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前BMI值及孕期体重管理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观察论文_冯春雨,孟珊,王丹,常青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妇产科 重庆 400038)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孕前体质指数及实施孕期体重管理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5月在我科建档、孕前BMI值在19-24之间的孕妇100例,BMI指数大于25的孕妇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两种BMI范围的孕妇分别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50名产妇。实验组均从建档开始对组内成员进行体重控制,采用健康宣教、饮食运动等方式控制体重,使其体重增长在正常范围内,对照组对仅在建档时告知孕期体重管理方式及重要性,不监督孕期体重增长情况。产后42天起常规采用Kegel操及生物反馈治疗进行盆底功能锻炼。分别于产后3个月、6个月对所有成员进行盆底肌力测定,POP、SUI发生率来评价恢复情况。结果:在相同孕前BMI值的产妇中,实验组成员盆底肌力高于对照组,POP、SU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个实验组结果相比,孕前BMI值正常实验组在两个评价指标上结果明显优于孕前BMI值超标实验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科学规范进行孕期体重管理对产后盆底功能有积极影响,孕前BMI值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后盆底功能。

【关键词】体重控制;BMI值; 产后; 盆底功能

近年来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病人数不断上升,有效进行产后盆底功能的恢复与锻炼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妊娠和分娩造成肌纤维的过度扩张使其弹性减弱,且伴有肌纤维部分断裂,直接引起盆底肌肉组织张力降低,从而导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如盆腔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等[1],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卫生问题,被列为目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常见疾患之一[2]。目前多数产后采用练习Kegel操锻炼恢复盆底功能,国内外已有大量文章研究证明其对产后盆底功能有恢复作用。生物反馈治疗因其具有较高的锻炼针对性,近年来将其使用在产后盆底康复领域同样取得了较好效果。我科采用生物反馈治疗联合Kegel操在恢复产后女性的盆底功能上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尿失禁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近几年来,盆底肌训练已成为治疗轻、中度尿失禁的首选方法[2],产后盆底肌训练对预防和治疗尿失禁的效果国外已有一些研究,但目前国内对于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尿失禁效果的研究还较少。2009 年 12 月 ~ 2010 年 3 月,我们对 35例自然分娩初产妇进行盆底肌功能训练指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5月在我科建档、孕前BMI值在19-24之间的孕妇100例,BMI指数大于25的孕妇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两种BMI范围的孕妇分别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50名产妇。所有孕妇均为单台分娩存活婴儿,年龄在20-40岁之间,孕前及孕期无内外科合并症及产科并发症以及泌尿系统感染和肾脏疾病等,无外伤手术史。其中选择性剖宫产127例,阴道分娩73例;两组孕妇的年龄、孕周、分娩前体重指数、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孕前BMI及分组:记录孕前体重,BMI=孕前体重(kg)/身高2(m2)。根据中国成年人BMI分类标准[1] ;BMI<18. 5为低BMI组,BMI 19一24为正常BMI组,BMI ≥25为高BMI组。实验组均从建档开始对组内成员进行体重控制,采用健康宣教、饮食运动等方式控制体重,使其体重增长在正常范围内,对照组对仅在建档时告知孕期体重管理方式及重要性,不监督孕期体重增长情况。产后42天起常规采用Kegel操及生物反馈治疗进行盆底功能锻炼。分别于产后3个月、6个月对所有成员进行盆底肌力测定,POP、SUI发生率来评价恢复情况。

1.3观察指标

产后3个月、6个月内孕妇的盆底肌力值,以及POP、SUI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 表示,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检验,P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 两组产后盆底肌肉收缩力比较 实验组的快速收缩值和持续收缩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1。

2.2妊娠期及产后SUI及POP的发生率比较 在调查的200例孕产妇中,对照组孕妇BMI值在19-24之间的孕期SUI的发生率为10%;产后SUI的发生率为14%;孕期POP的发生率为10%,产后POP的发生率为12%。孕妇BMI值大于25的孕期SUI的发生率为14%,产后SUI的发生率为18%,孕期POP的发生率为12%,产后POP的发生率为16%。实验组孕妇BMI值在19-24之间的孕期SUI的发生率为2%;产后SUI的发生率为6%;孕期POP的发生率为2%,产后POP的发生率为4%。孕妇BMI值大于25的孕期SUI的发生率为4%,产后SUI的发生率为8%,孕期POP的发生率为4%,产后POP的发生率为6%。见表2。

3、讨论

孕期保健是保障孕妇分娩理想的一个重要内容, 孕期体重监测作为孕期保健的一个重要项目, 对产妇的妊娠结局有着较大的影响[3]。 有研究[4]指出,产妇在怀孕期间,将体重合理控制在标准范围内,能够帮助产妇顺利分娩,减少机体损害,同时还能减轻新生儿的不良影响。 目前,产妇因过于关注自身孕期营养,多导致孕期体重难以控制。 本研究表明,体重指数(BMI)与SUI和POP的发病关系密切,本研究发现,分娩前BMI是POP的风险因子。因此,孕前体重指数以及孕期体重变化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孕前控制合适的体重,将孕前体重指数调整在合理的水平,妊娠后指导孕妇合理膳食,孕期做些适宜的活动与锻炼,做好产前检查及 BMI 监测,避免孕期妇女体重过度增加,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尿病等的发生率,从而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孕妇妊娠期和产后的SUI和POP发生机率,保障妊娠结局。

【参考文献】

[1] Torrisi G,Minini G,Bernasconi F et al. A prospective studyof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s related to delivery 〔J〕. 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 2012, 160 ( 1 ) : 110 -115.PMID: 22093192

[2]周志强,马乐,俞维,等. 洛阳市女性尿失禁的流行病学调查[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09,5( 3) :25.

[3]温穗文,成金焕,黄旭君,朱旋. 初产妇孕期体重管理及助产士连续护理模式对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J]. 实用医学杂志,2014,24:4037-4039.

[4]晋雅凌,高香转,冯思思. 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医学,2015,09:1101-1104.

论文作者:冯春雨,孟珊,王丹,常青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4

标签:;  ;  ;  ;  ;  ;  ;  ;  

孕前BMI值及孕期体重管理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观察论文_冯春雨,孟珊,王丹,常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