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对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了相应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质量控制措施
一、智能建筑的特点
智能建筑在电气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方面有一定的特点,具体可从以下 3 方面论述:①在智能建筑的电气系统中,线缆、管线和接线盒都在建筑物的墙体内部,具有较强的隐蔽性。由此可看出,智能建筑的质量标准是很难控制的,如果出现质量问题,那么,返工的工作量和难度系数也会相对较大。②智能建筑在电气施工工作中的具体工序相对比较多,而且周期较长。通常情况下,智能建筑的电气施工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接地施工、埋管施工、穿线操作和配电箱安装等。智能建筑的施工工期等于甚至是大于建筑主体的总工期。③智能建筑的电气施工主要是由多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组成的,施工中的这些子系统包括楼宇火灾的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联动系统和建筑物的通讯系统等,每一个子系统在施工过程中都是相互联系的。鉴于此,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的相关设计人员和工作人员要从全局出发,从整体上提升智能建筑的电气施工管理水平和质量控制水平。
二、建筑电气技术在建筑中的作用
1、建筑电气技术通常是可以保证建筑的智能功能得以实现
现在的智能建筑很大程度上已经完成了信息与建筑技术的融合,要想使智能建筑的具体功能更加完善,需要建筑电气技术的应用。若想使智能建筑功能可以很好地运行,这就需要相当多电子设备加以辅助,同时要想使智能建筑中的那些电子设备可以顺利的运行,也得靠相关的电气技术来实现。
2、建筑电气技术可以使智能建筑设备的正常安装和运转得到保障
通常现在的有关智能建筑的建设中都会使用很多相关的弱电系统设备,并且那些相关的弱电系统设备的设计与施工和电气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弱电设备间经常会发生一些程度较大的干扰现象,因此在有关于智能建筑的施工中,通常会对每一套设备独立安装,但是这样就会造成人力与物的浪费,所以在这个时候就要有一个计划来进行安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智能建筑设备的正常工作和稳定运转,还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在安装中对人力和物力的浪费,也会很好的控制设备的能源消耗。
3、建筑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安全防范技术方面的应用
通常在智能建筑相关的安防技术最开始发展的时候,由于在有些安全防范的系统中的那些电视监控和边界防越等很多的子系统通常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独自工作运行。所以这样就会导致每个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很少进行交流,于是就会使全面的监控变得很难做到。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相关专家的高度重视,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以至于是那些子系统整合成了一个整体,这将大大的提高安全防范系统的严密性与可靠性,使防范系统更加完善。
三、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技术水平低下
随着我国智能建筑市场的开阔,对电气施工管理的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然而限于我国发展智能建筑的历史较短、科学技术水平有限,当前智能建筑的电气施工管理的技术水平往往跟不上市场需求。
2、施工规范缺乏
由于智能建筑近几年才在我国获得发展,相应的施工管理规范准则和法律法规都还没有成形,施工缺乏一定的规范进行指导,从而容易导致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中的盲目性和低效性。
3、施工队伍水平落后
智能建筑的电气施工要求施工队伍具有专业的施工技术和负责的施工态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当前智能建筑的施工队伍缺乏专业的技能培训,其技术水平与一般建筑的施工队伍差别不大,队伍水平不适应建筑的需求,从而大大降低了电气施工的质量。另外由于在施工管理中缺乏相应的规范和监督机制,很多工程都达不到预期效果。
四、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措施
1、在施工开展做好准备工作
施工前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避免盲目开工,准备工作具体包括技术的准备和材料的准备。相关技术人员要在熟悉图纸的基础下做好前期技术安排,并做好各种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做好备择准备。相关施工人员要在了解详细的施工进度的前提下,准备好各期需要的物资材料,并做好材料的保管与防腐工作。
2、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管理
(1)现场监督管理。承包方应派专员至施工现场,对施工队伍的工程进行及时的监督管理,这不仅可以对施工方产生一定的督促和约束的作用,还能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2)做好各施工队的磨合工作。电气施工要包括各种专业的施工队伍,如果各专业的施工队伍不能提前做好沟通磨合,那么很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矛盾和分歧。要做好各个施工队的磨合工作就要预先明确各个施工队的施工范围,提前安排好交叉领域的权责归属和工程进度分配,并积极督促各施施工按照施工安排和进度进行配合。
3、在施工过程中做好质量控制
智能建筑的电气施工管理有着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预先制定并通过的施工图纸进行,并在相应的建筑施工法律法规和施工队伍的纪律规范的约束下进行施工。当然,对施工图纸产生疑意或发现图纸重大错误,应及时向上级汇报以便及时对图纸做出更改。建立严格的质量规范机制和检查监督机制。质量规范机制要求制定严格的质量规范标准,在施工中严把材料验收关和工程质量关,对于不符合施工的材料和不达标的工程及时勒令退回或整改,从错误的源头防微杜渐。检查监督机制要求对施工队伍制定相应的监督和奖惩制度,并及时定期地对工程的完成情况和完成质量进行检查,对不能及时完工或质量不达标的工程应该严格按照质量规范机制进行处理。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的质量控制可以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划分为基础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主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和装修阶段的质量控制,各阶段根据不同的工程进度有着不同的质量控制要求。在基础施工阶段,应该做好土建和电气施工的配合、预留工作;在主体施工阶段要从大局来控制整个工程的重难点和进度安排,循序渐进、有序分工;在装修阶段,在做好装修的各项专业工作的基础上要注意细节的收尾,在工程完成后将整个电气系统按照设计规划进行全面检查,不留装修死角,即使是各装修的收口也要保持墙面的光滑无痕。
4、在施工结束后做好工程验收工作
在施工完成后、交付使用前,应认真做好工程验收工作,既要对各设备的性能进行基础检查,要按照图纸要求对电气设备的施工情况进行全面验收,若发现质量不合格的设备或不符图纸的设计应及时做出反应并拿出相应的整改方案,在最终的验收通过后方可交付使用。
结语
总的来说,在电气工程施工中应始终记住安全第一,质量第二,把所有工作人员和用电人员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还有,根据工程的自身要求,对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程序,都要有严格有效的动态控制,做好技术安全培训,严格的监管好从材料采购、施工过程到工程验收的全过程,并且加大力度做好安装后的服务与检修,从而提高电气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郝晓冬.浅谈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措施[J].今日科苑,2010(10).
[2]黎高.如何加强智能建筑电气施工质量控制[J].才智,2011(20).
[3]窦连霞.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2(28).
[4]蒋向春.高层建筑电气施工中质量控制措施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1(21).
论文作者:陈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5
标签:智能建筑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电气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建筑电气论文; 智能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