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体会论文_马燕侠,许贤静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体会论文_马燕侠,许贤静

(银川市中医医院骨伤科 宁夏 银川 750001)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方案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按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50例按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要求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健康教育效果及患者满意度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于保守治疗的患者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6-0249-02

我院于2013年10月组织临床实施,通过临床应用,发现此方案对患者临床康复有积极影响。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辨证分型均为血瘀证。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男38例,女12例;L3-4突出3例;L4-5突出10例;L5-S1突出28例;L4-5,L5-S突出9例。对照组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L3-4突出2例;L4-5突出12例;L5-S1突出30例;L4-5,L5-S突出6例。两组病人入院后均进行保守治疗,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方法

观察组采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即患者入院后由主管医生进行辨证分型,责任护士根据患者证型进行辩证施护[1]。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2.1 生活起居护理

急性期患者严格卧硬板床休息。缓解期下床活动时佩戴腰围加以保护和支撑。

2.1.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和节律性,常常由于受凉,劳累或外力作用发作或加重。而春秋两季气候变化无常,早晚温差较大,大部分患者不注意腰腿部保暖,长时间风寒湿邪侵入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腰腿痛。

2.1.2麻木肢体者协助按摩拍打麻木肢体,力度适中,增进患者舒适度。下肢活动受限患者教会患者起床活动的注意事项,借助辅助工具行走,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防止跌倒及其他意外事件发生。

2.2 饮食指导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根据症型科学合理指导饮食,多食有活血祛瘀、健脾、温经祛风、散寒通经、补肝肾壮筋骨之食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情志调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程长,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因此责任护士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情绪,做好安慰工作。春季由于肝旺而脾弱,易出现“肝乘脾”的病症,因此,在情志上指导患者以静制动,静心养性,以调肝健脾。

2.4 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并结合我科室中医特色治疗现况,其特色治疗技术有:中药定向药透,中药熏蒸,磁热治疗,超激光治疗,拔罐法,艾灸法,中药塌渍,穴位注射八项中医护理技术。根据患者临床症候,选择合适的中医特色治疗技术,最大限度的解除患者的病痛。腰腿疼痛患者遵医嘱腰部予以中药定向药透,中药熏蒸、腰椎牵引、拔罐等治疗;肢体麻木患者遵医嘱给予中药定向药透,腰部磁热治疗,中药熏洗,艾灸、穴位注射等治疗;

2.4.1中药定向药透方法 (1)协助患者俯卧位,腹部垫软枕,75%酒精常规消毒,询问患者腰腿痛症状,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症状,在腰及腰骶部埋针;(2)放中药天王贴(药剂组成:红花,川芎,血竭,乳香,没药等)贴紧皮肤。(3)在天王贴上放置定向药透仪活化器(SBX-G2型)调节时间为60分钟,治疗期间随热感调节局部活化器温度,冷热交替。

2.4.2中药熏蒸腰骶部 熏药方组成:海桐皮、海风藤,红花、羌活、川牛膝、桂枝各10g,川乌、草乌各30g,透骨草、伸筋草各15g,将药剂用一次性无纺布袋密封,放入LT20A型薰药机,加水3000ml浸泡30分钟,煎制30分钟。协助患者俯卧或侧卧,腰骶暴露,将熏蒸口对准腰骶部进行熏蒸,从而达到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的目的。熏蒸口距离皮肤20~30cm,防止烫伤,15天为1各疗程。

2.5 功能锻炼

根据患者的病情,入院当天责任护士向患者讲解功能锻炼的原则,方法,注意事项及重要性,并选择合适的功能锻炼方法,指导其循序渐进的进行下肢及腰背肌的锻炼,预防下肢肌力减退或肌肉萎缩。急性疼痛期、活动受限及卧床患者,指导其足背屈曲背伸及膝关节活动,防止下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

2.5.1直腿抬高 患者仰卧,主动进行直腿抬高,脚背绷直,脚跟离床面30cm左右,患者感背部或患侧肢体不适感,缓慢放下,交替进行。

2.5.2侧卧伸腿法 患者侧卧,直腿外展下肢,坚持15~30秒,双下肢交替进行,保持膝关节伸直位。

2.5.3五点支撑 患者仰卧屈膝,用头部,双肘及双足作为支撑点,成半拱桥形,坚持10~30秒,缓缓放下,再撑起。

2.5.4仰卧看脚尖 患者仰卧,双手放置于身体两侧,脚尖绷直,抬头看向脚尖,使腰背肌充分拉伸,坚持10~30秒,缓缓放下。

2.5.5三点支撑 患者仰卧,用头部、双脚跟作为支撑点,成拱桥样,坚持10~30秒,缓缓放下,再撑起。

根据患者症候恢复情况,逐渐指导其从五点支撑开始,慢慢过渡到三点支撑,以逐渐加强腰背肌的力量,维持脊柱的稳定性。

3.结果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健康教育效果及患者满意度都优于对照组(P<0.05)。

4.讨论

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实施提升了中医护理服务内涵[2]。而腰痹病中医护理方案针对患者腰腿痛,肢体麻木,下肢活动受限这三大症状,丰富了辩证施护的内容和临床落实情况,使中医护理技术在症候护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突出中医护理特色,通过特色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使患者了解和掌握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对中医护理保健方法掌握运用得到了提升[3]。我们在护理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从而不断提高我们中医护理临床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胡家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护理[J].中国当代医,2012,19(20):146-147.

[2]汪小冬,沈姣姣,孟晓耘,张雅丽.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效果炎症性研究[J].护理进修杂志,2014,22:2024-2026.

[3]谢有凤.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4,19:158-159.

论文作者:马燕侠,许贤静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3

标签:;  ;  ;  ;  ;  ;  ;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体会论文_马燕侠,许贤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