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电的需求量也呈现增长的趋势,这就使得供电公司的供电系统在供电质量及确保电量稳定方面变得越发重要。为了提高供电公司所供电力的质量和稳定性,供电公司就应该要把增强电力运行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作为重要的培训内容,进而使我国的电力系统实现调度自动化,从而建立起一个自动化的电力调度系统。故而本文将对供电公司在实际运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过程中所表现的重点以及抗干扰控制的措施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有效的抗干扰措施,为我国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关键词: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抗干扰策略
在“互联网+”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的今天,很多设备都已经实现了网络化的管理方式,这就给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带来了便利,减少了工作强度。供电公司为了更好的对电力系统的调度自动化进行控制,进而确保所供电力的质量以及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就需要对电力系统的调度及运行状态进行了解,在确保获取了正确且实时的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情况下,及时准确的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快速的对那些影响电力质量的情况进行解决。在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发展也逐渐趋于成熟,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影响电力系统正常工作的问题,而随着我国电网结构的不断扩大,由计算机以及RTU等构成的弱电设备极容易受雷电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使数据的采集以及输送过程均会受到干扰[1]。故而本文将对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管理过程中的重点以及抗干扰措施进行分析,为我国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发展提供一点技术支持。
一、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运行的重点
我国电网在运行调度自动化的过程中,重点是利用自动化的调度对电力系统的运行信息进行实时的收集,进而通过数据的分析来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从而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全面、综合的协调,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从事电力系统调度工作的人员提供更加科学的决策数据。更有甚者,能够对电力系统的调度进行控制以满足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和电力质量的控制要求,从而降低电力系统出现故障的几率[2]。与此同时,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能够对突发情况进行及时的解决,进而避免因突发事故的出现而导致大面积停电的情况发生。
二、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干扰问题的来源
(一)雷电
我国电力系统的覆盖面积比较大,在降雨量大的季节里,雷电的出现就会给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带来影响,即就是雷电的出现就会在雷击点附近引起剧烈的电磁干扰,进而对周围的磁场也造成严重的干扰。尽管在实际运行电力系统之前已经采取了相应的避雷措施,致使雷电点直接在系统上的几率不大,然而强烈的电磁干扰将会通过连接的电源线以及输电线路入侵整个电力系统,从而使整个电力系统因感应过电压出现严重的干扰或者损坏的情况出现。
(二)电网
就我国当前的电力系统发展状况而言,会对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的出了来自于外部的雷电以外,内部的输电线路出现故障后也会影响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正常运行。比如当电网内部的其他大功率机电设备的突然启动,都会促使供电的电压突然上升,进而出现掉电过电压或者电流冲击等不良情况而形成干扰。这样的干扰利用输电线路侵入到整个电力系统,致使整个电力系统的设备出现混乱的现象,这就给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数据信息或者程序带来影响,严重的将会导致整个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出现瘫痪的情况,出现大面积的停电现象,给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抗干扰的解决措施
(一)隔离
为了保障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正常运行,就要确保其抗干扰能力能够满足运转的需要。首先,要确保所使用的变压器具有隔离的运用,即就是电源的供给通过隔离变压器这一工序后再供给系统,这一做法就实现了系统与电网之间没有直接的电力输送关系,达到了对电力的隔离目的,进而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其次,对于系统的开关量以及模拟量的输送而言,对外通讯口应该采用隔离变压器来达到隔离的目的,这样能够加强通讯口的隔离度,进而提高传输的可靠性来增强隔离的效果。第三,纵观所有自动化设备的安装工作而言,远离高电压机电设备或者大电流机电设备是加强抗干扰能力的重要方法,这一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电磁感应所带来的影响[4]。最后,在铺设电缆的过程中要注意不同型号的电缆被混扎在一起所带来的影响,即就是要对各种电缆进行分开铺设以避免信号与信号之间产生影响。
(二)保护
对于暴露在空气中的电力系统而言,就要加强雷电天气对电力系统所带来的影响,即可以在可能遭受入侵的输送口设置好保护装置,对于薄弱的环节还可以设置多级保护,进而将雷电天气对电力系统的干扰程度控制在电压允许的范围。首先可以在隔离变压器前设置过电压保护装置,即就是要安装避雷针,而对于避雷针的选择应该是亚敏避雷针,这样可以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其次就是对设备以及RTU间输送线进出口的地方要安装压敏电阻来控制线路中的电压,在选择压敏电阻的时候,要选择容量较小的电阻以减少对信号的影响。
(三)屏蔽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抗干扰能力,除了加强隔离和保护外,还可以采取屏蔽措施,因为屏蔽可以很好的的防止静电及电磁对电力系统的干扰。就整个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而言,系统的电源线应该是带金属的屏蔽层且要有有效的接地设计,这样就有利于防止雷电通过电源线入侵到整个电力系统,从而出现因过电压过高而导致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出现故障。对于输送线的使用应该要采用屏蔽效果好的线[5]。双绞线能够很好的应对外界磁场对系统的干扰,因为双绞线有很好的屏蔽作用,可以免受静电感应对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干扰,所以电源线的选择也是加强抗干扰能力的重要因素。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不断完善,在电力设备不断更新、电力系统控制技术逐渐与互联网技术、通讯技术不断联系的今天,要想科学的管理电网就需要构建一套稳定可靠的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而确保整个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抗干扰能力,完善抗干扰的措施,然而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抗干扰措施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解决,进而达到满足整个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正常运转的目的,为我国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发展提供支持,为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实现全面自动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
参考文献:
[1]王强,韩英铎.电力系统厂站及调度自动化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24(5):61-69.
[2]罗彬,李刚,程春田等.基于 PSD-BPA 的省地一体化电力系统设备参数管理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6):114-120.
[3]薛斌,祝云,韦化等.基于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无功优化实用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9,37(6):40-43,56.
[4]贺凌霄.基于标准化平台的调度自动化集控系统设计与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5.
[5]王晓燕.电力系统电网调度自动化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4):215.
作者简介:
袁嘉博(1991.6-),男,江苏启东人,河海大学硕士研究生,单位:国网上海市浦东供电公司,研究方向: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论文作者:袁嘉博,吴世敏,夏天,王斌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抗干扰论文; 雷电论文; 过电压论文; 干扰论文; 系统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