减排技术的转让,也包括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支持,很显然,这些做法都是联合国确立的清洁发展机制所倡导的。由此可见,江苏欲发展低碳经济就必须具有国际视野,不能关起门来搞低碳,而是要积极与发达国家进行沟通、协商和合作,以取得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的“双赢”之效。
四是“锁定效应”(Locked-in Effect)的存在。所谓“锁定效应”是指基础设施、机器设备以及个人大件耐用消费品等一旦投入,其使用年限均在15年乃至50年以上,其间不大可能轻易废弃。因此,我们不能盲目为江苏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跃居全国第一而大唱赞歌,而是要特别慎重,尤其是那些投资大,涉及传统产业的部门。否则,未来江苏在进行温室气体减排时,可能被这些投资和过时技术“锁定”而步履蹒跚。为此,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一定要认真听取专家意见,同时做到决策过程的公开和公正,允许社会监督,尽可能地减少“锁定效应”的出现。总之,如何在快速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中,既超前运筹,又避免锁定效应的束缚,无论是对江苏还是我国来讲都是一项既现实又紧迫的任务。
下图描绘出了全球气候变化、低碳经济与江苏产业转型三者间的传递关系:
上图表明,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需要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以减缓气候变化的步伐。这些政策包括节能减排在内的一系列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需满足低碳经济的内在要求和目标。只有在低碳经济模式的背景下,创新活动得才能得以开展,产业转型才能得以推进。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才会反馈到政策制定的层面,从而使政策得以适时修订,更好地确保低碳经济的发展。
四、国际视角下的低碳经济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正在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倡导循环经济,并将节能减排、推行低碳经济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由于我国人口数量众多、经济增长快速、能源消耗巨大、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来自于能源、环境的压力将十分巨大;因此,各级政府应该采取有力行动,不仅要积极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给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种种不确定性,更要积极面对减排情况下国际贸易规则变化所带来的挑战。积极推进低碳经济的建设不仅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要求,更是我国承担国际义务,成为负责任大国的需要。为此,我们认为江苏乃至全国在发展低碳经济时,一定要充分运用国际社会所倡导的鼓励发展中国家实现低碳发展的各项原则和措施,这其中有两个基本问题需要特别强调:
第一,气候变化是一个环境问题,但同时也是一个发展问题。气候问题是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它的解决可以也应该通过发展来解决,尤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正在经历大规模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中大国更是如此。从人类历史上看,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曾肆无忌惮地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有资料显示,从工业革命开始到1950年,人类燃烧化石燃料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总量中发达国家占了95%;而从1950到2000年的50多年间,发达国家的排放量仍占到总排放量的77%。因此,发达国家对气候变化负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也应当对减少当前温室气体的总量承担更多的义务。这不仅是因为发达国家有条件减排;更因为发达国家有实力、有资源减轻气候的变化,同时也有义务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支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就特别强调,发达国家不但要率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且也有义务提供新的、额外的资金和技术去支持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历史累积的排放量少、人均排放量低,当前面临的首要任务依然是发展经济和消除贫困。问题在于,无论是减缓气候变化,还是适应气候变化,都要付出高昂的成本。因此,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国际社会理应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机会。正如de la Torre等所强调的,发展中国家要走一条“低碳化、高增长”的发展道路,低碳化是国际社会的要求,而追求高增长则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2009)。正是基于这些基本事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出的“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是客观的,也是公正的。那种不顾历史事实和历史责任,忽视不同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借气候变化问题不适当地过早、过激和过高要求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一样承担量化的减排义务,从而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限制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论调是不客观的,也是有失公允的。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国际社会应当尊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并为其发展留出一定的排放空间,因为限制发展中国家发展所付出的代价,可能比气候变化带来的后果还要严重。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理解并贯彻“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对于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这一原则不仅能有效解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责任上的纷争,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赢得发展的机会,而且它还能够协调各国在贸易问题上的争端。例如,最近个别国家就准备炮制包含“碳关税”④条款的法案,一些国际组织也叫嚣要把“碳关税”推广到国际贸易领域。我们认为,征收“碳关税”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规则,也违背了《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将严重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以我国为例,如果欧美日等国家联合对中国征收碳关税,那么,中国制造产品的低成本优势将荡然无存,不再具有国际竞争力。如果这一法案得以通过,那么我国业已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制造业处境将更加艰难。因此,我们坚决反对“碳关税”,它不仅剥夺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而且还混淆了不同国家在温室气体减排及保护全球环境中历史与现实的责任。
第二,考虑到我国外向型经济成分较高的特点,我们认为积极发展碳排放市场,主动争取和发达国家就温室气体减排进行合作,灵活运用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所确立的清洁发展机制⑤(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简称“CDM”),与发达国家一道实现发展和减排的“双赢”,从而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是明智和现实的选择。⑥众所周知,当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争论不休,各执一词。发达国家一方面掌握着先进的减排技术,另一方面又由于减排的边际成本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而使进一步减排困难重重。与此相反,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相对落后就具有较大的减排空间,这种局面正好为清洁发展机制的存在提供了理由。根据《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原则,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资金和技术援助,帮助发展中国家实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项目,减排量在经过核准后可以冲抵发达国家的减排指标。这种被称为“清洁发展机制”的原则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欢迎,也使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合作方面有了更多的实质内容。为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需要就减排所涉及的各种问题进行认真的沟通和协商,以确保在发展中国家开展的清洁发展项目得以顺利实施,真正取得发展和减排“双赢”的效果。
综上所述,以上两点都是围绕“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和清洁发展机制原则展开的,这两项原则既是联合国倡导的解决减排争端的有效措施,也是后《京都议定书》时代各国履行减排目标的正确途径,同时也与发展中国家的自身利益密切相关;因此我们要熟悉并掌握这两项原则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和现实意义,这不仅是我国承担相应减排国际义务的需要,也是实施低碳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我们要善于运用这些国际原则,并使它们更好地为我国的低碳建设服务。
以上我们探讨的是一个具体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实施低碳发展战略时的政策思路。正如我们已经强调的,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问题,其应对之策也应该着眼于全球,发展低碳经济更应如此。这就意味着,低碳经济的实现必须依靠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一些国际组织和学者一直在呼吁各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需要有“思考全球化、行动本土化”(Think Globally,Act Locally)的理念,这一理念不仅揭示出气候变化问题的特点,而且也在敦促世界各国按照自身情况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⑦可以想见,如果每个国家都能投身到保护全球环境的国际行动中,积极从事温室气体的减排,那么,低碳发展战略不过是上述行动中的一项具体措施和必然选择。只有从这样的高度,我们才能准确理解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的关系,也才能更好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低碳发展战略。
应该说,目前学术界围绕如何保护全球环境、减缓温室气体浓度上升以及实现低碳发展的研究和探索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相关的理论问题正在得到深化和澄清。与此同时,政府层面围绕低碳发展的探索和实践也在进行和推进,例如我国部分省市已经开始筹划建立低碳经济发展试验区。我们相信,如果政府和学界携起手来,共同探索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政策选择,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走上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经济发展道路。
五、结束语
以上我们探讨了低碳经济的内涵、特征和实现途径。我们认为,低碳经济必将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的核心内容和必然选择,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一问题本身的至关重要性,此种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而且还体现在应对气候变化、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事关各国福祉、影响到整个人类社会长期的发展前景上。
从理论层面上看,如果说全球气候变化更多涉及的是理论方面的问题,那么低碳经济更多的是一个实践问题和政策选择问题。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需要面对也必须应对,而低碳经济正是我们应对这种挑战的必由之路。因此,正确认识和理解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之间的关系无论对于理论工作者而言,还是政策制定者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例如,作为现代经济学前沿领域最活跃的一支,气候变化的研究触及众多经济学基础概念,还对经济学中的若干分析范式提出了质疑,这无疑为我们反思经济学的一些传统假定和分析概念提供了机会。斯特恩报告之所以能够在国际经济学界一石激起千层浪,就在于它贯穿了“折现率”这样一个颇受争议的重要概念。虽然充分的科学证据已经让我们确信气候变化正在造成损害,然而,不同经济学家给出的解决气候问题的“药方”常有不同,对于如何减轻这种损害的应对之策也就不同,这种不同终将会体现在低碳经济发展思路和政策选择上的不同。这种差异恰是由贴现率引起的,它反映出经济学家对于如何协调现在的收益和未来的危害上有着不同的理解。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正在困扰着气候变化的经济学研究,已成为包括福利经济学在内的诸多经济学基础研究领域重大而富有挑战性的理论课题。无疑,这些理论问题也终将体现在低碳经济发展思路的选择和政策的制定上。
在低碳经济的实践方面,我们认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离不开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政府尤其要推进我国现有产业向低碳转型的步伐,加快低碳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除去国内的政策措施以外,我们特别强调在培育低碳经济的同时还要具备国际的视野,尤其要熟悉并掌握《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以及清洁发展机制两项原则。因为这是我们争取发展权,维护国家利益,从而更好推进低碳发展的重要保证。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可以说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然产物,低碳经济意味着一种新的发展观的诞生,同时也意味着一种新的文明观的确立。然而,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恐怕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因为即便我们不考虑全球气候变化所包含的种种理论问题,也不考虑世界各国为解决气候变化正在进行的艰苦谈判,想要一个国家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从而减排温室气体也是一项代价不菲的举动,尽管我们清楚作为可耗竭资源的化石燃料总有一天会被耗尽。这是因为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减排就意味着要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这必将波及整个工业文明的方方面面,汽车、照明以及房屋的制冷与取暖等等都需要重新安排和组织。显然,完成这种新型文明方式的转变即便不是不可能的,也将是十分漫长的,这就意味着实现低碳发展必将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长期和艰巨的任务。
注释:
①参见王军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论述(2008a)。
②这部分数据取自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9)。
③2007年10月,英国独立机构“新经济基金会”(New Economic Foundation)曾发布一份研究报告,称西方把污染嫁到了中国。这份题为“中国依赖症”(Chinadependence)的报告认为,西方国家对中国产品的依赖,变相地把大量环境污染留在了中国,把废气排放量转嫁到了中国。例如,每件在中国生产出口到英国的物品,其废气排放量比在英国生产要多1/3。显然,这些现实的情况是中国今后参与全球气候合作和减排谈判时需要特别考虑的。
④碳关税是指对高耗能的产品进口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这个概念最早由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提出,用意是希望欧盟国家应针对未遵守《京都协定书》的国家课征商品进口税,否则在欧盟碳排放交易机制运行后,欧盟国家所生产的商品将遭受不公平之竞争。
⑤除去清洁发展机制以外,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还倡导不同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王军,2008a)。
⑥最新的一个清洁发展机制的例证是,据新华网2009年2月27日报道,芬兰政府将购买中国湖南省12个县21万户沼气池的减排量,实现减排二氧化碳135万吨。根据协议,中国一家环保企业将向湖南省21万户家庭推广沼气反应器和炊具,以减少当地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芬兰方面将为此支付1450万欧元。
⑦Lomborg的“全球危机,全球解决”书名恰好与这一理念不谋而合(2004)。
标签:低碳经济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论文; 碳排放论文; 全球气候变化论文; 江苏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发展中国家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