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建筑质量主要由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两个方面来衡量。相对而言,建筑结构设计是一项繁重而又责任重大的工作,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适用、经济和合理性。但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常常发生对建筑结构设计的概念理解和方法运用上的差错。为了避免或减少类似情况发生,确保设计质量能上一个台阶,有必要对这些差错进行深人分析。因此,本文针对建筑结构设计施工中的几个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施工;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兴旺发达,建筑市场异常繁荣,结构设计工作者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设计工作的关键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造价和建筑质量,做好结构设计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目前结构设计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设计师应该在设计中注意克服,充分的踏查,确定最科学的设计方案。
1 目前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的发展状况分析
就目前而言,我国在建筑结构设计方面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并且随着我国建筑结构设计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结构的设计也变得越来越完善。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和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建筑结构在设计上也在传统的设计模式上有了很大的改革,在建筑结构程序的设计上更趋于灵活化,并且建筑结构的设计变得更加简单和明了,从而大大的减少了建筑设计师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有效的提高了建筑结构的设计效率和准确度。建筑物属于一种空间的概念,而且建筑物中的各个部分结构都实现着各自的功能,但是各个部分结构是统一的整体构造。虽然目前我国建筑结构设计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发展,但是在空间领域中对建筑结构的框架和构造体系进行全面性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在进行实际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而很多建筑设计师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通常对现成的设计方案进行稍微的改动,将其变为自己的设计方案,有的建筑设师甚至直接将现成的设计方案进行使用,这样就会对建筑工程的施工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建筑结构设计的工程师要严格的按照建筑设计的要求和标准,对实际建筑结构的整体构造和局部结构进行全面的把握和掌控,通过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的充分运用来提升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水平。除此之外,建筑设计行业还要不断的对建筑结构设计的模式进行深入的探究,不断的加强建筑结构设计师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促进现代化建筑结构设计水平的提升。
2 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2.1 层层设置
安全的结构体系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层层设置,尤其是当灾难发生时将会在抵抗外在破坏中发挥有效作用。如果仅仅将抗风险的希望集中寄托在建筑的某一个结构上是非常不科学的。在设计时要注意多肢墙好于单片墙,框架剪力墙好于纯框架,这些都是层层防线设计思路的重要表现。
2.2 重大轻小
建筑结构设计中常常涉及到很多关键的理念,这些都是设计师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尽管对于结构体系而言其是由不同的构件协调构建的,但是由于不同的构件都发挥着不同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在整个建筑中也有轻重之分。
2.3 优劣互补
科学的建筑结构体系需要坚持优劣互补的原则,结构太刚其则变形能力差,在建筑受到巨大的破坏力时经常会发生局部受损以至于全部毁坏,而太柔的结构尽管能够限制外力,但经常因为变形过大而难以达到正常运用。
2.4 安全经济、适用美观与便于施工
一个优秀的建筑结构设计往往是安全经济、适用美观与便于施工的最佳结合。完美的建筑结构设计就是在努力追求这几方面的最佳结合的过程中产生的,这是结构设计人员最终努力的目标是结构设计的最佳体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建筑结构设计施工注意事项
3.1 刚柔并重的结构体系
正确合理的建筑结构体系应当是刚柔并重,工程实践表明,结构太刚则变形能力差,强大的破坏力瞬间袭来时,需要承受的力很大,容易造成局部受损最后全部毁坏;而太柔的结构虽然可以很好的消减外力,但容易造成变形过大而无法使用甚至全体倾覆。显然对于结构设计人员来说,结构怎样选取以达到刚柔并重这是设计核心之一。较柔的结构体系易于找到共同受力的构件以协同消化和抵抗外力,但结构过柔将产生变形以适应外力,太柔的结果必然是太大的变形,甚至会导致立足不稳而失去根本。必然结构体系最适宜就是做到刚柔并重。必要刚度可有效地控制建筑变形在允许范围内,而必要的柔将有效地提高建筑消化转换外力的能力。
3.2 强柱弱梁的设计思想
就是地震力作用下,让梁先屈服,而且是梁的支座位置屈服并且形成塑性铰,从使之变成类似阻尼器的耗能构件,消耗掉地震力,用弃卒保帅的方法保护整体结构的安全。而不理想的受力,就是塑性铰出现在柱子上,那么整个结构就变成了几何可变体。结构将在瞬间就会倒塌。所以很明显,就是把柱子做的尽量强,配筋考虑加大(不要过于加大截面,因为截面越大刚度越大,刚度越大则分到的地震力也就越大)。梁的配筋则相对考虑减小一些,尤其是支座位置的配筋不要过于超过计算值。具体的量是靠经验的,如果经验不足,有个比较简单的方法:在设计柱子的时候,把“中梁刚度放大系数”减小一些,而设计其他构件和计算书的时候则填写正常数值。这样做的原理,就是设计柱子的时候考虑柱子分担的地震力多一些,并且以这个标准布置配筋。
3.3 嵌岩桩设计问题
在我国,嵌岩桩的应用已经有了多年的经验,在建筑设计中,桥梁的建设中经常用到。对于嵌岩桩技术来说,它的适应性较强,可以在多种地层上应用,承载力好。在实际的建筑施工环节中,设备需求简单,工期短,造价较为低廉。在建筑施工中,大直径嵌岩桩应用得较为广泛,由于单桩的质量也很高,并且承载力很强,造价便宜,在建筑施工上被广泛采用,其经济效益可观,社会效益也值得关注。
在我国的丘陵和山区地带进行施工建设,经常会遇到一些凹凸不平,跌宕起伏的地形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大直径的嵌岩桩就能起到很好的施工效用。从我国对嵌岩桩的研究上来看,大直径嵌岩桩的时间控制还是存在问题,其设计一直是一个难题。从相关的数据上来看,岩体和嵌岩桩之间的阻力是嵌岩桩的主要承载力,即我们通常说的嵌固力,只要桩柱自身承受了一定的负荷,这种力就会产生,因此它不同于桩、土间的摩擦力。这种力可以通过相应的公式计算出来。从具体的施工来看,在软岩中嵌岩深度最好是桩直径的7倍左右。嵌岩的深度值一般不是固定的,它要根据岩石的具体强度来确定。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嵌岩桩的浇灌也不同。
3.4 防火设计问题
不管是民用还是工业建筑,其不同用途有着不同的防火标准,而对于一些设计人员来说,其缺乏相应的防火意识,对相关的规定不熟悉,在进行相关建筑物分类上不明确,在实际的建筑结构设计中没有执行相应的防火标准,导致在施工中一些消防处理存在欠缺,导致许多的安全隐患。一些人流量大的建筑或公共场所的安全疏散通道和疏散门方向、出口不恰当,存在消防隐患。消防设施的设计上存在不配套,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一旦失火,不能起到很好的消防作用;有的设计防火间距过大,影响防火协调性。
结束语: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领域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建筑结构设计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威胁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这就需要相关工作者的努力,找到问题的合理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与措施分析[J]. 袁鑫.现代装饰,2014(1)
[2]建筑结构设计中若干问题的分析与研究[J]. 李文萍.现代建筑,2014(4)
[3]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几个常见问题[J]. 徐田娟.商业文化(下半月),2014
论文作者:孔素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4
标签:结构设计论文; 建筑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体系论文; 外力论文; 柱子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