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域文化具有人文性和历史性,是一个地方的缩影。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合理应用地域文化,可以有效提升居住小区的归属感及审美观。本文主要论述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的体现原则与运用。
关键词:地域文化;景观设计;居住小区;地域特色
1.地域性文化的体现
首先,园林艺术。园林艺术在设计手法及模式上对区域的文化特色进行体现,因此,在居住区景观设计时,可以对园林的艺术理念以及技艺等进行借鉴,比如可以对皇家园林的色彩、气势、布局等进行借鉴,进而增强居住区景观的气派与宏伟;可以对江南园林的设计风格、景观元素等进行借鉴,进而增强居住区景观的典雅、安静。总之,各个地区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可以吸收当地园林艺术的精华部分,进而增强设计效果;其次,文化艺术在文化艺术当中,有大量的地域性元素。艺术来源民间,当地文化艺术和当地群众的信仰、风俗习惯以及思想观念等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也可以对当地文化艺术进行充分利用。比如在我国民间艺术中,包括民间小调、地方戏曲、东北二人转以及皮影戏等,所以如果将这些元素应用在景观设计当中,不仅可以增强景观的地域性文化特征,同时也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再次,建筑居民。民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不仅具有浓厚的文化特色,而且也具有与众不同的地域风情。在我国古代,人们都会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对当地资源进行充分利用,进而建造自己喜欢的房子,所以在居住区景观设计过程中,也可以对这种原生态理念进行充分借鉴,进而增强景观的独特性与地域性。另外,在每个城市中都有一些古典建筑,比如福建土楼、北京四合院以及徽派居民建筑等,因此在对景观进行设计时,也可以参考这些古典建筑的设计理念与风格,在此基础上对景观设计进行创新,进而增强景观的设计效果。
2.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素
2.1空间尺度
公共空间指的是一个空间,可以对物质存在进行体现,具体表现在长、宽、高以及范围等方面,具有扩张性以及广延性等特点。但是从本质上来看,公共空间应该对地域文化进行充分体现,同时,我们也可以将空间理解成“场所”。
“场所”可以给人们一种归属感,是场地与情感的有效结合。对于建筑而言,虽然在时间以及空间等方面的含义比较模糊,但是场所事件却有众多意义。因为对于人而言,场所是时间以及空间等的表现。然而现阶段,在设计营建场所时,都比较注重它的形态含义,却没有对人的活动以及空间等含义进行充分考虑。对于空间而言,尺度至关重要,不仅是手段,同时也是原则。
在对形体空间进行设计时,应该对尺度进行充分考虑,虽然在设计过程中,并不一定非要按照尺度进行规划,但对于居住区景观设计来说,就应该设计出极具个性的、人们喜欢的建筑,所以必须对尺度因素进行考虑。从最近几年的城市建设情况来看,在对居住区景观进行设计时,多数情况下都比较注重建筑的美观与宏伟,但是笔者认为,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人性尺度进行充分体现。
2.2物质构成
景观通常都是由两部分构成,分别是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二者之间可以互相影响。其中对于软质景观来说,是由空气、水体以及植物等组成的,人的主观因素会对其造成一定影响,进而产生一些审美情趣。从植物的角度来看,它具有众多功能,比如对小气候进行调节,对空气进行净化,对水资源进行保护等,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美学欣赏作用。另外也可以对景观进行装饰,使其具有空间构成、景观导向以及控制视线等众多功效。
华润润府花境
2.3自然景观
在居住区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自然景观对地域性景观进行设计,进而对自然景观的地域性特点进行表现。对于居住区的景观设计来说,实际上也就是对功能、形式、技术以及艺术等进行协调,在追求精神品质、塑造物质景观的基础上,为人们打造一个可以满足他们审美需求的生活环境。
2.4审美情趣
在对居住区景观进行设计时,对于空间布局、植物造景以及建筑形态等环节来说,都应该满足当地群众的审美观。人们在审美标准与审美观念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对景观的感受也具有一定的区别,而对于地域性文化景观来说,可以将人的审美情趣进行有效融合,可以对当地群众对文化的需求进行有效满足,可以增强当地居民對居住区景观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3.居住区景观设计思路
3.1文化元素与景观的融合
各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以及自然条件等都不相同,所以在设计居住区景观时,应该对现代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将其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进行有效结合,进而和时代发展进行吻合。同时也要将当地文化元素和景观进行有效融合,确保人们可以通过景观元素,对当地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精神进行了解,进而提升居民对景观的认可,增强他们对景观的归属感。另外,也可以利用景观将文化渗入到居民的生活中,如此一来,不仅为居民的生活增添了活力,而且还增强了居住区景观的地域文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继承。
3.2对地域性景观材料进行充分应用
在选择地域性材料过程中,应该对成本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在确保设计效果的基础上,应尽可能降低成本。同时,也应该对自然资源进行充分考虑,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从现阶段地域性材料的利用情况来看,泥土以及石材等的利用率比较高,所以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可以对这些材料进行充分利用,将其和构筑手法进行有效结合,进而设计出极具地域性的居住区景观。
3.3合理应用元素提取方法
第一,对铺装方法进行合理应用。对于道路铺装而言,应该和当地的民族风情相适应,通过周边土地以及道路等的绿化,来增强景观的设计效果。在进行铺装时,应该对绿化生态进行有效保护,同时,也应该对路面硬化效果及频次进行充分考虑。其中,周边植被、道路硬化等都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来讲,道路铺装指的是硬质铺装,植被铺装指的是软质铺装。在铺装过程中,应该对路面花色、路面形状等进行充分考虑,以确保它们可以对当地的文化特色、风俗人情等进行充分体现。
第二,对生态元素进行合理提取。对于各个城市或者是地区来说,都具有生态多样性特点,它既可以体现在自然水域与陆地区域的结合,又可以体现在景观、构筑物以及设施等的结合,同时也可以体现在湿地以及草地等的结合,具有极强的地域性特征,所以在对居住区景观设计过程中,可以对这些生态元素进行提取,对水资源、湿地、草地、设施以及构筑物等进行充分吸收,进而为人们打造一个依山傍水的“世外桃源”。
4.地域文化的体现案例
如苏州这个城市,历史悠久,有小桥流水人家,还有著名的寒山寺,现代元素和古典元素的有效结合,形成了苏州的新型元素。很多高档居住区都对地域文化因素进行了应用,不仅美观舒适,甚至是时尚、潮流的标志。如某建筑风格符合苏州古典建筑的设计要求,对四合院建筑以及古典园林建筑等的风格进行了引用,在要素排列方面,运用的是轴线状方式,由门厅进入到正厅,再由正厅进入到内厅、书房以及花园等。这种设计风格既能够体现现代景观的时尚魅力,又能够感受到当地历史文化的独特气息,是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完美结合,具有极强的地域性特征。
5.结语
总而言之,将地域性文化元素和居住区景观设计进行有效融合,不仅是人们审美观念的需要,也是我国弘扬地域性文化的有效手段。对于景观设计人员而言,应该在明确地域性文化的基础上,对景观设计要素进行有效掌握,将文化元素与景观进行有效融合,对地域性景观材料进行充分应用,合理应用元素提取方法,进而为人们打造一个美观、舒适、极具地域性特征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文华,郝丽梅,周德虎.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中地域性文化符号研究[J].中外建筑,2011,(02):48-51.
[2]唐忠斌.大理钜融城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对白族文化元素的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14.
论文作者:郝佩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4
标签:景观论文; 居住区论文; 地域论文; 地域性论文; 景观设计论文; 文化论文; 元素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