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眼中的财会改革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财会论文,学者论文,眼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25年来,会计改革适应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成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不妨也对会计改革进行一番盘点。
一、会计改革起步阶段(1978~1992)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经济工作要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管理的要求,会计改革开始起步。
在这期间,恢复和重建了注册会计师制度,制定和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使会计管理工作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尤其是1991年财政部发布《会计改革纲要(试行)》,明确了新时期会计改革的总体目标: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的会计体系。基本内容是:
1.会计法的实施,使会计工作有法可依。逐步实现以会计法为主体,建立统一的会计法规体系,会计基础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如会计核算制度、会计人员管理制度、总会计师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等。
2.建立管理型会计。为了适应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要求,企业会计工作的职能由单纯核算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许多企业建立了责任会计、内部银行、模拟市场核算等内部会计管理模式,使会计工作成了工厂的参谋,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3.开展会计电算化。促进会计管理的深化,提高了效率,增强了科学性,节省了人力,为会计人员参与管理提供了手段,创造了条件。
4.会计人员的地位逐步提高,会计人才受到重视,开展大规摸的业务培训。同时,实行了会计专业职务聘任制度、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以及奖励制度等,大大激发了广大会计人员的积极性。
5.注册会计师制度全面恢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注册会计师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其服务领域也在扩大,从查账验资发展到报表审计等。
二、会计的根本变革(1993~2000)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从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取向,到正式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会计改革进一步深化,是对传统会计制度的重大突破。
1993年以前,我国的企业会计核算行为基本是由分行业、分所有制形式、分部门的会计制度与财务制度来加以规范的。其基本特征是条块分割、一统到底。这与我国当时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密不可分,并基本相适应的。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与发展,尤其是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大量与引进外资,这种条块分割的会计制度已显得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无法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许多新的经济业务得不到应有的制度规范。因此,对旧的会计制度进行改革就是一种必须,已成当务之急。
1992年12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并于1993年7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实行。1994年起,陆续出台具体会计准则(目前已正式出台16项),逐步构成我国企业会计核算规范体系。这是一场会计革命,使会计核算工作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可以说是会计由计划经济迈向市场经济的一场革命。会计核算的原则变了,核算方法变了,服务对象也变了。这一阶段是对传统会计核算制度的重大突破。
1.改革会计核算管理模式,使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成为指导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规范。新的会计核算管理模式主要特点,一是会计准则由国家统一制定,打破了历年来按所有制分部门、分行业制定统一会计制度的做法,这样有利于我国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统一规范;二是会计准则统驭所有会计制度,是制定会计制度的依据。
2.改革会计平衡等式,由“资金占用=资金来源”改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平衡等式。这一适应企业建立资本金制度的改革,使会计报告既能反映企业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地位,又能为企业外部提供适用的信息,满足多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要。新的会计平衡等式把会计核算置于新的理论之中。过去企业产权关系单一,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拨付,几乎没有商业信用,这就产生了“资金平衡表”,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被严格限定在这一框框内,不可越雷池一步,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企业成为独立法人,资金来源多元化,企业要对业主和债权人负责,采用严格区分企业“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界限的平衡等式,有利于维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3.会计核算原则实现了根本的转变。会计核算原则引入了谨慎性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这一又称为稳健性原则的会计原则,是指对可能发生的费用或损失,应当合理预计,并予入账的原则。在有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根据要求作出预计时,在判断中加入一定程度的谨慎,不得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也不得计提秘密准备。与计划经济时期会计核算的一些僵化、琐碎的框框相比,与当时会计人员算死账、死算账相比,增加了更多的理性。比如存货计价采用后进先出法和成本与市价孰低法,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营,不但有利于更加准确地核算企业的资产,而且也简化了核算工作。
4.成本计算方法由原来的完全成本法改为制造成本法。利用制造成本法使当期净收益和当期销量的关系更加合理,使当期净收益和当期销量相匹配,以此为基础确定的各期经营成果更加合理和真实,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成本核算不实和潜亏的问题,同时也简化了期间费用的分配工作。
5.确立了资本保全原则。于计划经济时期的缺乏资本概念、投资可以被侵蚀不同,企业合法筹集的资本依法享有经营权,在企业经营期内投资者不得抽回资本,不可随意增减。只有在符合规定的条件,按规定的程序办理增资或减资手续后,方可进行增减资本的处理,以保持企业资产的完整性和稳定性。资本保全原则的确立,是工厂成为真正企业的基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起点。
6.会计信息披露满足更为广泛的需要。会计信息除满足企业主管机关、财政、税务等国家政府部门的需要外,还满足了企业个各方面投资者及潜在投资者、债权人及潜在债权人,以及广大公众等的需要,向他们提供反映经营状况、产权关系、偿债能力和收益分配的各种会计信息。改革会计报表体系,与国际通行的会计报表相一致,规范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有利于会计信息的统一,有利于国际交流和促进经济的发展。
7.企业可以选择会计政策。对企业会计制度进行相应的简化,并赋予企业一定的会计核算自主权。会计政策是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采用哪种方法核算,在我国主要取决于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可在规定的范围内选择最恰当的会计政策反映其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在选择和使用过程中,不允许滥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极其变更,以防止企业利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作为操纵利润的手段。
三、会计改革的发展趋势——会计规范的国际协调
2000年底公布2001年1月1日执行的《企业会计制度》,使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行。会计规范必须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的需要。从这一要求出发,我国的会计规范应该国际化,应尽可能符合国际会计惯例。但同时必须考虑我国国情,我国还必须保留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规范,在现阶段,则是使会计制度继续发挥作用。会计制度的执行,为规范我国会计核算行为,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深远意义。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一直朝着日益国际化、全球化方向发展。随着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的日益频繁、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国家及区域经济国际化等经济实体扩展形式逐渐演变成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格局。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会计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地位被最终确立下来并逐渐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前提与基础:全球化的货币资本市场要求贷款人或筹资者提供在国际间可比、相关且可靠的会计信息,跨国公司开展国际经济活动需要全球化的通用会计信息,国际会计报表的合并与外币折算、国际物价变动影响的调整、衍生金融工具以及国际税收的会计处理等会计难题需要进行全球范围的协调与通力合作,进行会计规范的国际协调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