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运用论文_付东伟,刘广蕴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运用论文_付东伟,刘广蕴

中建二局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7

摘要: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人们对于建筑行业有了更高的技术要求,预制装配式建筑更加符合如今的建筑理念需求。预制装配式建筑可以预先完成构件制作,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直接装配,这样缩短的施工工期,而且节约了复杂的现场施工问题,有效降低了成本,为建筑行业施工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方向,在今后的建筑领域可以大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 建筑工程 施工技术 研究与运用

一、预制装配式建筑含义概述

预制装配式建筑也就是通过使用装配式施工技术建造的建筑;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主要就是把混凝土构件或者部品、部件利用工业化方式进行生产制造,其中主要就是生产制造混凝土主体结构中的梁、板、柱、楼梯等结构部件,以及生产幕墙、一体化的厨卫设施、室内天花地板等装饰、机电预埋等部品部件;通过专用车辆将部件运输到建筑施工的现场进行装配施工;把预制好的混凝土构件、部品部件吊至预定好的位置,利用预留的插筋、预留孔等进行组合,然后进行节点连接等,最后把构件、部品部件连接成为一个完整连续的整体,达到建筑应该有的结构强度和使用要求。这样的一种预制装配式结构施工建设的方法能够利用工厂化的生产来提高建筑建造的效率,在更好地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同时,能够有效地实现建筑的工厂化生产建造,且有利于提高综合性能。

二、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运用

(一)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

这种结构的使用方法较为简便,且运输起来十分便捷,加上本身的质量并不重,因此在许多建筑施工过程中都会采用这种框架结构,尤其在高层建筑施工中较为常见,这和目前我国的建设发展方向也相匹配。这种结构中所使用的预制叠合板与预制叠合梁是其关键所在,这两种构建都是直接由工厂负责生产,从工厂拿货之后只需要在现场再进行浇筑以及焊接,工序直接简单。为了确保施工质量满足用户需求,在进行设计时,必须注意下述几点:(1)一定要确保结构整体保持平整,所对应的内部支撑体系的强度与韧性都较为理想,所以在使用过程中结构可以承受较大的承载力。此外,对于任何一个梁柱来说,它的中轴线都一定要在位于相同的水平面上;(2)在处理梁与柱的交接部位时,使用刚接点的方式,同时框架的基础一定要足够强硬与稳定。使用的混凝土强度也均为 C30 级别以上;(3)在焊接内部构件时,必须选择适合的焊接方式,结合构件周边的环境,以及构件的实际承载情况,使用施焊方式来焊缝。在考虑承担剪力、弯矩以及扭矩等作用时,应分别计算承载力的设计要求。

(二)预制构件生产技术

预制厂生产过程中选择使用钢制模板,在钢筋加工成型后,需要整体吊装至模板内部。混凝土使用预制厂的预拌混凝土,完成浇筑后进行蒸汽养护。另外,生产中预埋件的固定、蒸汽养护、窗框安装以及混凝土施工等诸多工序都是工厂式的流水施工,且各工种应由固定数量工人操作并实施。具体过程如下:

1)外墙模的预制。一般情况下,外墙的预制装配式构件与外墙模外墙饰面主要由工厂生产。其中,外墙要求供应商根据成品的标准要求,经过相关处理,在制作预制构件成品的过程中,借助粘贴与固定的形式连接 PC 与 PCF 构件,可以有效规避了外墙湿作业与施工粉尘的出现。

2)预制空调板。进行预制空调板施工作业前,需严格遵循施工图绘制预制阳台板的加工图,并交由工厂深化而完成批量生产。运送至施工现场后,塔吊吊运至相应楼层并铺放。吊放空调板之前,要完成预制空调板排架的搭设,将 2m×4m 的模板铺放在排架面之上。与此同时,吊板钢筋应插入梁内,长度控制在 370mm。需要注意的是,插入钢筋应结合设计的具体要求,一部分采用焊接方式进行连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完成空调板安装与固定作业后,需根据结构层的施工流程进行后续施工。

3)固定并安装塑钢窗。工厂要同步开展预制外墙装配式墙板门窗框的施工,而且要选择工程装饰施工建设环节安装门窗扇与玻璃。其中,要结合外墙面的抄平尺寸弹门窗的垂直线,保证与外墙面的砖面距离在10.5~11cm。安装门窗框的过程中,要求预埋件与连接件是不锈钢件,且数量和位置要严格按照图纸的设计要求,在预制外墙混凝土构件中准确埋入。在完成安装并固定门窗框后,需确保框和墙体之间的间隔均匀,且填充材料饱满。另外,要在外表面预留5~8mm 的槽口,将嵌缝油膏填入其中。

(三)预制内剪力墙施工技术

预制构件的连接程度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建筑工程抗震性能。利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过程中,会利用到螺栓连接形式,可使预制构件的连接精密度不断加强。安装预制构件的过程中,下板层需要预留出一定插筋,可渗入到内墙的预留板螺栓孔中,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利用水泥砂浆灌入螺栓孔,利用螺栓固定形式有效连接建筑工程的剪力墙和建筑工程各个结构形成整体。利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时,需要在整体建构中心设置剪力墙和螺栓连接位置,这样才不会影响后续施工项目开展及剪力墙的稳定性和坚硬度。利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过程中需有效控制施工成本,避免影响周围环境。

(四)预制窗体施工技术

预制构造施工技术是预制建筑装配施工技术中非常重要的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在预制模板结构期间螺栓和吊耳的相似性可用于有效地连接保留在模板上的螺母。同时,在构件连接的过程中,模板应根据相对于工作表面 300mm 的位置并根据具体的位置全面连接到窗体的构件中。然而,在连接过程中,应根据窗户的结构特征完全调整模板的方向,以便使模板的螺栓可以很好地插入墙板的连接孔中。这不仅有效地提高了预制配置式房屋建筑的质量,而且充分展示了预制配置式房屋建筑技术的优势。

(五)预制叠合板施工技术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中,较为常见的是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这一技术的使用较为广泛,为了避免在安装过程中存在尺寸的误差,需要严格控制安装方向,做好整体安装工作。距离安装位置 30cm 处,就调整叠合板安装方向和位置,确保安装位置和方向准确性。叠合板本身较为脆弱,安装中易出现损坏,影响到其安装过程,所以要做好叠合板的保护工作,有必要使用外围支板,以免造成叠合板破损,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增加施工成本。吊板是叠合板全装之前需要提前安装的工作,选择合适的吊装方式,确保吊装的紧密性。在安装过程中,底部设定临时支架,为叠合板安装提供必要的安装范围约束,保证叠合板安装的稳固性,施工完成之后,可以拆除临时支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安装双层结构,需要设立双层支架,在安装结束之后,严格控制安装范围。叠合板安装之后浇筑混凝土,做好后续养护,确保混凝土强度符合质量要求之后,拆除支板,完成预制装配式建筑安装过程,提高建筑施工质量。

结束语: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加强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提升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充分发挥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势,更好地完成建筑施工。

参考文献:

[1] 蒋文龙 , 李磊 , 侯静 , 张忠良 , 郭志勇 . 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一体化研究 [J]. 施工技术 ,2017,46(22):72-74.

[2] 韦喆 . 预制装配式建筑外墙防水构造及施工要点 [J]. 建筑技术开发 ,2018,45(11):16-17.

[3] 廖一兵 .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J]. 建材与装饰 ,2018(46):34-35.

[4] 齐晓文 .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运用 [J]. 居舍 ,2018(32):58.

论文作者:付东伟,刘广蕴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  ;  ;  ;  ;  ;  ;  ;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运用论文_付东伟,刘广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