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土地测绘技术中测绘精度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孙连栋

GPS土地测绘技术中测绘精度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孙连栋

绥化市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

摘要:GPS是当前测绘系统之中一种发展得相对比较成熟的测绘技术。当前的GPS技术可以被应用到多个技术领域之中,但是其在测绘行业之中的应用效果是最为突出的。在测绘精度要求提升之后,技术人员依照现有的测绘需要对GPS技术加以改进,控制影响GPS技术的应用效果的因素。本文根据对土地测绘工作的当前发展情况以及对于GPS技术的使用经验,对影响测绘精度的几种因素进行列举,并给出控制建议。

关键词:GPS技术;土地测绘;精度;影响因素

无论是在地籍确认的工作之中,还是在工程规划阶段,总是可以看到测绘人员工作的身影,最为重要的勘查性工作,测绘人员需要借助先进的测绘设备以及精度较高的测绘技术以极高的测绘效率完成测绘工作。GPS技术是一种较为通用的测绘技术,其在地籍控制工作之中会被频繁应用,虽然测绘人员不需要在将大量的工作时间消耗在选择点位工作上,但是一些影响因素还会从多个角度影响到GPS技术的使用效果,最为严重的影响是降低其精度,本文着重分析这些不良影响因素。

1 影响精度的主要因素

1.1 信息传播影响因素

在应用GPS技术的时候,测绘人员需要使用信息传播系统,借助该系统完成测绘信息传播的目的。然而这种信息传播技术的时候,会出现以下几方面技术影响因素:

电磁波效应会受到电离层的影响,出现连续不断的折射现象,在这种折射显现的影响之下,电子总数与电磁波的运动频率均会受到影响,这种干扰给测绘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对流层之中,一些自然性的影响因素会直接影响到GPS信号传播的速度,原有的信号传播速度会减慢,这些自然性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湿度以及气压等,测绘误差也就随之产生。这种误差直接出现在GPS测绘系统的接收机上,接受的折射型信号以及发射型信号均会受到多种干扰。

1.2 信号接收机影响因素

测绘系统内设接收信号的装置也会给测绘工作带来一些影响艺术,GPS技术最主要的功能也是其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定位功能,但是接收装置存在的技术性影响因素会直接对点位结果产生印象。在实际的测量环节之中,GPS系统应用的观测值一般是实际测量出的数值,但是在第一周到第五周之间出现的周跳情况却比较容易被忽视,坐标位置改变,精度随之降低。测绘观测站的正中心位置与应用的天线的相位中心部位存在偏差,且这种偏差比较大,定位系统在诸多影响因素的干扰之下,难以保持原有的定位精度。

1.3 卫星影响因素

GPS卫星定位方面存在的误差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星历误差。星历指的是能够在某一个具体的时刻卫星轨道的参数,假如某一刻卫星星历出现了一定的误差,那么对于实际位置在进行计算的时候因为星历的误差,在具体位置上因为计算结果就会有偏差。其次,是卫星钟差造成的误差。卫星钟差指的是GPS卫星上装备的原子钟钟面与GPS标准时间的误差。最后,因为卫星信号发射天线相位中心偏差而造成的误差。卫星信号发射天线相位中心偏差通常是说GPS卫星上的信号发射天线的标称相位中心和真实相位中心不相符造成的误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提升GPS精度的方法

针对几种会影响到GPS测绘系统的工作精度的因素,现找出以下方法,可以帮助系统消除精度影响因素,实现高质量测绘的工作需求。

2.1 改变原有的测绘方式

在工程作业的过程中进行观测时,需要根据要求仔细控制对中位置,能够在进行观测之前与之后,都能够严格认真测量仪器高度。如果在某一特定条件下发生了误差,就必须适时构建观测墩,这样最大程度的减少误差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要给予观测充足的时间,并需要从严执行土地测绘的相关要求,认真具体的安排测绘次数与时间点,能够真正确保最终获得的数据真实可靠。

如果想有效提升GPS土地测量进度,在提高测绘硬件的基础上我们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土地测绘的需求来不断改良测量方式,减少相应的误差提高精度。在GPS网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控制GPS基线长度的相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GPS测量的土地精度均匀分布。需要选择一个封闭式的GPS网型结构来组成一个比较大的闭合环。假如条件允许的话可以采用更高级的形式来改善方式,可以使用三角网型的结构,能够极大的提升整网与点位精度分布的均匀水平。

2.2 更换测绘装置

一定要使用规格高、技术含量高的GPS接收机,能够在定位土地坐标的时候做到准确定位。假如测绘土地的基线边长大于十千米,那么就必须使用双频模式的接收机,能够防止坐标精确度受电离层延迟的影响,而且能够快速获得动态测量或者是静态测量,能够提高一定的工作效率。假如基线的边长不大于十千米的情况下,那么就能够选择单频模式的接收机,因为其不需要微处理器具备特别强的性能,而且其在工作的过程中不会有太大的功耗,也不会发生巨大的故障,因此其适应性比较强在土地测绘中特别受欢迎。此外需要注意的是GPS土地测绘工作的时候,必须提前进行检验和维护,查看接收机的性能与特征,观察其是否发生故障,将接收机最易发生的各种障碍与每一种误差进行逐一排除,例如钟误差、天线相位中心偏差等等。而且要将GPS测量仪实施细致科学的检验,进而能够提升接收机的准确率,将土地测绘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度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为提高动态测量的精度,可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在一个区域内设置多个固定的基准站点,将这些基准站点的转换系数及坐标进行统一。这样可保证在对一个待测点进行观测时,可选用不同的基站点对其实施测量,取不同基站点的测量均值。条件允许时,还可在多个基准站点上同时架设基准站,而流动站则通过改变基准站的发射频道,几个对基准站完成测量。

需要充分研究工程的详细情况,依照制定的规格和标准,编制GPS土地测量的工程方案,并根据工程的实际方案实施正确科学的测量,而且要把所有的测量流程实施严格正规的记录。详细制定各个测量工程每一个岗位的职责与义务,让工作人员彻底详细了解GPS测量程序,要安排专业的职工实施跟踪与检查,以此来不断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高GPS土地测绘技术的测绘精度。

3 结束语

本文简单地研究了GPS技术在测绘工作之中的应用效果,首先分析了削弱测绘精度的影响因素,从针对这些精度影响因素提出了可行的控制GPS测绘技术的方法。测绘人员不但要明确自己的测绘工作的主要内容,同时还需要尽到一定的工作职责。从多个测绘环节来优化GPS应用方法。在对GPS技术影响下的测绘程序有所了解之后,再完成测绘计划的制定工作,做好测绘区域的跟踪性调查活动,在完成相关单位给出的测绘任务的同时,也在GPS的应用实践活动之中累积经验,切实将测绘水平提升,使该种测绘技术具有更高的精度。

参考文献:

[1]胡丽军. (2017). 试论GPS对土地测绘计算机成图测绘精度的影响因素. 农家科技旬刊(6).

[2]张大忠. (2017). 关于工程测量中GPS技术的应用及精度的分析. 科研(2), 00030-00030.

[3]夏磊, & 夏斌斌. (2017). 工程测量中GPS控制测量平面与高程精度解析. 华东科技:学术版(5), 16-16.

[4]冯志成. (2017). 工程测量中应用GPS控制测量平面及高程精度. 工程建设与设计(1), 111-113.

论文作者:孙连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7

标签:;  ;  ;  ;  ;  ;  ;  ;  

GPS土地测绘技术中测绘精度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孙连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