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短缺行 加强系统调控机制的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短缺论文,机制论文,资金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资金短缺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遇到的一个普遍而又十分突出的问题。在资金短缺情况下,金融部门如何加强系统调控,做到既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又保持自身资金综合平衡,是资金计划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江西省分行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和探索,从近年来围绕质量效益年活动运作的资金营运情况看,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一、资金短缺——难以回避的现实
江西是农业老区省份,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国民经济底子薄,产业结构不合理、效益低,自我发展能力差。据统计,八十年代初期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达43.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3.1个百分点,人均工业总产值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5.7%,“八五”时期企业自有流动资金比重不足10%,在底子薄、奖金短缺的情况下,经济发展速度又连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90—1994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2.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27.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大超出了自身资金承受能力,奖金缺口逐年扩大。1990—1994年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增加388.4亿元,各项贷款增加457.4亿元,增贷大于增存69亿元,至1994年末资金差额达178亿元。与此同时,资金需求有增无减,仅对我省京九铁路沿线“九五”期间生产力布局投资需求预测,该地区需要投资1000亿元左右,按“八五”期间该地区资金来源预测,资金缺口达800亿元。
全省资金短缺又主要反映在工商银行。1994年比1984年,全省工商银行各项存款增加178.6亿元,各项贷款增加223.2亿元,增贷大于增存45.2亿元,至1994年末资金缺口竟达110亿元(系存贷差额加上购买债券、缴存一、二级准备金),占各项贷款余额的34.5%,资金自给率只有77.3%,低于全国工商银行的16个百分点。而借入资金(向总行、央行及同业借款)却以年均7.5%的速度递增,至1994年末借款余额高达110多亿元。由于资金短借长用,无论从总量或结构上看,都存在严重超负荷现象。巨大的资金缺口不但制约着银行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大大增加了银行资金调控的难度,往往出现要么年初保支付有困难;要么上半年归还借款或购买债券任务难以实现;要么技改信贷规模不能如期到位或者超欠总行汇差居高不下等捉襟见肘的状况。
二、强化系统调控——面对现实的选择
资金短缺与综合平衡是系统调控所面临的两难选择。经过不懈的实践与探索,我们通过健全系统调控体系,逐步走出了一条在资金短缺情况下,确保资金综合平衡的新路子。这一系统调控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五种机制,即统一管理,统借统还,统保支付机制;自求平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计划手段与市场手段并用,侧重发挥利率杠杆作用的间接调控机制;盘活资金存量,提高资金总体效益机制;监督考核,信息反馈机制。
(一)建立健全统一管理,统借统还,统保支付机制
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资金越是短缺就越要加强集中管理,统一调度、统保支付。省行作为总行的法人代表行,对全辖资金实行统一管理。①辖内资金的配置权、调度权、调剂权集中在省行,地市行和省行二级营业机构必须服从省行的统一管理和调度。②适应中央银行再贷款管理体制的变化,省行代表全行统一向总行借款,并根据各行资金营运情况,以系统内借款方式调度给各地市行使用,到期由地市行统一归还省行。③按照国有商业银行一级法人体制,建立了全行统保支付制度。省行加收地市行5%的支付准备金,并由省行统一向总行清缴全国联行汇差,并收取地市行60%的联行结算准备金,确保联行汇路的畅通和头寸调度。根据各行不同情况,分类核定了备付金比例,并规定省行有权对各行备付金进行调度和调剂,以确保全辖支付。统一管理、统借统还,统保支付体制的建立,为省行驾驭全省资金营运,灵活自如调控资金创造了条件。
(二)建立健全自求平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由于历年积累,到1994年末我行超负荷额度已达110亿元之巨。
近年来我行着力建立健全了自求平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并从以下三个层次确保这一机制的正常运行。(1)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切实做到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全省不超分配。去年4月中旬全行资金十分紧张,有关领导和部门要求我行投入3—4亿元贷款到企业中去,我行通过认真算帐,认为已超出了资金承受能力,一时没有资金来源发放这么多贷款,按照量入为出,自求平衡的原则,经过如实向有关部门解释并取得共识,在落实1亿元资金来源的前提下,才安排了1亿元贷款,从而减轻了资金压力。(2)信贷规模分配实行与存款、汇差、贷款质量、贷款收息率四挂钩办法。“四挂钩”原则集中体现了信贷资金自求平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的要求,从制度上保证了自我约束机制要求的真正实现。(3)制定逐步消除资金超负荷运行包袱的中长期规划。
(三)建立健全发挥利率杠杆作用的间接调控机制。
(1)对系统内借款划分不同种类,实行差别利率。省行对各地市分行的系统内借款划分为限额内借款和临时借款两大部分,年度性借款期限为一年,利率按2个档次执行,即对存贷款余额比例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部分,执行9.45‰利率;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部分,执行9.6‰的利率,限额内临时借款期限为3—6个月,利率为9.9‰。限额外临时借款根据全省头寸松紧状况,期限和利率随行就市。
(2)对汇差资金存欠实行有奖有罚的政策,通过利率手段遏制汇差上升。省行对地市行上存资金设立定期存款种类,其利率不低于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对欠缴汇差加息50—100%,同时从严控制规模分配。
(3)对内部资金占用实行限额控制,通过发挥浮动利率杠杆作用,压缩内部资金占用。仅1995年四季度压缩内部资金占用2.8亿元。
(四)建立健全盘活资金存量,提高总体资金使用效益机制。
银行的资金运行一块属于自身上下左右的周转,另一块属于外部如主要是对企业贷款的运行周转。在抓好内部循环周转,盘活内部资金存量的同时,立足于加速外部资金的循环周转,努力盘活外部资金存量,无疑是解决资金短缺的又一途径。近年来我行把加大盘活资金存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调控力度,作为解决资金短缺矛盾的重头戏来抓。1994年向省政府提出了“关于盘活资金存量,缓解当前资金紧缺状况的八点建议”,省政府以赣府发[1994]18号文批转各级政府、各部门执行,取得明显成效。全年累计盘活各项沉淀资金19.5亿元,占当年贷款存量的7.1%。1995年再次向省政府提出“关于加强企业资金管理,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八点建议,又得到省政府的批转。新老“八条”的提出和执行,取得了政府、部门、企业对银行盘活资金存量的共识和支持,使盘活资金存量工作成为政府、企业、银行的共同行为。
(五)建立健全监督考核、信息反馈机制。
(1)立章建制,规范系统调控行为。近年来,我行先后制定了《资产负债管理办法》、《信贷资金管理办法》、《对二级机构资金管理办法》、《信贷规模管理办法》、《汇差资金管理办法》及《内部资金考核办法》等一系列资金管理制度,健全的管理制度,使系统调控有章可循,同时也在制度上约束和规范基层行处的资金营运行为。(2)建立灵敏的监测预警系统。省行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每日编制头寸日报和汇差存欠情况日报;通过联行核算站,每旬编制基层行处压报情况报告单;每月编制全省及分行机关资金营运情况分析表、全辖汇差变动表等资金营运分析表,通过这些报表,可以及时灵敏地监测全省资金营运情况,对资金营运起到预警预报作用。(3)建立上下级行之间信息反馈系统。地市分行每季向省行编报资金营运计划,省行综合平衡后下达各地参考执行。地市分行资金上缴下拨,必须提前一天向省行报告,遇有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及时向省行报告。(4)建立资金营运情况分析制度,每月由主管副行长、每季由行长主持召开资金营运分析会议,针对资金营运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对策。
三、观念、机制、手段、配合,多管齐下——探索中的几点体会
经过实践和探索,我们体会到在资金短缺条件下,要实现既支持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又确保资金的综合平衡,必须更新观念,健全调控机制,完善调控手段,寻求政府行为、银行行为和企业行为的最佳组合,多管齐下,共同抓好资金工作。
1、全行上下必须牢固树立资金观念、综合平衡观念和效益观念。解决资金短缺矛盾必须从转变观念入手。近年来我行经营管理中反映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全行上下牢固地树立了资金观念、综合平衡观念和效益观念。现实告诉我们,银行没有资金就无法经营;银行不能实现资金的综合平衡就无法发展;银行不注重资金效益就无法生存。观念的转变使过去重规模轻资金,重增量轻存量、重数量轻质量、重投入轻效益的状况得到根本改观,组织和平衡资金已不仅仅是资金计划部门的事情,而成为全行上下的共同行为,为平衡资金缺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以改革促发展,不断完善调控机制。资金短缺有其深层次的经济金融原因,缓和资金矛盾,只有以改革统揽全局,以改革原有的管理机制为动力,在改革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新的管理机制。如新余市分行实行规模和资金集中管理,统一调度改革试点后,将所辖分支机构原来在人行开立的六个帐户合并为一个,压缩在人行存款2000万元,库存现金下降36.7%,资金使用效益大为提高。
3、健全系统调控手段,实行间接的、弹性的调控。系统调控机制的建立和运行,必须有利于总量控制和平衡,达到调控自如,合理配置,效益最大的目标。在不断的摸索中我们逐步认识到,运用市场机制,主要利于市场手段,并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对资金营运进行间接的、弹性的调控,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平衡资金矛盾的措施最为有效。
4、必须寻求政府行为、银行行为和企业行为的最佳组合,为搞好资金管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经济决定金融,银行资金短缺归根到底是社会资金短缺的集中反映,弥补资金缺口的途径也必须依靠政府、银行和企业的相互配合,共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