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是搞活国有企业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有企业论文,有效途径论文,制度创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去年,在全国物资企业普遍销售下降、亏损加剧的情况下,湖南省物资系统却出现了销售增长1.3%、亏损下降5.9%、上交税金增加7.4%的可喜景象,同时在系统内涌现出一批保持连年盈利、一两年扭亏为盈、逐年大幅度减亏,乃至基本上摆脱困境、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的国有物资企业。奥妙何在?为此,我们进行了一些调查。调查表明,这些可喜的变化完全得益于企业制度的不断创新。唯有加速思想观念、产权关系、营销方法、管理方式的创新,国有企业才有生存发展的活力,才能实现解困扭亏的目标。
近两年,特别是去年以来,湖南省各级物资企业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采取各种灵活有效的形式,大胆进行企业的改组、改制,积极推进产权制度的改革,实现存量资产的合理重组和流动。到去年底,全系统实施改组改制的县以上企业有237 家,占企业总数的53.25%,其中实行破产28家、股份制31家、 股份合作制68家、租赁和国有民营56家、兼并联合16家、剥离分立38家。这些改革措施的到位,为一些企业的生存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一是盘活了存量资产,确保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通过改组改制,优化了资产结构和资源配置,使国有存量资产死的盘活、小的盘大,提高了使用效益。省再生利用总公司是个濒临破产的企业,1995年果断采取先分离后兼并的方式,即将企业的有效资产剥离出来,并发动职工集资入股,合资组建成新的股份有限公司,然后再由新公司兼并原来的公司。运行两年,不仅缓解了历史债务包袱的缠绕,而且堵住了国有资产的继续流失,同时使企业经营出现了转机。去年公司物资销售比上年增长30%,实现利润60.2万元,实业开发和市场建设也有了新的起色。二是解决了职工吃饭问题,保持了队伍的基本稳定。凡是实行制度创新的企业,多数职工有了就业的机会和比较稳定的收入,既没有给社会增加负担,又保持了物资队伍的相对稳定。株洲市建材公司是个资不抵债的企业,经营活动无法开展,105名职工工资无法发放。1995年6月市政府决定公司停业整顿,动员职工带资入股,组建了新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实行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很快收到了“吹糠见米”的效果。公司从1995年起连续两年盈利,职工人均年收入递增20%,离退休人员的生活费、职工的医疗费、养老保险金、独生子女费和住房公积金都到了保障。三是逐步搞活了市场经营,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改组改制后的企业,多数经营搞得比较红火,物资购销渠道扩大,市场占有率很快回升,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去年,全系统县以上企业有19个保持连续两年盈利、9个当年扭亏为盈、16个止住了亏损、48 个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减亏。
调查中我们深深感到,为使改制措施及时到位,创新目标最终实现,需要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必须认真转变思想观念。实践证明,思想观念的更新是企业制度创新的前提和先导,决定着企业适应市场的程度。推行改制措施比较顺利的企业,普遍十分重视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更新职工的思想观念,解除陈旧落后的思想束缚,消除各种思想顾虑,不断调整心理状态和思维定式,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理解、支持、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株洲市物产集团总公司能够比较顺利地组建10个股份合作制企业,关键在于党委重视从思想教育入手,组织职工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层层统一思想认识,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岳阳市物资总公司四个企业依法破产,也是坚持了思想教育领先的原则,逐步解除了领导怕失衡、经理怕失位、职工怕失业的思想疑虑。
2.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改制搞得比较成功的企业,一般都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实际出发,采取一司一策、一司多策,或者多种形式先后分步实施,不搞一刀切和一哄而起。安化县物资总公司到去年8月累计亏损836万元。去年,在新的领导班子的组织下,根据所属企业的不同情况,先后对八个公司分别实行了股份合作制、剥离分立、租赁经营等多种形式,改制后的第二个月止住了亏损,并出现了盈利的好势头。临湘市物资总公司去年对所属九个公司大胆实施股份制改造,对国有资产合理重组,从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与上年比较,销售额增长30%,亏损减少52%。
3.必须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浏阳市物资总公司推行改革措施、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的实践告诉我们,企业在改革体制的同时,必须转换内部的经营机制,以新的机制与新的体制相配套。这个市的九个物资企业,1994年全部陷入亏损困境,其中四个公司出现资不抵债。1995年下半年开始,新的领导班子在对四个企业依法破产、其他企业实行兼并联合的基础上,对新组建的法人实体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大胆改革人事、用工和分配制度,对企业法人实行聘任年薪制,对职工推行竞争上岗的劳动合同制,对职工收入实行按劳按效分配与按资分红的办法。通过转机建制,企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去年一举扭亏为盈,实现利润46万元。株洲市建材股份合作公司,彻底改变了过去的劳动人事制度,全面推行了董事会选举制、总经理聘任制、职工合同制等全新的用人机制,从而使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分配能高能低落到了实处。去年该公司发现有一名职工在经营一笔业务时,损公肥私捞取不正当收入,股东大会根据公司章程决定,不仅追回了个人非法所得,而且对其作辞退处理。
4.必须苦练内功抓管理。许多企业的做法表明,管理是不花成本的投入,强化管理也是深化改革。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必须与加强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建立健全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办法,企业才能有好的经济效益。否则,再好的体制与机制,也难以产生理想的经济效益。省三维物资有限公司在理顺外部体制的同时,按照股份制公司的运作要求,建立了新的法人治理机构,并重视加强决策管理,规范经营管理,严格费用管理,完善资金管理,注重人本管理,使公司的经营活动很快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去年9月份开始,该公司出现了盈利, 销售收入成倍增长。宜章县物资总公司前几年管理松懈,采购乱进货,帐号乱开户,物资乱赊销,资金乱开支,亏损逐年增多,经营处于瘫痪状态。新班子上任后大刀阔斧抓整顿,严格管理挖潜力,企业由乱到治,经营由死到活,效益由亏到盈。1996年除偿还旧债92万元、上交税金35万元外,还获得净利润15万元。
5.必须注重领导班子的建设。从调查的情况看,改制力度大、经营搞得活的企业,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有一个好的带头人,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一支开拓进取的队伍。新田县物资局原来是个亏损大户,1995年县委将一名28岁的懂经营、会管理、敢开拓的乡镇企业局副局长调任县物资局长。新局长上任伊始就明确提出,消极的苦熬苦撑是没有希望的,被动的等待观望也是不可取的,只有真正念活市场经,走好市场路,企业才能扭亏增盈。
在新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体职工不断改革营销方式,千方百计挤占市场,1996年取得了物资销售额翻一番、盈利40万元的好成绩。受命于企业濒临倒闭之际的衡东县物资局长,从理顺发展思路入手,从劣势中找优势,从危机中找生机,从困境中找机遇,大胆重组存量资产,很快使瘫痪了两年的企业恢复了正常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