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文天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11)
摘要:遗址作为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元素,它本身所表现的景观敏感性适用于随时光流逝而获得文化意义的过去的一些艺术元素,它们能够见证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有意的发展甚至一个城市或乡村景观环境。“文化遗产不是城市发展的包袱,而是城市发展的资本和动力。”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早在几年前就这样说过。因此在结合自然的前提下,把遗址作为一种风景展现在世人的眼前是当前人们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工业遗址景观改造的兴起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和产业结构的转型调整,旧工业的弊端不断展露,大量的工业厂房面临拆迁改造。诸多工业建筑被贴上落后标志,而普通人们对工业文明遗产保护意识薄弱,认为废弃厂房再无利用价值,从而使工业建筑、设备被闲置和胡乱拆建。然而随着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工业景观改造的兴起,也影响了我国对工业遗址的重新认知。
二、工业遗址原有景观资源
(一)工业建筑资源
工业建筑遗产是继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工业发展的产物。目前,我国的旧工业建筑类型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大跨型”旧工业建筑,指横向跨越30米以上的空间结构建筑,承受荷载大,可改造成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等文化艺术场馆。第二类为“特异型”工业建筑,指以往从事发电、煤矿、水塔、冷却塔等特殊形态的构筑物,适合改造成娱乐中心、参观纪念场所。第三类为“常规型”旧工业建筑,相比其他两项建筑形式更常见,与现代建筑形式大致相同,可赋予其多重功能。
(二)其他工业景观资源
工业景观资源是一段时代的象征,它具有宝贵的时代精神、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工业遗址中的自然景观资源包括土壤、植被、水系、地形等,保留了当时工业历史的面貌,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保存的是城市发展和历史的足迹,这是社会人文价值的体现。那些原有的斑驳的墙面、生产的标语、不经装饰的柱子、巨大的生产机器都形成了独特的工业风格,观赏价值巨大。
三、城市工业遗址景观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如今,虽然社会已经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工业文化遗产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但在城市工业遗产景观的改造方面仍差强人意。虽然我国在此方面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工业景观改造缺乏科学规划
城市工业遗址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具有浓厚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旧厂区由于长时间的废弃,荒草丛生、破旧不堪,对周围自然环境和居住环境造成了污染和影响。但它不能作为一块普通的废弃地任由开发商利用,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或只是刻意的雕琢粉饰,而其功能性缺乏科学规划,甚至导致改造后不仅与工业文明丝毫无关,更破坏了景观的历史价值和工业特征。所以在我国,城市工业遗址景观改造应制定相应政策,以保证科学的规划和可持续的利用。
(二)工业文脉缺乏延承性
工业全球化带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也给社会创造了巨大价值,但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部分传统工业已经成为过去。然而工业遗址改造也成为当今严峻的问题,虽然我国也实施了一些改造方案,但仍存在一些滥建滥改的现象,其症结主要在于没有延承老工业的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中国的工业遗产保护面临着特殊的国情,同时也需要借鉴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但宗旨仍要延承自身的工业文脉方能持续的富有活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城市工业遗址景观改造设计理念
(一)延承理念
美国一位著名的景观设计师曾经说过,“当我们在过去那些充满机器轰鸣的场地上玩耍、游泳、跳舞和听音乐的时候,我们才真正的体会到那场地上曾经发生过的一切”。工业历史是历史长河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它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发展,其价值也被认为是城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应该保护这种价值,把这种具有历史意义、时代特征、时代精神的价值延承下去。
(二)绿色理念
城市工业遗址环境改造的不断发展,随之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城市中遗留下来的大量旧工业景观,给城市带来了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所以,改造时我们应坚持绿色理念。如循环利用,将旧工业设施改造成景观小品供游客观赏和使用;增设水系和植物来柔化硬质景观,增加绿地率的同时又能滞尘降噪、改善环境,使富有工业气息的游览空间既亲切又舒适。
(三)人文理念
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也铸就了人类的工业文明与工业情怀。所以,我们在改造中应该尊重这不可磨灭的人文情怀,保留工业遗址中宝贵的景观资源。创造一个关于工业的乐园,可以让人们通过它们去回忆过去,去谱写、继承历史的文脉,从而使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让改造后的工业遗址成为人类追溯回忆的一方热土。
(四)艺术理念
艺术性的要求也尤为重要。空间营造中我们可以将原有大型设备作为视觉焦点,或是将中小型设备扩大做成景观雕塑,使其具有场地标志性。同时,对厂区内部空间序列进行艺术性的整合,通过布局的灵活多变与空间的错落起伏等营造强烈的艺术感。
五、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工业遗址公园中的运用
工业遗址公园的规划设计要遵循场地原有景观特征,因地制宜,对场地地形、工业元素及植被进行合理、适度的改造利用,选择性的保留利用场地内的工业建筑、构筑物及设施设备来作为公园建造的基础,尽量利用这些工业元素和场地内剩余遗留的工业“废料”来塑造公园景观,做到适度改造,合理利用,形成有工业特色的景观,让人们在游园过程中充分感受工业生产和发展的历史,既不失工业文明的特性,也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游憩、观赏的需求;同时,对工业元素进行保留利用,也要充分考虑市民的需求,结合周边环境或城市的社会发展需要,适当扩充保留工业设施及工业元素的功能。
工业景观保留利用的形式、公园游览路线的组织、游憩空间和活动设施的布置,要以人为本,结合游人的需求进行合理地安排布置,特别是在工业遗址保护区内,应结合各种工业建筑、工业设施、设备等特点进行合理的改造与利用,充分发挥这些工业元素的可持续再利用价值。
六、结语
城市工业遗址的景观改造不仅是对工业遗址一片土地的开荒翻新,而更是当今世界所重视的一项议题。城市工业遗址承载着当时的工业历史文明,我们应运用景观设计的巧妙构思将这些值得回忆、留念的历史痕迹再次焕发出青春的生命力。虽然我国在城市工业遗址环境改造方面起步比较晚,但相信随着我国规划设计理念与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遗址景观将会成为我国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工业遗址公园作为一种新兴类型的公园,凭借其在城市建设和旅游规划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在现代城市规划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景观生态设计理念的应用,对改善工业旧厂区以及厂区周边环境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向荣,任京燕.从工业废弃地到绿色公园――景观设计与工业废弃地的更新[J].中国园林,2007(03).
[2]黄志新.风景园林生态设计手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03).
[3]俞孔坚,庞伟.理解设计:中山歧江公园工旧址再利用[J].建筑学报,2002(08)
作者简介:王雅洁(1997-),女,安徽芜湖人,学生,本科,河海大学文天学院。研究方向:环境设计(景观设计方向 )。
论文作者:王雅洁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6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4
标签:工业论文; 遗址论文; 景观论文; 城市论文; 工业建筑论文; 价值论文; 历史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6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