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协调与动态协调--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分析_战略分析论文

动态协调与动态协调--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分析_战略分析论文

动静协调 相映生辉——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动静论文,社会主义现代化论文,战略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有着丰富的内容。根据系统理论,社会系统工程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包含着系统工程的几大要素:确认目标、列举要素功能,制定实施步骤以及目标评估。邓小平在1980年8月明确指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并且造就比这些国家更多更优秀的人才。”(《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22页)这就是邓小平在总结中国的过去,面向未来时制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主体内容的集中概括。

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是一个多种因素构成的整体;战略目标的制定,需要确认影响主体目标的各战略要素及其功能。战略要素受制于战略目标;同时,战略目标的实现又以战略要素功能的成功界定作保证。本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分析中,着重考察政治、经济两要素。因为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社会系统内部最活跃的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政治结构与经济结构不相适应。邓小平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的总设计师,不仅在于他制定了远见卓识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而且在于他正确处理了现代化战略目标与实施目标的战略要素的功能,即巧妙灵活地运用了大战略与分战略的关系。这样他就成功地引导了中国的现代化在复杂的环境和落后的条件下顺利前进。对于经济、政治两个战略要素,邓小平辩证地赋予各自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同的战略功能。基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两大问题,以及中国社会当前的主要矛盾——发展社会生产力,邓小平把经济因素定义为社会发展的变量,即通过经济运动求得发展,政治因素为不变量,即政治稳定提供经济发展的前提。当然,变与不变是辩证统一的。变是在“不变”的框架内变,指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党的领导的范围内变;不变是指大方向,基本路线不变。不变中存在着变化;变化中也存在着不变。

战略目标的正确制定,为全国人民的行动指明了方向,战略要素功能的正确赋予,为战略目标的实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那么实现战略目标的第二步就必须使战略目标明确化和具有现实可行性。因此,还必须制定出实现战略目标的战略步骤,邓小平有关政治、经济方面的很多论述,体现出了战略步骤与战略目标的统一,本文将侧重分析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如何具体体现出为大战略目标服务,以及经济、政治两因素是如何协调,相互促进的。

经济因素:动中求变

经济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根本动力。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经济活动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不仅带来了生产的变化和发展,也规定着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依据这一马克思主义原理,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是解决我国贫穷落后,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出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在深刻总结过去历史经验教训后得出的结论。“如果说我们建国以后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有某种忽略。”(《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3页)建国后的30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几次大的波折,始终没有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所以,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快、不稳、不协调,人民生活没有得到多大改善。所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强调地指出,我国必须专心致志地、聚精会神地搞四个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经济。“现在要横下心来,除了爆发大规模战争外,就要始终如一地,贯彻始终地搞这件事,一切围绕着这件事,不受任何干扰。就是爆发大规模战争,打仗以后也要继续干,或者重新干。”(《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49页)邓小平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党的工作重点历史性转移以来,始终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南巡讲话中,他强调指出: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

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战略思想中,反复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同时,邓小平还在认真思考着如何实现经济建设的目标和战略步骤问题。1979年,他首先提出了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1984年,他又提出了前十年和后十年“两步走”的战略发展设想;1984年后,他又在“两步走”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下个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从而形成了中国经济发展“三步走”的完整的战略发展目标和实施步骤,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

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的构想,是激励全体中国人民奋发向上的宏伟目标,体现了经济因素在社会变革中的能动作用,经济发展既成为了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中心,同时又是实现建设有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手段。

“三步走”战略构想体现了经济发展的序列性战略思想,是基于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的,指明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目标和长期目标;抓住了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提出了具有创见性的战略思想。如果能在下世纪中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这不但是给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5页)

经济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中心目标的确立以及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和步骤的制定,将通过我国经济建设实践得到实施。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部动力,是一条强国之路。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邓小平讲过,“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主要表现在:

第一,改革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作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经济体制的改革必将引起整个社会重大而深刻的变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指明了这一点,“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第三,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科学的决策和控制。“文革”结束以后,中国社会经济几乎处于停滞边缘。怎样对千疮百孔的经济进行改革,从哪儿入手呢?邓小平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农业开始。

农村的改革,首先使农民有了自主权,包括对土地经营的自主权,对自己生产的产品的自由处置权。农民从改革中得到了经济实惠。其次,促进了我国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内部从单一的粮食结构变为以粮为主,多种经营,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大转移。再次,乡镇企业发展突飞猛进,我国工业化结构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据统计,到目前为止,乡镇企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四成以上,解决了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从1983年下半年到1984年,逐步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改革经过十年的运行,在不断深化,国有经济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功,同时,改革国有经济的困难使邓小平以巨大的勇气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突破了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经过近几年的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邓小平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论述中,强调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提出了对外开放的思想。邓小平高瞻远瞩地分析了国际环境,他认为,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集团化加深,一个统一的世界大市场已经形成。任何一国都不能离开世界市场而发展本国经济。只有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资金,才可能抓住发展机遇。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在世界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如不加快开放,必将进一步拉大和发达国家的距离。“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90页)

政治:稳中求进

在社会动态大系统中,经济因素的迅速变化必然要求政治上的变革,作为子系统的因素也有自身运动变化的内在规律。中国推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新的要求。邓小平远见卓识地指出: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化成功。分析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战略理论,可以看出政治因素所具有的几大特点和各时期在大战略中的地位。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复出。历史对党和国家提出的迫切任务,一是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二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就要求首先端正思想路线。邓小平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口号,提出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随着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恢复,为党进一步确立政治路线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党中央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制定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上来的正确的政治路线,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一时期政治因素的主要功能是拨乱反正、解放思想。以经济为基础的政治上层建筑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政治被更多地赋予了动态的社会功能。

邓小平对政治因素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得到不断深入和完善,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大战略理论。

首先,明确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特征。(一)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是对人民民主和对敌人专政的统一。(二)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超越了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带有局限性的“三权分立”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历史与现实政治所要求的。

依据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特征,邓小平赋予政治两个突出的特点。首先,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大战略的主要内容。政治发展战略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大战略的目标之一。邓小平提出在我国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作为政治上的战略目标。它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第一次提出,因而是一项新的政治发展战略和目标。其次,邓小平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和经济辩证统一的原理,深刻地认识到,政治因素对经济因素的促进作用,政治是经济发展的保证,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纵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十多年的历程,邓小平在考察了中国政治的历史、现状,以及发展经济对政治的要求,制定了稳中求进的政治发展目标,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邓小平提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大力发展生产力上,并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然而,同时在党内在社会上已经开始出现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党内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冒头,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这是我们立国和团结全国人民奋斗的根本。”(《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44页)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坚持宪法所规定的根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领导制度和根本指导思想。因此,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值得注意的是,四项基本原则的每一项在建国初期都提出来了,但邓小平为它们赋予了新的内容。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上,否定了过去的极“左”思想,提出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提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按照这一中国国情办事。在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方面,提出建立比资本主义更优越的民主,民主和法制建设的统一,民主和集中的统一。在坚持党的领导方面,提出了改善党的领导制度,领导方式和领导作风。实行党政分开,同时强调把党建设成更加坚强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成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强核心。既坚持又要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从实际出发等。

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协调

在社会动态大系统中,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经济的发展变化会带来政治的变化,政治亦对经济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因此,一国改革能否成功,必须处理好政治与经济的关系。邓小平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中,正确处理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主张在发展中求稳定,要求以较高的速度向前发展,几年上一个新台阶。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加速度前进就是真正的发展。这样,在我国改革初期,邓小平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邓小平又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引导我国经济发展。邓小平的稳定观,是与发展观相联系的,是承认发展是硬道理的稳定,而不是过去那种限制人们创造力和积极性的僵化、呆滞的稳定。

邓小平关于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主要体现在:首先,明确经济发展是硬道理,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稳定只有在经济发展中实现。其次,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发展带来稳定,而稳定又促进发展,二者相互协调构成发展过程,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内函经济、政治、社会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体现在过程中。在我国经济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后,1984年我国改革转入城市。邓小平作了这样的分析: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就是这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这是一个非常生动、非常有说明力的发展过程。他认为,真正的发展绝不仅仅限于经济、生产力的发展,而是社会系统中各要素相互促进的发展。最后,以稳定促进发展,以发展保证稳定,邓小平对此提高到了战略高度,他反复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这是保持我国社会稳定的政治基础;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这是保持稳定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邓小平有关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相互关系的论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就有过,在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会见孟加拉国总统艾尔沙德时说:“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基本路线。要搞现代化建设使中国兴旺发达起来,第一,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第二,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48页)党的十三大则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上升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关于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内在关系的论述,通过党的基本路线得到了简洁有力的表述。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既有各自的地位和作用,不能互相代替,它们之间又有着内在的联系,不可分割。首先,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离不开四项基本原则,后者是前者的政治保证。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的国际、国内政治环境,经济建设不可能成为中心,改革不可能深化,经济发展也只能是空话。其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离不开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强国之路。最后,经济发展又是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保证。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生产力,就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国家安全没有保证,人民生活很难提高。

标签:;  ;  ;  ;  ;  ;  ;  ;  ;  ;  ;  

动态协调与动态协调--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分析_战略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