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爱哭的“林妹妹”重返学校
——小学生“学校恐惧症”家校共育对策
□ 罗 夕
〔摘要〕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会学习、性格培养的重要阶段,对于初入小学的新生来说,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与生活环境决定了其对学校课程与学校生活的态度。本文通过一则案例,探索了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教育干预策略以及家校共育策略。
〔关键词〕 小学生;学校适应;家校共育
一、“林妹妹”不想来上学了
“林妹妹”名如其人,长得白白弱弱,声音细细小小,平时默不作声,在班级45 个孩子中不太引人关注。而作为新任班主任的我,也因为缺乏经验,只着重关注班级上行规较差的孩子,并未特别关注过她。
4.1 建立了两种测定注射用硫酸核糖霉素中硫酸盐含量的方法。HPLC-ELSD法,专属、准确,易操作,仪器普及程度高,克服了络合滴定法用肉眼判断滴定终点的主观性,能客观准确地对硫酸盐的含量进行测定。HPIC-CD法,阳离子和核糖霉素在该条件下无响应,硫酸峰与常见阴离子均能得到良好的分离,并且可以给出线性结果,使计算更加简便准确;但仪器普及率低于HPLC-ELSD,并且对实验人员的要求较高。统计分析两种方法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
而“林妹妹”引起我甚至年级全体老师的注意是在那次生病之后。一年级上学期快要期末练习的时候,“林妹妹”去医院查出有先天性的心脏问题,需要静养,第一学期她除了参加过一次统一的测验后就再没到学校。下学期伊始,当“林妹妹”被外公送到学校时,她一改文静的作风,开始不停地哭闹起来。刚开始还好,只是小声地哭,科任老师问她时,她只说胸口发闷想回家让妈妈带她看医生。最初,她的妈妈也是不停地请假带她回去检查,但是检查结果没有毛病,这样一来二去,她妈妈也和老师说遇到这种情况就不要再让她请假了。后来,再从家里回来的“林妹妹”哭得更厉害了,不管是上课还是下课全部大声哭着要找妈妈。她的妈妈也是心疼她,请了假握着她的手蹲在她的身旁,变成了陪读。只要妈妈单位有事让她一个人听课,她就会高声哭闹:“妈妈不要我了!我要去找妈妈!”“林妹妹”的哭闹变成了我们二年级一班的麻烦事,科任老师下课后交流的第一件事就是今天“林妹妹”上课有没有因为大声哭闹影响班级教学。
Eve's obedience to God's will and her resistance to Adam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two voices in her heart that hit each other:the desire for union and the desire for an independent body.
二、多方了解,寻找原因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小学低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认识班级、学校、日常学习生活环境……使学生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初步学会自我控制;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
鉴于“林妹妹”的这种情况,我通过咨询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及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林妹妹”还没有适应新的学校生活,抗拒甚至恐惧来学校上课。在心理学上,学校恐惧症是通过明显的焦虑和躯体症状的结合而体现出来的对上学的非理性的紧张和恐惧。从专业角度来看,学校恐惧症并非真正的恐惧,因此,也可称为学校拒斥。国内文献对学校恐惧症的定义是儿童青少年对学校特定环境异常恐惧焦虑,出现强烈拒绝上学的行为,是社交焦虑障碍的一种特殊形式。心理医生认为其病理根源,实际上往往深深地植根于病态的母子关系。往往由于母亲需要保持对孩子持续的依恋,而使孩子正常的独立性发展中断。只要上学的压力不存在,孩子的一切症状全消,因为正是学校成为了孩子投射冲突的外部场所。
“林妹妹”刚开始哭闹的时候,我也试着去安慰她,妈妈需要上班赚钱,她需要学习进步。但是,说教式的安慰好像于她用处不大。于是,我开始试着了解一个哭着喊“我怕妈妈不来接我了”的孩子生活在怎样的家庭中。我多次走访“林妹妹”的家庭,她外婆卸下心防向我诉说了一些家庭的甘苦:“林妹妹”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中,妈妈因为爸爸习惯性家暴而离了婚,妈妈也因为这种恶性事件而去看了心理医生。“林妹妹”的家长由于担心孩子因破裂家庭受人歧视,所以一直也不想和老师讲。我开始理解了“林妹妹”的一些行为了。我也告诉孩子及家长,无法上学是情绪障碍的一种症状,而适应的关键是立即回到学校去,在学校中解决问题。
三、多管齐下,帮助适应
(一)重返校园,增进了解
这些少年儿童的学校恐惧症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心理专家建议患学校恐惧症的孩子越早回到学校并坚持下去,则以后越好。持续不到校,会加剧并固化病理心理。并且,病儿因为从恐惧症中得到额外的好处(例如和母亲在一起,获得物品等),而使病理心理过程强化。
除此之外,为了使她融入二(1)班,我也试着让她做一些简单的为班级服务的事情,诸如发本子、倒垃圾等,让她内心产生愉快的体验,促使她保持这种良好的行为。这样,就比较容易增进她对老师的情感,也有助于较好地发展孩子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认识。我还召开了有关努力学习、融入班集体的主题班会,在对全班同学进行教育的同时,想办法激发林妹妹的学习动机,使她爱上学习、乐于学习,在学习中体验成就感。
(二)家校配合,找到症结
在语文课堂上,我尽量寻找她身上的闪光点,在适当的场合表扬她,增强她的自信心。如她常常在课堂上莫名地哭起来,我开始让她尽情地哭,当她哭累的时候,我就和班级其他孩子们说:“欣欣进步了,她现在可以一分钟不哭了!”此后,两分钟、三分钟、四分钟……渐渐地,通过表扬、奖励,她开始举手回答问题,下课和同学们一起分享生活中的趣事。
(三)耐心呵护,激发兴趣
在家校的共同配合下,我开始与她多接触,多谈心。甚至在课余时间与她一起聊天、玩耍。此外,我也注意了解她的兴趣爱好,做她的知心朋友,并发动其他同学主动与她结交朋友,邀请她周末时间去同学家做客,让她感受到整个集体的温暖,逐渐脱离对妈妈、外婆的依赖。我也利用周末的时间到“林妹妹”家做客,观察她在家中的表现,我也与她的妈妈沟通了许多,让她注意对孩子的性格培养,要求不宜过于严格,也不要对孩子期望过高,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孩子摆脱学校恐惧症的阴影。
(3)追溯查询。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查询产品信息,消费者可通过扫描商品条码进行查询;查询内容包括该产品从种植、生产、运输、储存、销售等各个环节的详细信息,让消费者一目了然。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福德认为驱使学生学习的基本动机有两种:一种是社会交往动机,另一种是荣誉动机。前者表现为学生愿意为他喜欢的老师而努力学习,从而获得教师的称赞,增进友谊;后者则是一种更高级的动机,它是人们要求在社会上取得一定地位、待遇的愿望体现。这两种动机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心理基础。基于这两种动机,若要让学生能积极进取,乐于求学,教师应该毫不吝啬地赞美学生的各种优点。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每个人都需要善意的赞美,善意的赞美实际上是一种投入少收益大的感情投资,是一种驱使人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源泉。一篇情理交融鼓励性很强的评语,一段肯定称颂的赞美之词,都可以激发出无尽的学习动力。因为如果教师能够巧妙地运用这些激励的方法去赞美学生,无论哪位学生都会心情愉悦,爱上学习。
① 沪江学习软件:CCtalk的功能特点.https://m.baidu.com/mip/c/s/m.hujiang.com/c/yykyxx/p1212056,第二段
无疑低年级的孩子们更喜欢这种赞扬性的学习模式。让我们用真诚、爱心对学生多一些赞美,少一些批评指责,让他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多一些快乐与自信,我相信只要我们善于播撒充满爱心的赞美种子,它就一定会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的心田,开出最绚丽的花朵。
就这样,“林妹妹”逐渐地爱上学习,爱上二(1)班这个集体。她妈妈讶异于她的变化,给我这个新任班主任大大的肯定,当金黄的果实成熟于秋天的果园中时,无疑是园丁最欣慰的时刻了。
参考文献
[1]王妍.共情研究述评[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5,3(3):13-16.
[2]杨宜音.社会心理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3]李毅.社会学概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4]王延凤.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鼓励性评价的问题及改进[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
[5]张玮.小学一年级学生入学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9.
[6]钱昀,施慎逊,杜亚松等.学校恐惧症的研究进展[J].上海精神医学,2005,17(2):112-114.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2684(2019)19-0066-02
(作者单位:上海市嘉定区金鹤小学,上海,201803;该校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理事单位)
编辑/刘永胜 终校/刘 芳
标签:小学生论文; 学校适应论文; 家校共育论文; 上海市嘉定区金鹤小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