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重在“实”论文_文丽娜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重在“实”论文_文丽娜

广州市民政局幼儿园 文丽娜

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幼儿早期的经历十分重要,很多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早期(特别是五岁以前)所遭受的挫折。幼儿阶段是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心理的健康发展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鉴于我国幼儿心理承受负担越来越重,心理健康状况不尽人意的现状,本文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在因材施教、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在随机教育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父母对幼儿的期望值不断上升,使我国幼儿承受着越来越重的心理负担。我国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尽人意,据全国22个城市的调查发现,幼儿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达12.97%。另据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对上海市3000名4-5岁的幼儿心理健康调查显示:8.8%的幼儿有不良习惯,11%的幼儿情绪抑郁、自卑,5.8%的幼儿焦虑、紧张,20%的幼儿表现多动、坐立不安,25%的幼儿偏食,22%的幼儿性情古怪。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以及教育的方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一日活动融合在一起是主要途径,是实实在在地让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的重要手段。

幼儿心理教育要砸开“功利性镣铐”, 激发孩子们潜在的乐趣,回归平常化生态,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需要和特点制约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全过程,使得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幼儿的心理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应尽可能具体化、形象化,具有新颖性,才能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活动,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求也都落到了实处。仔细反思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他律的内容过多,对孩子的成长要求都是以外在的“条条”来体现的;我们应该提倡在“实”字上多下功夫,千万不可搞运动式、形式化教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定要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在游戏活动中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一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于始终的活动。除了游戏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就能发挥增效作用。游戏是合群性的养成、独立性的培养的极好手段。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合群情感的发展,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协调发展,无疑是有意义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游戏应该具有目标,我们归纳为三个原则:(1)重视游戏的功能性原则;(2)重视幼儿需要性原则;(3)重视针对性原则。我们依据三大原则灵活采用一些有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角色游戏、体育游戏等。通过游戏,让儿童体验合群的愉悦,增强合群意识,提高合作的能力。

1.重视游戏的功能性原则

每一种游戏都具有其自身的功能,例如娃娃家具有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增强社会公德意识的健康心理。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考虑以游戏为主,寓教育于游戏之中,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将孩子放回童年乐园。有人曾经说过:“没有泥土的童年不是快乐的童年”。如通过孩子们所熟悉的游戏等来完成教育活动及功能,要提供很宽松、民主,师生互动的成长环境,寓教于乐,调动孩子的参与热情。从而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健康的心理教育。例如:在一次角色游戏中,东海和几个同伴争当一名小厨师,东海生气地对我说:“文老师,我很不高兴,我讨厌他们。”我了解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便编了一个游戏“当我生气的时候”孩子们很投入表演自己各种生气的情景,从中讨论出许多方法舒缓自己不高兴的情绪。哲哲想到:当自己争取不到时,要想到下一次我再努力;琪琪想到:当自己心情不愉快时可以向老师或好朋友倾诉,等等。从而使幼儿在宽松、民主的游戏中得到健康心理的常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重视幼儿需要性原则

尊重幼儿,关注幼儿,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这是培养幼儿健康心理的基本原则。在游戏中为每个幼儿创设成功的机会,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满足他们情感的需要。例如在角色游戏中,幼儿要找到自己的需要,幼儿的健康教育就是从孩子们的这些实际的心理需要得以满足开始。如哲哲想当医生为病人看病、琪琪想当护士为病人打针,当幼儿推选到他们的时候他们非常乐意并认真地完成这项工作。每当“病人”来时哲哲总是问“您好,您哪里不舒服呀?让我来看看吧!”

3.重视针对性原则

心理教育不能摆花架子,而是要很自然地抓住时机,把教育送到孩子的心里,让他们在日常不经意间养成自觉的习惯。教育必须因人而异,心理健康教育也不例外。例如,我班的孙纬杰小朋友,他很爱上幼儿园很想与同伴交朋友;但是他不能遵守游戏规则和顺序,在玩法上不服从大家的意见,不懂得同伴的感情和需要,还故意找别人的麻烦,所以班上的小朋友都不愿意和他做朋友。有一次,孙纬杰在看老师画画时,看见明亮和玉宏在课室追逐。孙纬杰一面正气地说:“你们不要在课室里追逐嘛,我也改正了,你们还在跑来跑去。”我马上抓住这一教育契机请孙纬杰做小老师说说其中的理由,从此孙纬杰小朋友学会自己管好自己,不会故意找别人的麻烦,大家也接纳了他和他做朋友了。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在因材施教

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增加一日活动环节,也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学活动,而是把教学活动内在的、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根据每个幼儿的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教学活动的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教育作用。不是就事论事,“阳春面浇头”外在式的;也不是对原有材料中内含的心理因素视而不见,不考虑儿童的心理反应,一味地灌输渗透或是把各类教学活动互相割裂开来。我们在活动组织形式上采用融合模式,打破单一的教学活动形式扩大了幼儿了解体验健康心理教育的机会,提高了他们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要落实到每一个教学活动中,渗透于每个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怎样的心理才是健康的,怎样的心理是不健康的。记得在中班“健康人”这一方案教学活动时,开始开展这个主题幼儿都认为身体长得好不生病就是“健康人”;后来在活动中我发现俊鸿常常闷闷不乐,然后我提出:“如果我经常不高兴,又不说话,那么我健康吗?”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幼儿都会注意到身边同伴的情绪并提出许许多多关于“健康人”这一定义的问题,而且每一个问题都通过小组讨论后找到答案。

幼儿就是这样通过自己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事例中感受到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健康人。

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在随机教育

现在城市孩子本来课余生活就不多,孩子们从上幼儿园就开始参加各种兴趣班,切断了他们与童年的快乐连接,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大量的日常生活是儿童人际交往相对频繁和心理品质自然显露的时刻。我们利用幼儿的生活活动进行随机教育。设立生活角,开展编织、绣花、擦皮鞋等活动,使儿童在共同合作中锻炼能力,感受一种群体感。例如:在一次餐后的自由活动中琪琪和施施两人合作把一条打满死结的跳绳解开了。我马上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学小记者问:“你们真棒,是怎样解开所有的死结的呢?” 琪琪说:“因为我和施施一起想办法,然后慢慢地解开最松的一个。”最后请她们向全班介绍方法,我问大家为什么她们可以那么容易解开,大家都想到因为她们是一起合作所以能够这么快解决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这么具体,就是要落到每一个幼儿的每一次教学活动,施在幼儿的每一个表情及每一句话。教师要随时注意每一个教育的契机进行有效的心理教育。

综上所述,洞察幼儿的心理,了解他们的所需,从幼儿心理要求出发,以幼儿为主体,开拓新教育途径。开辟更多心理教育的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活动。相互渗透,彼此联系。这样,教育才能全面提高幼儿的整体心理素质,心理教育才能真正步入正轨。

论文作者:文丽娜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育儿·幼教荟》2017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3

标签:;  ;  ;  ;  ;  ;  ;  ;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重在“实”论文_文丽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