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技术对高校教学效率的影响_高等学校论文

教学技术对高等学校效率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学校论文,效率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14(2001)04-0078-04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认为,组织的投入与产出的变动之间并不存在着简单的对应关系,而是依存于组织的技术系统,技术因素对组织效率具有重要影响。高等学校也不例外,本文将讨论教学过程中技术因素对学校效率的影响。

一、技术的含义

组织理论家雅克·埃尔卢把技术界定为:“技术是为了达到某些实际目的而对知识的组织与应用。它包括具有物质的表象的工具和机器,同时还包括那些为解决问题和获取某种所期望的结果而使用的智力技巧和方法。”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对这一界定进行了细化,认为技术至少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技术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干预;(2)技术涉及物质装置;(3)技术涉及技艺;(4)技术涉及知识;(5)技术涉及目的;(6)技术是一种可操作性的体系。[1]

由此,我们认为可以将技术归为两大类:工具技术和知识技术。

(一)工具技术

工具技术是传统的工艺技术,如机器、计算机、工具等,也就是雅克·埃尔卢所指的“具有物质表象的工具和机器”。这类技术的重要特点就是其物质性与有形性,它可以作为一种生产工具而独立存在,它本身可以与使用者相分离。早期组织管理理论中的一些技术学派理论家所研究的技术就是这类技术。后来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杰出的思想家丹尼尔·贝尔提出了机械技术和智能技术的概念。他在1973年出版的名著《后工业社会的来临》[2]中预言:“20世纪下半期要发展一种新的智能技术,它到本世纪结束时有可能像机械技术在过去一个半世纪中那样在人类事务中占有同样突出的地位。”对于机械技术,贝尔教授并没有界定,他只提到“就像汽车或数控机床是一种机械技术一样”;而对智能技术,他认为,“就是用规则系统来代替直观判断”。他进而说明:“新的智能技术的特点是,它能确定理性的行动并识别实现这种行动的手段。”智能技术之所以能形成,“只是因为有了智能技术的工具——计算机”。从这里看出,贝尔教授的智能技术已经包含了知识技术的内容,但总体而言,仍归属于工具技术。

(二)知识技术

知识技术是人们驾驭工具技术的技艺、技能以及可以自行把一定的投入转化为产出的知识。这是一类以知识为基础的技术,也就是雅克·埃尔卢所指的“那些为解决问题和获取某种所期望的结果而使用的智力技巧和方法”。这类技术的重要特点是其信息性与非物质性,他存在于使用者的大脑中,本身不能离开使用者而独立存在。知识和技术并非同一概念,但知识与技术是存在部分包含关系的,尼科·斯特尔在其所著《知识社会》[3]一书中研究了知识的分类,认为知识可以分为理论知识、科学和技术知识;意义的知识(主要表现为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的知识)、生产性的知识(主要表现为自然科学中的知识)、行为知识(作为一种直接的生产力)等。同样,我们从技术分类的角度看,一部分知识也表现为技术,这便是我们所称的知识技术。

知识技术的产生由来已久,可以说它伴随着工具技术的产生而出现。但在工具技术处于机械状态时,它表现为知识技术的低级形式——技能、技艺、经验和规则等;而随着工具技术中的智能技术的产生,知识技术的高级形式——专业知识也就凸现出来,并且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

同样,我们也可将教学活动过程中使用的技术分为工具技术和知识技术。

二、工具技术与高等学校资源利用效率提高

教学过程中的工具技术包括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远程传播技术、网络技术等。教学过程中工具技术对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主要通过提高学生单位时间内有效接受的信息量即学生的学习效率来实现的。这类技术之所以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因为它具有以下三种功能:一是扩大的功能。这是指教学类工具技术能够增加例证的数量和范围,提供众多模拟现实的活动,扩大学习者活动的空间。不仅自然学科的教学可以借助计算机进行实验,模拟各种自然现象,说明各种科学原理,社会学科的教学也可借助计算机进行案例教学,描述各种社会现象。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学生的学习空间大大地扩展了。学生在教学类工具技术的帮助下,能够有效地进行科学认识和科学探索活动。二是组织的功能。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各种有效的信息处理技术能够帮助学生将丰富、零碎的知识有效地组织起来;另一方面,具有交互功能的技术可以向学生提供一定的反馈,使他们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控,从而具备一种组织的能力。三是表述外化的功能。教学类工具技术可以通过各种工具将认知方面的矛盾外化,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清晰。学生认识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以一种共享的、开放的形式呈现在电脑屏幕上,供学生共同讨论以寻求解决,而不是将问题和矛盾潜藏在学生个人的心头。例如,美国哈佛大学每门课都有网站,学生可以直接上网讨论。网上讨论有利于消除传统教学中学生与教师面对面讨论时的畏惧心理。

由此可知,工具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那么,在现实中这类技术在高等学校的应用情况如何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购置了大量的现代技术工具并运用于学校的课堂教学,如电视和计算机技术等。但从实际效果看,除了部分教师在有意识地运用这些技术,并取得了一些成功之外,大部分教师对现代工具技术的应用还视若旁物,即便不得已而采用,也收效甚微。因为现代工具技术作为一个外部因素,其对教学系统中任何一个因素的作用都要求系统内其他因素产生相应的变化,包括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师生相互关系的变化。

拉里·库班在评价电视这项现代科技对教学的影响时写道:“尽管许多人都宣称电视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将引起一场教学媒体的革命性变革,但实际上,该技术在学校中的使用情况并不令人满意。造成此状况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所制作的电视教学软件很难适应目前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换言之,现任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教学的组织和管理形式使得电视这种教学手段难有立足之地。”他认为,这种情况也恰恰说明了,在运用一项新教学技术时,人们对技术本身的重视经常胜于对其在教学中应用方式的关注程度。

考察一下目前电视在学校的应用情况,就会发现这样说并非言过其实。因为电视在教学中的应用,几乎都毫无例外地把电视当作了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补充,而很少有教师想到应该根据电视这种现代教学媒体本身的特点和要求重新组织课堂教学。戴维·科恩曾写道:“自从电视开始在学校中使用以来,应用策略和使用方法等方面的失误使得有些教育者甚至认为,无论在大学还是中小学,电视给学校课堂教学所带来的问题有时看起来似乎比它带来的好处反而要更多一些。”[4]

与普通高等教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视在远程教育即“开放大学”中的成功。“开放大学”的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通过电视来学习、做作业和参加考试。这正与电视这种要求有较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媒体相适应。目前我国部分重点高等学校正在试办网络教育学院,利用现代网络把自己的教育扩展到全国甚至全球的各个地方。这种办学形式不同于传统的校内课堂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实际上是一种开放大学,在这种办学方式中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降低办学成本,进而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因为这种办学方式可以采取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可以有效发挥学校知名教授等高水平教师的作用,大大提高高人力资本含量教师的利用效率,还有利于进行各高校间的分工协作,实现教学课件和网络资源的共享。所以,著名大学开办网络教育学院是提高其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要分析工具技术在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作用发挥受阻的原因,我们必须研究技术与学校、教师之间的关系。首先从技术与学校之间的关系看,有一种观点认为,技术的巨大力量已经或正在使原来停滞不前和僵化刻板的学校结构朝着乐观的方向发展。在论证这个观点时,经常使用的经典性例证是:通过现代科技对于工业生产制造过程所产生的跨时代的巨大影响来向人们说明,科技对学校同样能够而且也应该产生类似的效力。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种理论的焦点几乎全都集中在了科学技术本身的巨大潜力上。毋庸置疑,科技的力量当然谁也无法否认,但关键就在于,他们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却忽略了在学校教学中要实现科技的这种潜力所需的各种前提条件。学校不同于企业,学校的结构组织显然不是像企业那样,是按照市场法则建立起来的,对学校的评价也不能像企业那样以利润等指标进行精确的测量。因此,在利用现代工具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时,高等学校就表现得显然不如以经济效益为首要追求目标的企业那么积极主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高等学校本身缺乏足够的促使其采用新技术来提高教学效率的外部动力,再加之学校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同企业等部门相比而表现出的强烈的刻板守旧的突出特点,于是就出现这样的情景:世界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着,可是教育这个职业却仍然保持着中世纪的生产方式。从人员的平均受教育程度来看。教育系统可以说是集聚着社会的高层次的人才,可是教育系统的自我再生产却比任何一个部门都晚采用自己所创造的科学与技术——可以说,教育领域在反映新技术方面是最迟钝的一个产业。[5]其次,教师对教学类工具技术的态度和掌握程度,同样是影响工具技术在教学中应用效能的重要原因。从教师方面看,工具技术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发挥应有作用,主要是:(1)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教师主导论”的观点仍然是当前组织和管理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以教师、课本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仍然占有主导地位,在这种形势下使用旨在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各种现代工具技术无异于南辕北辙。(2)教师使用教学技术的技能欠缺。“在这场教育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学校改革运动中,教育者,尤其是教师,被推到了这场革命的最前沿”,[6]如果教师认识不到技术对教学的意义,畏惧甚至拒绝在教学中使用现代教学技术,那么使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教学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而在目前我国高等学校中,这样的教师不在少数。

所以,在教学类工具技术的实际应用中,一个首要的任务便是通过改革促使学校和教师产生采用现代教学技术的动力和压力,并形成有利于技术使用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师生相互关系。否则,学校购买的现代教学设备越多,浪费就越大,资源利用效率就越低。我们建议,在高等学校的职称评聘中除了依据参评者的论文数量、科研成果和教学工作量以外,还应考虑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现代教学手段的情况。

三、知识技术与高等学校资源利用效率提高

教学过程中的知识技术是指教学设计技术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更有效的教学。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如下:

图1 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

但分析当前的教学实际,只有少部分教师在有意识地运用教学设计技术,并且即使这部分教师在备课时也无法彻底地将教学设计技术应用于对教学的设计,所使用的只是其中的部分原理和概念。而且,我们也发现,在实施教学时,每一堂成功的课,其教学过程都与预期的设计有很大差异。原因在于,设计是静态的而教学则是动态的。教师是在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事先确定了的一个静态教学情境的基础上展开教学设计的。但教学本身却是动态的,因为学生是活动的、有思想、有个性的人,学生为教学过程注入了太多的不可预期的动态因素。原来设计得很好的一堂课,可能由于一个疑难问题的讨论而使进度延长或改变活动内容或改变教学策略等等。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之一便是教学控制,教学控制的主要任务便是使动态的教学符合静态的设计。可问题在于目前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并没有为教师控制教学提供多少帮助,反而增加了将静态设计转化为动态教学的难度。这样,教学设计技术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教学设计技术之所以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最终根源在于目前教学设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的错位。目前教学设计理论研究的逻辑是:心理学或教育学或其它什么理论基础学科告诉我们学习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教学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等等。真正的逻辑起点应该是:教学问题![7]即按照以下逻辑来构建理论框架:教学活动中存在着哪些教学问题需要解决,这些教学问题是如何分类的,每类教学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出现这些教学问题的条件是什么,使用什么样的技术和手段可以解决这类问题,这些技术和手段源于哪些基础理论,使用这种技术和手段解决这类问题是否会带来其它的教学问题等等。从教学问题出发而衍生出来的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会有效得多。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经验的教师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根据自己的需要使用一些教学技巧和方法。但与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技巧和方法相比,教学技巧和方法更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经验和理论素养。换句话说,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技巧和方法较少地取决于职工的素质和业务水平,而更多地依赖于技巧和方法本身。而教学技巧和方法则更多地取决于教师本身,而较少地取决于技巧和方法本身。这就说明了教学技巧和方法本身对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也是有限的,教学效率的提高更主要地取决于教师的基本素质,如教学经验和理论水平等。更何况目前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先进的教学方法是很少的。所以,如何发挥教学类知识技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积极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我们认为,其中的关键应当是:一方面要加强对教学设计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要在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艺术水平上下功夫。

四、基本结论

技术对高等学校效率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包括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远程传播技术、网络技术等在内的教学工具技术通过提高学生单位时间内有效接受的信息量即学生的学习效率,可以对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产生积极影响。但这种积极影响作用的发生是有条件的,即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师生相互关系必须适应教学类工具技术的客观要求,按照现代教学媒体本身的特点和要求重新组织课堂教学。由于目前我国高等学校中大部分教师还缺乏使用教学媒体的积极性,加之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师生相互关系还不能适应教学类工具技术的要求,导致这类技术的利用率不高、效果不理想。以致出现这种局面:一方面,投入较多资金添置了教学类工具技术,生均费用上升,另一方面由于其利用率不高、效果不理想,因而未能对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产生应有的积极作用。今后高等学校在增添现代教学设备的同时,必须提高其使用效率和效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重点高校积极发展网络教育,也是发挥其资源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方式。

二是在当前的教学实际中,只有少部分教师在有意识地运用教学设计技术,加之我国教学设计技术本身的缺陷,使教学设计技术的应用效果不佳。教学技巧和方法对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但由于教学技巧和方法的使用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经验和理论素养,所以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的同时,要在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艺术水平上下功夫。

标签:;  ;  ;  ;  ;  

教学技术对高校教学效率的影响_高等学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