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4例偏头痛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对象当中,随机抽取52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接受中医内科治疗,其余52名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接受常规治疗,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有28例显效、22例有效、2例无效,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患者中有22例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有效率为73.08%,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指数评分分别为(7.75±1.14)分、(7.70±1.21)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指数评分分别为(3.75±1.22)分、(5.58±1.7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偏头痛患者应用中医内科治疗,头痛症状改善良好,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偏头痛;中医;复发率;效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习惯发生了改变,偏头痛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严重威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面目苍白、呕吐、头昏、头痛等症状,严重威胁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传统西药治疗能够在短期内较快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但是远期疗效不理想,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本文选取了我院收治的104例偏头痛患者进行了研究,通过实证性分析来研究中医内科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如下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104例偏头痛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对象当中,随机抽取52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其余52名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所有患者均知情为本次研究对象,自愿接受本次研究,且本次研究已经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对照组52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在22~76岁之间,年龄均值为(45.5±3.6)岁,病程在6个月~11年之间,病程均值为(7.3±0.3)年;观察组26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0例,年龄在22~75岁之间,年龄均值为(45.6±3.2)岁,病程在7个月~10年之间,病程均值为(7.2±0.4)年。两组患者进行基本资料的比较,差异较小(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给予患者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2021543;生产单位:吉林省六福堂昌隆生化药业有限公司),每次用药量为10mg,每天用药两次[2],连续用药六周。观察组接受中医内科治疗,主要的药方为5g全蝎、12g羌活、12g川穹、1g蜈蚣、6g细辛、15g菊花、15g薄荷、15g地龙、15g防风、15g白芷。根据患者的病症进行药物的加减,对于瘀阻脑络型患者添加10g地龙、10g佛手、10g赤芍、5g红花;对于风阳上扰型患者添加30g石决明、10g川牛膝、10g炒栀子、10g钩藤;对于肝肾阴虚型患者添加10g山茱萸、15g枸杞子、10g天麻、10g菊花、15g熟地、15g山药、10g白蒺藜;对于肝郁气滞型患者添加30g珍珠母、10g郁金、15g川芎、10g白蒺藜、5g紫丹参、10g醋元胡、10g柴胡、 12g白芍、5g全蝎末[4]。每天用药一剂,分为早晚两次服用,连续治疗六周。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的全部数据应用IBM 公司 SPSS19.0 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所有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P<0.05时,表明2组偏头痛患者的相关研究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的疼痛指数评分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指数评分治疗前与观察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一。
3讨论
偏头痛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容易反复发作,是由于人体神经及血管功能出现障碍导致的。偏头痛患者多为女性,在月经期、绝经后以及妊娠期尤为明显,患者会变得异常暴躁,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引发高血压、脑血栓等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工作与生活。该病容易反复发作,治疗难度大,当前临床中尚未研发出完全治疗偏头痛的方法。中医学认为,偏头痛属于“头风”、“头痛”的范畴,在治疗中应以症状缓解为主[5]。中医用药讲究辨证治疗,本文主要针对四种偏头痛类型进行研究,枸杞子、菊花等具有清热化淤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肝肾阴型患者的头部血液循环,黄氏、人参具有调气补血的作用,能够帮助气血两虚型患者改善气血运行,缓解神经疼痛,丹参、天麻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能够改善风阳上扰型患者的脑部血液循环情况。中医内科治疗具有针对性,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有效患者患者的疼痛。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疼痛指数评分分别为(7.75±1.14)分、(3.75±1.22)分,对照组患者的分别为(7.70±1.21)分、(5.58±1.71)分,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比例为53.85%、治疗效果为有效的比例为42.31%、治疗效果为无效的比例为3.85%、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比例为42.31%、治疗效果为有效的比例为30.77%、治疗效果为无效的比例为23.08%、有效率为73.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脑部神经及血管障碍,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效抑制了疾病的复发[3]。
综上所述,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减少了复发的情况,提高了临床效果,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黎明. 80例运用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48):155+162.
[2]关瑞花. 正天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适应证候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
[3]张延菊. 温通针法治疗瘀阻脑络型偏头痛的临床研究[D].甘肃中医药大学,2016.
[4]何建文. 井穴放血疗法结合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5]杨旭光. 循经取穴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
论文作者:何平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0
标签:患者论文; 偏头痛论文; 内科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医论文; 差异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