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中国现代化的必然历史选择_可持续发展论文

可持续发展--中国现代化的必然历史选择_可持续发展论文

可持续发展——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必然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其基本内涵是要求人类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时,既要考虑当前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的发展需要,绝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实现资源、环境的永续利用。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特殊的国情,特殊的国际环境,特殊的现代化建设道路与任务,决定了我们只能走经济、社会、科技、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

制定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体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全方位、深层次开发人力资源是保证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所在。

江泽民同志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重要论述中告诫全党,“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发展战略。而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其客观现实性与历史必然性就显得特别重要与别无选择。

1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观的革命

人类社会已经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的能力与日俱增。工业化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把人类社会带入现代文明。然而,正当人类陶醉于自身的辉煌胜利之时,自然界的无情报复接踵而至——人口爆炸,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自然灾害频发……从而迫使人们不得不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社会行为,反省自己的发展观。

⑴彻底否定了把发展简单地理解为经济增长的旧观念

长期以来,由于人类对物质财富的无限崇尚与追求,总是把发展理解为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民经济总收入的增长。本世纪30 年代以来,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一直把GNP作为国民经济统计体系的核心, 作为评价经济福利的综合指标与衡量国民生活水准的象征,似乎有了经济增长就有了一切。正是在这种单纯经济发展观的指导下,无限度地开发、浪费矿物资源,贪婪地砍伐森林和捕猎动物,肆无忌惮地使用各种化学原料与农药,从而导致地球环境的全方位污染与生态平衡的严重失调。据统计,最近一个世纪,全球矿物燃料的使用量增加了30倍,有几十万种人工合成化学物质进入水圈与大气圈,40%的热带雨林、数万种物种从地球上消失。举世震惊的“十大”环境问题的暴发:全球性的气温上升,臭氧层出现空洞,水源短缺与污染,酸雨成灾,森林锐减,物种减少,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自然灾害频发,艾滋病漫延。亵渎了工业文明,严重地危及到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面对如此严峻、复杂而紧迫的环境问题,人类终于从盲目乐观的状态中苏醒,在认真反思工业化过程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中,认识到人类在创建现代文明中的最大失误,首先是认识(发展观)的错误,是人类个人意志与物质欲望无限膨胀的恶果,是自我管理的失败,从而在发展观上发生了一个革命性的变革。这就是1992年6 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政府一致首肯的新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

⑵可持续发展观的内涵与要点

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既要考虑当前的发展需要,又要考虑未来的发展需要,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既不能吃祖宗饭,也不能断子孙粮,其要点是:

第一,发展应该是全面的。既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发展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而且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只有建立在良性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才是健康的、可持续的。

第二,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它包括数量的增长与质量的提高,而且数量的增长是有限度的。只有依靠科学进步提高发展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才是高质量的、可持续的。

第三,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一切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只有把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限制在其再生速率的限度内,才能维护地球的生命支撑体系,保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第四,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与归宿。根治全球性的环境污染,恢复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第五,控制人口增长与消除贫困是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最艰巨的重要前提。发展中国家背负着沉重的历史负担与生存、发展压力,它要求全球经济、政治、格局的彻底变革,要求发达国家在全球环境治理与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发展经济的事业中,承担应有的经济社会责任。

2 可持续发展——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特殊的国情,特殊的国际环境,特殊的建设任务,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只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⑴特殊的国情

①人口超载,素质偏低。中国有12亿人口,9亿农民, 而且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年自然增长率在10—12‰之间),未来35年内,将有三个人口高峰接踵而至,即2000年,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达到10%(1.3 亿),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2020年,劳动力人口(15—59岁)达到10亿,出现一个庞大的就业大军;2030年,总人口将达到16亿。这必将给有限的耕地,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沉重的负担。此外,中国的人口素质较低,现有残疾人5300万,文盲、半文盲1.4亿,它将给人力资源开发带来许多困难, 反过来又将影响人口增长的有效控制,形成恶性循环。

②人均自然资源不足。中国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水资源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8%,耕地为32%,森林为14%,45种主要矿产资源大部分为世界人均水平的50%以下。而且资源的空间分布很不均衡。83%的降水集中在占耕地面积36%的长江以南,80%的能源分布在占工业产值不到10%的西北部,致使南水北调,北煤南运,成为不可改变的现实,极大地钳制了经济发展。

③环境背景脆弱,污染破坏严重。中国山多田少,土地脊薄。山地占国土面积的69%;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80%;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近年来,逢勃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全国500个大中城市中,大气质量达标的不到1%,酸雨面积已近国土面积的30%;每年排放的污水360亿吨,七大水系中50%的河段遭到污染;三分之二的城市处于城市垃圾的包围之中; 水土流失面积达179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吨,损失的N.P.K 相当于全国的化肥总产量。给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严重地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

不难看出,面对人口超载,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加剧的特殊国情,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

⑵特殊的国际环境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起步较晚,又面临冷战之后出现的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国际化、集团化,环境问题全球化的特殊背景,这无疑会给我国现代化建设带来特有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冷战之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给中国现代化建设带来可贵的和平环境。然而,美国一霸称雄的格局,又使我们面临着比冷战时期更为复杂多变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这就使我们在致力于经济建设的同时,保持社会稳定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与复杂性。

第二,世界经济国际化、集团化趋势的发展,既给我国扩大开放,走向世界提供了机遇,又使我们不得不面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技术垄断的强大壁垒,从而使我们在技术引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对外贸易等方面只能采取更为适度与现实的政策。

第三,世界环境问题的复杂化、严重化,国际绿色产品市场的普及化、竞争的激烈化以及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我们这样一个在经济、科技发展水平上与少数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的人口大国,不得不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承担比发达国家更多、更重的任务,不得不面对世界绿色市场的巨大冲击与压力,不得不认真对付发达国家的污染转移与生态侵略,从而使我们在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两难抉择中持更为积极、审慎的立场。

⑶特殊的建设任务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别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其特殊性就在于:

第一,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在超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市场经济体系尚未形成的情况下起步的,工业基础薄弱,资金短缺,技术落后,而且背负着沉重的人口负担与生态环境压力,所以只能走非传统的现代化道路,即摒弃西方国家以资金的高投入、资源的高消耗、环境的重污染为支撑点的经济发展模式,而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省土、省水、省能、省物的集约化经济发展模式。

第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在扩大开放,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点上展开的,除了引进少量的资金与技术以外,主要的建设资金和近乎全部的资源是靠自己积累,自己生产的,而且所有的工业污染物都必须自己处理,不可能向发达国家那样从殖民地大量掠夺资源,而把污染物质倾倒到发展中国家,实行“双料”殖民主义(资源掠夺、生态侵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十分珍惜非常有限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

第三,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的需要,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以社会发展为中心的全面发展,是“三个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同步建设、同步发展,从而使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必然选择。

3 科技兴国——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杠杆

可持续发展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其主要战略目标的选择与实施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既要有符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体系,又要有实现这些目标体系的切实可行的措施与手段。

⑴构建一套完整的发展体系

中国作为人口众多的后发型社会主义国家,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体系,既不能效仿发达国家,也要有别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其特有的目标体系应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①适度高速,持续稳定的经济体系。为了加快经济建设,保持一定的高速度是需要的,但鉴于投资规模与资源承受能力的制约,增长速度必须适度,否则难以保持经济发展的持续稳定。“九五”期间增长幅度的下调,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②扩大内涵,高度集约的生产体系。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已经充分证明,资本高投入的扩大处延性再生产与资源、能源高消耗的粗放式经营的发展模式,是阻碍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严重桎梏,也是导致当前多种经济、社会、环境问题暴发的重要根源。只有从根本上改变增长方式,建立扩大内涵,高度集约化的生产体系,才能根治多种弊端,保持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③引进、创新,逐步建立高技术化的技术体系。进行现代化建设,技术引进是必要的,但创新更为重要。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面对高科技革命的影响,面对国际市场高技术产品化的冲击,现有的技术体系必须迅速更新,逐步向高技术化的方面迈进。这样才能以少量的物质、能源消耗,换取巨大的经济效益,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

④注重社会效益与社会公平的社会体系。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讲求社会效益,崇尚社会公平,是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与道德水准,也是保持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⑤倡俭崇实,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艰苦朴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达国家的高消费是以资源的高浪费与环境的高污染为代价的。美国的人口不到世界人口的5%,却消费掉占全球25%的商业能源, 排放出25%的温室气体。美国的消费方式是中国的国情与传统道德所不容的。面对发展经济的艰巨任务,面对人口、资源、环境的严重压力,要保证12亿人口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倡俭崇实,推行适度消费。

⑵科技进步是转变增长方式的关键

扩大内涵,走集约化的发展模式,其根本问题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技术落后,资源的回采率、利用率低(回采率、利用率平均为30%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单位产值的能耗高(为发达国家的3—4倍)。经济增长的构成要素中,科学技术只占30%左右,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经济增长长期以来主要是在低技术组合基础上,靠资本与物质的高投入支撑。社会总产品的物耗率由1952年的42%,增加到1990年的62.6%,给资源环境带来沉重负担,严重地影响了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所以,只有推进科技进步,提高资源、能源的经济效益,增加产品的技术附加值,才能提高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实现经济发展从资源经济型向科技进步型的根本转变。

⑶开发智力资源——中国振兴的希望所在

地球上的资源,说到底只有两大类:一类是物质资源,另一类是人力(智力)资源。中国是个人口大国,智力资源之丰富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随着高科技革命的发展,知识产业的兴起,软件市场的扩大以及世界经济的软化,智力资本作为一种特殊资本,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要素,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纵观世界高科技革命趋势与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有赖于人力资源的全方位、深层次的开发,有赖于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

标签:;  ;  ;  ;  ;  ;  ;  ;  ;  

可持续发展--中国现代化的必然历史选择_可持续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