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孕早期保健的开展对孕妇健康的影响论文_张红卫

上海松江永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600

摘要:目的:分析社区孕早期保健的开展对孕妇健康的影响。方法:随机性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本社区的3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的建卡管理,为常规组,一组采用社区孕早期保健管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健康状况。结果:观察组孕妇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7%(10例),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4.67%(37例),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自然分娩率为79.33%(119例),明显高于常规组的66.67%(100例),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孕早期保健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孕妇的健康水平,减少妊娠并发症的出现,促进孕妇的自然分娩。

关键词:社区孕早期保健;孕妇健康;妊娠并发症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大部分的孕妇和家庭对现代科学化孕期健康管理知识的认知度非常低,多数家庭认为孕妇在怀孕期间应多食用滋补食品,从而引发了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这些妊娠并发症的出现将对胎儿健康造成不利影响[1-3]。社区孕早期保健是社会卫生服务中心的重点工作内容,也是掌握和管理孕妇健康状况的重要方式[4-6]。为了明确社区孕早期保健的开展对孕妇健康的影响,我院对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本社区的300例孕妇进行了分组研究,现将其内容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性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本社区的3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的建卡管理,为常规组,一组采用社区孕早期保健管理,为观察组,每组150例孕妇。常规组孕妇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6.5±1.5)岁,其中初产妇90例,经产妇50例;观察组孕妇年龄20~36岁,平均年龄(26.5±1.4)岁,其中初产妇95例,经产妇45例。两组孕妇一般资料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纳入标准:所有孕妇入组时经身体检查均未发现任何异常与疾病,孕妇及其家属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所有孕妇经超声检查均确诊为单胎妊娠。

排除标准:排除无法完成社区孕早期保健工作的孕妇;排除存在精神和意识障碍的孕妇;排除听力功能、语言功能存在异常的孕妇。

1.2方法

常规组孕妇仅进行建卡管理,叮嘱孕妇定期进行孕检,告知孕妇孕期的注意事项等等。观察组孕妇则实施社区孕早期保健管理,其内容如下:

(1)建立围产期保健卡

为每一名孕妇建立围产期保健卡,将孕妇孕期必要的检查内容、检查结果、每个孕周期的身体健康状况等内容记录在保健卡当中,以便随时对照孕妇的个体差异和具体情况实施有效的健康管理。

(2)健康知识普及

通过组织孕期健康知识讲座、发放孕期健康管理手册、微信群沟通等方式宣传和普及孕期健康管理知识,增加孕妇及其家庭成员对孕早期健康知识的掌握度和认知度。确保孕妇孕期饮食科学,生活健康。

(3)孕期健康咨询服务

开设孕妇健康咨询服务台,为孕妇提供免费的健康咨询服务,让孕妇能够随时了解自身的身体情况。

1.3观察指标

对孕妇进行围产期跟踪随访,统计两组孕妇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分娩方式。

1.4统计学分析

试验使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表示,分别以X2和t值检验,P<0.05表示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孕妇的妊娠并发症分析

观察组孕妇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

表1:两组孕妇的妊娠并发症统计

2.2两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分析

观察组孕妇自然分娩率为79.33%(119例),明显高于常规组的66.67%(100例),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2=6.1053)。

3.讨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社区孕妇保健管理的基层单位,卫生服务中心保健工作的开展将直接影响到社区孕妇及其胎儿的健康状况[7]。近几年,社会卫生服务中心对社区孕早期保健工作越来越重视,并根据社区的具体情况采取了有效的保健服务工作,取得了优异的工作成绩[8]。

在本次研究中,本社区通过建立围产期保健卡、采取多样化的健康知识普及工作形式以及开设孕期健康咨询服务等方式,有效提升了孕妇对孕早期保健与健康知识的掌握度,同时也便于卫生服务中心随时掌握和关注孕妇的健康动态,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工作。

此次试验结果显示:观察组孕妇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7%(10例),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4.67%(37例)(P<0.05);且观察组孕妇自然分娩率也高于常规组(100例)。

综上所述:社区孕早期保健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孕妇的健康水平,减少妊娠并发症的出现,促进孕妇的自然分娩。

参考文献:

[1]郑娣,陈岳秋.社区孕早期保健的开展对孕妇健康的影响研究[J].医药前沿,2015,5(36):235-236.

[2]孙翠娟,钮文异,刘静等.2013-2015年北京市某社区孕产妇保健管理情况分析[J].首都公共卫生,2016,10(5):213-217.

[3]辛春茹.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地区806例高危孕妇高危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3):20-22.

[4]刘炜,栾召华,徐奇等.孕早期中医体质辨识与孕期疾病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29(3):48-49.

[5]毛红芳,荣荷花,王子文等.上海市嘉定区孕产妇心理健康状况和保健需求变化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2):2729-2734.

[6]万凤英.社区孕妇早孕期心理保健指导的方法和效果[J].医药前沿,2018,8(1):383-384.

[7]周礼清,唐岚,梁泓等.全科团队模式下孕早期妇女心理症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2):4829-4833.

[8]阮明谦,高秀兴,李多锋等.淅川县孕产妇HIV检测服务情况及认知行为调查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7,15(7):14-17.

论文作者:张红卫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7

标签:;  ;  ;  ;  ;  ;  ;  ;  

社区孕早期保健的开展对孕妇健康的影响论文_张红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