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研究探讨学位刮痧治疗中暑的临床效果与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2014 年2 月-2015 年2 月收治的中暑患者35 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刮痧方法进行治疗,并在治疗的过程中予以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治疗结果与护理结果表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3%。结论:针对中暑患者,给予刮痧治疗具有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得特点。
【关键词】穴位;刮痧;中暑【中图分类号】R245.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4-035-01
中暑,又称发痧,指的是人体在高温或者烈日暴晒中体温调节中枢出现障碍,表现出高热、无汗与意识障碍、惊厥等特征的急性疾病。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的轻、重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与重度中暑等几种情况。该病起病急,症状比较严重,抢救不及时就有可能导致死亡。据统计,临床死亡率已经超过了30%。本文将我院2014 年2 月-2015 年2 月收治的中暑患者35 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学位刮痧治疗中暑的临床效果与临床护理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4 年2 月-2015 年2 月收治的中暑患者35 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1 例,女14 例,患者年龄为16-50 岁,平均年龄为(32.6±4.6)岁。患者病程为3-8d,平均病程为(4.3±1.6)d。心电图显示表示患者出现不同程度ST-T 改变的有17 例,肾功能出现轻度损害的有7 例,中度损害的有8 例。
本次研究活动,均在所有患者知情且同意的情况下,实施。
1.2 方法刮痧需要选择边缘光滑的水牛角刮痧板或者瓷匙。在药杯内乘放刮痧油或者是植物油或者清水,准备纱布、面前。取穴:风府、哑门、足太阳膀胱经、大椎、合谷、内关。刮痧的时候首先从刮风府、哑门,随后使用三棱针放痧大椎穴,再刮背部膀胱经,最后刮前臂内关、合谷穴。在刮痧的时候将油抹在相应的部位,刮痧板与皮肤保持者垂直角度,垂直下压,实行单方向刮痧。通常情况下,每个部位刮痧需要在10-20 次,每次刮痧的长度为6-16cm,直至见到深红色或者是紫红色的痧斑或者痧条为标准,刮痧需要每隔3d 左右实行一次。在患者接受刮痧治疗的过程中,还应当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其护理措施实施步骤如下:(1)心理护理在刮痧之前,护理人员应当向患者做好充分的解释工作,将刮痧的方法、操作过程、所取得的效果以及刮痧中、刮痧后应当注意的是想,向患者详细说明,以此消除患者紧张怕痛心理,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增强疗效。
(2)学位刮痧前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刮痧之前就需要做好相应的护理准备。要将室内温度、湿度调到人体适宜的状态,将相应的穴位充分暴露出来。检查各项基础设施,预防空调、风扇直接吹向患者。
护理人员在刮痧之前还需要检查刮痧用具边缘是否光滑、是否有无破损。如果发现有破损或者粗糙的,都不能使用,避免损伤患者皮肤。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仔细观察患者局部皮肤颜色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患者皮肤表现出溃烂、疔疮都应当禁止刮痧。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当了解,急性扭伤、骨折、床上疼痛部位不可刮痧。护理人员护理中需要使用热毛巾擦洗患者治疗部位皮肤。
(3)穴位刮痧中护理刮痧者应当了解刮痧的时间与方法。手术操作者手持刮痧板,在对准位置后顺着同一方面刮痧,刮痧的轻重需要根据根据患者的耐受力,刮痧的时间不宜过短,但也不可过长,在刮痧者有轻微出汗为标准,同时刮痧者皮下出现微紫色或者是紫黑色斑点。如果刮痧的时间较长,或者是较短,都会影响刮痧的效果。刮痧的时候需要严格选取穴位。穴位出现偏差,可以会直接影响临床效果。护理人员在患者刮痧的时候需要注意病情变化,如果患者出现面色苍白、胸闷、出冷汗,则立即停止刮痧,并将此情况告知医生。护理人员做好记录与交班。根据患者病情康复效果,可以给予患者清凉含盐的饮料,行心电监护、吸氧,或静脉滴注5%糖盐水。
(4)穴位刮痧后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刮痧后,需要清洁患者皮肤,注意保暖,促使患者保持舒适的卧位。护理人员告诉患者饮用温开水,促进新陈代谢,促使体内存在的毒素,都需要更新。按时休息才能够保持着这样一种姿势。
2.结果治疗结果与护理结果表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3%。
3.讨论中暑是夏日一种多发疾病。多表现为阳暑证,常常形成阴暑证、也可因“暑多夹湿”。针对该类患者,如果不能积极的处理,就可能是由于酷暑、体内积热等。若不积极处置、则可因酷暑高温、体内积热、体温升高,致暑邪入心,出现谵妄、昏迷、抽搐等暑厥证。基于此,临床医师需要抓紧时机,积极监护。
在民间,中医穴位刮痧是预防和治疗中暑的一种常用方法。中医穴位刮痧疗法是在中医经络脉象理论指导下,遵循经脉运行和病变机制,用特制的水牛角刮痧板,涂以清热解毒的刮痧油,是在前人刮痧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推广的一种内病外治方法。采用中医穴位刮痧,对激发和调节以及肾脏功能具有促进性的作用。针对中暑可以疏通,可疏通经络、调节气血、促进人体恢复健康,从而达到治疗中暑之目的。中医穴位刮痧治疗中暑的机制是通过器械的作用,将皮下及深层组织的气滞血瘀、经络阻滞等病变使其呈现于体表,依病情的轻重,在体表出现轻红、红花朵点、紫红色块或青紫块疮,这些都是俗称的“出痧”。在中医穴位刮痧治疗中暑的过程中,我们选取穴位的顺序是:风府、哑门、足太阳膀胱经、大椎、合谷、内关。
在刮痧的过程中,不同穴位在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刮痧的时候不可出现偏颇。
综上所述,针对中暑患者,给予刮痧治疗具有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得特点。
参考文献:[1]米继强.刮痧法治疗小儿积滞化热证60 例疗效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12,19(22):53-54.[2]胡桂兴,陈美珠.背俞穴刮痧治疗睡眠障碍疗效观察及护理[J].光明中医,2013,13(03):87-88.[3]徐振友,张欣.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抓痧法治疗失眠症23 例临床观察[J].环球中医药,2012,19(22):53-54.[4]李石良,乔晋琳,曾贵刚.按摩足太阳膀胱经治疗颈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中国骨伤,2012,25(4):468-469.
论文作者:高玮1 宋海燕2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4月第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2
标签:患者论文; 穴位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中医论文; 方法论文; 哑门论文; 或者是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4月第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