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迁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巧妙利用论文_张田西

“负迁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巧妙利用论文_张田西

浙江省青田县温溪镇第一小学 323903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基于学生原有的经验开展教学,以此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高效化。学生的原有经验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双面”的,基于原有经验的“正迁移”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而基于原有经验的“负迁移”则会干扰学生的数学学习。要善于对“负迁移”进行巧妙利用,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化的数学思维与高效化的数学探究。基于此背景,对“负迁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巧妙利用策略进行了探究,提出了区分生活“负迁移”,把握数学本质;放大知识“负迁移”,引导数学思辨;排除思维“负迁移”,发展数学思维这三大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负迁移 利用

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的起点是“原有经验”,《数学课程标准》强调通过为学生创设熟悉的教学情境唤醒已知经验,通过对比发现疑问和认知冲突,由此引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在学生展开数学探究的过程中,原有经验迁移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经验迁移,都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有时候也会产生一定的干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区别对待,要基于正向迁移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同时,要明白经验负迁移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负面干扰作用,并且要善于对“负迁移”进行巧妙利用,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化的数学思维与高效化的数学探究。

一、区分生活“负迁移”,把握数学本质

数学和生活之间具有紧密的关联性,生活经验是学生展开数学学习的关键载体,然而数学又是生活经验的提炼,所以,生活经验还有可能为数学学习过程带来一定的负向干扰,使学生难以触及数学本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准确区分生活“负迁移”,从而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把握数学的本质。

1.区分生活“负迁移”,把握数学概念本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概念教学是重点内容之一,数学概念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如果以数学研究的角度进行分析,数学概念实际上和生活之间是具有本质区别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全力避免学生对概念的先入为主,既要规范概念教学,同时也应当避免生活经验对其产生的“负迁移”,这样,才能让学生准确把握数学概念的本质。

例如,在教学“认识角”这一内容时,在生活中学生对“角”已经存在固有认知,因此,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数学中“角”的基本特征,促学生准确架构角的概念。之后引导学生链接生活,通过比对必然使学生的认知更加深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位教师选择了角的实物图片,借助多媒体对其进行抽象化,带领学生一起架构数学“角”。在引导学生进行仔细观察的过程中,先让学生说明自己所认识的角以及角的特征,由此必然能够使学生积累足够的认知经验。然后,带领学生自主选择材料,自己制作角,教师再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动物的角,引导学生发现、比对其中的不同。

以上案例中,正是因为教师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区分生活中的“负迁移”,因此,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负向生活经验所带来的学习干扰,从而有效地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数学意义上的“角”的概念,把握“角”这一数学概念的本质。

2.辨别生活“负迁移”,抽象数学知识。

学生们对于生活中很多约定俗成的问题印象深刻,然而这些问题极有可能成为他们的数学学习过程中严重阻碍。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调整问题情境,使学生可以通过比对发现问题本质,并提炼出抽象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高”这一知识点时,大多数学生认为,高就是垂直于水平面的一条线段,因为教材中所展示的三角形都具有水平方向的底边,由此,对于高的理解,很难发现学生对此存在问题。而一旦三角形的形状出现了改变,这一问题就会突显。在教学实践中,应当以变形的三角形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三角形高的本质。比如学生们很容易把握水平底边上高的画法,然后可以对三角形进行旋转,让学生找到高究竟到了什么地方,由此,形成对学生的认知冲突。或者还可以调整三角形的方向,让学生尝试是否可以画出非水平方向的底边上的高。通过这种形式的变形,学生们便能够更深入透彻地理解三角形的高的本质。

以上案例中,正是因为教师引导学生辨别生活中的“负迁移”,这样,就能够有效地避免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表面化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数学思维,对数学知识进行抽象,从而达到高效数学学习的目的。

二、放大知识“负迁移”,引导数学思辨

数学知识之间存在非常典型的关联性,有助于学生基于旧知完成对新知的迁移。但是也存在部分情况,学生的知识经验会将他们带入歧途。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加大对学生知识经验的关注,要善于对学生容易出现的知识“负迁移”进行放大,以此为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思辨,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顺利,使数学认知过程更加缜密。

1.借助类比思考,促进知识内化。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受知识“负迁移”的影响而产生数学错误。其中,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仅仅是从数学现象的表面去思考的,而没有从数学本质的角度去思考。对于这一种现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类比思考,以此帮助学生促进对数学知识的内化。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加、减法”一课时,我让学生列竖式计算以下题目:

(1)2.1+3=_____。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21+0.5=_____。

对于第一道题,学生基本上做的是对的,在做第二题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排列竖式的时候,把“0.5”中的“5”写到了“4.21”的“1”下面,出现这种问题主要原因是对小数的定义理解不透,而且还受到了“在整数的加减法排列竖式时,个位数需要对齐”的知识 “负迁移”的影响而产生的。此时,我没有立刻否定了学生们的解题方法,而是结合知识点的“负迁移”让学生们进行如下讨论:同学甲向同学乙借钱,昨天甲找乙借了5元2角钱(即5.2元),今天甲又找乙借了2元,那么甲同学一共欠乙同学多少钱?

当学生们进行讨论后得出“总共欠了7.2元”的结果后,再结合同学们的错误解法进行教学引导,使做错题目的同学“恍然大悟”,做对题目的同学印象加深。经过这样的讨论,学生们在理解概念及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对学习好数学更是充满兴趣和信心了。

2.引导对比反思,深化数学理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针对学生的知识“负迁移”,教师可以穿插一些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反思,通过点拨这些知识点的关系和关键差别,让学生们在对比过程中,发现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求同存异,从而在这个过程中深化他们的数学理解。 

例如,在学习“两位数除以两数”时,一些学生会出现 “98÷31=38”这种错误,学生造成这一种错误的原因是受“加减法强调的相同数位相加减”的知识点“负迁移”。针对这种情况,可以给学生出示这样一组对比题:

(1)68-34=_____。

(2)68÷34=_____。

从学生们的计算结果反馈中来看,依旧有少数个别同学给出了68÷34=22的结果。在询问做错原因时,学生还质疑说:“老师,60除以30等于2,8除以4等于2,那么加起来的结果不就等于22吗?”

会出现这种错误的认知,其最主要的原因和影响就是学生们除法的意义只停留在一知半解、想当然的程度上,同时又受到了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的影响,这就是产生了知识点“负迁移”的典型现象。根据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引导和启发学生们回顾加、减、乘、除法的运算规则,通过讨论找寻不同运算规则之间的差异,并进行对比,从而使学生们正确地理解了除法运算规则的含义,之后再遇到这类型的题目,学生就不容易发生类似的错误了。

三、排除思维“负迁移”,发展数学思维

对于惯性思维而言,往往具有双向性,一方面可以帮助他们迅速找到思路,顺利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将他们带进死胡同,导致思维受阻。由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加大对学生思维状态的关注,准确排除能够扰乱思维发展的负向经验,确保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1.排除单一思维,发展数学思维。

很多时候学生在思维方面会比较单一,其中不可避免存在思维惯性,在面对存在一定相似度的题干时,原有的思维经验会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干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使其免于单向思维的干扰,全面促进思维品质的提升。

例如,对于“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200千米,假定一辆货车从甲开往乙,时速为60千米/每小时,那么在行驶了1.5小时之后,货车和甲地相距多少千米?”这一道题,在学生解题的过程中,大都会出现200-60×1.5这样的情况,教师总结是学生对题意审题不清,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实际上还是原有的思维经验对其思考产生了负面干扰。当学生在面对这一题干时,就会出现“总路程减去已经行驶路程”的思维定势,由此才会出现审题不清楚的现象。

实际上,上述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屡见不鲜,在我们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必须要让学生清空自己,要学生充分理解题意之后,再去探寻问题的突破口,只有这样才能够踏实面对每一个问题,才能够获得更多元的思维方式。

2.排除片面思维,发展数学思维。

导致学生思维受阻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他们思维的片面性,一旦问题发生改变,学生不能及时应对,仍然沿袭原来的思维经验,必然会对思维形成干扰。由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转变思维的意识,激活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以获得成功。

例如,对于“1、 、 、 、 ( )、( )……”这一道题,很多学生在面对这一题时,大都会从分母展开研究,根据后一个分母和前一个分母之间的差,分别为1、2、3,但是他们却忽略了第一个数字1,实际上对于1这个数来说,正是一个分母和分子都为1的分数,如果加上了1,学生们总结的这一规律实际上是解释不通的。为什么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局限于此?这也是受限于原有的思维经验,导致他们认为只有相邻的数字之间才会存在规律。

实际上,在这个问题中,应当是前两个分数的分母之和和第三个分数的分母相同。正是由于缺少了整体的思维经验,才导致学生的思维陷入误区。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当带领学生转变思维的角度,使学生能够培养全面看待问题的良好习惯,这样才能够具备迎接新挑战的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大对学生已有生活和知识经验的重视,同时还包括学生的思维方法以及经验等。基于正向经验“迁移”,要全面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同时也应借助相应的教学策略尽可能避免“负迁移”对学习效果产生的干扰和影响,使其可以成功地转化为有意义的学习资源,这样才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实效。

参考文献

[1]黄秦安 数学学习负迁移效应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6,(11)。

[2]马波 迁移规律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材.教法,2016,(12)。

[3]倪伟平 数学思维的负迁移[J].教育探索,2017,(08)。

论文作者:张田西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5月总第26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  ;  ;  ;  ;  ;  ;  ;  

“负迁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巧妙利用论文_张田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