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智力、非智力因素与学业成绩相关的跨文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业论文,跨文化论文,成绩论文,智力因素论文,儿童智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目的要求
自从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W.P.Alexander)1935 年在《具体智力和抽象智力》一文中首先使用“非智力”这一概念之后,人们开始关注非智力因素的研究,尤其是六十年代以来,人们研究智力、非智力因素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已从过去单纯强调智力因素对学业成绩的限制,逐渐转到智力、非智力因素与学业成绩的关系领域,而且特别强调非智力因素对学业成绩的影响[1—3]。本文研究目的为:(一)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儿童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情况;(二)智力、非智力因素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三)文化教育在儿童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发展中的作用。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被试分别取自昆明市云南师大附小、二附中和云大附中(汉族),景洪市一中和州民族中学(汉族和傣族),丽江县大研中学(汉族和纳西族)的11岁(昆明)、13岁、15岁儿童330名,每组30名, 男女各半,随机取样。
三、材料
智力测验采用瑞文测验联合型(CombinedRaven's Test[CRT ]);非智力测验采用中国超常儿童研究协作组少年个性组编制的中国少年非智力个性心理特征问卷手册(Chinese Adelo- senceNon—intellective Personality Inventory[CA—NPI])。
四、测试的方法与步骤
全部测验都以团体施测的方式按年龄组将30人编为一个班进行。先做瑞文智力测验,由主试按统一要求宣读指导语,确认被试已全部理解做答方法之后,宣布正式开始做题,时限40分钟。休息10分钟后,继续进行非智力测验,测试过程与瑞文测验相同,但无时间限制,做完为止。
智力、非智力问卷测验结束后,选出非智力测验中的部分试题(如你喜欢比出高低、名次的各种竞赛吗?为什么?)与部分被试交谈,并要求少数被试写出自我鉴定。
学业成绩是以学生期末成绩(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语文、数学;初一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和生物;初三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和物理)的平均值,换算成T分数,作为测验学生的学业成绩。
五、结果与分析
1、13—15岁儿童智力及其与学业成绩的相关
表一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13—15岁儿童智力测验成绩
昆明 景 洪丽 江
汉族汉族 傣族
汉族 纳西族
初 X
105.8389.47 93.5
94.9
91.23
S 10.510.1616.57 11.41
10.54
初 X109.9 87.594.23 94.4796.0
S 9.3110.8419.28 12.35 13.14
根据上面数据所进行的平均数差异检验的结果为:(一)地区间差异检验指出,昆明地区和景洪及丽江地区的初一、初三儿童的智力得分差异非常显著(P<0.01),昆明儿童高于景洪和丽江儿童; (二)在同一地区的不同民族儿童(景洪的汉族和傣族,丽江的汉族和纳西族)智力得分虽有差异,但都达不到显著性(P>0.05)。
表二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13—15岁儿童智力与学业成绩相关
昆 明景 洪丽 江
汉族 汉族傣族汉族
纳西族
初一 0.402* 0.118
0.137
0.395* 0.708+
初三 0.321 0.236
0.241
0.218
0.445*
*P<0.05 +P<0.01(下同)
表二资料说明:所有儿童的智力与学业成绩间的相关均为正值,但只有部分相关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除景洪外,昆明和丽江的两年级组相比较,智力与学业成绩的相关随年级增长而有下降趋势。
表三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儿童非智力因素测验成绩
抱负
独立性 好胜心 坚持性 求知欲
昆明 X 6.436.006.277.03 6.53
S(1.45) (1.18) (1.36) (1.62)
(1.28)
初景汉 X 5.404.234.705.80 5.10
S(1.52) (1.78) (1.75) (1.99)
(1.85)
一景傣 X 5.334.504.676.50 5.63
S(1.45) (1.41) (1.58) (1.59)
(1.62)
年丽汉 X 5.705.235.706.20 5.73
S(1.34) (1.76) (1.72) (1.78)
(1.75)
级丽纳 X 6.004.975.976.63 6.27
S(1.84) (1.40) (1.38) (1.62)
(2.02)
昆明 X 6.606.436.735.63 5.63
S(1.43) (1.28) (1.69) (1.70)
(1.56)
初景汉 X 4.804.534.574.47 4.70
S(1.74) (1.56) (1.38) (1.54)
(1.44)
三景傣 X 6.275.075.575.97 5.40
S(1.24) (1.29) (1.56) (1.40)
(1.76)
年丽汉 X 6.035.876.23
(6.57)
(5.87)
S(1.66) (1.54) (1.56) (1.54)
(1.31)
级丽纳 X 5.975.005.475.70 5.87
S(1.82) (1.89) (1.82) (1.81)
(1.87)
自我意识 非智力(总)
昆明 X 7.17 6.90
S (1.65)(1.45)
初景汉 X 6.50 5.17
S (2.17)(2.16)
一景傣 X 6.83 5.60
S (1.63)(1.45)
年丽汉 X 6.30 5.87
S (1.83)(1.80)
级丽纳 X 6.57 6.20
S (1.84)(1.68)
昆明 X 6.30 6.40
S (1.77)(1.56)
初景汉 X 5.20 4.30
S (1.68)(1.58)
三景傣 X 6.38 5.90
S (1.46)(1.35)
年丽汉 X (6.93) 6.50
S (1.67)(1.38)
级丽纳 X 6.20 5.72
S (1.96)(2.08)
根据上表数据所进行的平均数差异检验的结果见表三附表(表四):
表四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儿童非智力因素平均得分的差异检验(Z值)
抱负
独立性
好胜心
坚持性
求知欲
KH,JH
2.69[+] 4.54[+] 3.88[+]
2.63[+] 3.49[+]
初 KH,LH
2.03*1.99*1.43 1.89 2.03*
地 一 JH,LH0.812.19*2.23* 0.82 1.35
区
间 KH,JH
4.88[+] 5.16[+] 5.43[+]
2.76[+] 2.39*
差 初 KH,LH1.43 1.53 1.19 2.24*0.65
异 三 JH,LH3.26[+] 3.35[+] 4.37[+] 5.28[+] 3.29[+]
民 初 JH,JD0.18 0.641.16 1.51 1.18
族 一 LH,LN0.71 0.630.67 0.98 1.02
差 初 JH,JD4.28[+] 1.462.65[+]
3.94[+] 1.67
异 三 LH,LD0.13 1.951.73 2.020
自我意识非智力(总)
KH,JH 1.353.64[+]
初 KH,LH 1.932.45*
地 一 JH,LH 0.38 1.36
间 KH,JH 2.465.12[+]
差 初 KH,LH 1.410.26
异 三 JH,LH 4.00[+] 5.73[+]
民 初 JH,JD 0.670.91
族 一 LH,LN 0.570.73
差 初 JH,JD 3.97[+] 4.21[+]
异 三 LH,LD
1.70
1.74
注:(1)KH代表昆明汉族,JH代表景洪汉族,JD代表景洪傣族;LH代表丽江纳西族。
(2)KH、JH 表示昆明汉族儿童与景洪汉族儿童平均得分的差异检验。
从表三、四看到:(一)昆明地区与景洪地区的汉族儿童在非智力因素的5、6个项目间都出现了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 昆明与丽江汉族初一儿童在5个项目中得分也达到显著水平, 但这种差异在初三就日趋减少,仅在独立性、好胜心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总的情况是昆明地区儿童得分高于丽江和景洪地区儿童。
(二)民族间差异:初一两个地区的不同民族儿童(景洪汉族和傣族,丽江汉族和纳西族)各项非智力得分非常接近,没有明显差异;但在初三景洪傣族得分高于汉族,在5个项目中都出现非常显著的差异, 丽江汉族只在坚持性方面优于纳西族儿童,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表五 学业成绩与非智力因素的相关
抱负
独立性
初一
初三 初一 初三
昆明 0.406* 0.403*0.0510.384*
景汉 0.682[+]
0.132 0.4440.142
景傣 0.409[+]
0.470*0.2810.229
丽汉 0.024 0.283 0.1670.287
丽纳 0.393* 0.322 0.514[+] 0.182
好胜心 坚持性
初一 初三
初一 初三
昆明0.506[+] 0.529[+]
0.078 0.230
景汉0.472 0.303 0.707[+]
0.035
景傣0.285 0.532[+]
0.115 0.225
丽汉0.255 0.657 -0.203 0.199
丽纳0.411*0.402* 0.382* 0.234
求知欲
自我意识
初一
初三
初一 初三
昆明0.048 0.342 0.155 0.250
景汉0.524[+]
0.370* 0.477[+]
0.210
景傣0.337 0.472 -0.016 0.249
丽汉
-0.039 0.303 -0.120 -0.051
丽纳0.132 0.437* 0.062 0.173
非智力(总)
初一 初三
昆明0.3360.523[+]
景汉0.715[+] 0.232
景傣0.379*
0.488[+]
丽汉0.0670.368
丽纳0.414*
0.369*
表五揭示:非智力因素与学业成绩之间的相关从总体上看是密切的。其中以好胜心、抱负和求知欲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较为突出,达到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临界值的项目较多。坚持性、自我意识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在景洪傣族和丽江纳西族儿童中出现负相关。
3、13—15岁不同地区、 不同民族男女儿童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性别差异的比较。
表六 13—15岁男女儿童智力测验成绩的差异比较
地区 民族 性别 初一
XS D T
昆
男106.412.65
汉 1.330.34
女
105.07 8.77
男90.7312.27
汉 2.530.67
景
女 88.2 8.21
洪
男 87.618.02
傣 -11.82.02
女 99.413.75
汉 男98.6710.37
丽7.54
1.85
女91.1311.87
江纳 男 88.8 9.59
-4.87
1.26
西 女93.6711.56
地区 民族 性别 初三
X
S D T
昆
男
109.87 9.44
汉
-0.06
0.07
女
109.93
9.5
男
92
9.3
汉
9
2.41
景
女
83 11.05
洪
男94.87 15.37
傣-1.4
0.23
女96.27 17.40
汉 男94.67 12.26
丽
0.4
0.09
女94.27 13.28
江纳 男 93.2 11.46
-5.6 1.25
西 女 98.8 12.96
注:(1)男女学生人数,每个样本均为15人。
(2)D值为男女平均智商之差,其中正值表示男高于女,负值表示女高于男(下同)。
表七 13—15岁男女儿童非智力测验成绩的差异比较
地区 民族 性别 初一
XS D T
昆
男 6.6 1.81
汉 -0.61.12
女 7.2 1.01
男4.73 2.37
汉 -0.871.09
景
女 5.6 1.99
洪
男5.67 1.84
傣 0.14
0.255
女5.53 1.06
汉 男5.53 2.07
丽-0.67 0.998
女 6.2 1.57
江纳 男5.53
1.6
-1.34 2.294*
西 女6.87
1.6
地区 民族 性别 初三
XS D T
昆
男5.6 1.64
汉 -1.63,156[+]
女7.2 1.08
男4.33 1.18
汉 0.06
0.099
景
女4.27 2.02
洪
男5.93 1.58
傣 0.06
0.117
女5.87 1.19
汉 男6.87 1.41
丽0.74
1.467
女6.13 1.36
江纳 男 4.8 2.31
-1.8
2.53*
西 女 6.61.502
注:D值为男女儿童非智力成绩之差。
表六资料说明:男女儿童智力的差异除景洪初三年级的男生高于女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的四个组中, 有三个组是女生高于男生。所以本测验结果不能说明智力在男女生间有显著性差异。
表七资料说明:初一年级女生非智力得分总体上较高,特别是丽江纳西族女生与男生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初三年级男女生得分互有高低,但在昆明汉族和丽江纳西族两个年级组中,女生优于男生,两者间差异分别达到非常显著(P<0.01)和显著水平(P<0.05)。
六、讨论
1、 不同文化环境影响儿童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发展的不平衡现象
从上述的测试结果反映出在文化水平不同的环境中,儿童智力发展有着明显的差异。由于昆明地区与各专县相比,一直有着较为优异的文化环境,良好的学校教学条件和家长较高的文化素质,因此,不论是初一还是初三,昆明儿童在瑞文智力测验中得分都较高,差异是显著的。这一结果与左梦兰教授等对云南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儿童认知发展及智力测验的结果是一致的〔4〕。
非智力因素与文化及社会意识的关系可以说更密切,其中以抱负、好胜心、求知欲等较明显,现以不同地区儿童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加以说明。
昆明初一被试优于丽江同级被试,差异显著,但到初三,两个地区被试成绩极为接近。昆明汉族和景洪汉族被试在两个年级多数非智力项目中差异都非常显著(P<0.01)。 如果将丽江汉族与景洪汉族被试成绩相比,前者高于后者,在初三两者差异非常显著。同是一种民族生活在不同文化环境中,其非智力因素差异为什么这样明显?从社会历史背景方面分析可能找到一些答案。
云南省不同地区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是有其历史原因的。昆明是省会所在,也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尽人皆知的。丽江虽是高寒山区,交通不便,但在文化发展中是有其特点的地方。纳西族不仅有丰富的古老文化传统,而且也是历史上兴学最早、文化比较发达的民族地区之一。仅清朝雍正元年至清末180年间,丽江登科的翰林、 进士、举人、贡生等近两百人;清末丽江已创办以中西学兼有的丽江中学,故解放前丽江纳西族曾在北大、燕京、清华、中山等大学就读,或赴日、美、法、苏等国留学的就有几百人,其中有不少的知名教授、学者、专家、艺术家等。近80年来,纳西族按人口平均每1000人就有6 名大学生〔5〕。当地民众以读书为乐,文化较为普及。 在浓厚文化薰陶下,丽江纳西族和汉族儿童在抱负、好胜心、求知欲方面有较好的成绩。
傣族聚居的景洪地区,同样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傣族也是云南比较发达的少数民族,以信奉小乘佛教为主,解放前的文化与宗教联系密切,解放后虽然兴建了小学、中学,但现代文化起步较晚。加之,长期以来宗教盛行,争当宗教上层人物仍是社会上流行的风尚,近年来虽已大有改变,但广大民众自觉主动学习文化的意识仍较弱。这可能是造成景洪汉族儿童在智力、非智力因素得分上明显低于昆明、丽江汉族儿童,甚至达到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水平的重要原因。不同寻常地是该地区的两种不同民族被试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成绩上,傣族儿童都优于当地汉族儿童。这与我对教育局干部、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各方面人士了解的情况相抵触,原因之一是,傣族被试取自州民族中学,该校面向西双版纳全州招生,学生是经过严格选拔的;而汉族被试取自景洪市一中(傣族学生不足取样数),初中部是人人都要接受的义务教育,带普及性。
2、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比较
智力、非智力因素都对学业成绩产生一定的影响,学业成绩的好坏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但是二者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并不是同步发展的。
智力因素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美国R.L.Atkinson等〔6 〕曾引用过一个综合性材料:教育水平与智商的相关为:
初等学校:0.60——0.70
中学:0.50——0.60
学院:0.40——0.50
研究生院:0.30——0.40
表八 昆明地区不同年级儿童智力、非智力因素与学业成绩相关比较
小学五年级初中一年级 初中三年级
智力0.583[+] 0.402[+] 0.321
非智力
0.183
0.336[+] 0.523[+]
为了探讨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本研究在昆明市云南师大附小五年级随机选取30名汉族被试(男女各半),将他们的智力、非智力因素与学业成绩相关同初一、初三加以综合比较,以观察其发展趋势。
表八显示:智力与学业成绩相关随年级升高有下降趋势,而非智力因素相反,随年级升高表现出上升趋势。这个变化趋势如有普遍性,将给教育工作带来广阔发展前景。因为智力在人的一生中变化幅度有限(除非有重大变故),是相对稳定的。但是,非智力因素,如抱负、好胜心、求知欲、自我意识等与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有着密切联系,是在文化教育环境中塑造出来的。非智力因素可以补充或弥补由于智力因素不足的遗憾,给教育工作者带来更大的希望。
3、男女儿童智力,非智力因素发展的比较。 男女儿童智力的差异不少学者曾从不同侧面进行探讨,本研究仅从所测验的结果作粗略比较。测验的结果指出,男女儿童智力因素发展水平相近。只有景洪汉族初三的男生优于女生,差异显著(P<0.05), 其余各年级组内男女得分互有高低,但均未具有统计学上意义,差异的出现可能由于取样过少等原因造成。
男女儿童非智力因素发展水平,从整体上看女性略优于男生。例如,昆明地区初一儿童,除独立性项目平均分男生高于女生外,其余项目平均分都是女生较高;初三年级儿童在抱负、坚持性、求知欲和自我意识等项目中,男女之间差异达显著或非常显著水平,女生明显优于男生。主试曾经就此求教于任课教师,他们均证实这一结果与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是相一致的。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不过根据本测试资料可以提出三个方面的理由讨论:第一,青春期女生早于男生。由于女生发育成熟相对较早,因此,在小学和初中女生学习比男生相对自觉刻苦;第二,解放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妇女解放,在多方面给予支持,妇女在就业问题上取得很大进展,但是由于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和妇女生理上的原因,在就业问题上妇女仍面临较多局限和困难。为能在就业上与男性取得同等机会,不少女学生意识到自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或许是女生在学习上取得较好成绩及非智力因素发展较好的原因之一;第三,文化观念差异。在纳西族的两个年级中,女生非智力因素均高于男生,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这种情况可能与纳西族重视女权有关。纳西族妇女传统上不仅在家庭事务中起主要作用,而且在生产和经商方面同样承担主要劳动,既主内又主外。纳西族女生从小受其影响,这也许是女生非智力因素较好发展的社会原因之一。
七、小结
1、昆明、景洪和丽江不同地区汉族智力、 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地区间差异达到显著性,昆明汉族显著优于景洪、丽江汉族。而景洪、丽江同一地区,不同民族儿童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民族间差异相对较小,一般不具有显著性意义。
2、学业成绩是智力、非智力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但二者的作用是有所差别的。从本研究的结果看,非智力因素对儿童学习成绩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智力因素对学业成绩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将逐渐下降。教育工作者既要重视儿童智力开发,更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教育,而且后者具有更大的发展余地和可塑性。
3、各个非智力因素分项目都对学业成绩起一定的作用, 但从整体上看,好胜心、抱负、求知欲和独立性对学业成绩所起的作用,相对要大一些。
4、男女儿童智力发展水平差异不明显, 但是非智力因素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一般是女优于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