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瑛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第十人民医院 200072)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癌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的护理要点。方法 将46例行腹腔镜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2例)术后24小时之内及给予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对照组(24例)仅给予肠外营养,比较两组排气时间、术后7天内血白蛋白水平增加值、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7天内血白蛋白水平增加值、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天数均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胃癌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可促进肠功能恢复,加强护理,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腹腔镜胃切除术 肠内营养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6-0325-02
我科自2011年1月开展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辅助治疗胃肠肿瘤以来,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把对2011年4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我科行腹腔镜胃切除术(毕Ⅱ式吻合)的46例胃癌患者的进行的前瞻性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本组病例46例,男20例,女26例,平均年龄61岁。两组的年龄、性别比例、术前伴随的系统性疾病均无明显差异。第一诊断均为胃癌,完善检查后行腹腔镜下胃切除术,消化道行毕Ⅱ式重建,术中常规放置空肠造瘘管。对照组于术后第一天给予肠外营养,直至患者肠功能恢复,实验组除给予肠外营养外,于术后第一天给予5%糖盐水250-500ml由空肠造瘘管泵入,若患者耐受良好,无明显腹痛腹胀第二日起则改为肠内营养液(能全力或百普力)500-1000ml,初始速度为20ml/h,并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步加至80ml/h。其他治疗措施二组均相同。
1.2 观测指标及统计学方法
记录患者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以此作为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第七天晨查得白蛋白数值与术后第一天晨查得数值的差值,可反映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改善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天数,作为术后恢复情况的考察指标。
1.3 护理要点:
1.3.1 健康宣教:
护士要向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及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对肠内营养的认识,取得患者的理解及积极配合。
1.3.2 造瘘管护理:
每次输注肠内营养液时,应检查造瘘管是否滑脱。在输注营养液前后用温生理盐水冲洗,防止造瘘管堵塞。营养液输注结束注意关闭造瘘管。
1.3.3 加热营养液:
在造瘘管末端用加温器将肠内营养液温度控制在38℃-41℃左右,这样可减少对肠道的刺激。
1.3.4 营养液的配制:
我科使用能全力或百普力,开瓶后24小时内用完,遵医嘱向其中加入10%氯化钾注射液、10%氯化钠注射液,根据患者的电解质情况加入不同的剂量,以弥补静脉补液的不足。配制期间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污染,注意药物间的配伍禁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5 适时调速:
依照缓慢、匀速、逐渐加速的原则用专用营养泵及输注器,开始滴速为20ml/h,若患者耐受良好,无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可逐步增加至80ml/h。此时,营养供给量已可满足机体需求[1]。
1.3.6 加强巡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在营养液输注期间患者应取半卧位或坐位,鼓励床上活动。注意观察并询问患者有无腹痛、腹胀、腹泻等现象,严密监测血糖、水电解质代谢状况和血常规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一般可通过调节速度、温度及输注量来改善症状,必要是可使用药物治疗[2]。
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肛门排气时间、白蛋白增加值、术后住院天数为计量资料,用t检验进行比较,术后并发症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考察指标的比较见表-1。两组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白蛋白增加值、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有明显差异,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考察指标的差异
考察指标 实验组 对照组 统计学数值 P值
肛门排气时间(d) 2.11±0.49 2.92±0.58 t=5.06 <0.001
白蛋白增加值(g/L) 5.21±0.55 4.68±0.63 t=3.08 0.004
术后住院天数(d) 7.91±0.87 9.88±1.19 t=6.35 <0.001
术后并发症 2 8 Χ2=3.96 0.046
实验组中有2例发生并发症,分别为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1例;对照组有8例发生并发症,分别为呃逆1例,切口感染2例,深静脉置管感染1例,腹腔积液1例,尿潴留1例,肺部感染2例。所有并发症均治愈,无死亡病例。
本研究中实验组对肠内滴注糖盐水均耐受良好,术后24小时之内均开始肠内营养治疗,有2例出现腹胀,1例出现腹痛,经调节输入速度后症状消失。
3 讨论
腹部手术均会对胃肠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但研究显示小肠的蠕动、消化吸收功能可在术后12小时内恢复,大肠功能可在3-5天内恢复[3-4]。这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提供了理论基础。本研究与国内同类研究得出的结果一致,腹腔镜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并且能使患者获益。
研究实验组中有3例使用肠内营养后出现腹痛腹胀,但经调慢输入速度后均好转。控制营养液温度、速度可以使患者耐受良好[5]。
通过临床观察和研究,肠内营养成份符合生理需要,操作及护理简单,患者耐受良好。且肠内营养中可以加入各种电解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弥补了静脉营养的不足,不受补液量的限制。腹腔镜胃癌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有较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可促进肠功能恢复,改善营养状况,缩短住院天数并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曹梅娟,潘红英,章月照.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观察与护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22):2468-2469.
[2] 芮红霞.胃癌术后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比较与护理.齐鲁护理杂志. 2007,13(2):13-14.
[3] 叶向红,彭南海.胃Ca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肠粘膜通透性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3, 17(10): 1150.
[4] 黎介寿.危重病人与免疫营养[J].肠内与肠外营养,2001, 8(3): 128.
[5] 周锦玲,罗燕帆,郭玉美.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40例临床观察与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5,6(11):695-696.
论文作者:蒋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第3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12
标签:术后论文; 营养论文; 实验组论文; 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瘘管论文; 胃癌论文; 《医药前沿》2013年第3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