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博白县那林镇石塘村小学,537633)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这种方式,不但要科学建立合作学习小组,而且也要注意精选合作内容,恰当创设合作情境,更要注重合作方法的指导,评价方式的灵活运用。
关键词:合作学习;合作小组;任务设计
1小学语文教学合作学习模式的必要性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效推动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部门对教学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小学基础教育尤为关注,因此推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现今教学的必然趋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此教学方式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可为社会体系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充分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课程,这样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理解不同的想法从而锻炼学习思维。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式,从而进行有效的引导。
2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1小组合作学习过于形式化。
小组合作教学理念推出之后,一些教师没有教学理念,一味地模仿,这种方式不利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对学生也是不负责任的。由于没有真正理解合作教学的意义,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改革教学形式,因此小组合作模式的推行确实可以吸引学生,但不能使学生完全融入教学中。教学方式在运用中出现差错会导致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对于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更可以体现自身的优势,对于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或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使学生失去信心,不愿意学习语文课程。形式化的教学方式获得的效果仅仅存于表面,科学理念的融入是十分关键的。
2.2小组合作学习分组方式存在不足。
小学语文属于语文的基础阶段,有效的教学方式尤为关键。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及能力了解得不够透彻,如基础成绩较好的学生会因为自身不善言辞难以辅助其他同学。如果没有考虑到这些关键性问题,就会对课堂教学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小组合作学习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2.3教师没有突出自身的引导作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有责任与义务为学生打好基础。教师是语文课程中的引导者与管理者。小学语文是学生的启蒙阶段,教师的有效引导对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言行及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发展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没有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对于学生合作内容及时间没有合理的安排,导致在语文课程中教学内容没有层次,课程内容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难以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
3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任务设计和有效策略
3.1科学搭配小组,调动每一个组员的积极性
合作学习模式能否成功,在于教师能否实现对小组的科学搭配,并且调动起每一个组员参与学习、研讨的积极性。因此,在搭配小组的问题上,教师要避免将平时课上表现活跃的学生分配到一个小组,也不得将平时表现过于一般的学生分配到同一个小组,而应当确保让每一个小组中都有表现活跃的学生以及表现一般的学生,这样能够让表现活跃的学生带动表现一般的学生,最终实现讨论效果。在小组分配完毕之后,教师应当为每一个小组指定出组长、记录员、汇报员,通过这样的分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小组讨论之中来。
3.2精选合作学习的内容
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是否精当,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合作学习的内容要从以下两方面去做:
(1)目标适当
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的教学活动。所以,合作学习就得围绕着当堂课的目标去进行,必须适当。我不光根据教材内容去制定目标,而且还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这让不同的学生都能达到各自不同的目标。
(2)内容适量
合作学习的内容在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合作学习的内容要适量,既不能过多,又不能过少,只有根据每节课的目标,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不一样的内容,做到有层次性,让不同学生都能完成各自的目标。在这种状况下,我在教学《唯一的听众》时,先让学生自学,让每位学生在书中批注所学到的、感兴趣的知识和想知道的问题及心中的疑难问题……我主动参与到学生自学过程中去,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再制定合作学习的内容:第一、唯一怎样讲?第二、唯一的听众是谁?她刚面对作者时的身份是什么?然而,她的真实身份又是什么?第三、她为什么要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目的又是什么?这样能让差、中、优生听得懂而又“吃得饱”。
3.3引入多种合作学习方式
(1)讨论式合作学习方式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讨论式合作学习方式了,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对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在组内进行观点的交锋、信息的交流,使学生在讨论中形成思考的习惯和倾听的习惯,与此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文《掌声》的时候,我引导学生讨论自己有没有在掌声中获得过力量,交流类似的经历。学生在交流与讨论中,对于“人人都需要掌声”有了更确切的了解。
(2)表演式合作学习方式
对于沉闷的课堂而言,表演能够刺激学生的思维,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表演式合作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角色扮演的方式,如分角色朗读课文,或者是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改编、“自导自演”,让学生在这个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比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文《小稻秧脱险记》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表演,学生兴致勃勃。尤其是有一个小组,气氛十分活跃,扮演杂草的学生、扮演稻秧的学生和扮演喷雾器的学生,都先对角色进行了揣摩,在表演的过程中将这些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被大大地激发了出来。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合作学习的形式,不同的课文、不同的教学环节适用不同的合作学习方式,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多地展开探索。
3.4制定合理的鼓励机制。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认可对于学生是十分关键的,因此鼓励机制至关重要。合理的评价机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推动作用。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可以给予中肯的评价并给予鼓励,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可以在小组合作教学中使学生以竞争关系展开学习。每个小组用客观的态度评价其他小组,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中从而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教师不仅要鼓励小组之间互相评价,而且要给予学生中肯的评价并鼓励,使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时都得到收获。例如在学习“草虫的村落”这一课程时,教师提出问题使学生分组讨论并提问,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出现不足,教师应给予一定的鼓励。教师在展开小组教学模式时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从而进行有效的引导。教师对于学生的理解与鼓励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结语
通过探究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强化学习能力,使学生在面对语文课程中更加独立自主,愿意主动思考,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吕翠花.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10):117.
[2]刘彬彬.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2017(35):48.
[3]张元琴.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6(6):56
论文作者:蔡为军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6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4/4
标签:学生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小组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教师论文; 方式论文; 教学中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6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