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维修是电力企业日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电力供应平稳运行的保障。由于维修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会危及维修人员的安全。因此,在维修前,风险点分析是必要的步骤,然后制定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本文主要论述了变电站检修点的危险性,简单介绍了危险点分析的意义,最后阐述了变电站危险点的维护,以保证变电站检修的正常工作。
关键词:变电检修;现场危险点;分析及控制
引言
中国电力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基于庞大的人口数量,中国的电力消费量大,巨大的市场需求刺激了电力工业的发展,电力系统越来越复杂,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电力供应稳定,电力企业应定期、不定期的对变电站进行维护,明确其可能存在的危险点,并采取相应措施。应引起相应人员的注意,及时分析并对危险点进行控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问题,减少电力企业的损坏,提高电力企业变电站检修的质量,为供电企业提供服务。
1变电检修危险点分析的必要性
1.1危险点分析的重要性
由于各种危险因素的存在,维修人员随时面临着危险,维修人员随时处于危险之中。因此,在维修工作之前,我们应该分析危险点,包括对维修人员本身和外部因素进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危险。认真分析危险点,有效降低事故率,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为维护人员的安全提供保障。
1.2危险点分析的主要方向
首先,根据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对危险点进行分析,并进行现场调查。例如,高空作业时高空坠落是很有可能的。机器的操作不当也会对设备的运行造成危险。当带电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工作是十分危险的;工作在化学环境中时,有毒气体和化学品是危害的来源。在露天的工作中,遇到雷雨天气也是十分危险的。这些危险点的存在将给运营商带来安全威胁。因此,要对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为不同环境下的工作人员提供不同的保护措施。
其次,维修工作环境不仅危险,而且维修人员所使用的维修设备也是非常危险的。例如,在变电站维护工作中使用的吊装设备,如果操作人员疏忽和操作不当,将会导致施工事故,危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如果变电站维护现场存在大量的电线,如果电线外部绝缘皮破损,由于内部电流较大,当维护人员工作时,电流可能会发生泄漏现象,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此时,操作人员需要规范操作程序,提高安全意识,减少事故发生率。
最后,因为维修工作是靠人力完成的,所以要更加重视对检修员的心理教育,保证其认真维修工作,始终注意维护队员的情绪变化、心理引导;检修员难免会在修理工作中出现疲劳、分心的状况,有些检修员技术不规范,在照顾他们心理健康的同时加强对人员的培训,以减少事故的发生率。
2变电检修危险点的应对措施
2.1做好变电检修的安全管理
在变电站检修工作中,应建立一套标准化的考核制度,严格按照制度,这将保证检修工作系统化、安全有序地进行变电站检修工作。在维修过程中,安全措施是必不可少的,使维修人员有明确的分工,使工作顺利进行。维护现场的工作秩序,明确各维修人员的职责,采取岗位责任制,让其注意维护工作。同时,我们不应忘记现场的工作设备,并逐步严格地检查设备,以确保维修人员的安全。建立监理小组是必要的,其职责是定期检查工地,纠正维修人员的一些不正常和错误的操作。在维修工作结束后,立即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和线路的正常运行,维护工作无任何差错,但是在设备和接线的检查问题上不能正常运行,此时,检察员要负全部的责任,并督促检察员进行返工返修,确保维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并对不同的工作场所,做好实地调查,“因地制宜”,对实际情况加以控制。
2.2检修现场的安全措施
在实际工作中,要保证现场的安全,为员工提供安全保障。现场勘察维护检修的工作现场,明确实际存在的危险点,对于这些危险点,准备好应对措施。在有电力设备的环境中工作时,务必彻底切断电源,做好基础工作。在实际的变电站维护工作中,应记录好危险点,如编制工作卡,将操作的步骤进行详细的记录,部分带电设备用红笔标示出来,这些准备工作可以保证维修工作的安全。加强安全措施的审批,并按照现有标准对员工的人身安全负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维修工作结束时,有必要对其进行总结和评价,积累经验,为今后的维修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3保管好检修设备和工具
由于维修设备和工具的使用,维护工作顺利进行。维修设备和工具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维修人员在维护和维修工作中,必然会接触到电力,所以绝缘维修工具为维修人员创造了安全的工作环境。由于维修人员在不同的维修环境下,比如,高空作业时,一旦工具下降,那么很可能会击中行人,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所以工具维修人员应注意工具的放置问题,可以把它放在不易掉落的地方,这样一来也不会造成丢失。不仅如此,定期维护工具、选用专家来负责维修工具的管理,这也是电力企业应该做到的。企业应该根据存储标准来保存维修工具,对各种工具的性能做好详细的设备检查,对于已经老化、落后、损坏的设备,进行更新和淘汰,让维修设备处于最佳状态,满足维修工作的需要,使维修人员的安全得到保障。
2.4特殊环境下的安全防护措施
由于维修工作的特殊性,所以有时需要维修人员到特殊场合进行维修工作,如高空环境、室外环境、化学环境等,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措施。在高空作业时,维修人员要轻装进行,带上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并且在做这些保护措施的同时,检查他们是否牢靠,除了维修工具外,其余的东西都不进行携带;在室外作业中,特殊天气也会影响到抢修工作,如雷雨天气、雷雨事故等不利于维护工作的进行,维修人员要随时关注气候变化,遇到雷雨、雨雪天气时,尽量不要进行维护;在化学环境中,有毒气体浓度测试是一个重中之重的步骤,测量有毒气体的浓度,然后进行维修工作,并佩戴良好的防毒器具,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损害检修人员的健康。
2.5加强检修人员的培训
由于维修工作复杂,覆盖范围广,涉及的专业知识多,所以维修人员除了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基本的保养外,还要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的培养。检修工作的好坏,取决于维修人员的素质。因此,企业应为维修人员提供培训,尤其是安全培训,从而使维修工作受到重视。在变电站中,企业应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如定期考试和技能培训,以确保变电站的安全。做好安全培训工作,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只有这样,在紧急情况下,维修人员才不会不知所措,延误维修工作的进程。加强维修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在维护中,做到不怕累,即使维修工作简单,也能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很好地完成每一项任务。对维修人员进行心理咨询,解除维修人员的心理压力。领导要主动帮助维修人员处理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使维修人员对企业产生认同感,并进行积极的工作,忠于企业,增强企业凝聚力,增强竞争力。
2.6积极开发新型检修技术
电力企业要与时俱进,不断开发和推广新的维修技术,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人们的需求,通过改变新材料的方法,引进新技术,采用传统的维修技术。学会创新,使维修技术不再僵化、落后,从而进一步提高维修工作的安全性。例如,在电路维护过程中,可以采用红外测温技术,其测得的结果更可靠、更科学。新技术的研发也可以为企业节约资金,避免资源浪费,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给企业带来了诸多好处,使企业立足于行业。
3结束语
为了保证变电站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有必要对其进行维护。电力企业应高度重视危险点的分析,进行实际调查,并根据测量结果进行相应的检修计划,给维修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积极开展培训活动,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积极开发新的维修技术,为今后的维修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为其提供参考。维修人员应通过实际工作了解危险点的危险性,并分析维修现场的危险点。维修人员应将相关控制过程中的控制工作做好,并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维修制度,按照实际的标准化操作,还需要加强对实际工作的监督。只有做到这些方面,维修人员在现场的变电站维护工作中才能真正的完成危险点的防范,确保变电站检修工作的全面实施,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从而使电力企业取得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寒.变电检修现场危险点分析及安全防范控制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31):17-18.
[2]袁诚.变电检修现场危险点分析与安全控制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7).
[3]翁开晌浅谈变电检修的危险点和安全控制策略[J].企业技术开发,2014(21):105-106.
作者简介:
韦阳健(1993-),男,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变电检修工作。
论文作者:韦阳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8
标签:工作论文; 维修人员论文; 危险论文; 变电站论文; 现场论文; 环境论文; 设备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论文;