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冶建设有限公司汉中分公司 陕西 724207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电力系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同时,随着电路运行成本的不断提升,急需寻求高效的控制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而智能技术的出现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应用智能技术能够有效的增加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运行效率和运行成果质量,有效推动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发展进程。基于此,文章探讨分析了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技术;应用
一、智能技术概述
所谓的智能技术就是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其他相关的科研技术综合研究而成的一种智能控制系统,将智能技术应用在产品中其能够通过事先输入的逻辑思维模式有效的提升产品的逻辑能力,使产品拥有一定程度的逻辑反馈能力、智能分辨操作能力以及相关的组织和学习能力。智能技术的出现是当代科学技术史的一次重大进步,然而当前阶段智能技术的研发仍然不够成熟,其只能小范围的应用在一些产品研发和使用的过程中,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组织内容中应用智能化技术,能够有效的解决电力系统自动化实施过程中的自动控制原件缺乏逻辑反应能力的缺点,对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安全性、可能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意义。
二、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1、专家智能技术
智能专家技术是将专家的解决方案集成到智能系统中,面对不同的控制问题,提出专家库中的最优化方案。专家智能技术提供的控制管理涉及到多个方面,如系统规划、系统恢复控制、切负载、电压无功控制、故障隔离、动态与静态的安全分析、紧急事件响应和先进的人机接口技术等,可以实现配电管理的自动化,控制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使其实现无缝衔接,尤其是在紧急事件的预警与响应方面可以做到迅速、最优化处理,对当今电力系统的经常遇到停电故障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虽然专家智能技术的应用对电力系统而言非常有吸引力,但同时也要看到其与电力系统在融合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尤其是专家解决方案难以模拟现场专家的创造性解决的思维,对复杂的问题缺少有效的分析工具,应付新的电力故障所提出的方案可操作性低等。
2、电力系统中模糊控制技术的应用
模糊控制,即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控制过程中,通过建立一个模糊模型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控制。其最大的优势就是简单易行,所以常常被用于家用电气领域中,从应用效果和范围来考虑的话,这种技术是目前最实用的一种技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电风扇、电磁炉、电饭煲等电器都是模糊控制技术的一种再现。而在电力系统中,现在比较常用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构建一种电力系统模型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控制,这种最新型的控制方式是一种非常容易操作的智能化控制技术,模糊控制技术由于其简单易行特点,可以说是建立电力系统模型的不二之选。
3、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的应用
自20世纪40年代,神经网络控制技术诞生之日起,其已经历经了 70 多年的发展,历程因而研究及应用已相对成熟。神经网络控制技术所拥有的非线性及自组织学习能力等特点,极大地推动了电力系统中智能技术的有效应用。神经网络是由多个神经元按照特定的连接方式有序构成的网络,在其连接权值方面存在着庞大的隐含信息,通过某算法对权值进行调节,可有效实现神经网络由 m 到 n空间之间的非线性映射。这一非线性映射过程的实现,使神经网络控制技术在众多领域均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如医疗领域,由于人体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异常复杂,传统技术难以精确进行控制,因此,可以采用神经网络控制技术对这一关系进行简化。目前,神经网络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的应用研究多集中在如何实现神经网络结构、构建模型及硬件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综合智能控制技术
综合智能系统是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根据电力自动化的实践要求,推动智能技术的综合发展,融合 2 种或 2 种以上的智能技术,将其共同应用到电力自动化中。例如,某电力企业在建设电力自动化时,将专家系统与神经网络相结合,拓宽了智能技术的服务范围,既打破了专家系统中的限制,又推动了神经网络的发展,所以,将其应用到了电网故障诊断和管理工作中。目前,该企业在这项技术的基础上融入了模糊控制,实现了三项智能技术的结合,全面提高了故障诊断和维修的准确性。在此过程中该企业意识到,一项智能技术很难满足电力自动化的发展,需推进综合智能系统的应用,规范智能技术的应用。
5、线性最优控制技术
该技术是当前研究及应用最成熟的智能技术之一,其原理如下:利用最优励磁控制提高输电线路远距离输电性能,同时,有效改善输电线路的动态品质。该技术在水电及大型机组自动化控制领域取得了广泛应用,且应用效果显著,但由于电力系统强线性特征,因此,如何确保二者的有效结合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发展趋势
1、智能化实时控制
智能化实时控制技术在电子系统控制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它对电力系统数据能做到实时监测,并能对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把分析得出的结论采取一定手段进行控制。在智能化实时控制的基础上采取强化智能化实时控制技术,通过这种强化智能化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电力系统控制质量,在保障质量的基础上加强电力系统控制力度,在控制力度基础上降低系统风险。智能化实时控制技术有很多原有技术不具备的优势,它能够采用图形化用户界面的方式,真实有效的对电力系统数据、运行状况等进行直观反映,避免了之前一些技术的弊端,如故障发生率、设备资源的损耗等。智能化实时控制技术已经潜移默化的成为了当前电力系统发展的主导方向。
2、人工智能故障诊断
传统电力系统故障诊断基本上都是采用了简单的处理方法,只是针对简单的过程、故障、独立理论体系进行的故障诊断,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很难满足电力系统的发展,需要更高的技术来进行取代。人工智能故障诊断技术的出现填补了之前只能处理单过程、单故障、独立理论的故障诊断,它可以依照大型电力系统设备需求,对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异常等数据参数进行多过程、全方位的分析,可以从根本上诊断出来故障,并且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人工智能故障诊断能准确地对动态及静态安全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该功能已经成为机械故障诊断中新的发展方向。
3、综合智能控制
综合智能控制技术要求设计人员有良好的技术背景,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过程规范化,设计人员将相关的控制技术依照智能技术控制要求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智能控制与现代控制的统一。综合智能技术由于它能满足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资源配置内容要求,又能满足智能技术优化设计目标,毋庸置疑该技术已经成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技术发展的必然方向。
结束语
智能技术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影响比较大,能够改进电力系统传统的运行方式,促进电力行业的发展。自动化是电力系统的发展核心,智能技术可以辅助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建设,为其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决策,进而实现电力系统的多元化建设。在电力行业中,智能技术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它不仅转变了电力系统的建设方式,还规避了电力行业中潜在的风险,加大了对电力系统智能化的控制力度。
参考文献:
[1]李多琳,聂海涛.智能技术应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出现的问题研究与分析[J].数字化用户,2013,(24):84.
[2]吕颖军.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9):132.
[3]李妍.浅论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0(8):19-20.
论文作者:王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2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智能论文; 神经网络论文; 故障诊断论文; 故障论文; 实时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