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如何在建设强智能电网的环境下构建智能配电网还不是一个完整的篇章。作为共识,认为智能配电网将最终体现在配电网调度中,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配电网的自动化水平。因此,配电自动化是提高供电可靠性和质量,扩大供电容量,实现配电网高效、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它也是实现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之一。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技术;发展;研究
导言:
智能电网,顾名思义是智能电网,以集成、高速双向通信网络为基础,通过先进的感测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和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加以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保、安全使用的目标。电力系统可分为输电系统和配电系统。分销系统通常被称为分销网络。它们以用户为目标,从传输系统接收电力,并分发给个人用户。配电网直接面向用户,是保证供电质量,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创新用户服务的关键环节。配电网,特别是城市电网,集中了大量的重要负荷,涉及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配电网自动化可以实现更加智能化的配电,进一步优化电力资源的配置。
1 智能电网与配电自动化的基本概括
1.1 智能电网的基本含义
智能电网通常是表述电网所具有的智能化的特殊之处,源于英文“smart grid”的含义演变而来,“智能电网”最早是从一篇焦作“未来能源联盟智能电网工作组”的报告当中首次被提出,其建立主要是在双向的通信网络、集成网络这二者基础上进行建设起来的,通过建立现代测量技术、先进的测量技术、高科技设备技术、控制方法、传感等相关系统,实现安全性能、可靠性、可靠性等多层次目标。以及电网建设的效率和运行。智能电网的推广主要是信息化建设和自动化建设。
在配电网的各个要素中存在的主要内容是对智能电网的主要总结,与当今存在的一些较传统的配电网技术进行了比较。智能配电网具有操作能力强、交互操作能力高、资产利用率高的特点。同时也具有电网管理信息化、可视化程度高的特点。
1.2 配电自动化的基本特点及要求
改造和实现配电网的高效、经济运行是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的主要途径和手段,也是实现智能配电网平稳运行的重要基础。配电系统是智能电网运行中最重要的环节。配电网智能是配电网自动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配电自动化在智能配电网络的实现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目前的发展形势下,智能分销网络逐渐有了一些新的内容和变化,包括:
1.2.1在配电自动化的运转当中,自愈配电技术是对馈线自动化所产生的一些故障进行排查、诊断、隔离进行定位的重要功能性因素,因此对智能电网的实施当中应当进一步进行改进和升级,从而更好的构建馈线自动化的相关功能。
1.2.2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实现当中,电源如何分布以及储能系统的设置则是对其进行完善当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所在,尤其是一些配网计算机分析对电网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1.2.3在配电自动化系统当中高效率的运行技术则是较为高级的应用软件,因此在对智能电网重构的时候应当进一步的进行优化。
1.2.4用户使用互动的相关技术,这种技术则是配电自动化系统当中对停电进行管理的主要功能,因此在构建智能电网的条件之下就需要进行进一步升级,才能够更好的对用户双向互动的业务功能进行创建。
2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
2.1电动汽车充换电站
近年来,国内道路拥堵和能源危机日益严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私家车数量的增加。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都在大力研究电动汽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国电动汽车研究项目起步较晚,但经过广大汽车厂商的不懈努力,我国在电动汽车研发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对于电动汽车来说,快速高效的充电无疑是最重要的。在这一背景下,电动车充电和更换发电站应运而生。
目前,电动汽车的可选充电方案包括地面充电和车辆充电。在车辆充电工作中,司机可以选择快速充电或常规充电模式。一般来说,司机都热衷于选择一种快速充电模式,这对电动车充电和开关电站的开发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对于电动汽车充换电站而言,充电安全性保障工作是最为重要的,目前充换电站中应用的配电技术的安全性较高,能够保障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车辆与电网系统的安全。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的发展受多类因素的影响或者制约,总体上看,国内的电动汽车研究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公众对电动汽车的接纳程度有待提升,所以国内短时间内并不会普及电动汽车,但这不意味着电动汽车充换电站技术的研究是无意义的,相反,在一次能源日益枯竭的今天,电动汽车充换电站技术的研发与革新正逐渐加速绿色能源革命的到来。为了最大限度地推动电动汽车充换电技术的发展,科研人员需要综合考虑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充电方式以及充电特性等影响因素,从而最为有效的促进智能化配电技术的进步。
2.2微网技术
微网技术是一类非常重要的配电网技术,对电力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分布式发电技术是微网技术的基础。目前,分布式发电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从而使得微网技术的应用较为稳定。微网技术在配电网系统中的应用,体现于一体化单元的构建,该一体化单元由保护、控制以及融合储能等基础装置构成。
微工技术的优点是可以提高分布式发电技术的灵活性,增强整个电网的智能。应当看到,微工技术的应用赋予了系统强大的能量管理能力,可以降低系统管理的难度,使系统工作人员从繁重的作业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我国微细技术的发展不长,严格属于新兴的高新技术。长期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大力支持微网络技术的研发。我国在微网系统的实验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为国外微网技术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3 分布式能源接入技术
分布式储能和分布式发电是分布式能源获取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燃料电池技术、风力发电技术、微型燃气轮机技术等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些技术是分布式发电技术家族的成员。分布式储能装置主要有飞轮储能装置、超导储能装置和电池储能装置。分布式发电技术与传统发电技术相比有很大的优势,其特点是发电效率高,故障率低,环境污染小。此外,分布式能源的使用成本也较低,可以节省大量投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传统的配电线路保护方案难以满足分布式能源技术的应用要求,因此在大规模应用分布式能源接入技术后,应当采用新型的配电系统保护方案,如此方能有效地提升电网的稳定性、保护线路的安全。为了实现保护配电网系统的目的,人们研发了新型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该系统支持协调分布式电源运行的功能,从而能够有效发挥保护电路的作用。
结束语
在配电自动化的重新构建当中,首先对相关模型进行管理,然后在运用GIS/PMS系统导入完整的10kV配网图形模型信息,并逐渐从EMS当中捕捉一些高压配网的信息,最终在依次从SG186当中对低压用户所表现出来的信息进行获取,进而对资产编码的相关管理进行增强,划分出高、中底等不同的边界出来,从而建设出更为系统、全面的配网图模型信息系统,最终达到信息源头的唯一性,并遵循相关的国际标准,实现与配电相关系统之间的运用集成以及信息共享的特点,减少重复的维护和投资。
参考文献:
[1]刘东.智能配电网的特征及实施基础分析[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7(01).
[2]李建芳,盛万兴,孟晓丽,等.智能配电网技术框架研究[J].能源技术经济,20181(03).
[3]王成山,李鹏.分布式发电、微网与智能配电网的发展与挑战[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02).
[4]姚广慧.关于改善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的探讨[J].电气时代,2017(09).
论文作者:赵淑芬,赵莉莉,张光亚,孟丹,赵霞,崔俊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技术论文; 电网论文; 智能论文; 配电网论文; 分布式论文; 电动汽车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