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鹏[1]2002年在《原型批评和原型类别论析》文中指出神话批评与原型批评,进而言之,心理原型与文学原型等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我们在对这一流派研究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国内学术界对这些概念认识上的模糊和内涵使用上的混乱,常常使读者阅读这类着作时,如坠云雾之中。所以,认真分析和科学把握这些概念的内涵,以期正确地使用它们,是当前批评界要做的主要任务。本文正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选择这一课题进行研究的。本论文的重要内容如下: 一、神话批评和原型批评的关系。很多学者认为两者异名同实,笔者经过辨析,提出了不同意见。本篇论文的第一章集中论述了神话批评和原型批评各自的研究重心所在,并依照美国学者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对文学批评理论的总结成果,区分了二者。笔者认为神话批评主要是一种对文学的外在性研究,原型批评则是一种对于文学内部的本体论研究,内外视角的不同是它们的根本区别所在。 二、对于原型概念的理解。原型概念在荣格和弗莱的着作中均占据重要位置,但它们的意义并不一致。荣格和弗莱十分强调他们分别从事的心理学和文学研究的学科独立性,因此原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他们那里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也就是说他们对于原型概念的使用是在不同层面上、不同领域中展开的。但是,后来的许多学者在使用原型概念时对这两层含义并未首先做出区分,这造成了对作为文学批评方法的原型批评理论理解上的混乱。本文第二章建议明确提出“心理原型”和“文学原型”之分,并分别就原型在心理学领域和文学领域中的具体所指做山了论述。 笔者出于兴趣涉足原型批评领域,但在阅读中遇上了许多难题。本篇论文针对原型批评理论中的一些重要问题陈述了笔者十分简略的个人看法,希望能在众多老师的帮助下进一步开展研究。
易俪俪[2]2016年在《论莫迪亚诺“德占叁部曲”中的小说创作原型》文中提出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作为当代法国文坛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201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从1968年就出版了处女作《星形广场》,与随之出版的《夜巡》(1969)和《魔圈》(1972)共同反映了生活在二战时期德军占领的巴黎中的普通人生活,因而被合称为“德占叁部曲”,成为莫迪亚诺的代表作,同时也为其后续所有作品都奠定了压抑、沉闷的背景基调。直到八十年代中国学界才对莫迪亚诺开始研究,2014年获得诺奖之后,国内掀起了对于莫迪亚诺研究的小高潮。纵观莫迪亚诺的研究现状,仍然局限在一个较小范围之内,且主要集中在作品的“寻找”主题、“海滩人”形象、二战背景等方面对文本进行解读。鉴于此,文章根据弗莱的神话——批评理论,首次尝试用神话——原型批评来解读莫迪亚诺的“德占叁部曲”,力图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通过对“叁部曲”空间原型、人物原型、叙事原型叁个方面的原型解读,把握莫迪亚诺创作的基本规律,揭示其后现代主义创作的特征。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莫迪亚诺的分阶段创作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从文学原型论、文学循环论和文学整体论叁个方面简要介绍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第叁章分析莫迪亚诺小说中的空间原型——“巴黎原型”,探讨“巴黎原型”的内涵及其在后续作品中的置换;第叁章对莫迪亚诺最具有代表的“海滩人”形象作原型探究,提出“海滩人”形象是“替罪羊”、“阿都尼斯”和“寻根者”叁个原型的复合原型;第四章从叙事结构入手,分析莫迪亚诺的叙事风格与其在《批评的解剖》中划分的“讽刺的第六个相位”的吻合情况,并勾勒出莫迪亚诺叙事的空间之轴与时间之轴共同搭建出的“十字”原型。透视“德占叁部曲”中的空间原型、人物原型和叙事原型,本文认为莫迪亚诺的小说创作保持其风格一贯性的主要原因在于这叁个原型在不同作品中的置换,结合不同时期作家不同的生命思考,蕴含着不同的意蕴。同时,通过对“巴黎原型”、“海滩人”原型以及叙事原型内涵的考察,呈现出作者在现实主义的写作之中对现代文明“无根”、“漂泊”的后现代主义思考。
李巍[3]2014年在《权力原型及其文学表现从神话图腾到中国文学中的贪官与清官叙事》文中研究指明原型理论有叁个主要发展阶段:以弗雷泽为代表的文化人类学、以荣格为代表的分析心理学和以弗莱为代表的文学批评。原型具有叁种主要含义,仪式、集体无意识以及文学意象。原型既有内在心理内容也有外在仪式表现,两者综合于文学意象之中。原型可分为原型和原型意象,前者类似于集体无意识,后者相当于具体的文学意象。权力是人类生活中的普遍现象,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权力的原型特征。权力原型有四大特征:强制性、普遍性、神性以及双重特性。双重特性指权力者享受权力带来的好处也承受被更新的危险。双重特性导致“轴心时代”后各文化中的原型意象一分为二。如神被分裂为神和魔。分裂是权力者规避被更新(死亡)风险的需要,是人类理智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文化不同,权力原型在原型意象层面有较大差别。主要原型意象有国王、英雄、神与魔、神职人员、骑士与龙、贪官与清官以及金钱与法律等。每种意象的形成都有一定的文化背景。权力原型在中国文学中主要原型意象是官僚,官僚发展到宋朝变成清官与贪官。贪官与清官看似水火不容,其实是权力原型的两个不同侧面。贪官是对权力自由使用的表达和召唤,对应原始人类的图腾,清官是对权力神性失效的规避,对应原始人类的禁忌。清官处死贪官的仪式正是权力原型双重特性的体现。贪官与清官意象在中国文学中经久不衰,对包拯和海瑞的演义是最明显的例子。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权力原型的主要载体依然是贪官清官,从反腐小说的繁盛中可窥一斑。反腐小说依然没有跳出简单的贪官与清官模式,演义的仍是清官处死贪官的古老仪式。不过越来越多的作品不再描摹脸谱化的清官贪官,清官贪官个性趋于复杂。且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清官贪官身上渗透进西方的金钱与法律因素。
李正伟[4]2003年在《形式视域中的原型批评》文中提出原型批评是流行于20世纪50-60年代的西方一个十分重要的批评流派。从形式视域中考察原型批评,既能看到它与西方形式美学传统之间密切的联系,又能了解它在哪几方面促进和发展了20世纪西方形式理性的思维方式。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分别加以讨论: 一、引论。对原型批评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批评实践者多,而理论阐释者少。而从形式的角度来理解原型批评的更是少之又少。而从形式视域来考察原型批评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形式与原型。荣格的原型理论与柏拉图哲学中的形式之间存在着相互呼应的关系。在柏拉图哲学中的形式与荣格心理学中的原型之间,原型是以一种纯粹的形式,一种无内容的形式的面目出现的。荣格学派代表人物继承了荣格在艺术批评方面运用的方法,对西方文学中的一些经典之作进行阐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叁、艺术形式与文学原型。弗莱的文学原型是指“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既是一种艺术形式,又是一种叙述结构。文学原型是使文学自身成为一个系统的科学井然的秩序的一个核心。同时又是各民族、各地域文学进行交流的媒介。文学原型既可以是一种微观的属于意象层面的艺术形式,又可以是宏观的属于文学叙述模式的艺术结构。弗莱理解的艺术形式是建立在文学具体的形式基础之上同时又超越了这种基础,从而发展成为一种理性力量。 四、形式理性与原型批评。形式理性是以艺术形式作为逻辑起点来重新认识和构建人类理想世界的一种理性力量。形式理性在两方面与原型批评具有契合之处。一是形式理性突出艺术的形式作用;二是形式理性具有建构和超越的性质。 五、余论:原型批评在中国的发展。原型批评引进中国之后,促进了中国学者对于文学人类学的探讨。这种以宏观视野为背景的批评方法对于中国文学的传统研究产生了冲击,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何在宏观背景与文学的审美特性之间保持平衡成为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郭琳[5]2011年在《隐喻与文学批评理论》文中认为自古希腊以来,隐喻概念在西方理论的历史已有两千余年。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隐喻一直被看作是一个修辞学和诗学意义上的概念,其内涵与外延直至20世纪才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语言学转向和认知科学的兴起对隐喻概念产生了极大影响,使之从最初的修辞学和诗学领域,跨越了语言学、哲学、认知科学,甚至于在自然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逐渐演变成一个无所不在乃至于无所不包的理论概念。自20世纪70年代起盛于西方的隐喻研究热潮迄今未退,在其传入中国之后也对新时期的理论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隐喻概念变得日益复杂的同时,对其所进行的研究也应当有更为丰富的理论视域,本文正是由此将隐喻概念作为研究对象。本文从批评理论的角度出发,以“隐喻”为研究对象,将其在西方理论史上的变迁与其在中国新时期理论研究中的发展相结合,从对比和观照中描述这一概念在当代中西文学批评理论中的面貌,并从“隐喻”之内涵与外延的变化中把握其发展逻辑,探寻其当代价值。论文包括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进行背景性研究;第二部分为前叁章,主要是对西方当代隐喻理论的梳理和分析,分别探讨隐喻研究的叁个重要层面:修辞、文本与思维;第叁部分为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探讨隐喻在新时期中国文学批评理论中的传播、发展、变异和启示等问题。绪论部分包含叁个方面。首先是界说研究对象,从对隐喻概念的词源追溯伊始,探讨其在西方历史上的发展与范畴迁延。其次是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梳理,在概述国外研究现状之后分析了当代隐喻研究与传统隐喻理论的分野;在对国内研究现状的分析中划分了新时期隐喻研究的滥觞期与热潮期,归纳了不同阶段的学术发展趋势。绪论最后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研究意义。第一章研究隐喻与修辞的关系。本章从古典修辞学的隐喻概念出发,探讨自古希腊到20世纪以来修辞学意义上的隐喻研究。这一章主要以修辞隐喻研究自古典时期到当代的理论范畴迁移作为主要的理论逻辑层次,即从辞格到话语的变迁。修辞隐喻研究作为西方传统隐喻理论的开端,也一直是其中心领域,然而古典修辞学由于一直没有跳脱出亚里士多德的研究框架而是固守修辞格的复杂规划和厘定,自19世纪以来逐渐衰落。在20世纪上半叶,“语言学转向”给文学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新的理论视野,此后的批评理论大多从语言的角度来阐释文学现象,不仅仅是在方法论意义上,而是进一步从认识论意义对此后的文学研究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新修辞学重构了修辞意义上的隐喻概念及其研究的理论基点,将其范畴从辞格扩展到了话语层面。第二章为隐喻与文本研究。本章的理论出发点从语言转向了文学文本,其线索是隐喻与文学文本的意义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一章主要论及新批评的隐喻概念、从俄国形式主义到结构主义的隐喻研究以及利科的隐喻阐释学构想。对批评理论而言,文学文本是最为基础的研究对象之一,文本意义上的隐喻概念则包含了语义、结构与阐释这叁个理论层面。燕卜荪将隐喻作为含混的第一种也是最为基础的类型,维姆萨特和韦勒克对象征与隐喻的区分等等,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彰显了隐喻在新批评的语义研究中的重要性;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概念、雅各布森对语言诗性功能的探讨及一众结构主义理论家的相关研究,虽然观点各异,但都十分关注文学文本的结构,并将文本的意义生成与文本的结构乃至于总体意义上的文学的结构关联起来;利科的隐喻阐释学构想,则进一步将对文本意义的阐释问题导向了隐喻。第叁章探讨隐喻与思维的关系。首先纳入的是从人类学到原型批评理论中的相关理论,自维柯伊始的人类学、文化学意义上的隐喻理论,直至列维—斯特劳斯和卡西尔对原始思维和神话思维的界说,以及弗莱的神话—原型理论,都是将隐喻放在人类思维基始之高度来加以研究。接下来论及解构主义的隐喻研究。德里达通过隐喻开启了哲学的双重解构,即以隐喻消解形而上学,并以之来解构哲学与文学之间的二元对立。德·曼则对于文学批评意义上的“隐喻”概念予以重新发掘与描述,并试图探索当代文论在解构之后的重构可能性与途径。本章最后探讨的是当代认知哲学对隐喻思维的再发现,认知哲学不仅引发了20世纪后半叶的隐喻研究热潮,带动了隐喻研究的认识论转向,更重要的是意在构建本体论意义上的隐喻学,由此也带来了隐喻概念范畴的泛化等问题。在隐喻热潮渐退的当下,其理论价值与缺失都需要进一步总结和反思。第四章探讨隐喻概念在中国新时期的传播、应用及其变异等问题。首先探讨西方隐喻理论在中国新时期的传播概况,并从认识论、本体论以及诗学等不同层面来观照隐喻研究在新时期的发展。接下来分析隐喻研究在新时期的叁个变异表现,即新时期隐喻研究作为西方隐喻研究认知转向的时差性镜像,隐喻研究在新时期不同学科领域中的扩张与隐匿,以及隐喻的理论化与理论的隐喻化等等,并结合时代语境、研究视域、理论形态等因素来探索变异的深层原因。第五章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探讨西方隐喻研究给中国文论建设带来的理论启示。分别结合具体的研究实绩探讨了隐喻的中西比较研究以及隐喻研究对中国新时期文论建构的启示,并结合隐喻研究的多重维度、认知诗学的现状与前景来探讨隐喻理论与文学批评理论的互涉与共生,由此展示出文学隐喻研究在新世纪的理论生长点。在结语部分,以“回到文学、创造隐喻”来作结。概言之,作为一个与人类思维密切相关的概念,隐喻以其独特的方式映射着人类的历史与现实。无论是从文学艺术上的隐喻创造,还是话语修辞中对隐喻的运用,抑或当代理论研究中对隐喻概念的普遍关注,都是基于人类对自身精神层面的不懈探索,也正说明了人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努力能够对自身以及客观世界有更多的了解。从这个角度来说,隐喻是一个基于交流意义上的概念,其在当代的认知转向也正根源于此。与此同时,也应当看到,对现存隐喻的研究只能够勾绘出隐喻失去生命力之后的面貌,对隐喻的研究并不能够替代由隐喻创造或延伸出新的意义,而创造性才是隐喻之根本。也正是因此,文学意义上的隐喻研究也许只能通向一个自我反证式的结论,先画出条框来研究隐喻,然后抛开这些桎梏创造出更多的隐喻。
哈建军[6]2013年在《新世纪纪实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纪实小说是指用纪实的手法,以真人真事为题材,对现实生活中人的生活经历、所见所闻、真实性情进行客观再现,对社会面貌、社会文化进行具象地呈现,从而塑造文学形象和表达主体感知的小说。纪实小说与虚构小说、非虚构小说、报告文学以及其他纪实作品有一定的区别,有些被标、列为报告文学和散文的作品,也属于本文所甄别研究的纪实小说。纪实小说在新世纪大量出现,一是受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求实”、“求真”思想和“实学”传统的影响,主张人的劳动、行为和产品、成果具有实际功用,能积极地为人的存在与发展服务,这种思维被转化进文学,强化了当下文学纪实的必要性和功能特征。二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外流行非虚构小说,国外的媒体和评论界对非虚构小说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很多非虚构小说获得了国家级奖项,在读者中引起了很大反响。这两个方面构成了纪实小说在新世纪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虚构和纪实是中国文学的两种创作方式,中国古代就有用纪实手法创作的史传文学和思想语录。在现代文学中,传记文学、报告文学、口述实录、游记以及大部分叙事散文均被划为纪实文学。进入新世纪之后,纪实小说的大量出现带来了纪实文学的审美转型,“纪实”由“报告”、“告知”走向了记录、呈现,赋予读者的审美意蕴也转向了反思与解构。这一审美指向建构在纪实小说的真实性基础上,纪实成了纪实小说的本质要素。作家在创作纪实小说时,势必要恪守作品的真实和作者的真实。作品的真实主要指题材内容与生活现实的高度一致,作品中的故事情节能与现实事件对应,作品中的“原型结构”与“生活原型”相符,作品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符合生活事实。作者的真实指:作为表现生活感知的主体,通过回忆亲历事迹,或者通过采访调查和查阅文献,将生活事件转化为小说故事时,既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又适时、适度地表达出作家的主观情感和理性思辨;作者的真实情思和读者从作品中看到、感到的作者情思是一致的,作者的真实也是纪实小说艺术真实的一部分。作品的真实和作者情思的真实有时是通过作品文本中的“超文本”等“自明系统”来表现的,有时是通过“互文”文本来“照应”的。由此可见,纪实小说的艺术特征为:“客观性”、“真实性”、“进步性”、“关联性”、“综合性”、“非虚构性”、“具体性”、“自明性”。新世纪纪实小说通过不同的视角反思解构了中国文化和社会现实,作家在反映生活真实、保持作品的“纪实”性质时,在保证作品的故事性、趣味性、可读性、科学性时,尝试着选择了各种方法。论文以创作了系列纪实小说的杨显惠和李娟等为个案,论析了新世纪作家反映现实生活的切入点和作家反思社会文化的不同角度。总体上来说,新世纪作家用“纪实”方法反思和解构社会文化,与评论界对新世纪纪实小说的回应和评论一样,尚处于一个摭探阶段。由于目前尚缺系统而成熟的纪实小说创作理论和批评理论,评论者评论纪实小说的姿态和作家创作纪实小说的姿态较为相似,大都与中国的史传文学和纪实文学、国外的非虚构小说进行了比附。评论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评论,有些评论观点需要拓展、延伸和综合。结合国内评论者对纪实小说的评价和分析,论文总结了纪实小说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可概括为:传递信息、促进思辨、证史补史、反驳虚假、探索新旨、延伸学理等。论文的最后,展望了纪实小说的发展趋势,阐释了纪实小说渐趋完善的未来远景。
国坤[7]2016年在《历史叙事的诗性之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登·怀特(Hayden White,1928—)是当代美国着名的历史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被视为新历史主义批评的理论旗手。他主导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历史领域的语言叙事学转向,其代表作《元史学》也使西方史学的关注焦点转向了历史叙事领域。海登·怀特运用文学理论术语,将历史叙事引向文学,进而消解了文学和历史在叙事话语上的分界。因此,海登·怀特的历史叙事思想主张的是一种诗性的历史叙述,是一种探讨历史书写的语言形式的叙事主义历史诗学。本文除绪论外,主体分为四章:第一章旨在探究海登·怀特历史叙事思想的形成背景和思想渊源。该部分从历史学科的危机处境、对客观主义历史叙事论和实证主义历史观的批判和历史领域的语言叙事学转向叁个方面探究了怀特历史叙事思想的提出背景;此外,海登·怀特理论的思想来源极具广泛性和批判性,他借鉴吸收了“诗性逻辑”、表现主义美学、原型批评和语言诗学理论,进而增加了思想的深度和广度。第二章以海登·怀特历史叙事思想的诗学本色为切入点,力图从其历史叙事思想的两个关键部分:文本叙事的阐释模式和话语转义理论两个方面深度剖析历史叙事的诗性之维。怀特将历史文本的解释模式分为叁种诗性结构:情节化模式、形式论证模式和意识形态蕴涵模式,叁种模式按照特定的方式进行组合,使历史文本显现出独特的风格。而话语的转义则是历史文本的深层意识结构,也是历史话语的诗性运作机制,没有这种机制,话语就不能正常运转。最后分析了历史阐释模式与话语转义之间的投射关系。第叁章探讨了海登·怀特历史叙事思想的方法论探索。该部分以海登·怀特历史叙事思想的相关理论为立足点,将其思想理论在方法论意义上的探索归纳为四个方面,即文史之“墙”的拆除、多元并存的跨界研究、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的弥合、文本性和文本间性的互动性建构,这些探索在一定意义上有利于促进文学研究的综合互补式发展。第四章,海登·怀特历史叙事思想的文学价值指向。海登·怀特将历史叙事引向文学,展示了与以往的史学研究所不同的品格和追求,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指向。怀特运用形式主义方法建构起结构主义的理论框架,并以文学理论的特定模式和概念为基础,对历史叙事模式进行了文学性的结构分析。此外在怀特看来,历史学家在历史书写中所采用的“诗意逻辑”式的叙述行为也确定了历史作品普遍具有的诗性特征。因此,怀特不仅将历史叙事看作是话语虚构和想象的过程,而且把这种虚构和想象归结为对文学的一种模仿,并且最终都统一于“叙事”之中。余论:针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质疑,海登·怀特认为任何历史再现都应该以历史事件的真实性为基础,都应该基于是非善恶而形成的道德价值底线,只有这样才能更为真实地再现历史。
郑祥琥[8]2018年在《古代文学研究中西方文艺理论使用状况评析》文中研究说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十多种西方文艺理论先后涌入中国,经过近叁十年在中国文学场域的实践,这些理论的使用状况各不相同。论文考察了众多西方理论的使用、存留状况,认为大部分理论都已经在当前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实践中被淘汰了。或者即使没有完全被淘汰,也已经非常边缘了。但是有叙事学、接受美学、主题学这叁种理论,已经充分扎根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实际,成为当代古典文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对深化古典文学研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预计,未来中国本土文学理论的诞生与成熟,必然是以叙事学、接受美学、主题学这叁大领域的海量研究成果为基础。换句话说,从这叁大领域,有望诞生中国本土的、成熟的、具有强大解释力的文学理论。这应该是文学理论学科未来的重要看点。
林峰[9]2012年在《《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原型分析》文中提出20世纪美国"爵士乐时代的代言人"菲茨杰拉德在其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在文本结构、象征等方面对应了《圣经》中的原型。在时间安排上对应了弗莱的原型季节模式,本文拟从原型批评理论的视角对其进行解读。
张丹[10]2011年在《论荣格原型批评理论》文中认为荣格的原型理论在"艺术的工具"和"更高意义上的‘人’"这两个论点之间,形成了一种境界。以历史的眼光研究文学和作品,从而解读社会、历史和人生,这即是原型批评的精髓。
参考文献:
[1]. 原型批评和原型类别论析[D]. 张大鹏. 东北师范大学. 2002
[2]. 论莫迪亚诺“德占叁部曲”中的小说创作原型[D]. 易俪俪. 重庆师范大学. 2016
[3]. 权力原型及其文学表现从神话图腾到中国文学中的贪官与清官叙事[D]. 李巍.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4
[4]. 形式视域中的原型批评[D]. 李正伟. 山东师范大学. 2003
[5]. 隐喻与文学批评理论[D]. 郭琳. 华中师范大学. 2011
[6]. 新世纪纪实小说研究[D]. 哈建军. 兰州大学. 2013
[7]. 历史叙事的诗性之维[D]. 国坤. 河北师范大学. 2016
[8]. 古代文学研究中西方文艺理论使用状况评析[J]. 郑祥琥. 社会科学论坛. 2018
[9].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原型分析[J]. 林峰. 文学界(理论版). 2012
[10]. 论荣格原型批评理论[J]. 张丹. 今日科苑. 2011
标签:文艺理论论文; 文学论文; 原型批评论文; 文学历史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艺术论文; 了不起的盖茨比论文; 文本分析论文; 原型模式论文; 当代历史论文; 叙事手法论文; 神话论文; 隐喻论文; 荣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