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过程中的组织软实力--加强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_软实力论文

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过程中的组织软实力--加强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_软实力论文

提升研究生教育管理过程中的组织软实力——加强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生论文,教育管理论文,过程中论文,实力论文,思想道德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研究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高层次人才,由于其知识结构、受教育程度都高于普通人,因此,在各方面都受到特殊关爱,尤其享受着来自国家、社会、家庭的全方位培养、打造及爱护,使其与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希望以及家庭幸福这些充满“庄严”、“神圣”、“重要”的概念紧紧相连。研究生这个特定的学术身份,近年来,还在某种意义上逐渐被社会冠上了“荣誉称号”的光环,更使研究生这个身份锦上添花。

研究生是否一定就等同于“人才”?只有专业知识,当然不能算作人才。具备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法律道德、行为道德的人才能算作人才。孙晓楼先生如是说:“因为一个人的人格或道德若是不好,那么他的学问或技术愈高,愈会损害社会,学法律的人若是没有人格或道德,那么他的法律愈精,愈会玩弄法律,作奸犯科。”① 孙晓楼先生一语中的。

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是教育工作者当务之急。由此,在培养研究生的学术能力、科研能力之外,教育研究生学会做人,学习治国的道理,培养研究生的道德修养、政治思想水平、人格养成也是研究生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一、反映在部分研究生中的不足

1.不能踏实做学问,潜心学习不足

近年来,个别研究生受市场经济的影响,经不住市场大潮的冲击,“金钱车位”思想严重,心浮气躁,忽视学业,在还学无所成的情况下,不少人出外打工、经商、讲课、创事业……,不能安心学习,以致出现“学术粗糙”、“论文造假”、“知识注水”等现象。专业基础理论水平下降,学术水平出现滑坡。

2.功利心强,自我意识膨胀,诚信意识差

有些研究生,在学校活动、与同学交往、参与社会、服务公众、评优评奖、入党就业等方面,在面临各种选择时,有时不是以公德之心做出抉择,而是以功利主义思想作为重要的考量标准,改变了良好的传统思想道德意识,是非观念淡薄了,互助意识弱化、道德认知能力下降,诚信意识缺失。例如:挪用学费炒股,逃避还贷。

3.集体意识淡薄,纪律散漫

个别研究生,以自己较高的学历身份自恃,忽视自己的不足,自视清高,好高骛远,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集体意识淡薄,我行我素,纪律散漫,不易管理。

4.心理脆弱,生活经验不足

研究生,特别是名牌院校研究生,都经历过多次过关斩将的光辉历程,他们以往当偶像、受人尊敬、独领风骚的经历使他们非常自信,不习惯受冷遇,不习惯挫折,心路情感相对脆弱。另外,往往数年如一日的学习是他们生活的唯一,使得他们在生活能力上相对同龄人较差,社会应变能力不够,对社会了解不足,心理上相对朴实纯洁,遇到奸诈、挫折、困难时,往往束手无策,不会防卫,不会变通,不会自我排解、自我解脱。

二、研究生素质缺陷的成因分析

1.社会因素

改革开放解放了禁锢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思想,改善了中国的经济,提高了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领域里的地位。中国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改变了中国人民贫穷落后的面貌,与此同时,急于求成、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急功近利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嬗变,社会文化的变迁,也有抬头。同类攀比,虚荣心如柴助燃,有的人急于发财致富,有的人急于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也有的人急于解决家庭经济的困窘,还有个别人因恋爱婚姻的需求“一切向钱看”,不惜任何手段、不惜牺牲他人利益。在人们从众心理的影响下,使得不良风气蔓延,人们的政治道德、职业道德、伦理道德缺失。

2.环境因素

“研究生”是大众眼中的“天之骄子”,他们常年享受并习惯于被宠爱,使他们逐渐丧失了人生的免疫力、抗挫力,同时,社会发展速度快、科技含量高,使他们面临巨大的社会压力,个别学生不健全的人格、不全面的生活能力又使得他们逐渐产生自卑心理,他们自信与自卑的心态并存、交错着,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发挥着作用,衍生出不同的行为结果。另外,他们承担着更多的期望,承受着比常人更多的社会责任、家庭责任、集体责任。这一切给他们这些年轻脆弱的心灵增加了沉重的负担,增加了过多的挑战色彩。

3.研究生教育模式的缺失

研究生的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其培养目标决定了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不再适合课堂灌输式教学,而是以自主学习为主,“自主”才能开放思想,探索未知。研究生的学习区别于本科及其他任何学历教育,其学习方式的不同是主要的方面,特别是博士生,以专业、以导师为核心进行学习、研究、考察。“班级”的概念淡化了,常常是各自为政,各种活动是以点代面的松散组合,各人的导师不同,研究方向不同,研究目标、课题不同,任何研究、调查、学习、总结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以专业为纵向范围,以导师为核心划半圆来进行的。这种培养方式使得学生同院系组之间的关系疏离,学生的院系观念淡漠,取而代之的是形成了以实验室、科研项目为基础,以导师为核心的团队。② 这种结构方式是由研究生的教学科研的特点决定的,从教学科研这个角度来讲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这也的确给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困难,过多的自主带来了过多的自由,无疑对人格的形成是一种缺失。集体意识淡薄,集体活动无法开展,时间无法统一,长期松散的组合,客观上导致了研究生缺少集体意识、忽略关心他人意识的习惯,容易养成纪律散漫、唯我独尊的思维方式。

4.个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转变

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决定着人的行为,无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尽管统领了世界很多年,每个时代仍然有每个时代的三观特点。世界、国家、社会在政治经济上不断发生的巨大的改变,必然带来人们心灵的变化,人们心灵的变化在不经意中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大多数研究生指导自己思想与行动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正确的,但他们中个别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变迁,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发生了改变:急于求成,片面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缺乏社会责任感,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色彩严重,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个别研究生世界观的转变,可能会导致这个群体所有行为的整体转变,是忽视不得的。

三、对策

1.研究生教育要树立好的教育理念

教育要有好的教育理念,什么是好的教育理念,好的教育理念的标准是什么?我个人认为:好的教育理念,一是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现状,符合时代要求,对教育实践具有正确性、指导性、科学性、实效性。二是教育理念要完善。教育理念是培养学生的理念,其教育思想,不仅应立足于传道、授业、解惑,教授学生精湛的科学技术,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更要立足于教给学生做人,爱国、治国的道德意识,教给学生正确的道德认知、道德选择。三是教育理念要长远化。教育理念是教育工作的载体,教育结果是教育工作的目标,研究生教育是青少年价值观、道德观趋于形成的最后阶段,仍然具有不稳定性,研究生阶段又是人生中学校生活的最后阶段,是即将步入社会,服务社会的预备役阶段。此阶段教育至关重要。一定要对学生建立“成才”体系的培养,对其价值观、道德体系产生一个完整的、成熟的教育结果。教育理念要蕴含着使学生终生受益的长远效益。

2.研究生教育要建立正确的培养模式

如上所说,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对研究生的道德培养,成才培养方面存在着弊端。

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了“软实力”这个概念,引起了社会的共鸣。根据研究生的特点,针对研究生在思想道德教育问题上的难点,我认为发挥“软实力”的优越性,恰恰对解决研究生德育工作中的难点问题能够起到得心应手的作用。

什么叫“软实力”?“软实力”的范畴是什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指出:一个国家是存在两种实力的,一种是硬实力,一种是软实力。硬实力通常是指国家的、硬件设施等,而文化、制度、传媒等被称为软实力。软实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内容:一是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三是外交政策的道义和正当性。四是处理国家间关系时的亲和力。五是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吸引力。六是对国际规范、国际标准和国际机制的导向、制定和控制能力。七是国际舆论对一国国际形象的赞赏和认可程度③“软实力”这个概念,大到国家政治、军事,小到社会、企业、个人均能适用。

具体到研究生教育管理中,注入这种具有超强的扩张性和传导性,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产生巨大影响④ 的软实力,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内容上以导师的吸引力,学术、政治的感染力,学校管理的魅力以及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为导向内容规范、考评教师与学生的行为。二是指组织形式上融入软实力功能,加入“软”措施,以不同的方法来进行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德育教育、挫折教育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对研究生的道德素质培养,起到一个补充的作用。

与以往教育方法不同的是,加强教育管理中的组织软实力,是以“软实力”为指挥棒,以吸引力、感召力为向心力,可以在自主的模式中,吸引学生从不同的方向,保留不同的方式,向着统一的目标前进,达到预期的效果,亦可以解决松散不集中管理的弊端。在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提升研究生教育管理过程中的组织软实力,无疑是个好的选择。

3.加强导师楷模效益,发挥导师的政治感染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次无言的行动胜教十年书。研究生对自己的导师有仰慕和依赖之情。使得学生与导师的联系更为密切。⑤ 我们常常看到成功的导师后面不乏精英。在研究生报考选择导师的那一刻,在研究生的心目中,就认定了自己的导师是世上最棒的导师。他们对导师的名气,导师的成功,导师的外貌气质都不胜钦佩,有“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味道。有些学生甚至模仿导师的装束、举止、谈吐。学习他们的思维,感受他们的爱好,研习他们的德行,在校园里,经常可以听到某学生被人称呼为“小~~”,就是在他的导师姓名前冠上“小”字就变成了学生的称呼。这种情况,大都是对师生双方褒扬认可的含义。因此,加强导师的表率作用,更大限度的发挥导师的楷模效益,无疑对研究生的成长成才大有裨益。所以,导师对学生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学术的指导,也要对学生的思想、做人的准则加以教育,提高他们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与人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培养他们的爱心、公心、责任心,要对研究生的培养做到学业与德育教育并进,要融德育教育于学术教育之中,使导师不仅成为学生学术知识的领路人,也要成为学生政治思想的引路人,加强研究生导师的思想魅力,提高研究生导师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吸引力,发挥研究生导师的政治感染力,提升导师的政治魅力,是赋予研究生精神动力的最好方法,是对研究生最好的智力支持。

4.加强研究生的感情梳理,融现代科技于思想教育中,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魅力

“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现在的研究生,大多是20岁出头,正处于接受新生事物快,好奇心强,喜欢学习的年龄段,经历几千年传承的教条式教育方法,使学生感觉索然,已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与时俱进,自己首先要与时俱进,改革旧的教育方法,摒弃旧的教育理念,才能适应学生的心理,知己知彼,有的放矢,使老师快乐地教育,学生快乐地学。改进研究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可以融入一些科学的现代教育手段,比如,开辟“研究生聊天”网站,师生间的“QQ”聊天,经常不断地“飞信”传书,“博客”交流等等,融现代科技于思想教育之中,小小的一个方式的改变,会给学生带来很大惊喜,缩短师生间心灵的距离,可以使学生敞开心扉,及时了解学生的心态,给予及时的心理指导。近年来,高校研究生、博士生屡屡发生轻生现象,由于繁重的学业压力、家庭压力、论文压力、就业压力、升学压力以及失恋经历,许多学生产生精神障碍,甚至身患抑郁症,及时地对研究生进行感情梳理,做好学生的生活导师,这些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是非常适应现在这种“一个老师管理大批学生”的现状。另外,在学生面对入党、评优评先以及就业环境中容易出现思想问题的环节时能够进行心理指导,并适时地进行正确健康的思想教育。

5.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组织适当的公益活动

公益活动提倡付出,可以锻炼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奉献精神。其实,对研究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样会受到研究生的欢迎。汶川地震以及8月的北京奥运会考验了80年代、90年代新人的奉献精神,事实证明,在大是大非面前,年轻、年幼的小学生、大学生、研究生都表现了非凡的爱国、仁爱的集体主义精神。他们自觉主动地站出来,不用学校组织,自发、勇敢地站在第一线。所以,组织研究生参加更多的公益活动,使他们生活更丰富,人格更健全,性格更乐观,能力更全面是很有必要的。把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如奥运志愿者,义务服务社会,救灾救助、无偿献血等活动作为一项学生素质的考量,鼓励学生提高公益心,在心中建立“大我”,培养“大爱”心结。

6.在研究生的组织管理、素质教育上要增加考量因素

融“软实力”于学生的思想教育中,融软实力指标考量教师的行为规范,制定软指标作为对学生综合素养的一种考量,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修养身心、锻炼能力、陶冶情操。加入组织软实力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学校表现、大是大非面前的态度进行考量,还可以作为其入党推荐、评优评奖的一项参考内容,在各项组织活动中,按照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制定考量的行为规范,以这些“软实力”作为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习惯。

(1)研究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状况要和教师的考评挂钩

我们发现,研究生崇拜导师的程度经常不亚于粉丝崇拜明星,甚至研究生崇拜导师不乏“爱屋及乌”的现象,连导师的一句调侃,研究生都会当真并牢记在心,不分场合不分地点地照搬不变。“人无完人”,客观地看待导师,其中不乏学术领域、政治领域中的领军人物,是很值得后辈效仿的。但是,确实也有少数的导师,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他们或思想道德有缺失或学术知识注水,也有酗酒的、赌博的,甚至还带着学生一起参与违反道德违反法律的事情。虽然是极个别,但影响极坏,对研究生同样起着感染作用。因此,加强研究生导师的思想道德品质,规范研究生导师的行为,改善导师的不良作风,加强导师的自我提高,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很有必要。要融德育教育于学术教育中,导师在一举一动上要以楷模的标准要求自己,规范自己,限制自己的行为。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24个教师节,师德成为今年教师节的关键词,教育部部长周济表示,师德将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新教师聘用的必备条件和重要考查内容。教育部师范司负责人表示,新师德规范也属于行业规范,学校有权把师德状况和教师的晋职,评优和职务聘任实行挂钩。⑥ 导师、学生辅导员作为研究生身边最贴近的教师,他们的师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操行品德,将其和考评挂钩是无可厚非的。

另外,学生的成与败也要与教师的成与败挂钩考评,学生是教师的产品,直接反映着教师的教育质量。加强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鼓励导师把对研究生的教育定格在对学生终生负责的教育高度上。以这种考评作为“软实力”,作为指挥棒,有利于达到研究生的“成才”培养目标。当然这种考评,应是方向性的,理想性的,指导性的,不能过于刻板,过于僵化。

(2)对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考量,鼓励研究生自觉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对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分层次地进行考量,透过研究生的现实表现,便于分析研究生文化素养、做人规范、道德品质的成长情况,鼓励研究生提高个人修养,提升人格魅力。设立好研究生综合素质的考评项目是关键,综合素质的考评项目是指导研究生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提高的范畴,具有导向性、吸引性和仿效性的特征,这些特征和组织“软实力”的根本特性是一种同化式的实力,具有相当强的感召力。

对研究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考评可以分三个层次进行:由班级、学生辅导员来考评研究生在校期间的思想道德品质、纪律观念、工作积极性、集体主义精神的体现;由导师和学生辅导员负责考评研究生的社会实习实践情况、科研成果以及社会反映(来自社会的表扬、批评、奖罚’情况);由校园师生对其参加学校、社会的各项活动,如大会主持、参与竞赛、文体表演、讲话报告、合作主办等各种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对其文化素养,合作能力、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方面的“软实力”进行积累式的评价,给予鼓励和告知。这种评价不易表现为数字式的量化,可做等级式的评价,不易区分等级的项目可对学生作具体的告知,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客观地看待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与进步,建立信心,改正自己的不足,适应社会的需要。

(3)入党、选干、评优与就业推荐要和学生的综合考量挂钩

“软实力”在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是个指挥棒,起着导向作用,为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强化“软实力”的导向作用,要在选举干部,学生入党推荐,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道德、表现时,在学生参加评奖评优时,结合班级、社会、导师、学生辅导员以及学校对其综合情况的考量结果,进行分析,考察其在校期间是否取得进步,是否真正具备“共产党员”、“优秀学生”……的基本条件。在学生就业推荐中,对具备较强综合素质,工作能力的学生根据其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推荐。

综上所述,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给国家造就更多名符其实的高层次“人才”,对研究生完成“才”与“器”的转化,要提升高等院校在组织管理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软实力,才能提高培养效果,融入科学的教育理念,切实加强研究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管理,才能把研究生培养成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注释:

① 孙晓楼:《法学教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4页。

② 张静:《研究生群体特征与学校道德教育策略探讨》,《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35卷,第24期。

③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7945636.html?si=2.最后访问时间2008年9月3日。

④ ibid.

⑤ 张静:《研究生群体特征与学校道德教育策略探讨》,《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35卷,第24期。

⑥ 手机报2008年9月10日新闻早报,源自新华网。

标签:;  ;  ;  ;  ;  ;  ;  ;  ;  

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过程中的组织软实力--加强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_软实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