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在神经内科护理中运用规范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论文_李晓燕

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安徽合肥 230001

摘要:目的:探讨在神经内科护理中运用规范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神经内科住院患者2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1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给予的规范健康教育,制定落实入院引导、认知评估、针对不同护理内容的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健康教育策略。比较入院前、出院时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患者及家属的疾病与康复知识评分。结果:出院前,试验组患者的慢性病自我效能评分、患者及家属的疾病与康复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健康教育可提升健康教育的质量,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关键词:神经内科;规范健康教育;护理质量

健康教育被认为是投入与获益比最高的卫生项目,是临床护理的基本内容之一。神经内科多见慢性疾病患者,多伴有功能障碍,对患者及其家属的自护能力要求较高。本次研究选取了25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试评价规范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2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41例、女109例,年龄11~89岁、平均(54.3±8.2)岁。急性脑血管病84例、偏头痛58例、脑炎50例、其他58例。受教育时间0~14年、平均(5.3±4.9)年。功能障碍214例,其中运动功能障碍157例、认知功能障碍72例,部分患者两者皆有。有转康复科需求124例。有家属陪护214例。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12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功能障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由护士分别在入院时、护理过程中开展健康教育,教育的内容由护士酌情而定,一般在入院时开展入院宣教,护理时进行疾病相关健康教育。

试验组:给予的规范健康教育,主要内容与方法如下。

(1)入院引导。①入院后首日,带领患者及其家属熟悉医院环境,对家属、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医院规章制度、疾病基本知识、治疗与护理安排,介绍主治医师与责任护士,并填写健康教育计划书,当场评价宣教质量,对于意识障碍者,在度过急性期后再进行宣教;②根据患者的来源,采用不同的引导策略,如神经内科中患者家属承担较多的护理任务,引导应集中在家属护理需注意的事项上;③引导期间,将心理护理学理论融入到宣教之中,耐心解答患者疑惑,抽出30min进行心理护理;④发放《神经内科家属需知》,以供家属通读。

(2)认知评估。①进入病房次日,对家属进行认知评估,评价手册学习情况,进行强化健康教育;②对于患者,待病情稳定后,进行认知评估;③据评价结果,制定患者、家属住院期间阶段性护理内容及护理需求,制定个体化的宣教策略。

(3)针对不同护理内容制定健康教育策略。①用药健康教育:除做好初次用药告知风险、获益、用药注意事项外,还应进行深入探讨,答疑解惑,进行有关药品价格问题的释疑,对比几种同类型药物。②生活护理健康教育:初次开展生活护理时,家属需在场,手把手地解释生活护理的各项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如病情较轻者可进行口喂食,告知喂食体位的选择、喂食的速度、喂食器具的选择等。③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患者病情稳定后第2天上午或下午,医护人员抽出30min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连续3d,首先进行认知—行为干预,使患者建立理性认识,而后宣教情绪转移的方法、深呼吸法等情绪控制方法。④康复护理健康教育:在病情稳定24h后,开展康复健康教育,告知康复的获益、注意事项,据家属的康复配合能力,逐步开展理论指导、实践指导,完成每一项计划内的康复训练的健康教育活动,在随后的时间内,通过巡视进行强化指导,加深记忆。

4)出院指导。告知出院康复教育的必要性、益处、注意事项,起草出院康复计划书,进行一对一宣教,出院前,再次问询,评价患者及家属知识掌握情况。

1.4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前《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评分;患者及家属的疾病与康复知识评分,共10项选择题,满分10分,由医护共同编制。

1.5统计学方法

以WPS数据表录入数据,本研究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

表示,采用柯尔莫哥罗夫-斯米尔诺夫检验法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若不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非参数统计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出院前,试验组患者的慢性病自我效能评分、患者及家属的疾病与康复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讨论

本次研究显示,出院前,试验组患者的慢性病自我效能评分、患者及家属的疾病与康复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的健康教育可全面提高患者、家属的康复知识,对于提升患者知信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健康教育过程中配合实践指导,可明显提高患者对疾病管理的信心、能力,对于改善出院后的疾病管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健康教育具有心理护理效果,同时患者自我效能得到提高,客观上控制了患者不良心理问题应激源。

规范健康教育可提升健康教育质量,增强患者治疗信心、疾病管理知识水平,今后有必要将院外延续性护理服务纳入健康教育的范畴,做好出院后的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朱媛.使用聚焦解决模式对慢性疾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进展[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9):63-66.

论文作者:李晓燕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9

标签:;  ;  ;  ;  ;  ;  ;  ;  

探讨在神经内科护理中运用规范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论文_李晓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