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郊区化”还是“城市化”?——关于北京城市发展阶段的讨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京论文,发展阶段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的一些学者开始提出:中国大城市出现了郊区化。学者们在阐述城市郊区化现象时,最早和最典型的案例城市就是北京。这是因为,学者们在对比分析两次人口普查(1982年和1990年)北京市的人口变动时发现,1990年和1982年相比,4个城区(东城、西城、崇文和宣武)常住人口减少,人口密度降低,而被称为近郊区的朝阳、丰台、石景山、海淀4个区的人口增加,于是得出了北京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郊区化的结论(胡兆量、福琴,1994;周一星,1996)。按照这一思路,学者们进一步发现,上海、广州、沈阳、大连、杭州等城市在同期也进入了郊区化(张善余,1999;周一星、孟延春,1997;曹广忠、柴彦威,1998;冯健、周一星,2002),据说,长春市也开始进入了郊区化时期(修春亮,1996)。所以,他们推断说,中国的大城市已普遍进入郊区化时期(周一星、孟延春,1998)。
郊区化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奥地利学者克拉森(L.H.Klaasson)在调查总结东、西欧大城市的演变后,提出了城市人口—经济分布的“空间循环假设”,即城市人口、经济要素的空间分布遵循集聚—分散—集聚的循环,城市发展表现为城市化(urbanization)—郊区化(suburbanization)—逆城市化(disurbanization)—再城市化(reurbanization)循环规律。他的设想为许多国家城市发展的过程所证实,受到了学术界的肯定(唐恢一,2004)。既然城市的郊区化是城市发展继城市化后必定要经历的过程,那么如何衡量就显得十分重要。下面,我们就根据北京的情况来讨论北京城市发展是否已到了城市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即郊区化阶段。由此进一步讨论如何一般性地把握城市发展的阶段性。
人口分布变动通常是衡量城市发展的标志。城市的人口分布和城市的空间构造有关。为了让读者清楚了解北京人口分布的特点,我们先简单介绍北京各行政地域的空间位置特征。
行政地域的范围随行政区划的变动而变动。现在的北京市所辖范围是在1958年时基本确定的,以后虽然也有些变化,但变化范围很小。北京市的面积为16410平方公里,共辖18个区县,它们是东城、西城、崇文、宣武、朝阳、丰台、石景山、海淀、门头沟、房山、通州、顺义、昌平、大兴、怀柔、平谷等16个区和密云、延庆两个县(2005年)。18个区县按它们所在的地理位置,是从内到外一层包着一层。按照北京城市总体发展规划(2000年),北京市可分为4个功能区域:(1)首都功能核心区(简称核心区),包括东城、西城、崇文、宣武4个区,面积为92平方公里。(2)中心城市功能拓展区(简称拓展区),包括朝阳、丰台、石景山、海淀4个区,拓展区包围了核心区,成为核心区的外围,面积为1276平方公里。(3)城市发展新区(简称新区),拓展区外围,为房山、通州、顺义、昌平、大兴等5个区,形成了所谓的圈状结构,面积为7746平方公里。西端的门头沟区虽然紧挨着新区,但90%以上地域是山区,所以把它和北部山区归入一类。(4)生态涵养发展区(简称生态区),该区域的地貌以山地为主,包括了门头沟区和北部山区的怀柔、平谷、密云、延庆,面积为7746平方公里。关于北京的各区县的位置见图1。
1 人口分布是集中还是扩散
城市的发展阶段是根据城市人口分布的变动特征来区分的。以下分别从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来观察北京人口分布的变动。
1.1 户籍人口变动
图2为1958~2000年北京各功能区域的人口变化。观察图2,总的来说,各区域的人口从1958年以来都有增长,但区域和区域之间,不同时期,人口增长情况各不相同。其中,生态区和发展新区的人口变化比较简单,呈单调增长形。生态区户籍人口在1958年为82万人,2000年增加到138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仅1.23%,发展新区户籍人口在1958年为185万人,2000年增加到337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43%。基本上属于自然增长。核心区人口在1960年达到峰值231万人后开始减少,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呈低迷状态,到1980年初才恢复到1960年的规模,以后呈缓慢增长。拓展区人口在1960年代前期和后期有不同程度的波动,1970年代初和1960年人口相当,以后就稳步增加,特别是1980年代中期以后,人口增加的幅度加大。在北京的4个功能区域中,无论是相对和绝对量比较,拓展区的人口是最高的,核心区的人口变化最小。
图2北京各区域户籍人口(1958~2000年)
资料来源:1960~1988年的数据是根据北京市公安局编《北京历年人口统计资料》,1989年以后的数据是根据北京市统计局编《北京统计年鉴》整理而成。
人口增长可以分解为自然增长和迁移增长两部分。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人口迁移增长起主要作用。扣除自然增长因素,在1960~1999年40年间,生态区的人口迁出大于迁入。发展新区在1980年代以前表现为净迁入,1980年代以后则为净迁出,40年合计,迁入迁出基本持平。核心区在1960年代表现为净迁出,1970年代则表现为净迁入。但1970年代的迁入可称之为恢复性迁入,因为实际上,1970年代的净迁人数,还不能抵消1960年代的迁出数。核心区的人口直到1970年代结束才恢复到1960年的水平。迁移活动最活跃的区域是拓展区,从1970年代后半期开始人口一直保持高净迁入状态。
说明:这里的人口净迁入为各功能区包括的各区县的人口净迁入的合计数。
以上数据表明,从1970年代以后,北京全市就以人口迁入为主流,但人口净迁入不是平均发生在每个区域,除了在1970年代核心区人口有恢复性迁入、发展新区有少量净迁入外,其它时期、其它区域都表现为人口净迁出,只有拓展区是“一枝独芳”,表现出很强的人口迁入态势。这里,既有外地的人口迁入,也有本市其它区域的人口迁入。城市化的基本特征是人口集聚,农村区域变为城市区域,则拓展区的人口变动正反映了这样的特征。若仅对本市人口说,中心区的人口迁出从1960年代就已经出现,1980年代以后又出现了人口净迁出,但我们注意到处于北京市最外圈的发展新区和生态区也是人口净迁出。如果认为中心区有人口迁出就算城市郊区化,我们知道人口向一个地域集聚是城市化特征,从判断城市的发展阶段来说,不能说该城市既处于城市化阶段又是郊区化阶段,而应该根据人口扩散和集聚,以哪一个特征为主导因素。从户籍人口数据来看,北京很明显是人口集聚占主导。
1.2 常住人口变动
以上,我们是用户籍人口的统计数来讨论的。下面,我们换一个统计口径,用常住人口来讨论。
从195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实行户籍制度、粮油布及副食品定量供应,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制度后,人口的迁移受到严格的限制。所以,当时的户籍人口和现在统计的常住人口应该是比较一致的。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明显不一致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现象。19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1990年代,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城市中“户在人不在,人在户不在”,即“人户分离”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户籍人口的统计和实际的人口分布不完全一致。以下,我们用人口普查中的“常住人口”看北京各区域的实际人口变动。
由于在北京居住着许多外来(无北京户籍)人口,一般来说,常住人口数要多于户籍人口。但各个区域的情况并不相同。在核心区,由于存在大量的“户在人不在”的情况,外来(无北京户籍)人口相对较少,所以户籍人口要多于常住人口。由于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在分布上的不一致,用不同的统计口径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观察表1可以知道,核心区人口在1980年代以后保持了较为平稳状态,还略有增长,而从常住人口(见表2)的变动看,核心区人口在1982~2000年减少了31万人,2000~2005年又减少了6万人,表现出持续减少的趋势。与核心区人口变动趋势相反,拓展区表现出强劲的人口增加趋势,1982~2000年,拓展区人口增加了335万人(同期户籍人口增加了247万人),2000~2005年又增加了109万人,这说明,在拓展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统计反映的人口变动基本趋势虽然相同,但数量上差别很大。发展新区、生态区的人口变动趋势,两种统计结果反映的趋势也是相同的,但数量上有所差别,在生态区,两种统计结果的差别已经很小。
从市内人口迁移来看,根据人口普查的1%抽样数据汇总结果,1995~2000年,核心区和生态区人口迁出数大于迁入数,迁入迁出相抵,为净迁出。拓展区和新区人口迁入数大于迁出数,迁入迁出相抵,为净迁入。在4个区域中,核心区和拓展区的人口迁移活动最为活跃,核心区表现为主要迁出源,拓展区则表现为主要接受地。并且,核心区迁出人口中,91%是迁入到拓展区。迁入到拓展区的人口中,78%来自核心区(见表3)。
这里我们要提出注意的是,核心区的人口减少,可能主要是人口流出的原因,但拓展区人口增加中,除了本市内的人口迁入外,还有非本市的人口迁入,并且后者是更主要因素。
从常住人口的统计我们同样看到人口的两种流向:一种是人口从人口密集的核心区流入人口相对稀疏的拓展区,表现出人口扩散趋势。与此同时,人口从稀疏的新区、生态区流入人口相对密集的拓展区,表现出人口集中趋势。从全市范围看,人口集中还是占主导地位。
1.3 人口集中指数
从北京的局部地区看,我们观察到人口流动的两种不同流向:扩散与集中。我们当然不能依据某一局部地区的人口流向来判定全局的流向。为此,我们用集中指数:
根据户籍人口的数据算出的人口集中指数的年度变化见图3。由图3可以知道,在1950年代,北京人口不断集中;从1960年代以后,人口不断扩散并一直继续到70年代末;1980年代后,人口又开始向集中方向变化。
图3北京户籍人口集中指数(1953~2000年)注:根据历年《北京统计年鉴》区县人口数据计算得出的结果。
如果说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实际人口的分布和户籍人口的统计越来越不符合,那么,我们根据人口普查的常住人口数据来计算人口集中指数:1982年的集中指数为0.4884,1990年为0.5014,2000年为0.5433,同样表明1980年代,北京人口是向集中方向变动的,人口主要向拓展区集中。
2 功能拓展区是“郊区”还是“市区”
提出北京“人口郊区化”的根据是:被称为“城区”的东城、西城、崇文、宣武4个区从1980年代以后人口开始减少,而过去被称为“近郊区”的朝阳、丰台、石景山、海淀人口增加。这里我们要讨论的是朝阳、丰台、石景山、海淀4个区是“市区”还是“郊区”。如果朝阳等4个区不是郊区而是市区,那么,上述现象出现大概就不能称之为“郊区化”了。正如我们假定在一段时间内城区内某个人口密度较高的区,如东城区出现了人口减少,人口密度较低的西城区人口增多的现象,我们只会认为这是人口在市区分布的变动现象,而不会称之为“郊区化”。
在城市化研究中,首先是城市和乡村的地域区分问题。对城市和乡村,虽然各国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统计规定,但最基本的还是以人口密度和从业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比例来区别的。某地域人口密度高且居民大多从事非农产业,这样该地被认为是城市;反之,则认为是乡村。郊区被认为是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在城市周围的地域。我国的城市,虽然有“市区”和“郊区”的区分,但对“市区”和“郊区”,并没有准确定义。在过去的统计中,建制市中的“城市户口”,不管是“市区”还是“郊区”,一律统计为城市人口,而对“农业户口”一律统计为乡村人口。现在的统计取消了以户口为标准,而是以行政区划为标准,但“区”的人口基本上就统计为城市人口。例如,按2000年人口普查规定的统计口径,市人口规定为市辖区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公里1500人以上的区管辖的全部行政地域人口;市辖区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公里1500人以下的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的乡级地域内的全部人口;区、市政府驻地城区建设延伸到的乡级地域内的全部人口。所以,若都是建制市的“区”,“市区”和“郊区”并没有严格的区分,若说有分别,其区分的界限也是模糊的。但大致可以认为,郊区是城市中的农村区域,“市区”的副食品蔬菜供应基地,那里的居民大多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在计划经济时代,就是所谓不吃“商品粮”的“农业户口”的人。当然,现在再用“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作为城乡的区分就太脱离实际了,现在不用户口作标准,可以从该地域人们从事的经济活动的类型来区分。
以下,我们就用常住人口中人口密度和在业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比例这两个指标来衡量,看功能拓展区中的朝阳等4个区应归于哪一类型地域更加合适一些。
历史上,朝阳、丰台、石景山、海淀区确实是北京的郊区。但问题是城市是在发生变化的,郊区是否永远是郊区,能否改变成市区?其它农村地域是否可称为新的郊区?我们从1982年的数据看,朝阳等4区就很难说是郊区了,它们的人口密度平均超过了2000人/平方公里,从业人口中从事非农行业的接近84%。若从城市化水平来衡量,这两个指标已经超过现在的许多地级市市中心区和县级市市中心的水平了。当然,作为特大城市来说,可以对市区的人口密度、从事非农比例的标准再提高一些。那么,到2000年,这4个区的人口密度已经超过了每平方公里5000人,劳动力中从事非农比例已经超过了97%,无论如何,这4个区再不能称之为郊区了吧。事实上,我国的许多大城市,如哈尔滨、兰州等大城市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密度都不到每平方公里4000人,甚至有学者认为已出现了人口郊区化的长春市,人口密度最高的区每平方公里不到4000人。在实际中,现在北京人常说“城8区”,就是包括了这4个区,对许多年轻人来说,朝阳等4区本来就是城区,他们可能甚至已经不知道这4个区曾经是郊区,在他们的眼里,市中心区的人口迁居到这里只是市区人口再分配,是最正常不过的事,而学者们却提醒他们,这是人口郊区(只是在记忆中存在甚至记忆中都不存在)化现象,岂不可笑。从另一方面看,若承认这4个区已经不是郊区,而是市区的话,“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则郊区化也就无从谈起了。
3 从城市化到郊区化,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各区域的人口变动特征
国内学者对于“郊区化”有不少争论,争论双方主要集中在对“郊区”概念的理解和区分上(周一星、孟延春,2000)。笔者认为,首先是要动态地看待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然后才能正确区分“市区”和“郊区”。
城市地域范围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是不变的话,也就无所谓讨论城市处于什么阶段了),城市作为人类聚落的空间形式,它不是自然产物,而是人类的创造物。它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盛到衰的发展变化过程。就以北京为例,作为太行山和燕山之间的一个小平原,据说远在50万年以前就开始出现人的踪迹了,那时,最多也就是有一些散居的人类聚落。而城的出现,据考古和挖掘出的青铜铭文说明,最早开始于周初燕国的都城,始于3000多年前的公元前1045年,城的大小,东西长850米,南北宽约600米,也就0.51平方公里。元大都可说为后来的北京城奠定了基础,城周长约37里,城内面积不超过25平方公里,到明朝建成北京城,北京城分为内城和外城,整个北京内外城面积为62平方公里(翁立,1997)。城市化的过程从空间形式来说,就是农村地域变化为城市地域的过程,人口的城市化和空间地域的城市化是同步进行的。对开始成为城市地域的人口来说,实际上是有三部分人口组成:本地人口,从外地迁入的人口,也有从市中心区迁来的人口。即是说,城市化过程与市中心人口扩散并不对立,主要是看迁移人口中哪个是主流。城市化过程迁入人口的主流主要是外地进入,而不是市中心的扩散人口。
正因为城市是在发展变化的,城市内部地域范围也是变化的。所以,我国学者认为,中国城市中心区的划分可与当地人们概念里的旧城区,或解放前夕的城市建成区,或原城墙加关厢的地域(柴彦威,1995;周一星、孟延春,2000)。但这就又引发一个问题:人们概念里的旧城区又是什么范围?如果是一个新城市,人们概念里没有旧城区又怎么办呢?我们可以肯定,不同代的人对新旧城区的概念是不同的。以北京为例,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那时人们概念里的“城区”可能要比现在的东城、西城、崇文、宣武4个区的区域范围(那时还没有成立这4个行政区)还小。现今北京市德胜门、安定门以北的德外街道办事处、和平里街道办事处;西直门、阜成门以西的展览路街道办事处、阜外街道办事处,月坛街道办事处;广安门外的广外街道办事处;永定门外的永外街道办事处;东直门外的东直门街道办事处等8个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区域,分别属于东城、西城、崇文、宣武4个市区,都是在明清内外城的外边新发展起来的市区,我们用1947年《北平市区图》来对照,当时不曾出现这些地区(翁立,1997)。如果中心区的地域范围是不变的,根据中心区人口有迁出、郊区人口增长来判断城市郊区化现象的出现,由于不同人对中心区的范围理解不同,不同代的人对北京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郊区化的判断结论就会很不相同。有的人可能会认为郊区化现象早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甚至更早的年代就开始了,有的人则认为在1990年代尚未开始。这样一来,城市郊区化现象也就成为一个似是而非的现象了。
在关于“城市化”还是“郊区化”的讨论中,容易引起歧义的是关于“中心区”和“郊区”的划分。国内外学者现在通常的做法把城市分为两部分:城市中心区(或者说城区)和郊区。当人口向中心区集中时被称为城市化阶段,当中心区人口减少,郊区人口增加即出现人口扩散时则判断为已进入城市郊区化阶段(如图4(A)所示)。这样,判断一个城市处于哪一个阶段和城市区域的划分密切相关。但实际中,一些城市区域很难判定它是属于中心区还是郊区。如果中心区划得过小,则出现人口下降的现象就会很早,中心区如果划得大,则情形会相反。以北京为例,对于功能拓展区的4个区,它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000人左右(2000年),若与功能核心区的4个区相比(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万人以上),在人口密度上差一个数量级,把它们看作同一类别的区域显然不太合适,所以不能把它看作城市的中心区。但从它的人口密度和从事非农人口比例来看,把它看成是郊区也不合适。它与发展新区、生态涵养区相比,无论是人口密度和从事非农人口比例来看,又高出一个数量级,把它们和发展新区、生态涵养区放在一起,看作同一类别的区域显然也不太合适。为了清楚阐明城市的变化,笔者认为把城市区域的组成分成:中心区、外围区和郊区三个部分比较合适。中心区、外围区和郊区的区分可根据人口密度、昼夜人口比和三产区位系数的大小来区分①。中心区和外围区组成“市区”。一个城市的发展阶段属于城市化阶段还是郊区化阶段应该从市区人口的集中和扩散来判断。城市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这样描述:(1)人口由不同区域向一个地点集中,这个区域既可以原来是农村地域,人口集聚的结果成为城市;也可以向本来就是城市积聚。这个时期,在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提高的同时,城市中心区在扩大并基本形成,同时,城市的外围区也在扩大,部分外围区现在成了中心区,而部分郊区成了城市外围,可以说是城市形成和成长期。我国有许多城市尚处于这种阶段,其特征是市区人口增长较快,郊区人口增长较慢,甚至负增长。可以说是城市发展初期。(2)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人口由市中心向外围区扩散的同时,郊区人口向外围区集中,部分郊区地域成为市区的组成部分,其结果,市区地域扩大,这个阶段是城市稳定期或城市的调整期。经过这个阶段,该城市的范围基本形成,其人口变动的特征是人口增长两头(中心区、郊区)低,中间(外围区)高,我国大部分中心城市现在处于这个阶段,这个阶段应该是城市化和郊区化的过渡时期。但如果一定要在城市化和郊区化两者之间划分,则这个阶段还应属于城市化阶段后期,但它已是郊区化的前兆。(3)市区(包括中心区、外围区)人口向郊区扩散,其人口变动的特征是市区人口密度达到一定密集程度,市区人口增长缓慢、停滞,甚至减少,郊区人口较快增长,这时,才算开始了人口郊区化的时期。这个时期,虽然市区(主要是外围区)范围还可能有所扩大,但扩展缓慢,趋于极限。郊区人口虽然增长,郊区还是郊区。由于城市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不断向郊区扩散,城区和郊区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已基本无异。以上城市发展变化阶段,可以用图4(B)所示来表示。
图4(A)城市发展阶段图示1
注:(1)人口由郊区流向中心区;(2)人口由中心区向郊区流出。
图4(B)城市发展阶段图示2
注:(1)人口向中心区集中;(2)人口由中心区流出同时,郊区人口向外围区集中;(3)人口由市区向郊区流出。
从以上的城市发展阶段来看,北京市到现在,至少到2005年尚处在城市化阶段,还未进入郊区化阶段。
4 讨论
在我们以上讨论中,可能读者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论文不赞成静态地、静止地区分城市中心区区域,主张动态地区分城市区域,由于城市是在不断发展的,城市中心区、市区是否会持续无限扩张。具体以北京来说,既然拓展区能发展为市区,那么发展新区是否可能也发展成市区呢?如果是那样的话,是否就没有郊区化时代的来临呢?回答是不会的。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如果城市中心区、市区还在扩大,那么说明城市还在成长过程中,但城市的扩张,中心区、市区的扩张不会是无限的,它必定是有限的,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中心区、市区的扩张就会停滞。说它还在发展,指城市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会继续扩散,说它停滞,是指“市区”范围不会无限扩大,郊区总是存在。以北京为例,发展新区目前的人口密度为567人/平方公里(2005年),地域面积为7746平方公里。从人口密度来看,把它归于郊区应该是没有异议的。如果它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再增加1000人,那么,意味着北京的总人口在现在基础上增加700多万人,将超过2200万人,这对北京的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但新区与市区的人口密度还差得很远。若我们设想,新区人口密度再增加1000人,那么,意味着北京的总人口要增加1倍,接近3000万人,我想,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认为北京能承受这么大的规模。但即使这样,新区的人口密度也只有现在拓展区的一半。笔者认为,新区的人口密度绝不可能增加得那么大,所以,新区作为北京的郊区是会继续保持的。
城市的发展,城市的规模是在一定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条件下,受资源环境条件所制约,在经济规律作用下形成的。城市的形成,中心区的形成与扩大,从经济上说,主要是可以节约交易费用,规模扩大主要是由规模效益、积聚效益起作用。但随着生产要素向市中心集中,城市规模扩大,规模不经济、积聚的负效益也会同时积累。例如,房价、地价的上升、交通的拥挤堵塞、环境的恶化等等,当达到一定程度时,不经济因素占据主导地位时,城市的扩张就会停滞。人口的流动、生产要素就会由集中向扩散方向改变。
第二个问题是文章中说我国大部分中心城市尚处于城市化阶段,那么有没有城市已经到达郊区化阶段了呢?它是什么时期开始进入郊区化阶段呢?根据笔者的研究,国内只有上海市从1990年代下半期才开始了“郊区化”阶段,根据1995年1%人口调查资料和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在1995~2000年期间,上海市人口的变动出现了上述(3)的变动特征,即不但中心区人口出现了负增长,外围区人口也出现了负增长,而郊区的人口有较大幅度增加的现象。
北京的情况如何呢?在上面的内容中,主要是说明北京城市发展尚处于城市化阶段。其根据是从1980年代至今,北京的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城市功能拓展区(朝阳、海淀等4个区),功能拓展区不是郊区,而是市区;或者说,即使过去是郊区,现在也已变成市区了。但从最新的人口资料(2005年1%人口抽样资料)看,人口变动出现了新的迹象:2000~2005年,北京的4个区域中,虽然仍是中心区人口减少,其它3个区人口增加,其中功能拓展区人口增幅最高,但人口增速最高的区域发生了改变。从1982~2000年,在3个人口增加的区域中,拓展区的人口增速一直远高于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区。如1990~2000年,拓展区人口平均每年增加4.71%,而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区人口的年平均增速为1.56%和0.29%。拓展区的朝阳、丰台、石景山、海淀4个区的人口增幅远远大于其它区县。从这次调查资料看,2000~2005年,拓展区人口平均每年增加3.15%,而发展新区人口平均每年增加3.55%,即是说,发展新区的人口增速开始高于拓展区。从发展的迹象来看,可能用不了几年,发展新区的人口,也即北京郊区的人口增幅就可能超过市区,那时就可以说,北京城市发展进入了郊区化阶段。
收稿时间:2007-10
注释:
① 关于城市这三个区域区分的详细阐述和案例见本人发表在《人口与经济》2007年第5期上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