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 马克思的道德思想在其理论体系中虽有变动但无断裂。从一种层次论的角度,通过对马克思“实处世界”中的“道德生活”“理论世界”中的“道德思想”和“理想世界”中“道德追求”的探讨,研究道德思想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底蕴式存在。在早期马克思那里,所谓的道德评价和道德谴责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非专门有意识地去做,涉及的道德含义也是一般意义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创立唯物史观时期及以后,马克思的道德思想一直是隐含在整体理论背后的价值原则;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道德评价是更深层次的道德评价,包含了深刻的道德理想和价值观念。这一理论延续体现了道德理想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底蕴式存在。
【关键词】 马克思 理论体系 道德底蕴
拜读熊月之先生的《孙中山振兴中华思想的三个世界》,引起了笔者很多共鸣:“在孙中山那里,一直存在三个世界,一是实处的世界,二是理想的世界,三是过渡的世界。这三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正是由于对实处世界的强烈不满,他才起而抗争,愈挫愈奋,奋斗的最终目标就是理想的世界。所谓过渡的世界,是他实现最终目标过渡阶段所呈现的世界,有时也是权宜的世界。”[1]这一观点用在马克思身上也同样贴切。马克思对于他实处的资本主义社会也有着强烈的不满,并为他的理想世界奋斗终生,资本主义社会作为人类历史中的一个过渡阶段,同样不失为一个权宜的社会。与孙中山不同的是,马克思的理想世界是他对人类未来的一种设想,并没有付诸实践。熊先生的“三个世界”的划分对于人物研究而言,可以形成一种模式,非常有意义。受熊先生启发,笔者从一种层次论的角度,即马克思“实处世界”中的“道德生活”“理论世界”中的“道德思想”和“理想世界”中的“道德追求”,来对道德思想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底蕴式存在作一讨论。
一、“实处世界”中的道德
道德作为人的独特精神现象不是孤立存在的,道德观念和道德生活与时代现象、时代问题、时代精神息息相关。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价值澄清学派认为,道德决定和道德行为是在澄清自己价值观的一系列评价过程中产生的,拉斯将这一评价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选择—珍视—行为;1976年,柯申鲍姆提出新的评价模式:思维—情感—选择—交流—行为。[2]我们将两人的评价模式进行综合,依据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从道德选择、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层面来解读马克思的道德生活。
(一)马克思的道德选择
谈到道德选择,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马克思的中学作文,从这篇中学论文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一,马克思的道德选择是自由的选择。马克思的道德选择是遵从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即内心深处的声音”,是“真正使我们受到鼓舞”和内心真实同意的想法。“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
按照上面的分析,上表中测得的数据结果是完全可以解释通的,故分析认为问题就出在分接开关上。于是决定将分接开关正反方向转动5周以上,并用大电流对氧化膜进行冲击,随后再次进行直阻测量。测量直流电阻数据如下表,将数据进行横向比较,线间差别未大于三项平均值1%。
导管安装前应进行相应的密封测试实验确保其密闭性合格。导管伸入位置距槽底控制在15~20 cm范围内,长导管应由长短管组合形成,在导管上部应组装少量短管,以便在开浇后短期内拆除。在混凝土浇筑后期,因为混凝土冲击力减小,下料速度变慢,容易发生堵管现象,因此该期间应勤提勤放导管。当槽孔底部高差超过25 cm时,应将导管伸入控制范围的最低位置,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达到设计要求。
第二,马克思的道德选择是从各种可能的选择中做出的选择。马克思的选择不是成为著名的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而是成为一个伟大人物。马克思的伟大人物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伟人,而是凡是“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都是伟大人物,都会获得历史的承认。这样的伟大人物,在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同时也为自己带来幸福,而不是“为人类牺牲了自己”,而是人类幸福和自我幸福的统一和共同满足。
马克思根据自己的选择采取行动,目标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并让这一道德追求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如,早期马克思受到典型而纯粹的人道主义的教育,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洋溢着要通过一种方式把人的个性完全发展出来的热情,即规避权力和荣誉,用自我牺牲的精神来为人类整体谋福利,这种饱含着浪漫主义色彩的全人类意识,透露着对贫苦人民日益恶化的生活状况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资本主义丑恶现实的无情批判,这也是他的一种人生价值。“如果一个时代的风尚、自由和优异性受到了损害或者被破坏了,同时,贪得无厌、铺张浪费和荒淫无度充斥泛滥,那么这个时代就不能称为幸福时代。”[3]在这里,马克思将一个时代幸福与否的标准与道德相联系,相信“如果百姓都柔顺亲密,讲究文明风尚,而国家的疆土日益扩大了,——那么统治者倒会比自由的共和政体更好地保障人民的自由”[4]。
(二)马克思的道德情感
通过对马克思道德思想在三个世界中的分析和探讨,我们可以看到:第一,在个体道德和社会道德之间,马克思更加重视社会道德。如同马克思不对个体的资本家进行批判一样,马克思对个人的道德生活也没有给予太多的注意力。第二,马克思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在他的一生中首尾呼应,成为贯穿始终的一条线索。无论是从一般道德概念的层次上进行道德谴责,还是从历史发展的层次上批判道德说教,抑或是从意识形态的层次上进行道德批判,都反映了马克思对道德问题的深层次关注,这与马克思本人的精神追求息息相关,体现了道德在马克思理论和实践中的底蕴存在。
(三)马克思的道德行为
第三,马克思的道德选择是在审慎地思考后做出的选择。这种自由的选择,不是因为虚荣心,也不是因为名利、欲念和可以炫耀的社会地位,而是因为这种选择“使我们长期从事而始终不会感到厌倦、始终不会松动、始终不会情绪低落”,不管如何辛苦和困难,也不会“怨天尤人”。同时,这个选择还必须通过冷静的研究,确定是适合自己体质的,充分了解了可能的困难之后,认为与自己的能力相匹配的选择。如果这一切都考虑好了,那就去选择那最有尊严的职业(不是最高的职业),尊严能使人高尚起来,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这些职业能够使才能适合的人幸福”。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2页。
二、“理论世界”中的道德
(一)从道德理论的低层次上进行道德谴责
笔者在拙作《马克思道德思想的三个理论层次探析》一文中,依据道德理论对研究对象的具体历史和现实条件的抽离程度的不同,把道德理论分为:关涉具体社会条件的低层次道德理论、抽离部分具体社会历史条件的中层次道德理论以及抽离具体社会历史条件的高层次道德理论。而马克思在具体事件中的道德谴责就是从道德理论的最初(低)层次上进行的,是与当时的现实条件息息相关的。在马克思的道德谴责问题上,有学者认为:“从人道主义出发对旧社会的道德谴责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部理论的逻辑起点”[6],这一观点反映了早期马克思的道德思想受到了启蒙思想、理性主义、人道主义的深刻影响,具有崇高的人类理想和浓浓的浪漫主义情怀,因此当他看到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工人阶级的生活惨状的时候,他的本能反应是对资本主义进行道德谴责。在马克思的早期文本中,这样的道德谴责俯拾皆是——“追究思想的法律是以无思想和不道德而追求实利的国家观为基础的”[7],“生产不仅把人当作商品、当作商品人、当作具有商品的规定的人生产出来;它依照这个规定把人当做既在精神上又在肉体上非人化的存在物生产出来。——工人和资本家的不道德、退化、愚钝”[8]。“不幸的是,千百万人只有通过那种伤害身体、使道德和智力畸形发展的紧张劳动,才能挣钱勉强养活自己,而且他们甚至不得不把找到这样一种工作的不幸看做是一种幸运。”[9]“以保密来进行欺骗不是不道德吗?”[10]“它把他描绘成一个用率直坦诚、一本正经、普遍利益、始终不渝的外表来掩盖缺乏活动能力、贪得无厌的享乐欲、自私自利、特殊利益和居心不良的唐·吉诃德……它从历史发展上并用嘲讽的口气历数他的以浪漫的城堡为作坊的下流、残忍、挥霍、淫逸、寡廉鲜耻、无法无天和大逆不道,以此来抑制他的怀旧、他的诗意、他的幻想。”[1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现存的、成熟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异化进行了著名的道德谴责,马克思在序言中就提到了自己的研究计划:“我打算用不同的、独立的小册子来相继批判法、道德、政治等等,最后再以一本专门的著作来说明整体的联系、各部分的关系以及对这一切材料的思辨加工进行批判。”[12]这一研究计划足以让笔者兴奋一下,也就是说马克思本来计划写一本与道德相关的专著,虽然最后计划没有完成,至于没有完成的原因,“可能因为他后来认为,在还没有对各种社会(其中包括资产阶级社会)的基础——生产关系——作出科学的分析以前,要对法、道德、政治和上层建筑的其他范畴的问题进行独立的科学的考察是不可能的”[13]。在这里,还潜藏着另外一层意思,就是马克思对道德的考察是蕴含在其整体理论体系中的,如果有足够的时间,也许马克思会把它从理论体系中抽离出来进行专门的考察。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力回击那些马克思道德虚无论者。
综上,在早期马克思那里,所谓的道德评价和道德谴责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非专门有意识地去做,涉及的道德含义也是一般意义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创立唯物史观时期及以后,马克思的道德思想一直是隐含在其理论整体背后的价值原则;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道德评价是更深层次的道德思想,包含了深刻的道德理想和价值观念。这一发展路径体现了道德理想或者价值观念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底蕴式存在。
异化劳动也是不道德的。马克思摆脱国民经济学家的“五里雾”,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指出:“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17]马克思用异化劳动概念来表示这个事实:“在国民经济学假定的状况中,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18]这种含有内在矛盾的异化劳动造成了人与劳动产品、人与劳动活动、人与类本质、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关系,是不道德的,只有自由自觉的劳动才是道德的、符合人的本质的劳动。
这十年的时间里,王宝生因为长期居住在这种潮湿环境当中,他患上了风湿关节炎和腰间盘突出,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也没有因此偷懒,清理防火线的杂草和落叶也是王宝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几乎每隔几天他就会拿起扫把沿着近两公里的防火线进行清扫。在中军帐景区内有七棵古树是“文物级”的宝贝,一旦下雪,王宝生也会下山及时清理松枝上的积雪。
(二)从历史发展的层次上批判道德说教
道德说教一词最早出现于恩格斯的《共产主义者和卡尔·海因岑》中,是恩格斯用于说明斯·波尔恩的小册子《海因岑的国家,斯蒂凡的批评意见》“不是进行道德说教,而是力图说明当代政治斗争归根结底是社会各阶级之间的斗争”[19],这里的道德说教并没有浓重的批判意味。后来,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把韦隆·克勒维尔作为道德说教者。之后恩格斯在很多场合都提及道德说教,目的都是为了说明道德说教的“无用性”。比如,恩格斯在致爱德华·伯恩斯坦的信中说:“道德说教对于反对目前情况下不可避免的幼稚病是没有帮助的。”[20]“谁宣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铁的规律’不可侵犯,同时又想消除它的种种令人不快的但却是必然的后果,他就别无他法,只好向资本家作道德说教,而这种说教的动人作用一碰到私人利益,必要时一碰到竞争,就又会立刻烟消云散。”[21]“在一切存在着这种私有制的社会里,道德戒律一定是共同的:切勿偷盗。这个戒律是否因此而成为永恒的道德戒律呢?绝对不会。在偷盗动机已被消除的社会里,就是说在随着时间的推移顶多只有精神病患者才会偷盗的社会里,如果一个道德说教者想庄严地宣布一条永恒真理:切勿偷盗,那他将会遭到什么样的嘲笑啊!”[22]等等。应该说,道德说教一词主要来源于恩格斯。
被学界广为引用的“共产主义者不需要道德说教”的著名论断来自《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主义者既不拿利己主义来反对自我牺牲,也不拿自我牺牲来反对利己主义,理论上既不是从那情感的形式,也不是从那夸张的思想形式去领会这个对立,而是在于揭示这个对立的物质根源,随着物质根源的消失,这种对立自然而然也就消灭。共产主义者根本不进行任何道德说教,施蒂纳却大量地进行道德的说教。共产主义者不向人们提出道德上的要求,例如你们应该彼此互爱呀,不要做利己主义者呀等等;相反,他们清楚地知道,无论利己主义还是自我牺牲,都是一定条件下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必要形式。”[23]既然消灭利己主义和自我牺牲的对立,不是用一方去反对另一方,因此无须借助于道德的说教,只需要消灭其对立的物质根源即可。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发展的高度批判了道德说教的“无用性”,对于社会历史发展而言,道德说教是无济于事的,所以不需要进行道德说教,无须提出道德上的要求。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并不具有绝对的独立性,道德问题根源于现实社会存在的冲突,所以解决道德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从社会的根本问题入手,顺其规律去解决。
(三)从意识形态层次上进行道德批判
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对道德、正义、公正、平等、自由等伦理概念的“否定”态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概念被资产阶级所歪曲,他们鼓吹资产阶级道德、正义、公正、自由、平等具有超阶级性,是全人类的道德、全人类的平等……这些具有极大的迷惑性,而资本主义的现实充满了不道德、不公正、不平等、不自由,因此对无产阶级而言,道德、正义、公正、平等、自由等在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道德幻象,是不道德、不公正、不平等、不自由的“神秘面纱”。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资产阶级鼓吹的“平等的权利”给予了批判:“在这里平等的权利按照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权利,虽然原则和实践在这里已不再互相矛盾,而在商品交换中,等价物的交换只是平均来说才存在,不是存在于每个个别场合。”[24]可见,马克思并非不要道德,不要公正,不要平等,不要自由,而是要达到一种真正的真实的更高的道德、正义、公正、平等、自由。另一方面,道德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在历史和政治问题上什么也证明不了。“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因此,对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作为对人的生命的占有,是对一切异化的积极的扬弃,从而是人从宗教、家庭、国家等等向自己的人的存在即社会的存在的复归。”[25]这两个层面上的道德批判,是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道德而言的,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性、道德对于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无济于事”,以及道德作为意识形态的被决定性本质,使得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道德始终处于下一层次要思考的问题。
三、“理想世界”中的道德
马克思的道德思想立足于人类本身,通过改造社会使其合乎人性,从而实现人类解放和人类自由的价值关怀。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26]由此,我们试图推及马克思的道德理论与以往旧道德的区别——以往的一切道德都是立足于社会来规范人类的行为如何适应社会,而马克思的道德则是从社会的人类出发,力图建立一个合乎道德、合乎人性的社会以适应人类的发展,这一立场转变意义重大。
[1]熊月之:《孙中山振兴中华思想的三个世界》,《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6年第12期。
同样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对人的本质做出了这样的规定:“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7]既然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一方面,人的本质中内含道德关系,另一方面,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不仅仅是人的行为,还有环境和社会的因素。既然人是环境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那么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使社会成为合乎人性的社会。《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谈道:“既然正确理解的利益是全部道德的原则,那就必须使人们的私人利益符合于人类的利益。既然从唯物主义意义上来说人是不自由的,就是说,人不是由于具有避免某种事物发生的消极力量,而是由于具有表现本身的真正个性的积极力量才是自由的,那就不应当惩罚个别人的犯罪行为,而应当消灭产生犯罪行为的反社会的温床,使每个人都有社会空间来展示他的重要的生命表现。既然是环境造就人,那就必须以合乎人性的方式去造就环境。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的,那他就只能在社会中发展自己的真正的天性;不应当根据单个个人的力量,而应当根据社会的力量来衡量人的天性的力量。”[28]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就人与世界的关系、个人利益和人类利益的关系、人的性格与环境的关系等进行了阐述,蕴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
哲学家解释世界的目的在于改变世界,使世界变得更加符合人性,即按照人性的要求改变世界。在个人利益和人类利益的关系上“必须使个别人的私人利益符合于全人类的利益”。在人的性格与环境的关系上,“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29]在这三种关系中,贯穿始终的一条原则就是立足于人类本身,通过改造社会使其合乎人性、合乎人的发展需要。这其实也是马克思一生所坚持的原则立场,即马克思始终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博雅课程”的目标旨在培养“品重学成、冠冕群伦的拔尖创新型人才”,课程由4大领域、10个模块和若干专题组成(见表1)。
这与以往的旧道德有着本质的不同,以往的道德或立足于统治者的立场,通过控制人的思想来维护统治者的地位;或立足于社会本身,通过塑造人的行为来符合社会的要求。比如罗尔斯的《正义论》就是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通过克服资本主义不人道、不公平、不道德的社会现实,来维护一种看似和谐稳定、合乎道德的社会秩序。马克思则立足人类发展的立场,希望通过改造社会来使其符合人类自由发展的要求,通过一系列艰苦的研究和实践斗争,马克思得出结论:消灭资本主义社会,“推翻那些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30],建立真正人的道德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对以往一切道德理论的超越。
一定程度上,上述分析也反映了马克思道德理论的人性基础,应该说,马克思的道德理论体系有两个基础,除了人性基础之外还有唯物史观基础,这两大基础是马克思理论区别于其他旧理论的根本。既然马克思是一名历史唯物主义者,那么马克思势必不会认为道德可以从决定论的高度决定一种社会制度的存在与否以及社会历史如何变迁,因此对马克思道德思想的地位不可过于拔高,这也是唯物史观的题中应有之意。
四、道德思想的底蕴式存在
马克思珍视自己的选择并为这一选择感到愉快,他非常乐意向别人公开自己的选择。“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即使是马克思的道德批判,实质上也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道德情感。在马克思的自白中,他坦言,对一般人而言,他喜爱的优点是淳朴,对男人而言则要刚强,对女人而言则是柔弱;他自己的特点是目标始终如一,他厌恶逢迎,喜欢怀疑一切;他对幸福的理解是斗争,对不幸的理解是屈服。从这份问卷式的自白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马克思注重理性胜过感性;注重内在胜过外在。
1.1 临床资料 选择同期接受治疗的6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头颅CT确诊为脑卒中;首次发病,经康复科系统康复治疗至少1个月;无认知障碍;愿意配合康复及随访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男23例、女10例,年龄42~75(58.12±10.49)岁;病因:脑梗死25例,脑出血8例。对照组男25例、女8例,年龄43~76(59.46±12.13)岁;病因:脑梗死23例,脑出血1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马克思从青年时代为人类幸福而奋斗的理想开始,确立了自己的发展目标和理想抱负,最初他对于自己理想抱负的实现有着急迫的心情,因此他较多关注人的生存环境、人的生存状态、人类的自由和解放等,注重自我意识和自由理性的研究。从他中学时代对人类理想的阐发,到博士论文,到1845年前后,他已经有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自由人联合体的设想,此时的他做得更多的是一种哲学理解,是一种道德评价和道德批判。然而资产阶级社会人的处境和人被异化的现实状况让他感到非常震惊,这样的社会现实与他自身的社会理想相去甚远,似乎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于是马克思开始了对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异化生存状态的揭露、抨击和批判,其理论也从“天国回到人间”。
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共产党宣言》,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和传统社会主义批判等,将他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哲学思考,变成植根实践的社会历史思考。在这一时期,由于唯物史观的创立,使得马克思看到道德评价和道德批判对于社会变革的“无济于事”,故此道德思想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似乎消失了,只剩下一种历史评价和历史视角,因此出现了“唯物史观是否存在道德维度”的争论。但此时他的道德理想和自由人联合体的追求并没有消失,而是沉淀为一种暗含的价值指引,只是这一价值指引沉淀在他具体理论的底部和深层,成为他理论体系中的深层思想和隐性理论而不容易被察觉罢了。[31]因此,纵观马克思的一生,关于人的存在方式和人的发展的道德关怀始终沉淀在马克思思想结构的深层。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把人作为商品是不道德的。“生产不仅把人当作商品、当作商品人、当作具有商品的规定的人生产出来;它依照这个规定把人当作既在精神上又在肉体上非人化的存在物生产出来。——工人和资本家的不道德、退化、愚钝。”[14]人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同样遵循一切商品生产的规律,因此如果对于人的生产超过了需求,那么一部分工人就要“沦为乞丐或者饿死”,而且“在工人对资本家处于从属关系的情况下,吃亏的首先是工人”[15],资本家把自己的资本转用于其他方面的这种能力,使得工人失去面包,或者不得不屈从于资本家的一切要求。因此,工人毫无自由可言,马克思列举了三种社会状态中工人所处的境地——在社会的衰落状态中,工人遭受的痛苦最深重,工人的贫困日益加剧;在增长的状态中,工人的毁灭和贫困化是他的劳动的产物和他生产的财富的产物,工人的贫困具有错综复杂的形式;在达到完满的状态中,即社会的最富裕状态中,工人的贫困持续不变。“工人完全像每一匹马一样,只应得到维持劳动所必需的东西。”[16]马克思批评了国民经济学家“不把工人作为人来考察”,而只当作劳动的动物、当作仅仅有肉体需要的牲畜来考察的荒谬。
注释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互感耦合原理的无线无源转速参数的测试方法,制作无线无源转速敏感器件以及读取天线,搭建转速测试系统,采用MATLAB仿真分析转速测试值与设定值。实验表明,当LC谐振转速敏感器件与天线处于正对位置时,读取天线端阻抗幅值最小,电压信号幅值也得到最低值,所以旋转过程中产生周期性变化的波谷,通过采集相邻波谷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获取转速参数。实验所获取的测试值与理论值相一致,所以本文所提出的无线无源转速参数测试方法可以可靠地实现转速参数的测量。
[2]参见杨韶刚:《西方道德心理学的新发展》,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3页。
[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25页;第826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41~542页。
[6]邵青:《马克思恩格斯的道德理想及其现实意义》,《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
尽管狂风呼啸、大雪纷飞,可是由于“她”感到无路可走,内心受“绝望”情绪的左右,仿佛世界上一切都停止了运转,所以视觉上看到虽然是动态事物,但心底感受到的事物却是静态的——雪、风、烟、热气都停止了运动。
对于马克思的道德选择、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马克思的父亲既欣赏又担心,1837年,父亲在给马克思的信中,这样写道:“我不想也不能掩饰对你的偏爱”,“我始终感到需要用我心中所蕴藏着的全部爱和关怀来呵护你,并且总是情不自禁”同时也不能摆脱“使我感到害怕的忧郁的怀着预感的念头”,有时“它们会象闪电一样冒出一个想法:你的心是否和你的智慧、你的才能相称?——在你的心里有没有能够给予那个生活在痛苦中的多愁善感的人以慰藉的那些世俗的、然而非常温柔的感情?因为,显然在你心里活着并主宰一切的那个魔鬼,并不是附着在一切人身上的魔鬼,那么这是什么样的魔鬼呢?是天上的还是浮士德式的?你对真正人的家庭的幸福有一颗敏感的心吗?这一疑虑使我心里感到十分痛苦。而自从我将你那个人当作自己孩子一样来抚爱的时候起,你能否使你的亲人们感到幸福这个疑虑,最近一直在折磨着我”。[5]
图6为DDR2控制器的框图,图中的4个模块均为ddr2_top模块的子模块。控制器接受用户命令,将其解码,然后生成对DDR2 SDRAM存储器的读取、写入和刷新命令。数据通路模块负责向存储器发送数据并接收其发出的数据。基础架构模块会生成时钟和复位信号,通过数字时钟管理器(DCM)生成时钟及其反相时钟。所有DDR2存储器接口的输入输出信号皆由输入输出缓冲系统产生。
[8][9][10][14][15][16][19][2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1页;第126页;第132页;第171页;第116页;第124页;第675页;第334页。
[11][12][13][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86页;第219页;第666页;第298页。
受到传统教学思维模式的影响,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很难能够做到放开自己去积极主动自由地学习。在语文课堂上,学生习惯于听老师怎么讲,而不是自我去探索和思考。学生学习过程过于被动,当老师讲课涉及素养的提升时,不能及时跟随老师步伐真正参与其中。例如,在学习古文鉴赏类题材的语文作品时,学生很难融入进去。学生觉得古代的思想与理论很难理解,并对现实的指导影响力弱,致使学生在课堂的教学与交流中不能及时与老师进行互动交流,这对于经典文化的学习和文化的传承是非常不利的。
1961年前后,毛泽东看到反映农村严重情况的报告越来越多。他敏锐地指出,过去这几年我们犯错误,首先是因为情况不明。最近几年,吃情况不明的亏很大,付出的代价很大。同时,他要求各级领导要亲自了解基层的情况,不能靠逐级的报告。他还表示自己要搞几个点,几个调查的基地,下去交一些朋友[3]253。
[17][18][26][27][3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0页;第41页;第57页;第60页;第10页。
[2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83页。
[21][22][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7页;第434页;第304页。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75页。
[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7页。
[31]详见李梅敬:《从道德理论视角重观马克思的理论架构》,《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
【中图分类号】 A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47(2019)04-0012-07
【DOI】 10.19632/j.cnki.11-3953/a.2019.04.002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人工智能的哲学思考研究》(项目编号:18JZD013)、2018年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8-MKSZY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为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赵 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