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制改革对文化基金审计的影响_文化体制改革论文

文化体制改革对文化资金审计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体制改革论文,资金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化体制改革下一步计划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的相关精神,文化体制改革下一步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深入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流动。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强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研发制定文化产业技术标准,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产业。

加快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探索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鼓励扶持少数民族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注重满足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加快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符合文化企业特点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推动文化科学发展的能力。理顺文化行政部门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职责明确、反应灵敏、运转有序、统一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

当前文化资金投入情况分析

(一)“十一五”时期,各级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情况

“十一五”时期,财政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调整支出结构,为文化事业改革与发展提供了经费保障。2006年至2010年,全国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总计5772.13亿元,2010年达到1542.7亿元,是2006年的1.83倍。其中,中央财政支出总计1223.14亿元,2010年达到316亿元,是2006年的2.57倍。

(二)“十一五”时期,中央财政对文化事业投入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是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财政保障机制,特别是加大了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十一五”时期,中央财政共计安排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专项资金28.84亿元,使基层群众共享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安排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以及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等专项资金51.11亿元,保障人民群众享有基本的文化权益。二是支持文化遗产保护和国家重点文化工程。“十一五”时期,中央财政共计安排大遗址保护专项资金20亿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25亿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9.58亿元。三是积极支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制定了资金扶持、税收减免、资产管理等相关配套政策,加快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和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时期,中央财政安排文化体制改革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国家图书馆、中国美术馆等公益性文化单位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支持文化部直属艺术院团加强剧节目创作和人才培养,帮助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等妥善解决转制后分流人员安置、社会保障等问题,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文化体制改革对审计的影响

(一)文化体制改革对审计对象的影响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审计对象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如随着文化产业的改革,一大批图书出版发行、电影制片发行和放映、文艺演出团体、非时政类报刊等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随着国家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大量的资金以扶持或奖励的形式拨付到企业尤其是一些民营企业,扩大了审计对象的范围。审计部门也应按此要求调整审计对象、整合审计力量。

(二)文化体制改革对审计组织方式的影响

当前,对文化资金审计采取的组织方式为审计署财政审计司负责财政部文化资金分配情况的审计,各相关的派出局负责文化、体育、文物、出版、传媒等文化资金的使用情况,各特派办负责中央转移支付地方文化资金的审计,各地方审计机关负责本地文化资金的审计,审计机关内部沟通较少,基本上处于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状态。随着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推进,各地按照有利于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有利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有利于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要求,整合有关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组建新的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机构;随着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的加大,中央本级及专项转移支付给地方的文化资金逐年加大。审计部门也应该创新审计组织方式,以适应文化体制改革带来的新变化。

(三)文化体制改革对审计内容的影响

当前,对文化资金审计主要体现在对财政投入情况以及各文化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和基本建设情况等方面。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审计内容也随之拓展。如对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整体转制过程中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国有资产登记划转等的审计、对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过程中财政投入的重大专项资金审计、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情况的审计等。

加强文化资金审计的建议

(一)按照财政审计大格局的要求,创新组织方式,整合审计力量

审计部门应适应文化体制改革带来的新变化,按照财政审计大格局的要求,打破管辖部门界限,整合审计资源,统筹安排文化资金的审计。按照统一审计计划、统一审计方案、统一审计实施、统一审计报告和统一审计处理的“五统一”原则,建立统一的协调领导机构,加强组织保障,采用“上下联动”组织方式,对中央投入的文化资金进行全面审计,实现审计署相关业务司、各派出审计局和特派办在审计中一盘棋,从而使审计成果最大化。

(二)根据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拓展审计内容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对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整体转制过程中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国有资产登记划转等的审计,督促有关单位加强文化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开展对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过程中财政投入的重大专项资金审计,保障国家重点文化工程的顺利实施。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情况进行审计,审查园区规划及发展方向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文化企业所占比例是否达到相关要求,防止有关单位和地区以建文化产业园区为名,行房地产商业开发为实,保障国家的文化产业政策落到实处。

(三)充分利用审计成果,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通过统一组织协调整合审计资源,增强审计的深度和广度,从机制、体制、制度层面揭露影响文化体制改革顺利推进的问题。对审计发现的重点问题以及存在的带有普遍性问题,及时总结提炼并通过审计信息、专题报告等方式向有关部门反映。对审计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研究、剖析,提出对策和建议。将审计报告的整体性与审计信息的时效性相结合,多层次提炼和反映审计成果,向有关单位提出加强文化资金监督管理的建议,为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审计应有的贡献。

标签:;  ;  ;  ;  

文化体制改革对文化基金审计的影响_文化体制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