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民用房建工程施工中应用后浇带施工,能有效的防止裂缝的产生,而且具有施工成本低,效率高等特性,被广泛应用在房建施工过程中。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在分析后浇带施工技术设计原理和主要功能的基础上,对其在民用房建施工过程中地方具体应用做了如下分析。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民用房建;设计原理;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极大的增加了城市民用住房的压力,因此在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了大量民用房建工程,很大程度上缓减了住房城市住房压力。相比于其他建筑工程,民用房建对施工质量和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展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民用房建施工过程中应用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工程案例分析
某民用建筑工程,共24 层度,总高度为75 米,根据民用建筑工程的具体应用情况,决定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施工,具体情况为,在地基基础底板在裙房和主楼间设置后浇带2,在的在被后浇带 2 分隔后的建筑跨度超长距离再用后浇带1 隔开。当主楼主体建筑工程封顶施工完成以后,通过8 个沉降测量点进行观测,观测结果显示此民用房建工程的沉降量符合具体设计要求。
2 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设计原理及其主要功能
2.1 设计原理
后浇带之间的距离通常在20m~30m 之间,宽度大约在1m 左右,当混凝土浇筑30 天~40 天以后,重新配置比原混凝土强度高出6MPa~10MPa 的混凝土进行填筑,填筑完成以后要进行15 天~25 天的保湿养护。民用房建工程施工中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时,需要从大应力释放和抵抗应力两个方面进行入手。就此工程而言,在后浇带设计时,虽然其裙房结构和地基基础和民用建筑属于同一个整体,不同项目工程其承受的荷载也不相同,因此就有可能发生沉降问题,在这样的基础,为确保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就必须设置科学合理的后浇带【1】。同时,在后浇带设计过程中,必须预先对房建工程的裙房结构和地基基础强度进行计算和检测,以获得结构内部应力的情况能否满民用房建的具体需求。在确定沉降值前,还需要利用后浇带分割地基基础和裙房,并对后浇带施工的浇筑时间进行计算。
2.2 后浇带的主要功能
高层建筑施工具有施工周期长、施工难度大、施工工种多、施工成本高、危险系数高的特点。所以建筑企业引进全球最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理念,确保施工的质量和现场施工人员及设备的安全性。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以下质量通病:第一,高层建筑整体发生不均匀沉降;第二,钢筋混凝入发生变形;第三,混凝土出现裂缝。民用房建工程施工过程中,为避免地基不均匀沉降、混凝土收缩变形、温差过大等对混凝土施工质量造成影响,通常情况下都会设置后浇带,同时在进行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往往会把建筑主体和裙房设计到一起,同时也会把地基基础设计为一个统一整体,从而避免建筑工程在施工中出现不均匀沉降从而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稳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合理利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就能很好的把二者隔离开来,当主体结构施工完成以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也基本上趋于稳定,然后在进行的混凝土浇筑,就可以把整个建筑工程连接为一个整体,以便最大限度上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同时当混凝土浇筑完成以后,在一段时间内,混凝土的强度会持续增加,在硬化中混凝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收缩,当出现热胀冷缩现象时,甚至会产生预应力,当预应力超过混凝土的线性膨胀系数以后,就会在混凝土的表面或者内部形成裂缝,影响民用房建的质量和稳定性,而后浇带施工技术能为混凝土的收缩提供充分的空间,从而限制裂缝的产生【2】。
3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3.1 设置合适的后浇带位置
后浇带施工不但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还关系到高层建筑的结构功能能否顺利实现。所以一定要确保后浇带施工的质量,设置后浇带的位置尤为重要,就高层建筑而言,通过不会在剪力墙的位置后浇带,但是可以在剪力墙其余位置设置后浇带。通过科学合理的设置后浇带位置能够分担剪力墙承受到的压力,避免剪力墙承受压力过大而发生弯曲变形。
3.2 设置合理的宽度和间距
虽然把后浇带施工技术融入高层建筑施工中能很大程度上确保建筑工程结构的整体性,但是并不能通过分割的方式,让建筑工程整体上缺乏模块。若高层建筑的层数在23 层以下,,受力钢筋是不能切断的,也就只能通过此种方式来确保建筑工程结构的整体性,同时还能满足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如果高层建筑的梁板跨度比较大,可以在适当位置切断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再焊接到一起,从而减少楼板的下垂弯曲几率,为了方便是后浇带施工,通常情况下把后浇带的宽度控制在600mm~1200mm 最佳【3】。
3.3 断面形式和时间的选择
在选择后浇带断面形式时,要把所有的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断面设置成相同断面形式,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因为受力密集造成的结构变形问题,同时也减少了后浇带直缝相关问题。在选择后浇带施工时间时,要严格遵循混凝土工程建设时间,针对22 层以上的高层建筑和裙楼建筑施工,要在沉降工序施工完成以后,及立即进行后浇带施工【4】。
3.4 合理选择施工材料
对后浇带施工质量而言,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施工技术同样重要,在施工过程中选择高质量和物收缩性的钢筋混凝土。可以在混凝土配置时加入适量的膨胀剂,从而降低混凝土对温度的敏感性。后浇带在施工前要先清理缝隙确保几缝隙干净整洁,同时确保缝隙两边的构建面时刻处于在湿润状态。
3.5 预设模板以及混凝土浇筑施工
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前期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相比实践表明,前期准确工作对整体质量的影响度高达75%~95%。所以在施工人员要根据现场施工情况来预设模板,因为预设模板的是稳定程度和刚度都会对后浇带施工质量造成很大影响,不同强度预制模板其品质也不尽相同。所以就必须根据现场实际需求来选择合适的预制模板。
3.6 后浇带的保护和养护
当混凝土浇筑完成以后,要立即用湿润的麻袋对混凝土进行保湿要养护,通常情况下保湿养护的时间为25 天~30 天,在混凝土没有达到规定强度前,严禁在后浇带上方放置重物,放置混凝土发生变形。同时在后浇带两侧增设挡水墙,避免施工现场的积水对混凝土强度造成影响,在后浇带两侧的50cm 宽处,用水泥砂浆做宽5cm,高5cm~10cm 的挡水带,避免其他杂物进入后的后浇带中,影响混凝土后浇带的强度【5】。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民用建筑工程数量逐年增多,后浇带施工技术也到了充分发展,大量工程实例表明,在民用房建施工科学合理的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不但能极大提高民用房建的质量和稳定性,还能减少施工成本。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必须根据相应的设计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设置合理的后浇带位置,从而加强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和质量。因此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深入分析了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后浇带设置与施工技术,希望对保证高层建筑的工程质量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范杨宁.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J]. 建材与装饰,2015,47:42-43.
[2]张军锋. 分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过程中的应用[J]. 建材与装饰,2016,02:52-54.
[3]冯坤昌,刘明哲.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工程中的应用[J]. 建筑,2015,07:68-69.
[4]成强. 后浇带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J]. 建筑,2015,20:74-75.
[5]王贵国. 分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过程中的应用[J]. 绿色环保建材,2016,10:119.
论文作者:张明辉
论文发表刊物: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6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质量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