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三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摘 要】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加减在慢性咳嗽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咳嗽患者,并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予以对照组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糖皮质激素+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用药治疗后1周、2周的临床症状积分分别为(2.5±0.3)分、(0.9±0.3)分,与对照组患者的(3.1±0.2)分、(2.0±0.4)分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率为95.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1%(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与对照组患者的2.7%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给予慢性咳嗽患者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能够获得更为确切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关键词】慢性咳嗽;麻杏石甘汤;疗效;不良反应;应用价值
慢性咳嗽的定义为发病后患者的咳嗽症状持续时间超过8周,且影像学检查并无明显的肺疾病证据,为我国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之一[1]。长期临床观察发现,导致该疾病发生的原因较多,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鼻后滴漏综合征等,由于该疾病病程长,临床症状明显,因此发病后可对患者工作、学习和生活产生明显影响[2]。现阶段,西医药物治疗是我国临床该疾病的首选方法,常用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祖国传统医学中早有关于慢性咳嗽的记载,近年来中医治疗该疾病也取得了良好的进展[3]。麻杏石甘汤为中医解表剂,具有清肺平喘的功效,本课题研究对该方剂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现进行以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慢性咳嗽患者参与本课题研究。纳入标准:①疾病诊断结果符合慢性咳嗽的临床诊断标准;②成年患者;③同意参与临床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共43例患者,男女比例为23:20,年龄区间23~67岁,平均(45.9±2.8)岁,慢性咳嗽平均持续时间(3.3±0.6)个月,发病原因:咳嗽变异性哮喘21例;鼻后滴漏综合征13例;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9例。对照组共37例患者,男女比例21:16,年龄区间22~70岁,平均(45.8±2.5)岁,慢性咳嗽平均持续时间(3.5±0.5)个月,发病原因:咳嗽变异性哮喘18例;鼻后滴漏综合征11例;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8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本课题研究结果无明显影响。
1.2治疗方法
1.2.1一般组
予以一般组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发病原因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每次1吸,每天2次。发病原因为鼻后滴漏综合征患者鼻腔吸入丙酸倍氯米松治疗,每次4mg,每天2次。发病原因为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先采用强的松治疗,每次10mg,治疗10d后改为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每次1吸,每天2次。用药周期均为3周。
1.2.2治疗组
在一般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治疗组患者中医方剂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药物基本方为生石膏30g、杏仁9g、甘草6g、麻黄6g,咳声重浊、纳差患者方中加10g干姜和法半夏,干咳、声音嘶哑患者方中加15g玉竹和麦冬,口苦、口干患者方中加10g山栀子、黄芩和菊花。用药方法:清水煎煮,取2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每日1剂,用药3周。
1.3观察指标
本课题研究选取的观察指标包括:①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2周的临床症状积分;②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③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临床症状积分:无咳嗽症状为0分;偶尔有咳嗽计1分;咳嗽较频繁计2分;咳嗽频繁计3分;严重咳嗽计4分。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患者症状积分变化情况进行疗效判定,共分为三级评价。①基本治愈: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减少超过90%;②有效: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减少超过50%;③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减少≤50%。治疗总有效率为基本治愈率和有效率之和。
1.4数据分析处理
对研究数据进行分类、汇总,使用SPSS20.0版本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率形式指标的指标采用(%)表示,计量指标采用(±s)表示,指标间差异分别采用卡方(x2)和独立样本(t)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1周、2周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经统计发现,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周、2周的临床症状积分均较对照组患者低(P<0.05),见下表。
2.3治疗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经统计治疗组43例患者中,共2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分别为腹泻、腹胀,发生率为4.7%,对照组37例患者中,共1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为头痛,发生率为2.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x2=0.802;P=0.775)。
3讨论
近年来,中医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所具有的应用优势日益凸显,逐渐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信赖。慢性咳嗽在祖国传统医学中属于“痉咳”、“风咳”等症的范畴,认为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为邪热侵肺,治疗应以辛凉宣泄、清肺去火为原则。麻杏石甘汤出自《伤寒论》,为中医解表剂,药物组成包括生石膏、杏仁、甘草和麻黄[4]。生石膏味辛甘,性寒,具有泄热去火的功效,杏仁味甘、性温,具有止咳平喘润肺的功效,麻黄味苦,性温,有发汗、利水的功效,甘草,性平,味甘,具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药性的作用,全方四味药物可共奏辛凉宣泄,清肺平喘之效,与慢性咳嗽患者的中医治疗原则符合[5]。
为进一步改善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疗效,我院在应用麻杏石甘汤对患者实施治疗时,随症加减。评估两组患者的疗效发现,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周、2周的临床症状积分均较对照组患者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患者高,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综上所述,我院认为给予慢性咳嗽患者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能够获得更为确切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可作为现阶段临床治疗慢性咳嗽的常用药物。
参考文献:
[1] 马洪进.麻杏石甘汤合泻白散加减治疗感冒后咳嗽痰热壅肺证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7(5):84-85,86.
[2] 张文汉,赵鼎铭,许友慧等.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咳宁膏贴敷治疗小儿慢性咳嗽34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5,37(5):730-732.
[3] 梅兰娟.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痰热咳嗽40例的临床效果[J].世界临床医学,2015,9(11):141.
[4] 边佳萍.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化裁方治疗痰热型咳嗽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32(7):645-646.
[5] 俞美谷.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咳嗽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9):6-6.
论文作者:李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6年7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8
标签:患者论文; 症状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疗效论文; 积分论文; 两组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6年7月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