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甲状腺腺瘤的治疗效果论文_柳福海

浅析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甲状腺腺瘤的治疗效果论文_柳福海

大庆油田总医院 163000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甲状腺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08年6月-2014年6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甲状腺腺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治疗组患者的手术主要为甲状腺次全切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主要为传统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后复发人数以及并发症等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的短于对照组患者,且患者在手术中的平均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无一例患者复发,而对照组中5例患者复发,且治疗组中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而对照组中8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所有患者对于手术后留下的瘢痕比较满意,而对照组中大部分对于手术后留下的瘢痕不满意。结论:对于甲状腺腺瘤患者采用甲状腺次全切术进行治疗,能够降低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后复发和发生并发症人数,提高患者的对于手术的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腺瘤;手术时间

甲状腺腺瘤在临床上属于比较常见的疾病,尤其是在中年女性中的发病率比较高。如果不进行及时治疗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甲亢以及恶变,因此对于甲状腺腺瘤应该及早进行切除[1]。但是由于甲状腺周围的血管比较丰富,在采用传统的切除术进行治疗中容易导致周围的血管破裂,并且手术后在患者的颈部留下的瘢痕非常明显,给患者的心理带来一定的阴影[2]。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在临床上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为该手术方法的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逐渐成为了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主要方法[3]。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对于甲状腺腺瘤患者采用次全切除术进行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本文主要观察分析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甲状腺腺瘤的临床效果,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主要为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78例确诊为甲状腺腺瘤的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治疗组男11例,女28例;年龄24.5~53.4岁,平均(35.6±2.8)岁;其中30例为单发甲状腺腺瘤,9例为多发甲状腺腺瘤;28例甲状腺腺瘤在单侧,6例甲状腺腺瘤在位于双侧,5例甲状腺腺瘤在峡部;其中6例甲状腺腺瘤直径小于2 cm,25例甲状腺腺瘤直径在2~5 cm,8例直径大于5 cm。对照组男10例,女29例;年龄24.5~54.5岁,平均(36.2±2.7)岁;其中29例为单发甲状腺腺瘤,10例为多发甲状腺腺瘤;26例甲状腺腺瘤在单侧,7例甲状腺腺瘤在位于双侧,6例甲状腺腺瘤在峡部;其中5例甲状腺腺瘤直径小于2 cm,24例甲状腺腺瘤直径在2~5 cm,10例直径大于5 cm。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直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患者入院治疗后,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检查,将患有严重心、肝、肾等功能不全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排除[4]。在手术中让患者取平卧位,头部稍微后仰,使患者颈部的皮肤自然松弛。对于治疗组患者的麻醉采用气管插管进行全身麻醉,在机体的第2~4个气管软骨环皮肤的投影处进行环状软骨的弧形切口,切口一直到达患者的胸锁乳突肌后缘,将皮下组织和颈阔肌进行钝性分离,让颈阔肌的深面进行分离。利用高频的电刀沿着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将颈深筋膜浅层进行切开,牵拉胸锁乳突肌,将患者的患侧的甲状腺暴露出来,将甲状腺的上、中、下的动静脉进行结扎处理,将患侧的甲状腺峡部提起,自前向后钝性游离甲状腺组织,将患侧的甲状腺叶以及峡部进行完全切除,然后利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放置硅胶引流管,间断的将术腔进行缝合,在表面覆盖无菌的敷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传统的切除术进行治疗,麻醉方式主要为颈封配合局部浸润麻醉,在患者的胸骨上缘2 cm出沿着皮肤的横纹做一个4~6 cm的弧形切口,在将皮肤切开后,将皮下组织以及颈阔肌进行钝性分离,在劲深筋膜和颈阔肌之间进行皮瓣的游离,上到甲状软骨,两侧到达患者胸锁乳突肌外侧,纵行将颈白线切开,将带状肌分离,使手术区充分的暴露出来,采用高频电刀将血管以及病变的甲状腺组织进行切割,然后采用生理盐水对术腔进行冲洗,在患者的胸骨柄上窝处的戳口将引流管拉置皮外进行引流,对术腔进行间断缝合,在表面覆盖无菌敷料。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1.3 观察指标

两组手术时间、手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后复发的人数以及发生并发症的人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的短于对照组患者,且患者在手术中的平均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复发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经过对患者的随访发现,治疗组中无一例患者复发,而对照组中5例患者复发,且治疗组中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而对照组中8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所有患者对于手术后留下的瘢痕比较满意,而对照组中大部分对于手术后留下的瘢痕不满意。

3 讨论

甲状腺腺瘤在临床上约占到甲状腺疾病的85%左右,该病常见于中青年女性,采用药物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效果不是非常明确,对于腺瘤的反复刺激还容易导致发生恶变,严重时候成为甲状腺癌[5]。因此,该病的治疗在临床上主要通过手术切除的方法为主,临床效果比较明确。过去切除方法主要是沿着颈部皮瓣游离手法将甲状腺腺瘤进行切除,经验丰富,许多大中型医院都采用该方法对甲状腺腺瘤患者进行治疗[6]。但是机体的颈部解剖结构比较复杂,神经、血管以及气管等重要的器官比较多,在进行切除手术的过程中容易损伤患者的颈浅静脉和喉返神经,引起声音嘶哑,手麻抽搐以及出血量大等现象,在手术中和手术后还容易导致患者的呼吸道梗阻,严重时候会导致患者死亡[7]。并且传统的切除的切口在患者的颈部,切口的范围比较大,用手能够触摸到病变的部位,给患者带来比较大的创伤,且手术后在胸骨柄上窝处戳口放置引流管,在痊愈后将引流管拔出会在该部位形成一个比较明显的瘢痕,由于颈部在平时要时刻暴露在外部,导致患者对于这个瘢痕难以接受[8-9]。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甲状腺次全切除术逐渐在临床上成为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主要方法,使治疗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对患者的病变部位最大限度的切除后,尽可能的保留患者的正常组织,且手术后复发以及发生并发症的人数显著降低,手术后留下的瘢痕不是非常明显,患者可以接受[10]。

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逐渐将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应用到临床行,被广大甲状腺腺瘤患者接受。本文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甲状腺腺瘤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治疗组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中患者的切口主要在胸骨上缘2 cm处,该部位血管比较丰富,因此在手术中容易导致血管破裂,因此治疗组手术中出血量要少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中将甲状腺叶以及峡部完全切除,而对照组的解剖更加复杂,导致了治疗组手术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治疗组患者手术后复发人数以及发生并发症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给患者留下的瘢痕不明显,而传统手术留下的瘢痕比较明显。

总之,对于甲状腺腺瘤患者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进行治疗,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手术后复发率和发生并发症率比较低,临床效果显著,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兆峰.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5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观察[J].心理医生,2011,9(12):1351-1352.

[2]周大勇.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60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3):103-104.

[3]宋菊民.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对比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29):6294-6295.

论文作者:柳福海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8

标签:;  ;  ;  ;  ;  ;  ;  ;  

浅析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甲状腺腺瘤的治疗效果论文_柳福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