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省工省力的梨树栽培树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梨树论文,省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对于果品生产而言,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探索省力化栽培势在必行。 我国梨树栽培的树形主要有疏散分层形、“Y”字形、纺锤形等,其中,疏散分层形由主干和6~8个主枝构成,分为3层,其树冠高大,虽然果实产量高,但田间管理不便,通风透光差,病虫害发生严重,果实品质良莠不齐。为改善梨树光照条件,我国许多梨产区将疏散分层形改良成5~7个主枝的小冠分层形,虽然果实品质有了提高,但该树形层间距小,树冠极易郁闭,问题难以解决。 梨树倒“个”树形,树高2.4~2.5米,主干高0.6~0.7米,仅保留第一层主枝2个和中心干1个,因此,称之为倒“个”树形。其“上小下大”,上部枝条对下部的影响小,通风透光条件好,结构简单,便于培养,容易被果农掌握,田间管理方便,是一种新型优质、省力化栽培的梨树树形。据研究,该树形果实品质进一步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0.2~0.3个百分点,仅幼树整形当年亩用工减少2~3个,成形时间提早1年,每亩梨园节约成本约210元,是适宜丰水翠冠、黄花等砂梨品种采用的树形。这是我国梨树树形的一项重要技术创新。 该树形栽植密度为株行距2米×4米,亩栽植83株。虽然单株产量减少,但总体产量增加。 第一年整形 苗木定植后选饱满芽定干,定干高度70~80厘米。生长季节在基部两个方向选出2个主枝,采用木棍撑枝或用麻绳进行拉枝,使枝条与中心干的角度呈60°~70°,两主枝左右伸向行间。定植当年冬季在中心干轻截,剪口下第二个芽伸向株间。冬剪时,在主枝上选壮芽进行短截,对干主枝延长枝的竞争枝要疏除或拉平。 第二年整形 生长季节对主枝进行诱引,保持主枝与中心干呈60°~70°。冬剪时对中心干延长枝进行“弱枝弱芽带头”修剪,对中心干旺枝从基部去除,其余枝条一律缓放,成花后让其结果,并改造成中型、小型结果枝组。冬剪后立支柱,绑缚中心干保护。绑缚中心干保护的方法:在中心干旁边树立直径3~5厘米,长2.7~2.8米的竹竿或横截面5厘米×5厘米至6厘米×6厘米、长2.9~3米的水泥柱,用麻绳固定,每年松绑两次,防止缢伤。 第三年整形 夏季采用牙签开角技术,在梨树谢花后25~30天把牙签分别放置于枝条分枝处上方4~5厘米处,将嫩梢角度撑开。主枝和中心干上的枝条尽可能利用其结果,冬剪时中心干延长枝采用“弱枝弱芽”带头、主枝延长枝采用“壮枝壮芽”带头短截。距主枝分枝点50~60厘米开始采用“连截—缓放结合法”(在距主枝分枝点间隔50~60厘米,选健壮枝条连续短截,增加分枝,连续2~3次,然后缓放成花),培养大、中型结果枝组,枝组延长枝伸向株间,其余枝条一般采用缓放处理,让其成花。 主枝延长枝与中心干之间的角度以40°~50°为宜,角度偏小时,冬剪时选健壮的背后枝换头,开张角度为40°~50°;角度偏大时,冬剪时采用背上枝换头,抬高角度为40°~50°。至第三年冬季,所述的梨树倒“个”树形整形完成。 盛果期修剪 梨树倒“个”树形在盛果期的结果空间采用“三枝配套”、“截—放—缩结合”修剪法,即分预备枝、发育枝和结果枝区别修剪,预备枝短截促发新枝,发育枝缓放促其成花,成花后的结果枝冬季修剪时回缩降低结果部位。 联系电话:0371-69333565标签:梨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