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谢丽君

关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谢丽君

谢丽君

滕州市房屋装璜公司 山东滕州 277599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在大力发展,但是工程造价管理部分依然存在问题需要解决。如果不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则其会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绊脚石,限制建筑行业的发展,而应用BIM技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对BIM技术进行了概述,详细探讨了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旨在推动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应用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在进行项目造价管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这些都加剧了工程造价的管理难度,传统的管理模式无法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需要不断的引新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BIM技术主要根据项目的各项参数建立信息模型,有效的控制每个阶段的造价。

1 BIM技术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式,它涉及到很多专业,包括地理学、建筑工程等,是对一些无形的物体进行描述的一种技术。它是在数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我们之前所使用的图纸一般都是平面的,而BIM技术所展现的效果更为立体。这项技术可以使用在建筑方面的各个部分,使工作方法变得更加科学,工作效率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尤其在工程造价部分,其能准确地进行预算,使结果更有说服力。BIM技术的特点主要有可视化、协调性、优化性。具体而言,可视化是指使施工图纸变得更加立体,使人们理解图纸;协调性指的是将数据协调好;优化性指的是达到最合理化的设计。BIM是一项新技术,适用于从设计到施工到运营管理的全过程,贯穿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各个阶段可以根据不同的规范要求对BIM系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不同层次的处理,还可在事前对各种问题进行预警,使建设项目的各个参与主体能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出正确的应对,避免损失及其他严重后果的出现。此外,还可为协同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

BIM可以应用于设计、招投标、施工等建设项目的各个环节,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它是三维数字可视化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直接应用,更加直观地对建筑工程进行表达和描述,并在事前对各项问题进行预警,使工程的各参建方能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前采取应对措施。

2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工程信息缺乏协同性、共享性

我国的工程造价机构数量较多,且每一个机构都有自己的规定。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应加强各个部门机构之间的联系,实现资源共享,随时交流信息。而从当前的形势看,多数部门缺乏沟通,每个部门之间得出的数据都不统一,无法保证所得数据的准确性。如果数据有错误,则可能需要对数据进行二次计算,进而拖慢了工作进度,降低了工作效率。尤其是在进行三算对比时易出现错误,在数据录入环节,一定要在反复确认后录入,保证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2.2 工程造价数据缺乏时效性

工程造价是比较容易受外界影响的,材料的价格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市场波动变化的,所以,我们在进行预算时,需要有一个指导价格作为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预算出的结果不会偏离很多。此外,我们在造价时所需的数据都是最新的,但有一些数据可能是政府给出的,已经不具有时效性了,我们要特别注意这一点,使造价更加准确和真实,从而推动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升经济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3.1 决策阶段

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初期阶段,投资估算对于投资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也是整个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开端。在决策阶段中,BIM技术可以对建筑场地进行分析,并根据建筑的要求和场地具体条件来模拟建筑工程的性能,在充分了解掌握各项基础情况的前提下进行设计方案的选择。BIM技术能够对以往的建筑数据集成分析,得出工程项目的成本指标,对工程造价进行科学高效的估算。

3.2 设计阶段

(1)初步设计阶段。在工程项目初步文件的设计中,初步设计概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由相关部门审核通过之后,它直接体现了工程项目最高的投资限额,为项目的编制和控制投资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同时对方案的经济性进行衡量,综合多方面的因素选出最优方案,为具体的施工操作提供积极的指导。在传统的计价模式中,由于计价方式的限制,无法对设计方案的造价进行整体的计算,导致在设计阶段不能体现出工程造价的重要作用,限制了设计方案的优选,不利于工程项目的建设发展。在BIM的数据库中有大量的经济指标,造价人员可以利用这些指标进行工程造价的测算,同时快速的获取设计方案中每个部门的工程数量,以此来进行工程造价的分析,大幅提高了工程造价计算的精确程度。

(2)施工图设计阶段。在施工图纸的设计阶段,BIM技术主要是通过模型建立完成后碰撞检查、虚拟仿真漫游的方式来对施工图中各个部分的设计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在施工图中存在的错误和不合理之处,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返工的现象。同时也能尽量减少后期出现的方案变更,使得工程造价处于可控制的范围内。另外,在预算编制时还可以通过BIM技术确定项目的工程数量,保证施工图的设计控制在设计概算范围之内。

3.3 招投标阶段

近年来,工程项目的建设发展越来越复杂,在工程量计算过程中的难度也不断的增大。在进行招投标时,招、投标双方都需要进行工程量的计算,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计算时难免出现误差,而通过BIM技术的应用,能够快速准确的获取工程量,以相关部门制定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工程价目表》等相关文件,合理对招投标的价格进行控制,尽量避免在工程量清单中出现漏项的现象。

3.4 施工阶段

在具体的施工阶段,需要对工程量的数据进行拆分,再加之设计变更和索赔方面的数据统计,其中存在的数据计算量相对较大,若对于数据的计算与工程实际进度不相符合,就容易出现较大的漏洞。在这一阶段,可以通过BIM模型中虚拟施工的进度与实际进度相比较,在3D模型的基础之上,综合考虑进度和造价两方面的因素建立5D模型,对项目施工进行实时的监控,使项目工程的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3.5 竣工结算阶段

在传统的计价模式下,竣工结算中各项数据的计算非常繁琐,例如在工程量核对方面,需要根据施工图对工程量进行逐一的计算核对,不仅工作量十分巨大,还容易出现数据的误差,竣工结算的结果受到多方面外界因素的影响。BIM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保证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还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能够确保结算资料的完整性。由于竣工结算涉及到了双方的切身利益,BIM技术用可视化的模型进行施工前后的分析,大幅提高了竣工结算中各项数据的准确性和公平性,避免了利益双方之间出现争议和冲突。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优势明显,将其应用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能够提高造价管理水平和效率,推动造价管理沿着精准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但是该项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工作人员应结合工程各个阶段实际情况,切实保证技术应用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徐林勃.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适用分析[J]工程管理,2016.(8)187-188

[2]张雪.BIM在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6.(9)140-141

论文作者:谢丽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  ;  ;  ;  ;  ;  ;  ;  

关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谢丽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