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分”还是“奖励分”:以评分制度为核心的现代教学评价改革的比较研究_教学评价论文

“取消分”还是“奖励分”:以评分制度为核心的现代教学评价改革的比较研究_教学评价论文

“取消分数”抑或“奖励分数——以评分制为焦点的现代教学评价改革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分数论文,评分论文,评价论文,焦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数一直是世界各国最常用的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工具,它是传统教学评价中“根深蒂固”的东西,评分制被认为是“理所当然”之事。“很难想象,取消了世代相传的评分制,学校还象不象学校?”但是,近些年来,传统的分数和评分制受到了各国学者和广大教师的尖锐的批评,世界各国广泛开展了以分数(评分制)为焦点的现代教学评价改革研究。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以下两项实验:一是前苏联合作教育学的“不打分数”的教学评价改革实验,阿莫纳什维利主张取消传统评分制,代之以实施实质性评价;另一是中国成功教育的“奖励分数”的教学评价改革实验,中国成功教育的实验教师在保留传统的统考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别树一帜的奖励分数评价法。

一、前苏联合作教育学的“不打分数”的教学评价改革实验

阿莫纳什维利是前苏联合作教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所进行的“不打分数”的教学评价改革实验,不仅在前苏联引起了“全民的讨论”,而且在国际上也反响很大。

阿氏在他的《学校没有分数行吗?》一书中指出,分数是片面的评价结果,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他把分数的弊端具体概括为七点:①分数不产生反馈与矫正,不利于学生完善和巩固知识、技能与技巧。②分数是分等的工具,不利于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个性。③分数使学生产生焦虑与压力,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④分数导致偶象崇拜,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兴趣。⑤分数使学生产生不良习惯,不利于培养和发展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⑥分数容易引起师生间的对立与冲突,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⑦分数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不利于形成他们独立的判断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鉴于上述分析,阿氏主张取消分数,推倒分数这一偶像①。

阿氏主张取消分数,但这并不等于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掌握知识的情况不做任何评价。阿氏取消的仅仅是“形式主义的数字记分法”,取而代之的却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内容丰富的、多方面的评价,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内部获得学习积极性的动因。他把这种评价称之为实质性评价。并指出,所谓实质性评价,就是把学生的学习-认识活动的进程或结果同拟定的学习任务所要达到的标准相对比的过程,以便确定学习-认识活动进程的水平和质量,决定和接受下一步的任务。实质性评价是学生学习-认识活动的整体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阿氏认为,学生的学习-认识活动的结构包括下述六个方面:①学生认识和接受学习-认识任务;②拟定解决任务的计划;③实际解决任务;④检验完成任务的过程;⑤按照标准评价完成任务的成果;⑥提出进一步完善获得的知识、技能、技巧的任务。

显然,如果没有评价这个组成部分,学生的学习-认识活动就是不完整的。

与传统的记分制相比,实质性评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实质性评价是及时而严格进行的,它不是等到学习结果以来以后再给以评分,而是把评价的成分渗入到学习过程中去,边教学边评价,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都“严密地注视学习-认识活动的每一逻辑步骤,对照事先设计好的计划校正这些步骤,把结果与拟定的标准加以对比,赞许每一个正确完成的步骤,防止可能产生的偏差……纠正不正确的地方和错误,然后再准许和推动学习-认识过程的继续进行”②。实质性评价改变了传统记分制与教学过程脱节的现象,使评价活动有机地融入教学整体活动之中,这对于完善教学活动的结构、促进教学活动的积极化具有重大意义。

第二,实质性评价的标准必须是清晰、明确、现实、确切和完整的,否则,在把活动的结果与标准相对比时就会得出错误的、模糊的、不完全的结论,导致对学习-认识活动的方向的曲解,损害学习-认识活动的进程,使学习-认识活动的结果无效。传统的评分标准恰恰就是不明确和不完整的。阿氏还把标准分为结果标准和在学习-认识活动过程中分阶段的从属标准,并指出,结果标准是最重要的标准。阿氏在教学中,利用计划、图表、模式、范例、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形式为学生制定多种多样的标准。

第三,实质性评价的目的在于激励而不是找错。这里要特别提及的是阿氏批改作业时红蓝二笔的用法。“在我的办公桌上放两支笔,一支用红墨水,一支用蓝墨水。在学生的作业本里,我用红墨水着重划出我所喜欢的和认为是成功的地方。那么错误呢?我首先把作业中的错误看作是自己教学工作中的失误,把错误归属于自己。我把学生的错误用蓝墨水记入自己的一个专门的本子里,以便考虑怎样在今后的几节课上很自然地和不知不觉地纠正这些错误”③。红墨水意味着,“这儿很好,应该这样,为你高兴!”而过去简单地打个坏分数,等于对学生说,“不及格,你怎么不害臊!”实质性评价这种致力于揭示学生的成绩和优点,并以极端的负责态度帮助纠正学习错误的做法,能有效地加强、巩固、调节学生的学习-认识活动动机,使学生对自己的力量充满信心,对成功充满希望。

阿氏还进一步论述了实质性评价的三种形式:即教师的评价、在集体的学习-认识活动中的实质民生评价和在学生个别独立的学习-认识活动中的实质性评价。其中教师的评价实质在于校正和激励学生的学习-认识活动,体现对学生的肯定态度和相信他们的能力,同时通过教师的评价活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汲取和接受一定的标准,掌握一些评价活动的形式与方法。集体的或学生间相互的实质性评价,主要在于形成集体的标准、集体的舆论,并内化为对儿童有良好作用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态度。学生个别独立的学习-认识活动的实质性评价是一种内在性评价,在这里它指的是自我评价以及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调节自己的学习-认知活动,即积极地把评价要素纳入到自己独立的学习-认识活动中去,形成学生自我分析、自我调节、自我评价的能力,这是实质性评价的最终归宿。上述三种评价同时存在,互相促进,有机配合,共同发展,构成了实质性评价体系。

在阿氏的实验班中,由于取消了形式主义的数字记分法,代而实施了没有分数的实质性评价,教学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学生学习-认知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远高于对照班,他们愿意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主动向教师“争夺”知识;愿意选择复杂的、难度大的作业,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他们不盲从,批判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都较强。

对于阿氏的“不打分数”的教学评价实验。我们要特别强调以下两点:

第一,取消分数,并不等于取消评价,取消的仅仅是“形式主义的数字记分法”,取而代之的则是实质性评价;不是简单地评个分数了事,而是按照标准和计划严格监视教学过程的每一步骤。

第二,重要的不是取消分数,而是改变支撑着传统分数观的传统教学体系。阿氏指出,“传统教学的本质特征是强制性”,正因为如此,传统的评分经常出现对学生的贬损性评价,对学生人格的践踏,从而导致了强烈的师生冲突和对抗现象。这便是传统分数种种弊端产生的根源所在。而实质性评价则是建立在阿氏新的教学体系上,新的教学体系的灵魂和基本特征是热爱、信任和尊重学生。在实性评价活动中,阿氏切实地贯彻了热爱、信任和尊重学生的精神:“他要求教师在友爱的、相互信任和尊重的良好气氛中组织教学评价;要求评价应有鼓励性,应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要求在评价过程中确保不侮辱学生的人格,不损害学生的尊严,即使指出错误也应如此;要求教师应勇于承担失误的责任,设法补救过失;集体的评价要以互助友爱、团结向上为基础”④。总之,阿氏的实质性评价充分体现了真挚的教育之爱,实质性评价因此而获得巨大的教育力量。

二、中国成功教育的“奖励分数”的教学评价改革研究

成功教育是针对传统的失败教育而提出来的,成功教育的宗旨是对每个学生负责,积极创造条件,让每个人都获得成功的体验,都成为学习上的成功者。几年来,成功教育的研究已在中国许多省市广泛发展起来,成功教育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成果非常显著。其中教学评价的改革是重要突破口,这项改革实验别具一格,富有创造性,成效也最显著。

成功教育的实验教师认识到,传统的统一考试是强制性的,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它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尤其是残忍的、冷酷的、不公平的,因为他们在这种考试中常常只能得低分,因此而被称作“差生”、“落后生”“坏学生”,教师最讨厌他们,常常批评他们斥责他们,说他们“拖班级的后腿”,是“班级和同学的耻辱”。他们也因此觉得低人一等,丧失自信心,所以恨透了这种考试。实际上就是所谓优秀生在这种考试面前也是被动和无奈的。但是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它又是学校、教师和学生所无法回避的。实验教师认为,必须创造另外一种考试,这种考试是不带强迫性的,是每个学生都乐于参与的,就象节日猜谜似的,融自愿性、趣味性、竞争性、激励性为一体,使置身其中的任何一个人都跃跃欲试、欲罢不能,这种考试有机渗入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只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有成功的积极表现和发展,都可以得到奖励,奖励以“分票”的形式即时奖给学生。分票是实验教师的一大创造,分票分值一般分为半分、一分和两分三种,分票由每个学生自己保管。这样,每个学生都有统考分和奖励分两种,学期或学年总评成绩是由这两种分数按一定权重比例(这种比例依学生个性、基础不同而有所区别)合成。

我们曾以为这种“分票”太俗了,身临其境后才发现它的超凡脱俗之处。下面摘录几段座谈会上实验班师生的发言:

学生甲:“以前上课个个无精打采,现在上课个个精神抖擞。因为以前上课总是老师讲,我们听,我们没有发表意见的权利与机会,不懂的地方也只能溜过去。我们把老师比喻成广播筒,自己比做录音机,这样的课枯燥无味。现在呢,我们真正参与教学了,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们有好的见解,好的思路,好的解题方法,不仅有表达的机会,还有受到肯定和称赞的时候。别看那小小的‘分票’,却对我们产生了很大的诱惑力,它使我们的学习有了动力。为了得到‘分票’,我们往往绞尽脑汁,使劲地想。当我们得到‘分票’时,心中感到无限欣慰与自豪,‘分票’记载着我们的努力和心血啊!它标志着我们每前进一步的成功。”

学生乙:“……就做作业而言,过去是马马虎虎,应付了事,有的甚至‘参考’别人。现在可认真了,不仅字写得整洁规范,而且解法也力求有新意,这是因为,作业质量好的可以得到‘优’,一次优就是半分;如果有创见,还可以得‘创造分’(2分)。大家觉得做作业不再是负担了,而是发挥聪明才智、得到‘分票‘的机会!”

学生丙:“自有了‘分票’,上课的兴致就完全变了样。过去上课总怕目光与老师相对,现在却象雷达一样跟踪;过去怕老师的问到自己头上,现在老师不问还向他提出意见呢。因为没被提问就没有得分的机会啊!”

学生丁:“我是高三学生,三年前我们班从数学科开始,率先开展了‘分票’试验,由于受到同学们的热烈的欢迎和支持,其他学科也就都跟着试验起来。三年来,‘分票’伴随着我们渡过有意义的、成功的高中生涯。想想,在‘分票’刺激下,课堂上大家群情激昂,个个跃跃欲试的热烈场面,那是一辈子也令人难于忘怀的。

我们把‘分票’看成是自己成功的一块小小的里程碑,她激励着我们去思考,去开拓,去创新。她给予我们巨大的勇气和力量,她好象在说:‘你也是行的’、‘抬起头来吧!’我们感到人格的实现,自我价值的存在。虽然我不一定能考上大学,但我并不因此觉得低人一等,我在班级里有我的位置,我也因此而会立足于社会。‘分票’给了我自尊自爱,给了我上进心,我将会自强不息地在社会上实现自己的价值。”

学生戊:“‘分票’为什么那么有吸引力,分票评价为什么能够产生那么大的效应,我认为有三点原因:第一,分票评价体现了民主精神,班上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权,老师也十分尊重我们同学的意见,师生意见分歧时,民主讨论,老师不搞一言堂,我们感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评价的主人,所以有干劲。第二,分票评价使因材施教得到真正落实,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老师提不同的要求,同一个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答对,得不同的分数,这样使大家都感到,经过努力都可以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赞赏,而不再是一张卷子搞得许多人灰溜溜的。第三,分票评价特别鼓励创造性,哪怕是一点点创见,比如解一道题,别人用四步,你三步解出来;别人用代数方法,你用几何方法(数性结合法),老师都特别高兴,奖以‘创造分’。”

教师甲:“‘分票’的神奇效应在于学生观的转变。以往被我们老师认为一无是处的差生现在居然也有比优秀生棋高一着的表现,他们常常会提出一些难解的问题,想出一些奇妙的点子,做作业的速度有的也快得惊人(虽然不一定全对)。一个学期下来,有的差生竟比优秀生得分还多。我感到以往一把尺子、一张考卷衡量人确实不公平,埋没了人才,产生了偏见。‘分票’使我们真正树立起了崭新的学生观:相信所有的孩子都能学好!‘分票’也使差生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增强了他们的自尊心,从而在班级里真正抬起了头。”

教师乙:“‘分票’是师生之间沟通感情的一种媒介。当你看到课堂上学生们为了得到‘分票’,而表现出来的群情激奋、跃跃欲试的求知热情,你不能不为之激动,你会情不自禁地迸发出极大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当你看到学生得到‘分票’时,脸上所呈现出来的笑是那么真诚、那么可爱、那么自豪、那么甜蜜,你不能不受到感染,你一定会从心底里为他高兴,与他同欢共乐。”⑤

根据上述,我们把这种“奖励分数”的教学评价(奖励性评价)改革实验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特征概括以下:

第一,奖励性评价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发现自己,发展自己。这种评价通过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和存在价值,从而树立自信心,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

第二,奖励性评价的标准是个体参照标准。为了充分体现对差生的尊重、爱护和鼓励,奖励性评价坚持采用个体参照标准对差生进行评价。只要差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就能得到分票奖励。这种评价能够促使差生产生自我有效感,从而不断地向着更高、更美、更远大的方向努力。奖励性评价虽然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而不具备较强的客观性,但它却真正体现了尊重学生个性的教育精神。

第三,奖励性评价的范围是广泛的。只要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不论是知识、能力,还是情感、态度,抑或是创造性、独特性;不论是在课内表现出来的,还是在课外表现出来的,都是奖励评价的对象。奖励性评价贯穿学习全过程,和教学真正融为一体,这种评价反映和体现了教学评价的教学本性,抓住了教学评价的根本。

第四,奖励性评价的主体是师生双方。奖励性评价坚持评价的民主性,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评价为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民主评价,它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和评价的主人,从而既提高学习的自我责任感,又从中掌握评价的技巧,学会自我评价,并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

对于‘分票’的认识,笔者觉得有必要强调两点:第一,分票犹如货币一样是劳动的等价物(象征),就象货币是对工人生产劳动的一种报酬一样,分票是对学生学习劳动的一种承认、一种肯定。这是分票产生神奇效应的客观基础。第二,分票不在形式,而在实质。分票融进了师生的情感,蕴含着全新的学生观,体现着教师对学生极端信赖、爱护、尊重、负责、鼓励的教育精神,所以分票是无价之宝。这是分票产生神奇效应的主观基础。

相比之下,阿莫纳什维利所批判的分数,是指传统教学体系中的分数,这种分数脱离了教育过程,失去了教学本性,而且由于传统教学的严重缺陷又使这种分数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意义,成为学生的命根子,这样就不可避免地给整个教育教学带来灾难。

显然,重要的不在于分数本身,而在于支配分数的分数观:分数是学生发展的催化剂,还是教师控制教学过程的“权杖”?分数是融汇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还是独立于教育教学过程之外?分数是用来对学生的成功进行奖励和肯定,还是用来对学生的失败进行惩罚和否定?等等。分数观不同,分数所产生作用的性质就截然不同。阿莫纳什维利所批评的与其说是分数,不如说是分数背后传统陈旧的分数观。正因为如此,阿氏的批评才是深刻的、切中要害的,他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不打分数”的实质性评价改革实验才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和全新的启示。但是我们认为,对传统分数观的批评,不应该导致对分数采取轻率和虚无主义的取消态度。正如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所指出的,尽管有批评家的反对,给学生评分仍是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而且在可预见的将来无疑会继续如此。何况在新分数观支配下,分数“是促进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这一点在奖励性评价中已得到充分体现。

我们赞成前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的观点:每一个分数都应该成为一种动力,应该引起学生正面的反响,否则分数就失去了它的教育意义。使每个分数都具有教育意义,都成为学生前进一种动力,这便是现代崭新的分数观,也是我们对分数所应采取的唯一正确的态度。中国成功教育的实验教师已在这方面迈出可喜的一步。

注释:

①陈和华:《阿莫纳什维利论学习评价》,《外国教育资料》,1988年第5期。

②沙·阿·阿莫纳什维利:《学校没有分数行吗?》,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0页。

③转引自杜殿坤:《阿莫纳什维利减轻小学生过重负担的实验述评》,《教育研究》1986年第6期,第36页。

④转引自王本陆:《还教学评价以教学的本性》,《教育研究》1991年第11期,第75页。

⑤上述材料均引自福建省“奖励分数”教学评价研讨会生发言(内部打印资料)。

标签:;  ;  ;  ;  

“取消分”还是“奖励分”:以评分制度为核心的现代教学评价改革的比较研究_教学评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